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赏析(公开课)正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6150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式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赏析(公开课)正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正式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赏析(公开课)正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正式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赏析(公开课)正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正式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赏析(公开课)正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正式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赏析(公开课)正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式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赏析(公开课)正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式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赏析(公开课)正式.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鉴赏,惠州三中 高二语文,边塞的豪情与悲叹-边塞诗鉴赏,惠州三中 高二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2、掌握边塞诗的主要思想感情。3、学习鉴赏边塞诗的方法。,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回顾学过的边塞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

2、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回顾学过的边塞诗,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战事用品:金鼓、旌旗、烽火、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弓箭、铁骑、号角 地名:轮台、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楼兰 少数民族:胡 羌 羯 夷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乐曲: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一、课前预习

3、积累知识,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报国: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思亲: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达思乡怀亲之情。反战: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戍边生活无奈的愁怨之情,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对百姓的同情。热爱塞外风光: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二、学习课文 总结方法,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2、再读诗歌,找出意象。烽火、楼、黄昏、海风、秋、羌笛、关山月、金闺、征人描写了一幅秋风萧瑟、凄凉伤感的边塞黄昏秋景图。3、请分析这首诗的

4、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表达的?,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请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表达的?,通过描写了边塞黄昏时秋风萧瑟、凄凉伤感的秋景,抒发了戍卒浓烈的思乡怀亲之情。运用曲笔抒情。从对方写起,想象万里之外征人家中的妻子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是虚写,这也暗示出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情感,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合。,二、学习课文 总结方法,方法:看标题、抓意象、抓住体现思想感情的关键词(愁、独),概述内容,揭示情感,答题形式:通过(内容),抒发了/表现了/寄予了,阅读这首诗歌,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塞下曲 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

5、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通过引用前代名将的典故,抒发了诗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表明了杀敌卫边必须要彻底的态度和决心。,分析思想情感思路:1、概述内容。2、揭示情感。答题形式:通过(内容),抒发了/表现了/寄予了,用典,1、看标题、抓意象、明典故。,总结:鉴赏边塞诗思想情感的方法,2、抓住表达思想感情倾向的关键词、关键句。(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分析思想情感答题思路:1、概述内容。2、揭示情感。形式:通过描写(内容),抒发了/表现了/寄予了,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

6、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题目中的出现了“征人”,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马策与刀环是战事用品,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三、真题回放 感受高考,通过描写边塞战事频繁、戍边生活的荒凉寒苦,表现了征人对边塞生活无可奈何的厌倦及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方法:看题目、抓意象,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诗的后两

7、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思路:意象意境,注释:1.西京:长安2.牙璋: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3.凤阙:皇宫。4.龙城:此处指匈奴汇聚处。5.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6.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军行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

8、夫长,胜作一书生。,通过描写了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直接抒发作者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及忠贞的报国之心。,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军行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方法:抓住直接抒情的句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通过写将士英勇善战、献身疆场,河边尸骨成为妻子梦中思念之人,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四、实战

9、演练 成果展示,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本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出悲凉的意境,含蓄无限。借助月照长城的景象表达出戍边战士不尽的思乡怀亲的思绪。,四、实战演练 成果展示,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人。历侍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这首诗表现

10、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通过写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表达了戍卒的思乡怀亲之情。,4、两首诗均为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塞下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 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诗人戍守边疆渴望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同时批判残酷的战争,五、课后巩固 能力升级,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关山:系乐曲关山月梅花:系乐曲梅花落(1)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2)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三四句虚写景,梅花落是笛子曲,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将色和香洒满关山。(拆字离合)(2)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边塞诗情感盛唐气象秦汉情节豪情伴随边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