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群和群落.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6873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种群和群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生物种群和群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生物种群和群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生物种群和群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生物种群和群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种群和群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种群和群落.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生物种群和群落,第一节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第二节 种群关系,第三节 生物群落,第四节 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五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一、种群概念及特征,1.种群概念,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从进化论的观点看,种群是一个演化单位。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种群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2.种群特征,数量特征(密度或大小):影响种群数量大小的基本参数为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空间分布特征: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此外,在地理范

2、围内分布还形成地理分布。遗传特征:种群的遗传特征是种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种群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方面:,基 因 型,个体表现型,种群,环境因素,种群特征,大小,分布,“寿命”,遗传进化,消亡,二、种群的增长,1、种群的群体特征,种群密度。初级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次级种群参数: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影响出生率的因素:a.性成熟速度;b.每次产仔数;c.每年生殖次数;d.生殖年龄的长短。,出生率,生理出生率(最大出生率):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出生数量。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

3、。,出生率或绝对出生率,每个个体平均出生率,死亡率,绝对死亡率,每个个体平均死亡率,生理死亡率(最小死亡率):在最适条件下个体因衰老而死亡,其种群死亡率降到最低。生态死亡率(实际死亡率):在一定条件下的实际死亡率。许多个体死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影响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一般都以种群中每单位时间每1000个个体的出生或死亡数来表示。,种群密度,密度通常表示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但也有用每片叶子、每个植株、每个宿主为单位的。,密度大体分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两类。绝对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相对密度则只能获得表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种群的结构和性比,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

4、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图表示。年龄锥体图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百分比。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3个基本类型:,(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Kormondy,1976),第一性比是指种群中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比例;第二性比为幼体成长到性成熟阶段,雌性和雄性个体的比例;第三性比为充分成熟的个体的性比。,性比,生命表,生命表(life table)是描述种群生死过程的一种有用的图表模式。简单的生命表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综合生命表则包括出生数据,

5、从而能估计种群的增长。,各符号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如下:x:年龄、年龄组或发育阶段。nx:本年龄组开始时的存活个体数。lx:本年龄组开始时,存活个体的百分数,即lx=nx/n0。dx:本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即从年龄x到年龄x+1期间的死亡个体数。,qx:本年龄组的死亡率,即从年龄x到年龄x+1期间的死亡率,q x=dx/nx。Lx:本年龄组全部个体在此期间存活时间之和,即Lx=(nx+nx+1)/2。Tx:本年龄组全部个体的剩余寿命之和,其值等于将生命表中的各个Lx值自下而上累加值,即Tx=Lx。ex:本年龄组开始时存活个体的平均生命期望,即ex=Tx/nx。,存活曲线(survivorship

6、curve)。以 lgnx栏对x栏作图可得存活曲线。存活曲线直观地表达了同生群(cohort)的存活过程。死亡率曲线。以qx对x栏作图。生命期望,ex表示该年龄期开始时的平均存活年限。e0为种群的平均寿命。,从生命表可获得3方面信息:,Deevey(1947)曾将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存活曲线,型:曲线凸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型:曲线呈对角线型,表示各年龄死亡率相等。型:曲线凹型,表示幼年期死亡率很高。,Deevey存活曲线,2、种群增长模型,(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式中:N 种群大小;t 时间;种群的周期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假设: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

7、无限的。,或,将方程式,两侧取对数:,以lgNt对t作图,就能得到一条直线,其中lgN0是截距,lg是斜率。,如果 1 种群上升;如果=1 种群稳定;如果 01 种群下降;如果=0 种群中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下一代中灭亡。,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在世代重叠的情况下,种群以连续方式变化。把种群变化率dNdt与任何时间的种群大小联系起来,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变化率,即:,式中:Nt:t时刻的种群数量;N0:种群起始个体数量 r:瞬时增长率(内禀增长率:种群固有的内在增长能力)e:自然对数的底。,其积分式为:,若对种群大小Nt对时间t作图,种群增长曲线呈“J”字型。以lgNt对t作图,则变为直线。,当种群在

