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6609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鹤煤八矿,大 纲,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法律体系实施文件煤矿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管理新理念安全文化查动点隐患确保安全巷道体系采煤方法回采工艺安全管理新的支撑体系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关键新词:“安全框架”、“模拟空间”、“动态隐患”,煤炭产量,新中国成立之初,煤炭年产量只有32.43Mt,“七五”期间的6亿吨左右,“九五”期间的13亿 吨,2005年21.9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位居世界第一,机械化程度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提高到77.78%,主要成就,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5年产量21.9亿吨,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

2、能源保障。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主要成就,煤电一体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煤炭深加工有了一定的发展煤炭综合利用初见成效形成了新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的5要素: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关系链,与时俱进新措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0.7.19)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和完善“一岗双责”制度的通知内党发20108号2010年6月17日文件主要强

3、调:“一岗双责”安全文化安全责任党的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中具体表现6大自救系统的实施,6大自救系统,压风自救施水自救自救包井下定位监测监控通讯,企业,法律体系,安全生产遵守的法律、法规法律 安全生产法2002.11.1煤炭法1996.12.1矿山安全法1993.5.1劳动法 矿产资源法 1996,8.29 行政法规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11.7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004.1.1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地方性政策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部门规章 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和行业标准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安全生产方针的落实,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4、标准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基础标准-共性认识的统一安全管理技术规范方法安全产品安全,常见事故,顶板 瓦斯 水灾 火灾 煤尘 放炮 机电 机械 运输 其它,事故的原因,人的不稳定因素物的不稳定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煤矿安全管理职能,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劳动防护发放与使用制度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奖罚制度入井检身与入井人

5、员清点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的对象,人的群体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内容,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安全管理安全信息化管理,安全管理的基本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启发:长生久安 生活康乐,启示:符合人的生存心理 珍爱生命精神约束(神学理论)自我管理坚持不懈 结论:安全在工作中永存,儒教的借引,儒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特殊形式的宗教,“儒”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是一个学术派别。“儒”这个字,原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它的字义是“优”及“和”的意思,说他们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足以说

6、服别人。所以它只能称为“儒家”。四书、五经是儒教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规定的宗教仪式。,启发:能够安定别人 足以说服别人,启示:教育有一定的引领性 制度具有时代的延续性 结论:人文可以体现出企业文化、提高人员的素质制度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法律体系是安全管理的保障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根本,管理人的常见有效方法,精神鼓励-安全意识 心情愉快 多夸他人 知识激励-自救法宝 价值体现 物质奖励-生活自信 持之以恒,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3)专管群治,全员管理的原则;(4)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5)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6)党的工

7、作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搞好安全管理的方法,严格“安全框架”结构(硬件)严格安全生产标准(硬件)搞好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搞好企业文化振奋员工精神,人性化管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查“动态”隐患,长效发展应对措施得当及时,充分利用“模拟空间”,煤矿动态隐患,顶板隐患 瓦斯隐患 水灾隐患 火灾隐患 煤尘隐患 采煤工作面隐患 掘进工作面隐患 放炮隐患 机电隐患 机械隐患 运输隐患 其它隐患,瓦斯风化带,煤层瓦斯主要成分:CH4、CO2、N2。,掘进巷道的瓦斯涌出,构成,采落煤炭,巷道壁面,工作面,瓦斯涌出划分,(一)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8、小于或等于40m3/min。(二)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覆岩破坏移动分带示意图,I冒落带 II断裂带 III弯曲带 a竖向裂隙 b离层裂隙,矿井瓦斯治理原则,治理原则:分源治理按瓦斯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和分类治理综合治理 1、分源治理 针对瓦斯来源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等特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1)掘进瓦斯涌出的治理 主要方法:掘前预抽、边掘边抽、湿润煤体与洒水、减少一次爆破量和掘进深度、双巷掘进、加强通风管理等。,分源治理,(1)回采瓦斯涌出治理 主要方法:本煤层采前预抽、工作面煤壁浅孔

