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配电与控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6615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明配电与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照明配电与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照明配电与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照明配电与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照明配电与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照明配电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明配电与控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照明配电与控制,徐华2007.03,照明设计,照明是电气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又不仅仅是电气专业的事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很容易入门,为大家司空见惯,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设计周期不合理的情况下,照明设计,复杂性照明采光与人工照明的结合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跨学科的综合学科,照明设计流程,熟悉照明对象建筑物功能设计法规及标准光源与灯具的选择照度的选择与计算照明均匀度及眩光控制照明配电与控制照明安全照明经济与节能,照明节能,绿色照明(green lights)-绿色照明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实施绿色照明的措施1 光源 2 灯具 3 照明方式

2、4 照明控制,照明节能,照明节能在新标准中已是强制性条文设计上要满足照明功率密度值的要求照明控制是节能的一项重要手段,照明控制的作用,节能效果显著延长光源寿命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照明质量实现多种照明效果,照明控制的种类,开关控制定时控制区域场景控制动静探测控制恒照度控制应急照明的控制(强制接通),照明控制原则,安全基本要求灵活建筑空间布局经常变化,照明控制要适应和满足这种变化经济性能价格比好,要考虑投资效益 可靠越简单,越可靠,照明控制的要求,建筑物功能照明的控制体育场馆比赛场地应按比赛要求分级控制,大型场馆宜做到单灯控制。候机厅、候车厅、港口等大空间场所应采用集中控制,并按天然采光状况及具体需

3、要采取调光或降低照度的控制措施。影剧院、多功能厅、报告厅、会议室及展示厅等宜采用调光控制。博物馆、美术馆等功能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应采用智能照明集中控制,使照明与环境要求相协调。宾馆、酒店的每间(套)客房应设置节能控制型总开关。大开间办公室、图书馆、厂房等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有自然采光区域宜采用恒照度控制,靠近外窗的灯具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自动点燃或关闭该区域内的灯具,保证室内照明的均匀和稳定。高级公寓、别墅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的要求,走廊、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控制公共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宾馆、商场、体育场馆、影剧院、候机厅、候车厅和工业建筑的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

4、,宜采用集中控制,并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住宅建筑等的楼梯间、走道的照明,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节能自熄开关宜采用红外移动探测加光控开关,应急照明应有应急时强制点亮的措施。旅馆的门厅、电梯大堂和客房层走廊等场所,采用夜间定时降低照度的自动调光装置。医院病房走道夜间应采取能关掉部分灯具或降低照度的控制措施。,照明控制的要求,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的控制道路照明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季节变化合理确定开关灯时间,并应根据天空亮度变化进行必要修正。宜采用光控和时控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式。道路照明采用集中遥控系统时,远动终端宜具有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自动开关路灯的控制功能,采用光

5、控、时控、程控等智能控制方式,并具备手动控制功能。同一照明系统内的照明设施应分区或分组集中控制。道路照明采用双光源时,在“半夜”应能关闭一个光源;采用单光源时,宜采用恒功率及功率转换控制,在“半夜”能转换至低功率运行。景观照明应具备平日、一般节日、重大节日开灯控制模式。,照明控制的要求,根据照明部位的灯光布置形式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照明控制方式1)房间或场所装设有两列或多列灯具时,宜按下列方式分组控制: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生产场所按车间、工段或工序分组;电化教室、会议厅、多功能厅、报告厅等场所,按靠近或远离讲台分组。2)有条件的场所,宜采用下列控制方式:天然采光良好的场所,按该场所照度自动开关

6、灯或调光;个人使用的办公室,采用人体感应或动静感应等方式自动开关灯。3)对于小开间房间,可采用面板开关控制,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不宜太多,每个房间灯的开关数不宜少于2个(只设置1只光源的除外)。,照明控制的要求,BA系统与专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关系功能复杂、照明环境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宜采用专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宜作为BA系统的子系统,应与BA系统有接口。建筑物仅采用BA系统而不采用专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时,公共区域的照明宜纳入BA系统控制范围。专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照明控制更为方便,功能更强。应急照明应与消防系统联动,保安照明应与安防系统联动。,传统控制方式,开关控制

7、(面板开关控制),四联开关控制,布线复杂、故障率高,传统控制方式,开关控制多地控制,传统控制方式,开关控制(声光或延时控制),传统控制方式,手自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照明,BAS系统-控制照明,照明控制技术的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智能建筑的出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光环境要求愈来愈高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照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控制照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出现,如奇胜公司的C-BUS系统、ABB公司的i-BUS系统、邦奇、路创、松下等公司产品,智能照明控制方式主要功能及应用场所,1场景控制:用户预设多种场景,按动一个按键,即可调用需要的场景。多功能厅、会议室、体育场馆、博物馆、美术馆、高级住宅等场所多采用