8、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对有限空间资源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种内竞争也将增加,必然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降低种群的实际增长率,一直到停止增长,甚至使种群数量下降。种群在有限环境中连续增长的一种最简单形式是逻辑斯谛增长,其增长曲线为“S”型。,(2)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模型的假设:,(1)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此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或环境负荷量,通常用K表示。(2)密度对种群增长率的影响是简单的,即种群中每增加一个个体,就产生1/K的抑制影响。(3)种群密度的增加对其增长率降低的作用是立即发生的,无时滞。(4)种群中个体具年龄结构,无迁移现象。,

9、a:参数,其值取决于N0,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其积分式为:,其模型为逻辑斯特方程:,其中 N:种群大小 t:时间 r:瞬时增长率 K:环境容纳量。,开始期,也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逻辑斯谛曲线可划分为5个时期:,S型增长曲线,S 型曲线具有以下两个特点:S型曲线有一个上渐近线,即S型增长曲线渐近于K值,但不会超过这个最大值的水平。曲线的变化是逐渐的、平滑的,而不是骤然的。,图2-6

10、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行为说明:,逻辑斯谛增长的数学模型就是在指数式增长模型上,增加一个描述种群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修正项(1N/K)。修正项(1N/K)的生物学含义是“剩余空间”,即种群可利用,但尚未利用的空间。可以理解为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均利用1/K的空间,若种群中有N个个体,就利用了N/K的空间,而可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则只有(1N/K)。,修正项(1N/K)分析:,如果N0,(1N/K)1,这表示几乎全部空间尚未被利用,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能力能充分地实现,接近于指数式增长。如果NK,(1N/K)0,这表示几乎全部空间已被利用,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不能实现。当N由0逐渐增加到K

11、值,(1N/K)由1 逐渐下降为 0,表示种群增长的“剩余空间”逐渐变小,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的可实现程度逐渐降低;并且,种群数量每增加一个个体,抑制定量1/K。可将拥挤效应产生的抑制影响称为环境阻力。,它是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它也是渔捞、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逻辑斯特方程的重要意义:,三、种群的数量变动及生态对策,1、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变动的两个重要特征:波动性与稳定性,(1)不规则波动:东亚飞蝗等(2)周期性波动:啮齿动物(3)季节波动:苍蝇和蚊子等种群(4)种群的爆发:赤潮等(5)生

12、态入侵: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6)种群的衰落和灭亡,世界上10大最有害的外来入侵物种,疯狂的葛根,野兔侵略者,数量惊人的八哥,能和鳄鱼搏斗的缅甸蟒蛇,体型巨大的甘蔗蟾蜍,食肉的蛇头鱼,蜜蜂杀手,繁殖超强的东灰松鼠,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鼠岛,2、生态对策,生态对策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特有的生活史特征,是生物适应于特定环境所具有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设计。,MacArthur R(1962)提出的r-K选择的自然选择理论,推动了生活史策略研究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分析阶段。,r-选择和K-选择理论根据

13、生物的进化环境和生态对策把生物分为r-对策者和K-对策者两大类。,r-对策者具有能够将种群增长最大化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即高生育力、快速发育、早熟、成年个体小、寿命短且单次生殖多而小的后代。,r-对策者适应于不可预测的多变环境,,r-对策者,K-对策者具有成年个体大、发育慢、迟生殖、产仔(卵)少而大但多次生殖、寿命长、存活率高的生物学特性,高竞争能力使其在高密度条件下生存。,K-对策者适应于可预测的稳定的环境。,K-对策者,r对策者和K对策者种群增长曲线,S为种群稳定平衡点,X为种群绝灭点,r选择和K选择在生产实际中的意义,在有害动物防治方面:大部分有害动物属于r对策者,在濒危动物保护方面:大部

