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6388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urinary&male genital tumors,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已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大多数为恶性。最常见为膀胱癌、其次为肾癌、肾盂癌。阴茎癌随着卫生状况改善已日趋减少,但前列腺癌在我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一节 肾肿瘤(tumor of kidney),肾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在成人多为肾实质发生的肾癌和肾盂肾盏发生的肾盂肿瘤,在小儿多为胚胎性肾组织发生的肾母细胞瘤。,一、肾癌(renal carcinoma),【病理】肾癌生长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呈圆形、外有假包膜;切面呈黄色。肿瘤内可有出血、坏死和钙化。镜下多见透明细胞,还有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半数肾癌同

2、时含两种细胞,含梭形细胞者恶性度高。还有嗜色细胞癌、嫌色细胞癌,肾集合管癌、未分类肾细胞癌。肿瘤可经血液、淋巴转移到肺、脑、骨、肝,也可直接扩展至肾静脉、腔静脉形成癌栓。,肾癌模型,【临床表现】,病人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多女少。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在超体检时发现。常见表现为血尿、肾区肿块和疼痛,(一)血尿 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表明肿瘤侵入肾盏、肾盂。(二)疼痛 为腰部钝痛或隐痛,如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发生肾绞痛。(三)肾区肿块 肿瘤较大时腰部或腰腹部可触及质地较硬之肿块。(四)肾外表现 在病变进展期可因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吸收以及内生致热原而引起低热。也可出现高血压、血沉快、红细胞增多,肿瘤压迫

3、致同侧的精素静脉曲张。,【诊断】,肾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易误诊。一旦出现血尿、疼痛、肿块三大典型症状的任何一种或出现肾外表现者即应重视,尤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者应进一步检查。,1、超声2、X线检查3、CT4、MRI,【治疗】,行根治性肾切除。先结扎肾蒂血管可减少出血和癌扩散,同时切除肾周脂肪及筋膜、上端输尿管。术后配合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二、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腹部肿瘤之一,亦称Wilms瘤或肾胚胎瘤,【病理】,肿瘤来源于胚胎性肾组织,是由上皮和间质组成的恶性混合瘤,内含腺体、肌肉、神经,软骨等。肿瘤增长极快,可囊性变和出血。也可穿

4、破被膜侵入肾周围组织或转移到局部淋巴结。经血行多转移到肺,【临床表现】,多发生在岁以前,成人偶见,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发现虚弱婴幼儿腹部巨大的包块,多在给小儿洗澡穿衣时发现不对称腹。常有发热和高血压,肿瘤侵入肾盏、肾盂时出现血尿,但不常见。,【诊断】,岁以下消瘦的幼儿腹部出现巨大包块,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线平片见大片软组织块影,造影见肾盏肾盂受压或肿块较大而不显影。超声、CT和MRI 有助于鉴别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和肾积水,【治疗】,手术切除肿瘤和术前术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已显著提高治疗生存率。,三、肾盂肿瘤(tumor of renal pelvis),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均

5、为移行上皮,因组织结构和肿瘤病因、病理类同,故可同时或先后在以上部位生长肿瘤,肾盂癌模型,【病理】,以移行细胞乳头状瘤为多见。可单发或多发,良性与恶性之间无明显界限,瘤细胞分化和基底浸润各异。其转移途径除经血行转移到骨、肝、肺等器官外,常于早期转移到肾周围淋巴结,或在同侧输尿管,膀胱内发生。肾盂鳞状细胞癌可因长期结石、感染的刺激而诱发。,【临床表现和诊断】,血尿是肾盂肿瘤的主要表现,早期多为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可因血块阻塞输尿管导致肾绞痛。尿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膀胱镜检可见输尿管口喷血性尿液。尿路造影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变形(图45-2)。超声检查、输尿管肾镜及CT检查对诊断亦有重要价值

6、,【治疗】,应切除病侧肾、输尿管及其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壁。术后年生存率3060。随诊中注意其余尿路上皮器官是否发生肿瘤,肾癌与肾盂癌手术范围不同,第二节 膀胱肿瘤(tumor of bladder),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5070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34倍。近年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病因虽不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长期接触B-萘胺、联苯胺等苯胺染料的中间产物或橡胶塑料工业的防老化剂4-氨基联苯有关。糖精及吸烟是辅助致癌物。此外体内色氨酸、菸酸代谢异常以及膀胱腔内埃及血吸虫病、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炎等可能为膀胱癌的发病诱因。,近来认为遗传基因及免疫状态改变在膀胱肿瘤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

