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7016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台湾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台湾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台湾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台湾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湾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台灣經濟發展問題與對策,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 丙 坤 中華民國96年10月24日,大 綱,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二、經濟發展基本理念三、當前我國經濟問題四、台灣經濟問題分析五、因應策略,(一)國人願望政治上:和平、自由、安定 經濟上:安居、樂業、繁榮 經濟發展的目的在於創造就業機會,提升生 活水準,使人民能安居、樂業、繁榮。國民黨在台灣執政五十年,推動政治民主化、發展經濟成功,使人人有工作,家家生活改 善,享受和平、自由、安定、安居、樂業、繁 榮,世稱台灣奇蹟。,1,9.9,經濟成長率失業率,(二)台灣經濟奇蹟1.第一期至第十二期經濟建設計畫(19532000年),台灣經 濟成長快速,人口雖從81

2、3萬人擴增到2222萬人,但該期間的 平均失業率僅約為2.52,堪稱世界楷模。,2,2.19532000年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居世界第一,中華民國 韓國 菲律賓 日本,中、韓、菲、日 1953 2000 平均經濟成長率,3,(三)中菲兩國經濟發展成果比較 1.發展初期國人赴菲做台勞,4,5,(四)台灣經濟的挑戰 1.1986年台幣升值後,台灣雖然歷經勞力密集產業外移、泡沫經濟崩解、亞洲金融風暴及 921大地震的衝擊,但因政府因應得宜,產業轉型 成功,失業率未超過3%,出口從1986年的399億美元激增到2000年的 1520億美元,累積出超達1664億美元。,1986-200015年間平均經濟成

3、長率為7.4%平均出口增加率為10.4%平均失業率為2.1%,6,2.亞洲金融風暴時,政府採取穩定股市、振興房市、擴大內需(638 億)措施,1998年亞洲自由國家經濟成長率臺灣一枝獨秀達4.6%,失業率僅2.7%,1999年雖有921大地震,失業率仍在3%之內。,7,堅強的施政團隊,施 政 理 念前 瞻 完 整 的,施 政 能 力卓 越 信 賴 的,塑造安定的政經環境,實施土地改革成功,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創業精神與能力,培養勤勞高品質的人力資源,循序漸進,對症下藥的財經政策,引進資金、技術、鼓勵投資,鼓勵創業,扶植中小企業,自由化、國際化,產業升級、科技導向,60 70 80年代 年代

4、 年代以來,(五)台灣經濟奇蹟原因分析,8,(一)經濟發展靠企業投資人的生命靠心臟,經濟的生命 靠企業,企業家是經濟循環的心臟。企業家透過投資 活動,進行生產、行銷、服務,創造就業機會及附加 價值。因此要留企業的根,必須先留企業的心。,9,(二)企業投資的先決條件必須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不但能吸引 外資,且能促進民間投資,而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鼓勵投資是 政府的職責。投資環境包括經濟的因素及非經濟的因素。,經濟面,非經濟面,10,(三)財經政策的重要性經濟是政治的、社會的、心理的經濟學,必須把握時機,對症下藥。日本10多年來的經濟不景氣係 其財經政策錯誤所致。,財經政策,該做的時候,做對事情,

5、該做的時候,沒做事情,不該做的時候,去做錯事情,該做的時候,做錯事情,危機變成轉機,景氣衰退全民遭殃,11,有競爭力者,國際行銷,生產產品,透過,無競爭力者,增加就業機會創造附加價值,貨出無門,關廠停業,創造附加價值,移往海外,政府,(四)全球化時代來臨,資金已無國界,四海為家,任何人為的 限制都很難達到效果,因此政府施政應尊重市場機能,訂 定公平合理的遊戲規則,讓民間活力能充分展現出來。,12,(五)一個國家的興亡及人民的禍福,端視國家領導人的治國能 力(願 景、智識、能力、格局、領導風格)。兩個治國失敗的事例 1.阿根廷 號稱南美榖倉的阿根廷,2次大戰期間平均國民所得就己達6500美 元高