14、分珍稀动物属于K对策者,四、种群调节,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影响,强调种群数量的变动,否定稳定性。,1气候学派,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认为只有密度制约因子才能调节种群的密度。,2生物学派,3食物因素,4自动调节,可归入生物学派,而且Pitelke F A的营养物恢复假说也强调食物因素为决定性因素。,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认为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了种内成员;主张把种群调节看成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包括,(1)行为调节(2)内分泌调节(3)遗传调节,第二节 种群关系,一、种内关系,1集群,集群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在一定的时期内生

15、活在一起,从而保证种群的生存和正常繁殖,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特征。,根据集群后群体持续的时间长短,集群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类型。,分类,在一定的密度下,群体密度的增加能够有利于群体的生存和增长。但是随着个体数的增加,密度过高、繁殖过剩时产生有害的拥挤效应。,同一种动物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有利作用,称为集群效应。,意义,优劣,(1)集群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2)可以共同防御敌害;(3)有利于改变小生境;(4)有利于某些动物种类提高学习效率;(5)能够促进繁殖;(6)有利于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在一定条件下,当种群密度(数量)处于适度的情况时,种群的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种群的增长起着限制

16、作用,这就叫做阿利规律(Alices principle)。种群的适度密度在生态学上也称为繁殖适度(bonitation)。,阿利规律,A某些物种的种群数量较小时,存活率最高;B存活率在中等密度大小时最高.,种群密度与存活率的相互关系,2种内竞争,生物为了利用有限的共同资源,相互之间所产生的不利或有害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竞争。,概念,方式,竞争的主要方式有两类: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前者又称为间接竞争,后者又称为直接竞争。竞争可以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种内竞争特点,种内竞争作用,竞争效应的不对称性是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共同特点。不对称性是指竞争者各方受竞争影响所产生的不等同后果。

17、在自然界,不对称性竞争的实例远远多于对称性竞争。,竞争具有调节种群大小的作用,也可以导致物种分化和物种形成。,二、种间关系,1种间竞争,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这种种间竞争情况后来被英国生态学家称之为高斯假说。,高斯假说,两种草履虫单独和混合培养时的种群动态(引自李博等,1993),种间竞争模型,式中:N1、N2两个物种的种群数量;K1、K2 两个物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r1、r2 两个物种种群增长率。,两个物种单独生长时其增长方程是:,物种甲:dN1/dtr1N1(K1 N1)/K1 物种乙:dN2/dtr2N

18、2(K1N2)/K2,Lotka Volterra模型,物种甲:dN1/dt=r1 N1(K1 N1 N2)/K1 物种乙:dN2/dt=r2 N2(K2 N2 N1)/K2,两个物种放在一起时其增长方程分别是:,其中为物种乙对物种甲的竞争系数 为物种甲对物种乙的竞争系数,竞争系数意义分析:,表示在物种甲的环境中,每存在1个物种乙的个体对物种甲所产生的效应,即1个乙物种的个体所利用的资源相当于个物种甲的个体。若=1,表示每个物种乙个体对物种甲种群所产生的竞争抑制效应,与每个甲个体对自身种群所产生的效应相等。若1,表示每个物种乙个体对物种甲种群所产生的竞争抑制效应,大于甲个体对自身种群所产生的效

19、应。若1,表示每个物种乙个体对物种甲种群所产生的竞争抑制效应,小于甲个体对自身种群所产生的效应。,两个物种平衡时的条件,dN1/dt=0 N1K1-N2 N1=0,N2=K1/N1=K1,N2=0 dN2/dt=0 N2K2 N1 N2=0,N1=K2/N2=K2,N1=0,两物种种群的平衡线,dN2/dt0,dN2/dt=0,dN2/dt0,N2,N1,K2/,K2,N1取胜,N2灭亡,K1 K2/,K2 K1/N2超过环境容纳量而停止增长,N1继续增长N1取胜,N2被排挤掉,K1/,K1,K2/,K2,N1,N2,N1灭亡,N2取胜,K1 K1/N1超过环境容纳量而停止增长,N2继续增长N