9、注水、采落煤炭洒水、减小一次开采量、抽放上下邻近层瓦斯、抽放采空区瓦斯等。(2)上隅角治理:采空区抽放、尾巷排瓦斯、风障、通风负压引排等。(3)老空区瓦斯涌出治理(4)独头巷道排放积存瓦斯方法,矿井瓦斯治理原则,2、分级分类治理 按瓦斯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并按危险类别进行治理。3、综合治理 以消除瓦斯危险为方向,确保生产中人身安全为目标。常用方法瓦斯抽放 包括:瓦斯涌出形式和涌出量预测、综合措施编制、措施效果检查等。,瓦斯危害,一种极其严重的灾害,一旦发生,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摧毁矿井设施、中断生产。可能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垮塌和顶板冒落等二次灾害,使生产难以在短期内恢复。

10、世界上最大一次瓦斯爆炸:1942年,辽宁本溪,死亡:1549人,伤:146人。新中国发生的最大一次瓦斯爆炸:,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一、防止瓦斯积存与超限(5-16%)瓦斯积存:局部(体积超过0.5m3)瓦斯浓度超过2%的现象。二、严格瓦斯检查制度 三、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650-750)原则:严禁和杜绝一切非生产火源;严格管理和限制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四、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的措施 原则: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为防止灾情扩大,应使灾区局限在尽可能小的区域和防止二次灾害。,瓦斯抽放,地面抽放邻近煤层抽放采空区抽放开解放层本煤层顺层抽放 巷道抽放 钻孔抽放 巷钻抽放,瓦斯喷出的防治,1、加强地

11、质工作 掌握层间岩性与厚度变化,邻近层的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地压大小,顶底板的活动规律。2、根据初期卸压面积估算卸压瓦斯量,以确定抽放卸压钻孔的数量及孔位。3、加强工作面维护4、加强通风管理。,煤尘爆炸条件,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本身有无爆炸性,要通过由井下采取煤样,经煤尘爆炸性鉴定后确定;是煤尘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在爆炸下限至上限浓度范围内)二是引爆的高温热源,煤尘爆炸的引爆温度一般为7001050,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爆炸。三氧的浓度12%以上,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注水喷水喷雾控制火源加强监测防止煤尘爆炸事故扩大的措施,火 源,明

12、火电火花放炮火花自然发火摩擦火花撞击火花,防火措施,落实安全防火责任制贯彻科技防火加强培训提高防火意识,井下防灭火方法,氮气防灭火 阻化剂防灭火 阻化剂的种类很多,目前最常用的阻化剂有氯化钙、消石灰和水玻璃等。束管监测系统,防止自然防火的措施,合理的开拓、开采技术通风系统的合理要求(45天后永久封闭)阻化剂防火预防性灌浆凝胶防火惰性气体防灭火均压防灭火技术,矿井的水源,地表水季节性水老窑积水 隐形水含水层水钻孔水裂隙水断层水溶洞积水,09修改后规程规定,第二百八十六条 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 探水线进行探水:(一)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二)接近含水层、导

13、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三)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四)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 带时;(五)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六)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七)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经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前进。,预防水灾的措施,查测探放截堵坚持的原则 先易后难 先近后远 先地面后井下 先重点后一般 地面与井下相结合 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掘进面动态隐患,顶板冒落片帮底板鼓起瓦斯涌出煤尘量增多有害气体增大有突水可能 电器伤人机械伤人可能着火员工自伤伤其他人被他人伤,采煤面动态隐患,顶板冒落冲击波伤害顶板掉渣片帮底板鼓起瓦斯涌出瓦斯突出煤尘量增多有害气体增大有突水可能

14、电器伤人机械伤人可能着火员工自伤伤其他人被他人伤其他隐患,动态主要隐患地点,作业空间运输系列通道行人通道气体流通通道,井工煤矿开采方法支撑体系,系列巷道 立体图采煤设备掘进设备采掘配套设备运输设备动力设备安全设施通风设备 辅助设施行人,矿井巷道体系,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选择矿井巷道的原则,安全框架结构要求 经济合理 生产技术可行,采煤方法组成,采区的系列巷道对应的回采工艺 巷道的多样性和回采工艺多种性构成多种采煤方法,目前,有50多种,采煤方法的选择,安全框架结构要求 地质因素 经济合理 生产技术可行 回采率的要求,按煤层厚度分采煤方法,单-薄、中厚煤层:长壁式(走向和倾向)留煤柱法(刀

