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6052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节黏菌、真菌和地衣,一、黏菌、真菌和地衣的主要特征,1、营养方式均为异养,由吸收作用摄取营养2、均无根、茎、叶的分化2、有明显的细胞壁,有细胞核,为真核生物3、生殖结构均为单细胞,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4、合子和受精卵均不发育形成胚5、和藻类一起被称为原植体生物,二、黏菌门(Myxomycota):一类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1)营养体:为一团裸露的原生质团,多核,无胞壁,可作变形运动,亦称变形体(2)无性生殖:繁殖期形成多细胞的孢子囊构造并产生具有纤维质细胞壁的孢子(3)约500种,分三纲:黏菌纲(约450种)、集胞菌纲和根肿菌纲,黏菌生境和营养方式:,生长在阴湿土壤、木块、腐朽植物体、

2、粪便等上面,细胞没有壁,单核或多核 黏菌:似绒泡菌,是一团象变形虫样运动的细胞质,吸收死亡的有机体、细菌和孢子,黏菌生活史,三、真菌门(Eumycota),(一)主要特征,1、营养体:,少数单细胞,多数由菌丝组成菌丝体 低等真菌菌丝无隔,仅受伤或生殖时产生全封闭隔膜 高等真菌菌丝有隔膜,隔膜上有各种类型小孔 某些真菌在环境不良或繁殖时,菌丝密结成菌丝组织体 根状菌索:细长如根,尖端生长延伸,产生子实体 子座:垫状 菌核: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耐高低温及干旱,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实体,2、营养方式,均为异养型:腐生:从动植物尸体或其它有机质取得营养 寄生:菌丝变态成吸器从活有机体获取营养 共

3、生:如菌根 专性腐生 专性寄生 兼性腐生 兼性寄生,3、细胞结构,细胞壁:几丁质,有些具纤维素或葡聚糖 原生质体:具真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细胞器,此外还具有膜边体,伏鲁宁体等结构 有些真菌具9+2型鞭毛,4、繁殖,(1)营养繁殖:细胞分裂、菌丝断裂、芽孢子、厚壁孢子等(2)无性生殖: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等,(3)有性生殖配子配合:+、-配子融合(同配、异配、卵配)。配子囊配合:+、-配子囊接触融合。配子囊接触配合:+配子囊中配子的核移入-配子囊中。体配:2个营养细胞或1个孢子与营养细胞进行配合,卵孢子(2n):精子和卵配合形成,见于鞭毛菌亚门接合孢子(

4、2n):见于接合菌亚门子囊孢子(n):子囊菌有性配合后,产生子囊,子囊内产生子囊孢子担孢子(n):担子菌有性生殖后,在担子上形成担孢子,真菌通过有性过程产生4种有性孢子:,质配核配相继进行:即2个配子先胞质融合核融合减数分裂,核相变化为:n2nn质配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进行核配:即保持一个相当长的双核期,随后发生核配和减数分裂,核相变化为:nn+n 2nn,真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核相变化:,5、分布,分布极广,水、气、土中无处不有很多种类寄生于动物、植物和人体中有些种类与藻类及微管植物共生,(二)真菌的主要分类群,已知约10000属,120000种分5个亚门:鞭毛菌亚门:菌丝无隔,无性孢子具鞭毛,如

5、水霉属接合菌亚门:菌丝无隔,配子囊配合,产生接合孢子,如根霉属子囊菌亚门:菌丝具隔,配子囊接触配合,也有体配,有性过程形成子囊,子囊中产生子囊孢子,如酵母菌属、虫草属,子囊、子囊孢子和子囊果的形成过程,子 囊 孢 子,冬 虫 夏 草,担子菌亚门:菌丝具隔,多产生子实体(担子果):形状多样,如伞菌目 半知菌亚门菌丝具隔,尚未发现有性阶段,以分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如稻瘟病菌,草 菇,长 裙 竹 荪,猴 头 菌,金 针 菇,美味牛肝菌,蒙古口蘑,羊肝菌,银 耳,香 菇,茯 苓,灵 芝,尖顶地星,四、真菌的经济意义以及与人类的关系,1、食用真菌: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猴头2、药用真菌:灵芝、猪苓、虫

6、草等。3、工业用途:广泛应用于酿酒、面包、化工、造纸、制革等工业,也用于提取生长素、抗生素,五、地衣门(Lichenes):由真菌类和某些真核或原核藻类形成的共生体,(一)主要特征,1、地衣体的组成和营养关系,由1种真菌和1种藻类共生,少数1种真菌2种藻类共生 真菌:多为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极少数为半知菌 藻类:原核藻类的蓝藻念珠藻;真核藻类的绿藻共球藻、橘色藻 营养关系:互惠共生 真菌包围藻类细胞,并决定地衣体的形态,2、地衣的形态,(1)壳状:紧贴在岩石、树皮和土表等基质上,无下皮层结构,菌丝直接伸入基质,很难剥离;占全部地衣的80%,在岩石表面呈现不同色彩(2)叶状:下面有菌丝束形成的

7、假根或脐,将地衣固着在基质上,易采下(3)枝状:树枝状或须根状,直立或下垂,3、地衣体的结构,(1)异层地衣:上皮层(紧密菌丝)、藻胞层(藻类细胞)、髓层(疏松菌丝)、下皮层(紧密菌丝)(2)同层地衣:藻类细胞和菌丝混合交织,不集中排列为一层,4、地衣的繁殖,(1)营养繁殖:菌、藻共同进行;地衣体部分断离,产生粉芽、珊瑚芽等(2)无性生殖:菌、藻分别进行;菌类多产生分生孢子(3)有性生殖:仅真菌进行;产生子囊孢子、担孢子等,5、地衣的分布,分布很广,裸露的岩石表面、树皮、地表、高山带、冻土带,南、北极等处 对SO2敏感,可作为大气污染的监测生物,(三)地衣的经济价值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药用:松萝、石蕊、石耳等2、饲料:石蕊、冰岛衣等为驯鹿的重要饲料3、食用:柳花、鹿角菜等,石耳、地茶可作饮料4、工业原料:提取香水、石蕊试剂、染料等5、先锋植物(开拓者):加速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6、危害林业:生于云杉、柑橘、茶树上的地衣影响树木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