震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310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震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震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震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震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震颤震颤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的一种症状。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尚能坚持工作和生活自理;重者头部震摇大动,甚则有痉挛扭转样动作,两手及上下肢颤动不止,或兼有项强、四肢拘急。本症的病因有风阳内动、髓海不足、气血亏虚和痰热动风。可见于西医学帕金森病、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等。【诊断】1.具有头部及肢体摇动、颤抖的特定临床表现。轻者头摇肢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肢体震颤不已,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继见肢体不灵,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呆滞,口角流涎等症。2 .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3 .起病隐袭,渐进发展加重,不能自行缓解。4.测血压、查眼底,必要时作颅脑CT、MRl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

2、疗】一、辨证论治对本症在辨证上主要是辨标本虚实。机体脏气虚损的见证属正虚,痰热动风的见证属邪实。治疗上以填精补髓、化瘀散结为大法。1.风阳内动眩晕头胀,面红,口干舌燥,易怒,腰膝酸软,唾有鼾声,渐见头摇肢颤,不能自主,舌红,苔薄黄,脉弦紧。治法:滋阴潜阳。方药举例:滋生青阳汤加减。生地黄12g,生石决明、磁石(包煎)各30g,石斛、麦冬、牡丹皮、白芍各10g,菊花、薄荷、柴胡各6g,天麻、桑叶各10g。加减:阴虚明显者,加枸杞子、山萸肉、熟地黄各10g。2 .髓海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记忆力差或善忘,头摇肢颤,没便不利,寤寐颠倒,重则神呆,啼笑反常,言语失序,舌质淡红体胖大,苔薄白,脉多沉弦无力

3、或弦细而紧。治法:填精益髓。方药举例:龟鹿二仙膏加减。鹿角片10g,龟甲(先煎)15g,枸杞子、党参、黄精各IOgo3 .气血亏虚眩晕,心悸而烦,动则气短懒言,头摇肢颤,纳呆,乏力,畏寒肢冷,汗出,浸便失常,舌体胖大质淡红,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治法:补中益气。方药举例:归脾汤加减。党参、黄黄、白术、茯苓、当归、酸枣仁、龙眼肉各10g。加减:心神不宁,心悸失眠者,加远志6g,夜交藤10g。4 .痰热动风头晕目眩,头摇,肢麻震颤,手不能持物,甚至四肢不知痛痒,胸闷泛恶,甚则呕吐痰涎,咳喘,痰涎如缕如丝,吹拂不断,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苔厚腻或白或黄,脉沉滑或沉濡。治法:豁痰熄风。方药举例:导痰汤加减。制半夏、茯苓、陈皮、制南星、枳壳各IOg,甘草3g。加减:震颤明显者,加生石决明30g,生白芍12g。二、中成药全天麻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用于头晕震颤者。杞菊地黄丸每次6g,每日2次。用于阴虚风动者。三、针灸疗法体针取百会、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隔日针刺1次。健侧与患侧交替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