15、式、柱式、房式、房柱式)水利采煤煤层群开采:分层分采和分层同采厚煤层开采:分层分采(水平分层、倾斜分层、垂直分层)和一次性采全高特殊开采:综放开采,采煤方法的分类,按采煤工艺方式分 爆破采煤法 普通机械化采煤法 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按采空区处理方法分 垮落采煤法 刀柱(煤柱支撑)法 充填采煤法 按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分 走向长壁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俯斜,仰斜)走向长壁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俯斜,仰斜),对于放顶煤开采,根据厚煤层的赋存条件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a)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开采。(b)预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开采。(c)倾斜分层放顶煤开采。,厚煤层倾斜分层分层同采采区巷道

16、布置,采区巷道布置 该采区将厚煤层分成3个分层,采区沿倾斜划分为35个区段。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布置采区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由于上下分层同采,需在每一个区段布置为各分层共用的区段运输集中平巷和区段轨道集中平巷,并通过联络石门、联络斜巷及溜煤眼与各分层平巷联系。各分层平巷通过最近的溜煤眼、联络巷超前于采煤工作面一定距离保持随采随掘,其超前距离要求始终有两个溜煤眼与分层平巷相通。,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3采区下部车场;4运输上山;5轨道上山;6采区上部车场;7甩车场;8下区段回风石门;9区段轨道集中平 巷;10区段运输集中平巷;11联络巷;12溜煤眼;13回风石门;14上分层运输平 巷;15上分层回

17、风平巷;16采区变电所;17绞车房;18区段溜煤眼;19采区煤仓;20中分层运输平巷;21中分层回风平巷;22行人联络巷,石门盘区,石门盘区:自水平运输大巷开掘石门来代替盘区运输上山,该盘区称石门盘区。条件:煤层 厚度(m)层间距(m)M1 0.9 M2 4.4 3.3 M3 4.5 2.6=,低瓦斯矿井,盘区走向2200m,倾斜长800 1000m,走向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及掘进顺序,1岩石运输大巷;2盘区回风大巷;3盘区石门;4盘区轨道上山;5m1煤层采煤工作面;6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7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8区段煤仓;9进风斜巷;10进风行人斜巷;11回风运料斜巷;12溜煤眼;13m

18、1煤层超前运输平巷;14m1煤层超前回风平巷;15m2煤层上分层超前运输平巷;16m2煤层上分层超前回风平巷;17材料道;18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19车场绕道;20绞车房;21变电所,带区巷道布置,1水平运输大巷;2水平回风大巷;3采煤工作面;4工作面运输斜巷;5工作面回风斜巷;6煤仓;7进风行人斜巷,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优点,1、巷道布置简单,掘进和维护费用低,准备时间短、投产 快。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用低。3、由于回采巷道可以沿煤层掘进,又能保持固定方向工作面长度不变,给工作面创造了优良的开采技术条件,有利于综合机械化采煤4、通风路线段,风流方向转折变化少,减少了风桥、风门等

19、通风构筑物,漏风少,通风效果好。5、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6、技术经济效果好,工作面单产、巷道掘进率、煤炭采出率、吨煤成本等指标,都比走向长壁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倾斜长壁采煤法存在的问题,1、长距离的倾斜巷道,使得掘进和辅助运输、行人比较困难。2、现有设备不能完全适应倾斜长壁工作面的生产要求。3、大巷装车点较多,相邻条带之间的大巷运输干扰较大。4、有时还存在着污风下行的问题。,回采工艺,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高档面布置图,直接推入法进刀方式(a)推入切口前(b)推入切口后,单滚筒采煤机的进刀方式,留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斜切进刀,综采工作面三机布置立体图,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图,综采面液

20、压支架的移架方式,煤矿安全管理新的支撑体系,法律体系构成“安全框架”巷道体系构成“立体空间”井下“动态”引出系列隐患高效生产可能引发事故事故预防依靠安全文化和制度安全管理的主要支撑是人知识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自救的法宝是知识安全是效益也是效率,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参考),矿井中,能量的不平衡,引发巷道变形、气体流动、粉尘飞 扬等。能量的转化能使设备运转,从而在生产中产生“动态”生产的“动态”引发出系列“隐患”,可能造成事故。“隐患”的位置在大脑的巷道“模拟空间”中定位“隐患”的范围适度反应到“安全框架”中,可以找出对应措施的不足通过分析动态隐患,综合考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集思广义,制定措施及时组织、协调、指挥以达目的信息反馈,效果评价,总结经验,谢谢!,关心 参与 加强 安全尊重 热爱 保护 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