7、病理】,上皮肿瘤占95以上,其中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或乳头状癌,鳞癌和腺癌极少。非上皮肿瘤罕见,多为间叶组织发生的肉瘤。上皮肿瘤分化程度按瘤细胞大小、形态、核改变及核分裂分为三级:级分化良好,级分化不良,级分化居、级之间。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大。,按生长方式可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癌。浸润的程度是肿瘤病理(P)和临床(T)分期的依据,可分为:原位癌TiS;乳头状无浸润Ta;限于固有层以内T1;浸润浅肌层T2;浸润深肌层或已穿透膀胱壁T3;浸润膀胱邻近组织或前列腺T4(图45-3)。肿瘤多发生于膀胱侧壁及后壁,其次为三角区及顶部,可单发亦可多发,也可为多中心。肿瘤扩散主要是深部浸润、淋巴转

8、移。血行转移多在晚期,多为肝、肺、骨转移。,【临床表现】,(一)血尿 绝大多数为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并有终末加重,有时伴有血块。血尿可以自行停止或减轻所以常被误认为病人以血尿为第一症状且多“治愈”或“好转”而勿视,(二)膀胱刺激症及排尿困难 如肿瘤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肿瘤大或因血块、肿瘤因血块、肿瘤堵塞膀胱出口时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三)其他 膀胱癌晚期下腹部可出现肿块、严重贫血、浮肿。盆腔广泛浸润时腰骶部疼痛、下肢浮肿、肾积水,【诊断】,(一)病史 有间歇性、无痛性血尿病史,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上者,应想到泌尿系肿瘤,作详细检查。(二)实验室检查 尿常

9、规可见到红细胞,合并感染时有白细胞。新鲜晨尿脱落细胞检查,有些病人可检查出肿瘤细胞。此外,流式细胞光度术是通过测定细胞DNA含量异常来诊断膀胱上皮性肿瘤的新方法,并能帮助疗效的判定。但目前临床尚未推广。(三)膀胱镜检 是诊断膀胱肿瘤最可靠的方法,可直观其肿瘤大小、位置、形态、数目,并可取活组织检查。,(四)线检查 排泄性尿路造影可以了解肿瘤是否在肾盂、输尿管呈多中心发生,以及肾功能情况,是否因肿瘤压迫输尿管而引起肾积水。膀胱造影可见充盈缺损。CT、MRI检查,可了解肿瘤浸润的深度以及局部转移情况,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帮助。,(五)超声检查 可发现0.5cm以上的肿瘤,亦可了解膀胱肿瘤浸润范围、深

10、度。(六)膀胱双合诊 检查可了解膀胱肿瘤浸润范围、深度及是否侵犯侧韧带。,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应根据肿瘤的病理和临床分期并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选择最佳方法。原则上TA、T1、局限的T2期肿瘤,可采用保留膀胱的手术。手术方法可为经尿道电切,膀胱切开肿瘤切除,膀胱部分切除。较大的、多发的、反复发生的及T2、T3期肿瘤,应行膀胱全切除。因膀胱肿瘤易复发,保留膀胱的手术,术后应每个月复查膀胱镜一次。一年无复发者适当延长复查时间,以利及时治疗,【治疗】,(一)表浅膀胱肿瘤(Tis Ta T1)可经尿道电烙或电切,亦可切开膀胱行电烙或切除。术后应用卡介苗(BCG)、噻替派、羟基喜树碱、阿霉素膀胱灌注。现

11、认为卡介苗灌注效果最好。方法是上尿管排空膀胱,如BCG120mg160mg溶于等渗盐水60ml,注入膀胱后,每15分钟仰、俯、左右侧卧更换体位保留小时,每周一次,8次后改为每月一次,共12年。,(二)浸润性膀胱肿瘤(T2,T3,T4)局限的T2期肿瘤除可经尿道电切外,一般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应距肿瘤cm的膀胱壁全层切除。如侵犯输尿管需做输尿管口膀胱移植。肿瘤多发或侵犯三角区宜行膀胱全切除术和尿流改道手术。T4期则以动脉栓塞或化疗以及姑息性放射性治疗或全身化学治疗,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全切术式,输尿管皮肤造瘘术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膀胱全切可控性膀胱术膀胱全切切原位膀胱术。,