20、2取胜,N1被排挤掉,K1/,K1,K2/,K2,N1,N2,不稳定共存,K1 K2/,K2 K1/N1继续增长,N2也继续增长N2和N1出现不稳定的平衡点,K1/,K1,K2/,K2,N1,N2,稳定的共存,K1 K2/,K2 K1/N1超过环境容纳量而停止增长,N2也超过环境容纳量而增长N2和N1被出现稳定的平衡点,K1/,K1,K2/,K2,N1,N2,对于物种竞争的各种结局,可以用种内竞争强度和种间竞争强度指标大小来的相对表示。1/K1和1/K2可视为物种甲和物种乙的种内竞争强度指标。/K2可视为物种甲对物种乙的种间竞争强度指标,/K1是物种乙对物种甲的种间竞争指标。如果物种的种间竞争

21、强度大,而种内竞争强度小,则该物种在竞争中将取胜。若物种的种间竞争强度小,而种内竞争强度大,则该物种在竞争中将失败。若两个物种的种内竞争均比种间竞争强烈,两物种就可能会稳定共存;如果种间竞争都比种内竞争强烈,那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共存。,例如:K1 K2/,K1/K2,若取其倒数,则为 1/K1/K2,/K11/K2,表示物种甲的种内竞争强度小,种间竞争强度大,而物种乙的种内竞争强度大,种间竞争强度小。竞争结局为物种甲取胜、物种乙被排挤掉。,竞争排斥原理,即生态学上(更确切地说是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的竞争,它们之间必然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

22、时间或其他特征上的生态位分化。竞争排斥原理首先是由高斯(Gause)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的,所以又称为高斯假说(Gauses hypothesis)。,生态位,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都具有普适性,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也适用于人(包括由人组成的集团、社会、国家)。,(a)生态位狭,重叠少,dW,种间竞争小(b)生态位宽,重叠多,dW,种间竞争大,(a),(b),资源利用曲线,2捕食,一种生物吃掉另一种生物的这种对抗性关系称为捕食。吃的一方称为捕食者,被吃掉的一方称为猎物或被食者。这种捕食者与猎物

23、的关系对猎物种群的数量和质量的调节上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3寄生与共生,(1)寄生,指一个种(寄生者)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寄生物对寄生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寄主植物对寄生物则有加速其生长的作用。,偏利共生是共生中仅对一方有利,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2)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共生,第四节 生物群落,一、生物群落的定义及特征,定 义,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

24、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种群,也同样离不开环境中的其它生物。生活在一起的许多种生物构成生物群落。,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了它们的生物群落。,基本特征,群落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群落具有一定的外貌及内部结构;形成群落环境,对环境因子进行改造;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二、生物群落种类的组成,(一)物种组成的性质分析,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分析物种组成,首先要选择样地来登记群落的物种组成,然

25、后可以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来划分群落成员型。常见群落成员型包括:,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建群种,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建群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群落的不同层次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某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数量与作用次于优势种,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起一定作用。,群落常见物种,与优势种伴生,不起主要作用。,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多半数量稀少。,(二)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和综合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密度,多度,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是对

26、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内草本植物的调查,高度或长度,频度,重量,用来衡量种群生物量或现存量多少的指标,可分干重与鲜重,指物种的自然高度或绝对高度,藤本植物则测其长度,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指包含该种个体的样方占全部样方的百分比,体积,生物所占空间大小的度量,2、综合特征,Dominance优势度用以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其具体定义和计算方法各家意见不一。Brawn Blanquet主张以盖度、所占空间大小或重量来表示优势度,并指出在不同群落中应采用不同指标。苏卡乔夫(1938)提出,多度、体积或所占据的空间、利用和影响环境的特性、物候动态应作为某个种

