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工作原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6432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水线工作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流水线工作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流水线工作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流水线工作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流水线工作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水线工作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水线工作原理.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指令流水原理,2.指令的二级流水,1.指令的串行执行,取指令 取指令部件 完成,总有一个部件 空闲,指令预取,若 取指 和 执行 阶段时间上 完全重叠,指令周期 减半 速度提高 1 倍,执行指令 执行指令部件 完成,必须等 上条 指令执行结束,才能确定 下条 指令的地址,造成时间损失,3.影响指令流水效率加倍的因素,(1)执行时间 取指时间,(2)条件转移指令 对指令流水的影响,解决办法?,猜测法,4.指令的六级流水,六级流水,14 个时间单位,串行执行,6 9 54个时间单位,完成 一条指令,6 个时间单位,注释,二、流水线性能,1.吞吐率,单位时间内 流水线所完成指令 或 输出结果 的

2、 数量,最大吞吐率,实际吞吐率,连续处理 n 条指令的吞吐率为,2.加速比 Sp,m 段的 流水线的速度 与等功能的 非流水线的速度 之比,由于流水线有 建立时间 和 排空时间因此各功能段的 设备不可能 一直 处于 工作 状态,流水线中各功能段的 利用率,3.效率,3.效率,流水线中各功能段的 利用率,举例 用一条5个功能段的浮点加法器流水线计算,分析首先需要考虑的是,10个数的的和最少需要做几次加法。,每个功能段的延迟时间均相等,流水线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有直接数据通路,而且设置有足够的缓冲寄存器。要求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计算,画出流水线时空图,并计算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加速比和效率。,我们

3、可以发现,加法的次数是不能减少的:9次;,于是我们要尽可能快的完成任务,就只有考虑如何让流水线尽可能充满,这需要消除前后指令之间的相关。,由于加法满足交换率和结合率,我们可以调整运算次序如以下的指令序列,我们把中间结果寄存器称为R,源操作数寄存器称为A,最后结果寄存器称为F,并假设源操作数已经在寄存器中,则指令如下:,I1:R1A1+A2I2:R2A3+A4I3:R3A5+A6I4:R4A7+A8I5:R5A9+A10I6:R6R1+R2I7:R7R3+R4I8:R8R5+R6I9:FR7+R8,这并不是唯一可能的计算方法。假设功能段的延迟为t。时-空图如下,图中的数字是指令号。,3,2,1,

4、4,1,1,1,1,2,2,2,2,3,3,3,3,4,4,4,4,5,5,5,5,5,6,6,6,6,6,7,7,7,7,7,8,8,8,8,8,9,9,9,9,9,21t,部件m,1,5,4,3,2,R1=A1+A2,R2=A3+A4,R3=A5+A6,R4=A7+A8,R5=A9+A10,R6=R1+R2,R7=R3+R4,R8=R5+R6,F=R7+R8,R1,R3,R5,R6,R7,R8,F,R2,R4,时间,整个计算过程需要21t,所以吞吐率为:,加速比为:,效率为:,课后思考,本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取指(FI):从存储器取出一条指令并暂时存入指令部件的缓冲区。指令译码(DI):确定操作性质和操作数地址的形成方式。计算操作数地址(CO):计算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涉及到寄存器间址、间址、变址、基址、相对寻址等各种地址计算方式。取操作数(FO):从存储器中取操作数(若操作数在寄存器中,则无需此阶段)。执行指令(EI):执行指令所需的操作,并将结果存于目的位置(寄存器中)。写操作数(WO):将结果存入存储器。,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