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5747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雨,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二、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属性的反映。,三、感觉与知觉的异同,1、不同点: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认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2、相同点:它们认识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四、智力障碍儿童的感觉有何特点?,1、智力障碍儿童的视觉 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视觉感受性比较低,一般都很难或不能辨别物体的形状、

2、大小、颜色等得微小差异,如他们不能区分颜色的不同浓度,分不清深红、浅红、粉红与紫红的差别。林仲贤等通过对比实验对不同智商水平的弱智儿童的视觉图形辨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智商在3051,平均智商为41.6、平均年龄为11.7的弱智儿童,在图形以0.05秒速度呈现的条件下时,平均辨认正确率为21.4%,智商在5575,平均智商为62、平均年龄为10.2的弱智儿童,图形以0.05秒呈现时,平均辨认正确率为45.0%。这表明,智力障碍儿童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无论在哪一种呈现速度条件下,对图形辨认正确率均明显低于普通儿童。,2、智力障碍儿童的听觉,智力障碍儿童的听觉比较迟钝,往往不能注意周围环境中

3、的声音,上课的时候对教师所讲的东西不理不睬,这些表现一方面是注意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听觉感受性比较低。弱智儿童的听觉分辨率差,表现在学习汉语拼音时难以区分四声的变化等。,3、智力障碍儿童的触觉、痛觉和温度觉,这三种感觉都属于肤觉,一般来说,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普通儿童的敏感。例如有的智力障碍儿童分不清硬、软、粗等质地。严重的智力障碍儿童在暴晒、冰冻或严重自伤时无明显的痛感。李新旺等以开封市两所培智学校35名智力障碍儿童作为被试组,35名正常儿童作为参照组,采用恒定刺激法,在完全排除视觉参与的情况下依靠触觉对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的长度进行比较、判断。结果发现:智力障碍儿童触觉长度知觉能力非常显著地低

4、于普通儿童,在触觉长度知觉方面,他们的右手功能分化程度也明显低于普通儿童。,4、嗅觉和味觉,大多数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在嗅觉味觉的感知上不够精确,平时他们对不刺激的味道表现不敏感不说,一些较有刺激味道的食物也表现的不是很敏感。严重者可能丧失嗅觉和味觉。,5、动觉、平衡觉与内脏觉,动觉(kinesthetic sense)是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况的感觉,也就是肌肉、腱和关节的感觉,即本体感觉。运动发展是指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的发展。智力障碍儿童具有明显的发育迟缓,如知觉、触觉及其动觉的滞后使得其运动能力的习得存在一定的困难,实际运动水平低。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在年幼时差异可能不太明显。,、平衡觉

5、,平衡觉,是由于人体位置重力方向发生的变化刺激前庭感受器而产生的感觉,又称静觉。智力障碍儿童的平衡觉低于同龄学生的功能,重量鉴别力差,不能区分物体的长度、宽度以及动态平衡较差,闭目单腿站立持续时间一般低于5秒,生活中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穿鞋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穿反等。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平衡觉,分为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和动态平衡能力的测试。,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睁眼静力平衡能力测试:受试儿童睁眼,双手叉腰,以优势腿单足站立,另一腿屈膝使足离开地面。从单足离开地面开始计时,至离地脚落地或站立脚移动时结束,记录睁眼单足站立的时间。测试两次,激励最好成绩。闭眼静力平衡能力测试:受试儿童闭眼,双手叉腰,

6、以优势腿单足站立,另一腿屈膝使足离开地面。从单足离开地面开始计时,至离地脚落地或站立脚移动时结束,记录闭眼单足站立的时间。测试两次,记录最好成绩。动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受试儿童沿宽14cm,高14cm,长5cm的平衡木行走,以秒表记录完成时间。,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在心理学中也叫机体觉,是指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感觉。智力障碍儿童的内脏感觉主要表现在:内脏感觉较迟钝,肤体协调有障碍;对身体不适感受性低,不能准确主诉。,五、智力障碍儿童的感觉特点与普通儿童的异同,相同点:智力障碍儿童也遵循着和普通儿童一样的发展顺序。不同点:感觉的量或质有区别。感受性慢和范围狭窄是智力障碍儿童的典型

7、特点。智力障碍儿童的绝对感受性低于普通儿童,因此,同一强度的刺激可能引起普通儿童的感觉,却不一定能引起智力障碍儿童的感觉。智力障碍儿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六、智力障碍儿童的知觉特点,1、知觉速度缓慢,容量小,2、知觉分化不够,区分能力弱高晓彩(1999)、张增慧(2000)、林仲贤(2001)登通过实验表明:614岁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在红、黄、绿等基本的色谱差别明显的颜色配对中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说明他们颜色视觉的辨别能力基本正常,和自立正常儿童没有差别。但其差别尽可能在更为精细的视觉感受性和是自觉分化程度等方面。,3、缺少知觉积极性智力落后儿童咋感知物体时,不像

8、正常儿童那样有很强的好奇心,缺乏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兴趣。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显得漠不关心,很少主动提出“为什么”这样的问题。,4、知觉恒常性差大量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智力落后学生的知觉恒常性水平是比较差的,他们缺乏知觉的稳定性。例如:同一个字,当老师写在黑板上时能认识,但写到本子上就不认识了;或者是一个物体平放着的时候认识,竖起来的时候就不认识了。,、空间知觉发展落后,方位定向能力差很多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到七八岁是还理解不了宽窄、长短、大小、高矮等的含义,到十岁还弄不清楚自身和空间的定向,如对普通儿童来说比较简单的前后、左右等。林仲贤所做的“自立旋转”实验也表明了,智力落后儿童的视觉图形空间

9、定向能力与普通儿童存在这明显差异,即智力落后儿童的心里旋转能力明显低于普通儿童,这种情况说明:智力缺陷对完成视觉图形空间定向的心里旋转操作有着明显影响。,、感觉统合失调如于素红的测试研究所得到如下的结论:智力落后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大大高于普通儿童,智力障碍程度越高,感觉统合失调率越高。不同年龄组的智力落后儿童在感觉统合失调方面无明显差异,即智力落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情况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进。,智力落后儿童的触觉障碍明显低于其他障碍。这一方面说明智力落后儿童在触觉障碍方面的问题较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同样是感觉统合失调的智力落后儿童各个子项的失调情况是不均衡的。男女生的感觉统合失调情况无显著差异。,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