27、的优势度指标。,(1)优势度,Important Value(缩写为IV)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因为它简单、明确,所以在近些年来得到普遍采用。计算的公式如下:,(2)重要值,重要值IV=相对多度RA+相对频度RF+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RD,Summed Dominance Ratio(缩写为SDR)是一种综合数量指标。包括以下两因素、三因素、四因素和五因素等四类。常用的为两因素的总优势比SDR2,即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和重量比这五项指标中取任意两项求其平均值再乘以100,如SDR2=(密度比+盖度比)/2100。,(3)综合优势比,(三)物种多样性,

28、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的多样化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各个物种所包含的遗传信息总和生物种类的多样化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多样化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景观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化,包含种的数目(或丰富度)和种的均匀度两方面含义。,1物种多样性的定义,(1)种的数目或丰富度 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Poole(1974)认为只有这个指标才是唯一真正客观的多样性指标。(2)种的均匀度 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2、

29、物种多样性的测定,(1)丰富度指数,Gleason指数,Margalef指数,式中:A单位面积;S群落中物种数目。,式中:S群落中物种数目;N样方中观察到的个体总数。,(2)多样性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多样性指数是丰富度和均匀性的综合指标,3、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可以作为推测和估计污染的最好方法之一。在环境生物监测中,也可把生物多样性指数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三、生物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结构要素,1生活型和生长型,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生态学家Raunkiaer C选择休眠

30、芽在不良季节的着生位置作为划分生活型的标准,将陆生植物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五类生活型。,生长型,生活型与生长型决定群落的外貌,而外貌是群落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植物的很多形态特征都可以用于区分植物的生长型,如植物的高大和矮小、木本和非木本、常绿和落叶等。生长型也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2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结构也就是群落的层次性,群落的层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活型所决定的。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在发育成熟的森林中,阳光是决定森林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动物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在

31、森林生物群落中,高大的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它下面有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还有地下生物。动物则鹰、松鼠等处于顶层,麻雀、雉等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地面,蚯蚓、蝼蛄等在地下。,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植物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多数群落中的各个物种常形成斑块状镶嵌,也可能均匀分布。导致水平结构的复杂性有三方面的原因:,3水平结构,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环境异质性;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五节 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因素,一

32、、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生物群落不断经受各种随机变化事件影响,F.E.Clement指出:“即使最稳定的群丛也不完全处于平衡状态,凡发生次生演替的地方都受到干扰影响”。,干扰扰乱了顶极群落的稳定性,使演替离开了正常轨道。一种有意义的生态现象,引起群落的非平衡特性,强调干扰在群落结构形成和动态中的作用。,观点一,观点二,二、生物因素的影响,1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2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捕食对群落结构形成的作用,视捕食者是泛化种还是特化种而异。,竞争在群落结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可导致生态位的分化。,第六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一、群落演替的定义和表征,二、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按照演替延续时间

33、划分:,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水生演替,旱生演替,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按照演替起始条件划分:,按照基质性质划分:,按照控制演替主导因素划分:,按照群落代谢特征划分:,二、生物群落的演替理论,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居、竞争、反应及稳定六个阶段,到达稳定阶段的群落,就是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群落,这是演替的终点,这个终点就称为演替顶极。,1单元顶极论,首创人是Cowle H C和Clements F E(1916),迁移,定居,群居,竞争,反应,稳定,演替顶极,2多元顶极论,首创人是Tansley A G(1954)观点:如

34、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顶极群落。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有土壤演替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动物顶极;同时还存在一些复合型顶极,如地极-土壤顶极。比较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3顶极格局论,首创人是Whttaker R H(1953)观点: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极群落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而是连续变化的,因而形成连续的顶极类型,构成一个顶极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分布最广泛且通常位于格局中心的顶极群落,叫做优势顶极,它是最能反映该地区气候特征的顶极群落,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气候顶极。,三、生物群落演替的制约因素,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5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思 考 题1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相比,种群具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2试比较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特增长模型?3什么是生态对策?r-选择和K-选择理论的主要特征?4什么是生物群落?群落种类组成及其研究意义?5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