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纳兰性德.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6455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浣溪沙纳兰性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浣溪沙纳兰性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浣溪沙纳兰性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浣溪沙纳兰性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浣溪沙纳兰性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浣溪沙纳兰性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浣溪沙纳兰性德.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诗人介绍,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2、诵读课文,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那畔:那边。吹断: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若为情:若,怎。若为,怎为之意。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戍,保卫。,重点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全词译文,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整体感知

3、,上片:勾勒了一幅边关苦寒空旷的深秋晚景图下片:抒发作者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极言风声之强劲.“断”字,不仅生动描绘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更描绘了人被隔绝在荒凉地的感觉.,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古今幽恨几时平!,词作通过刻画“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边塞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凄凉中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