6、居世界第3位,2次大戰結束時也還是世界12大貿易國之一。但戰後 政爭不斷,並採行過度保護勞工福利政策,及嗣經英阿福克蘭戰役的催 化,阿國經濟一蹶不振,2006年的阿國平均國民所得僅達5456美元,外 債高達1367億美元之鉅。2.菲律賓 菲國早期經濟發展遠超過我國,2次世界大戰後是亞洲最富庶的國家。但由於政府腐敗無能,造成社會動盪,治安惡化,終致經濟發展一落 千丈。現今己由往昔的富庶國淪落為赤貧國家之一,必須仰靠勞力輸出 賺取外匯(目前有500多萬人在北美、歐洲、中東和東亞工作)。,13,(一)經濟衰退,失業率攀升 1.自2001年以來,相較於亞洲主要國家,台灣經濟表現相對疲弱,除 2004、

7、2006年之外,失業率均高於經濟成長率。近16年來經濟成長率及失業率變動情況,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14,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位居亞洲倒數第二,15,資料來源:各國政府官方統計,20012006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較19952000年衰退2.4個百分點,我國經濟的衰退率不僅居亞洲各國之首,且20012006年平均 經濟成長率居四小龍之末、亞洲倒數第二。19952006年東亞國家經濟概況,16,17,註:各國政府統計(僅2006年部分),Global Insight,2007.9.13,2006、2007年經濟成長率均居四小龍之末、亞洲倒數第二 及第三。,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單位:美元,1

8、8,2.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落居四小龍之末,3.近年經濟成長落後的結果:台灣GDP與每人GDP的世界排名下降 依據IMF統計,台灣的GDP世界排名由1985年25名,逐漸上升到 2000年的16名;同期間,每人GDP由33名上升到24名。惟至2005 年,台灣GDP與每人 GDP則分別倒退至21名與30名。,19,註:*係GNP統計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各期。,(二)財政收支惡化,債台高築政權輪替後的近幾年來,政 府未能增加收入,反增加許多減稅項目、廣開福利支票,造成租 稅負擔率驟降,年度財政赤字驟增,累積巨額國債。,20,資料來源:財政部(2007.9)註:

9、1.*2000年度即1999下半年及2000年度。2.19962006年度為審定決算數。,政府實際負債高達13兆4695億元,資料來源:立法院預算中心,21,(三)治安敗壞,自殺增加,貧富差距擴大,M型社會浮現 1.治安持續敗壞由於經濟衰退,失業率倍增,刑案自1999年 38萬件增至2006年的51萬件,刑案發生率自1999年的每10萬人 1754件增至2006年的2247件。,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22,2.自殺人數顯著增加 根據衛生署統計,自殺已被列為國內十大死因之一,2006年增幅 雖已較和緩,但每天仍有12.1人自殺身亡;平均每一小時又五十 八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居歷年最。,人,

10、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23,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3.貧富差距擴大,新貧新富變多,M型社會漸趨成型 台灣在2000年之前的30年間高、低所得分配差距倍數在4.25.5倍之 間,2001年遽增至6.39倍,20022006年則維持在6.166.01倍。根據主計處9095年國內家庭收支調查,去(2006)年年收入超 百萬者較前年增加6萬9千人,占全部有收入者的比例為7.65創近六 年來新高;年收入不足20萬者去年增加3萬4千人,是四年來新高。,24,(一)近幾年來經濟表現相對欠佳原因:投資及消費信心喪 失,民間投資卻步、民間消費 低迷。,25,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政經情勢的擾攘難安,政府政

11、策的錯誤,打擊企業投資信心,導 致民間及外人投資意願低落。,註;()係補辦申請許可案件;*1-9月統計。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財政部、經濟部、中央銀行,26,國內投資成長仍緩,超額儲蓄依然過多及外匯存底繼續擴增,持 續反映國內經濟失衡造成資源閒置的狀況,如無法獲致有效的紓 解,日後台灣經濟發展的動能仍將受到掣肘。,註:表示9月底統計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7,(二)原因探索 馬前主席認為近七年來台灣的發展處於:政治不安 定、政府不穩定政策不確定的階段。1.貪腐無能的政府台灣正步入菲律賓與阿根廷的後塵。2.政策搖擺不定,民眾無所適從古人說君無戲言,現在是元首言而無信。福特總統曾說如果你為人

12、正直,其他就不重要;如果你人格不正,其他也不重 要。3.濫開支票,藐視財政紀律,惡化國家財政。4.人事任用酬庸,政治淩駕專業,政治干預司法。,28,29,5.意識型態作祟,衝擊企業投資信心民進黨的政見與經濟 發展理念背道而馳,(三)面臨挑戰 1.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1)經濟成長快速:中國大陸1991至2006年間之年平均經濟成長 率為10.4,即便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成長率仍達7以上,該 期間其經濟成長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Economist指出,如以購 買力平價計算,過去三年全球經濟成長有1/3來自中國大陸。IMF 最近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稱中國已躍居全球經濟成長 的最大推手。(2)大陸已