8、此种方式。2日照补偿:根据光感探头探测到的照度来控制照明场所内相关灯具的开启或关闭。写字楼、图书馆等场所,在要求恒照度时,靠近外窗的灯具宜根据天然光的影响进行开启或关闭,以节约用电。3定时时钟 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触发相应的场景,使其打开或关闭。适用于地下车库等大面积场所。4天文时钟:输入当地的经纬度,系统自动推算出当天的日出日落时间,根据这个时间来控制照明场景的开关。特别适用于夜景照明、道路照明。,智能照明控制方式主要功能及应用场所,5就地手动控制:正常情况下,控制过程按程序自动控制,在系统不工作时,可使用控制面板来强制调用需要的照明场景模式。6群组组合控制:一个按钮,可设定为打开/关闭多个

9、箱柜(跨区)中的照明回路,即一键可控制整个建筑照明的开关。7应急处理:在接收到安保系统、消防系统的警报后,能自动将指定区域照明全部打开。8远程控制:通过英特网(Internet)对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远程监控,能实现:1)对系统中各个照明控制箱的照明参数进行设定、修改;2)对系统的场景照明状态进行监视;3)对系统的场景照明状态进行控制。,智能照明控制方式主要功能及应用场所,9)图示化监控:用户可以使用电子地图功能,对整个控制区域的照明进行直观的控制。可将整个建筑的平面图输入系统中,并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该区域当前的状态。10)日程计划安排:可设定每天不同时间段的照明场景状态。并将每天的场景调用情

10、况记录到日志中,将其打印输出,方便管理。,i-bus系统可实现多种控制,-灯光控制包括开关及调光-窗帘开合或升降,百叶窗升降/调角-插座、热水器、家电控制-光线感应控制-定时控制 电话远程设备监控 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控制 集中控制和负荷管理,i-bus EIB 系统特点:,总线制结构,分散、集中、对等控制,智能化元件,现场面板采用标准86盒安装,开放的协议,驱动器采用标准导轨安装,i-bus EIB系统,Switch order via bus,Sensor,Sensor,Actuator,Actuator,1,1,1,1,1,1,1,1,0,0,0,0,0,0,0,0,1,1,1,1,1,1

11、,1,1,1,1,1,1,1,1,1,1,1,1,数据传输,I-bus系统拓扑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I-bus系统拓扑结构,1 line:max.64 bus participants,1 zone:max.15 lines,max.15 zones,I-bus应用实例,ZVK Wiesbaden,GermanyConstruction:1995 2002Total area:97 000 mOffices:1450Amount of EIB Products:14 000Information rate:1300 telegrams/s

12、ec.,智能化系统,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系统Amount of EIB Products:14 000窗帘控制系统恒照度控制系统通风控制,首层连廊连接5栋建筑,以人为本的理念,配电箱与家具完美结合,在天花和入口处无电气装置,在遮阳时,办公区也能看到室外植物及景观,控制箱与家具配套,照明控制,现场照度探测器使照明控制成为可能房间内照度恒定公共区域:移动感应控制整幢大楼80%的办公室可以做到精确的照明控制,百叶窗的控制,窗帘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窗帘可调节至垂直位置,下部窗帘可调节至于水平面30度角即使在遮阳时,室外光也能反射到室内在遮阳时,办公区也能看到室外植物及景观,I-bus接线原理,所有照明开关

13、仅用两根信号线连成网络(全二线系统),设定一个群组开关或状态开关控制多个回路,控制范围的设定,只需进行设定开关的简单操作即可,并且可在施工后,由用户结合自己意愿进行。,照明安全,接地形式的选择,配电系统接地型式TN-C,配电系统接地型式TN-C-S,配电系统接地型式TN-S,配电系统接地型式TT,配电系统接地型式IT,比较重要的标准-电击防护,基本防护(直接接触防护)带电部分的绝缘 遮拦或外护物 阻挡物置于伸臂范围之外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附加防护故障防护(间接接触防护)自动切断电源、接地、等电位联结II类设备或等效的绝缘非导电场所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电气分隔,等电位联结减少接触电压效果,等电位联

14、结减少接触电压效果,等电位联结减少接触电压效果,接地电阻值,通过下式进行校验:RUlIaR可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阻(),Ia切断故障回路时间不超过5S的保护电器动作电流(A)Ul允许持续接触电压限值(一般场所内为交流50V或直流120V,潮湿场所为交流25V或直流60V),接地电阻举例,对于TN系统,如采用整定值为16A的断路器,其瞬动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为160A,则Ia=1.3X160=208A,一般场所内Ul=50V,RUlIa=50/208=0.24。电阻R在此种情况下小于0.24时,才是安全的。,对于TT系统,采用漏电断路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0mA,则Ia=0.1A,一般场所内Ul=50V,RUlIa=50/0.1=500。电阻R在此种情况下小于500时,就达到安全要求。,谢谢,占用了大家的宝贵时间,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不足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