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前复习必修3456三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7166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和群落(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前复习必修3456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种群和群落(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前复习必修3456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种群和群落(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前复习必修3456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种群和群落(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前复习必修3456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种群和群落(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前复习必修3456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和群落(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前复习必修3456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和群落(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前复习必修3456三章).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网络构建,种群和群落,探究点一 种群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要点热点探究,“”、“”分别表示增加、减少,表示“直接因素”,表示“间接因素”,种群密度种群的基本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性别比例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1.种群及种群特征,种群是物种繁衍、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1)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种群密度越高,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多时,种群密度大;相反,种群密度小

2、。(3)预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是年龄组成情况,其次是性别比例,由此推测出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的变化趋势。,2.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例1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X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见图甲),以及某渔场生物X种群年龄结构(见图乙)。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显示,在种群密度为D点时,种群补充量达到最大B.图甲显示,在种群密度为B点时,种群总量达到最大C.图乙显示,此时渔场中生物X的种群密度不可能对应于图甲中D点D.图乙显示,迫切需要对该渔场中生物X的种群密度调控为图甲中B点,D,D,例2 2009山东理综

3、卷图中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的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探究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下降等。,“J”型曲线由始至终都保持几何级数增长,而“S”型曲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增长率始终小于“J”型曲线,所以决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2.“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环境资源无限,无K值,持续增加 数字模型:Nt=N0t,有K值,最终在K值

4、上下,“J”型曲线“S”型 曲线,环境阻力,环境资源有限,类型,比较,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其计算公式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增长率。如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为b,那么该种群在当年的增长率为(ba)/a。,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有何区别?,思考探究,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时间一增长速率。同样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为b,其种群增长速率为:(ba)1年,即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增长率不能等同于增长速率。因此,“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增长速率是要改变的。

5、“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增长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可图解如下:,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3.K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时,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灭鼠最困难,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改变环境,降低K值,使之不适合鼠的生存,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保护K值,尽量提升K值,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归纳,在种群数量变化中,若增长率为零时,下列哪种情况会出现()A.种群数量增加,并出现激烈的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B.种群数量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C.种群数量会因为有毒废物的沉积而减少D.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

6、量,D,C,在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下图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是(),A.甲、乙均增B.乙强甲弱C.甲强乙弱D.甲、乙均减弱,探究点三 生物种间关系图表比较,地衣,大豆与根瘤菌,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羊与草,狼与免,青蛙与昆虫,(与捕食类似),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病毒与其宿主,探究点三 生物种间关系图表比较,区分寄生与捕食,种内斗争与竞争,种间斗争与生存斗争的关系(1)捕食是一种弱肉强食现象,广义捕食主要指大型肉食动物(强者)捕食小型动物(弱者)的食肉行

7、为,草食动物的食草行为。而寄生是弱者依附于强者的现象,寄主(寄生者)主要从宿主(被寄生者)的体表或体内吸取体液营养,寄主一般能给宿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宿主。,思考探究,(2)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有竞争,而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2演替类型比较,虽失去了原来植被,但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缓慢,较快,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裸岩上的演替,弃耕

8、农田上的演替,类型,内容,5.特点:(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 流向高营养级。,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和散失 的过程。,2.起点:生产者 开始。,3.总量:生产者。,4.流动渠道:和。,(2)逐级递减 每个营养级生物都因 而散失部分热能。每个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不能被 利用。传递效率为(形象地用)。,7.研究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实现能量的。(2)帮助人们合理地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2.碳循环(1)无机环境中存在形式:。(2)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3)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9、是。(4)特点:具 性,可 利用。,二、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称为。,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1)二者,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物质作为,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 和 之间循环往返。,1.能量的输入(1)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其能量来自太阳能。即 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特殊的生态系统深海热泉生态系统 无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能量的传递(1)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2)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传递过程(以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为例)能

10、量流经第二营养级时的分流情况总结如下:,3.能量流动特点(1)单向流动 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 转,因此能量不能倒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的形 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无法再利用的。,(2)逐级递减 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 级利用。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 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各营养级中的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3)能量传递效率:10%20%,即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 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计算方法为:能量传递率 100%。,(1)能量金字塔不会出现倒置现象。数

11、量金字 塔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大,而后一营 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小时,会出现倒置现象。如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个体数比例关系可形成如右 图所示的数量金字塔。(2)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 塔呈现倒置状况。如人工鱼塘中生产者的能量未必比消费 者(鱼)多。天然生态系统则必须当能量状况表现为金字塔形 状时,方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 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

12、部分,答案:D,3.实例碳循环,例2(2009重庆高考)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B,2.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 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能量的总和便是生产者

13、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答案:C,下图甲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1)在图甲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用字母表示),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的形式进行的。(3)如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请将碳循环示意图中相应的字母填在图乙对应的营养级中。,(1)B光合作用(2)有机物CO2,(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_。(5)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弃耕的农田生态系统,若干

14、年后该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_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4)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对人类有益的部分)(5)次生演替阳光,1.(2009江苏高考)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 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答案:B,2.(2009广东理基)右图为某一生态 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 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

15、的 是()A.是初级消费者 B.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答案:C,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各代表 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双选)(),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 25kg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 流动具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答案:BC,5.下图是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输入和 输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 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答案:A,7.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1)。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是。,答案:(1)呼吸作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生产者(4)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能量输出量,(3)15.6%,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