13、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2006年經濟成長率高達11.1 創近10年來的新高,國內生產毛額(GDP)達2兆6500億美元位 居全球第四位,僅次於美、日、德。倘經濟持續擴張,預料最快 將於今年內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30,(3)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進口第三,出口第三):大 陸對外貿易大幅擴增,從1991年的1356億美元擴增至2006年的 1兆7607億美元,同期貿易順差亦從80.5億美元擴增至1774.7億 美元。1999年中國大陸貿易總額世界排名第九,但自 2004年超 越日本成為第三至今。根據世貿組織估計,到今(2007)年年 底中國可能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Eco

14、nomist預測,十年內中國大陸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4)外匯存底快速累增高居世界之冠:大陸歷年來鉅額的外貿順 差也為其累積龐大的外匯存底,2006年2月就已超越日本位居世 界第一,今年6月底大陸的外匯存底已高達1兆3326億美元。(5)對外資的磁吸效應:隨著大陸經濟崛起,全球資金轉向大陸 投資。根據大陸統計,累計至2006年底止,外商在大陸直接投 資金額超過7039億美元,中國大陸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已連續15 年居開發中國家首位。,31,大陸磁吸效應以及快速的出口擴張,不僅影響其他國家的吸引外 資與經濟成長,且進一步壓縮其他國家或地區在國際市場的空間,因此在國際上也引起一些爭論,但

15、在全球化、自由化及資金無 國界隨利逐流的情況下是無法避免的。台灣與大陸產品在主要市場的占有率消長情形 單位:,32,註:表示17月統計,*表示14月統計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19891996),國貿局(1997以後),2.區域主義的盛行台灣面臨邊緣化之威脅 歐、美、亞三洲之區域經濟整合,33,資料來源:Global Insight Inc.,International Interim Forecast,Sep.15,2004,34,北美自由貿易區(1994),南錐共同市場(1995),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34國(古巴除外),美國與中美洲五國&多明尼加DR-CAFTA(2005),美 洲

16、板 塊,美國:以色列(1985)約旦(2000)新加坡(2003)智利(2003)澳洲(2004)摩洛哥(2004)韓國(2007)洽簽中 泰國巴林南非 巴拿馬紐西蘭,中美洲五國共同市場,35,AFTA(1992),中港、中澳CEPA(2003),日本東協FTA(2012年完成),東協中國FTA(2010年完成),東協加三(中日韓)倡議,亞 洲 板 塊,日本:新加坡、墨西哥、智利、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韓國:智利、新加坡、曼谷協定、東協、美國(達成協議)新加坡:日本、紐西蘭、EFTA、澳洲、美國、約旦、P4(汶萊、紐西蘭、智利、新加坡)、印度、巴拿馬、韓國紐西蘭:澳洲、新加坡澳洲:紐西蘭、新加

17、坡、美國、泰國,韓國東協FTA韓國美國FTA,36,(一)解決之道眾人云:國民黨重新執政,國人信 心恢復,經濟自然好轉。因為,37,38,(二)小老百姓的心願安居樂業,產業價值鏈,附加價值,高科技島,全球運籌管理中心,附加價值高替代性低,市 創 研 設調 新 發 計,發展知識型服務業,製造,裝配,物流,行服銷務,品牌,高附加價值產品製造中心,輔導傳統產業,產業微笑曲線圖,金融,全球運籌中心,創新研發中心,(三)台灣經濟發展應有的定位以製造為基礎,往微笑曲線 的兩端發展,因應大陸經濟崛起的潮流,藉同文同種之優勢及 扮演跨國企業之跳板善用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發展台灣 成為科技島及全球運籌中心三通直航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39,(四)經濟發展基本策略,壯大台灣,結合亞太,布局全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40,全球創新心中心,(五)改善兩岸關係:依據2005.4.30連胡會五大願景,凝聚共識,追求兩岸和平,發展正常兩岸經貿關係,避免台灣逐漸被邊緣化問題。,41,(六)提昇國家競爭力:短程先恢復國人信心,中程需強化經濟 體質,長程則要提昇國家競爭力,短、中、長程同時進行。,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