12、膀胱全切可控性膀胱术,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病因:种族、遗传、食物、环境、性激素等有关。病理:98%为腺癌。国际Glenson分级:五级10分制(主要和次要类型)。分制越高分化越不良。国内ABCD分期:A偶然发现 B薄膜内 C破包膜并外浸 D淋巴或远处转移。,临床表现,与前列腺增生相比:1、病史短、进展快。2、早期无症状,晚期恶病质。3、转移时可引起骨痛、骨折和神经压迫症状。4、少数患者以转移症状就诊。,诊断,1、直肠指诊 2、超声检查 3、PSA 4、CT和MRI 5、ECT和PET-CT,治疗,A期:观察B期:根治性切除术。C、D期:内分泌治疗为主,睾丸切

13、除和雄激素阻断剂。近年来内外放射治疗和化疗。70岁以上,预测寿命低于10年的不易根治,高龄死亡多余癌症无关,保守治疗可获得5年以上生存率。,阴茎癌曾是我国最常见的肿瘤。而现在由于人民生活和卫生保健的不断提高,发病率逐渐降低。,第三节 阴茎癌,大多数阴茎癌发生于包茎或包皮过长者。主要是因包皮垢积聚的长期刺激引起。因此,尽早做包皮环切术,保持阴茎龟头处清洁、干燥,可以减少阴茎癌的发生。,病 因,多数为鳞癌,基底细胞癌和腺癌罕见。常见为乳头型,即在阴茎头或包皮内板发生,向外生长,呈菜花状(图45-4),可穿破包皮。少数为结节型,向深部浸润,扁平有溃疡、坏死,由于阴茎筋膜和白膜坚韧,一般不侵犯尿道海绵

14、体,故不影响排尿。淋巴转移到腹股沟、股部、髂淋巴结等。血行转移到肺、肝、骨。,病 理,有包茎或包皮过长,起初表现为红斑,肿物,硬结或长期不愈的溃疡,以后有血性分泌物自包皮口流出,并可见到菜花样物,表面坏死,渗出物恶臭。肿瘤继续生长可侵犯全部阴茎,附近有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阴茎癌(carcinoma of penis),有包茎和包皮过长者在阴茎头处出现菜花状物,渗出液恶臭,溃疡久治不愈,可诊断为阴茎癌。与包皮阴茎头炎、慢性溃疡、湿疹鉴别,主要依据取小块活组织检查来鉴别,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亦可取活检来鉴别炎症或肿瘤转移。,诊断,手术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肿瘤小、局限在包皮可行包皮环切;距肿瘤处cm

15、切除且能保留阴茎根部约cm者可行部分阴茎切除;如残留阴茎不能站立排尿和性交,需行阴茎全切除,加尿道会阴移植。有淋巴结转移应在原发灶切除术后周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对早期和年青人阴茎癌可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多应用博来霉素。,治疗,睾丸肿瘤虽不多见,但多为恶性,并多见于青壮年。,第四节 睾丸肿瘤(tumor of testis),病因不清楚,与种族、遗传、隐睾、化学致癌物、损伤及内分泌有关。90以上为生殖细胞瘤,根据分化情况分精原细胞瘤(多见)和非精原细胞瘤。精原细胞瘤多见于3050岁,而非精原细胞瘤即胚胎癌、畸胎癌常见于2035岁。多数睾丸肿瘤可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而绒毛膜上皮癌则早期发生血行转,病因,睾丸肿大、质坚硬,表面光滑,睾丸有下坠感,轻度疼痛。,临床表现,睾丸肿大迅速、疼痛轻而质硬者要考虑为睾丸肿瘤,需与鞘膜积液、附睾和睾丸炎鉴别。1、AFP和-HCG2、超声和CT,诊断,以手术治疗为主。精原细胞瘤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再配合放射治疗和/或化疗可提高疗效。胚胎癌和畸胎癌还应包括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再配合化学治疗如顺氯氨铂、长春花碱、博来霉素、更生霉素等治疗。,治 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