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社会研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7171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与社会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科学与社会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科学与社会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科学与社会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科学与社会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与社会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与社会研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 科学与社会研究,轻 视 论,悲 观 论,盲目乐观论,你走你的方法桥,我走我的理论道,学好研究法,走遍天下都不怕,调查难,难于上青天,关于研究方法的三个误解,理论:言之成理,资料:言之有据,方法,理 论 导 向 下 的 实 证 研 究,它不是你从一些学者言论中获得的知识,而是你对他们的言论的批判性见解。这是最重要的。知道什么并不重要,而知道你应该知道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衡量知识的标准,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社会学的核心并不是关于社会的知识,而是得到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29页,“我同意克鲁格曼的观点,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实证资料)的这些限制条件有着其不可

2、替代的功能。社会科学学科的规则要求学术观点要明确前提假设,有逻辑可循,有证据可依。虽然实施起来,每每不尽人意,但这种学术规则带动了新的学风,即主张言之有据,反对信口开河,理论观点诉诸于读者的逻辑思维,而不是追求感官上的共鸣。”(周雪光,2001:38)。出处:周雪光,2000,方法、思想与社会科学研究,读书第2期。,实证研究的理念,泰坦尼克号定律的依据舱位等级与死亡幸存的关联,“泰坦尼克号的思考,科学与社会研究,思考,社会研究方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社会研究方法包括哪些步骤?,课程内容,1、完全根据事实,与理论或判断无关2、只是专家或大学教授的阅读或应用3、到图书馆去寻找有关某个主题的

3、研究论文4、到某个古怪的场所去转悠并进行观察:实地研究5、完成一项实验,让参与者在不知情时做一些事:实验法6、抽取一群人为样本,然后发问卷给他们填写:问卷调查7、查阅政府报告或书籍中的图表:二手资料8、使用电脑、统计分析和图表:社会统计,一、社会研究是什么,研究者学着小心地进行组织与规划,并且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处理问题。研究者也必须以合乎伦理道德的方法来对待其研究对象。此外,研究者必须清晰地与他人交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研究者需要进行逻辑思考、遵从规则,并且不断重复这些步骤。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一种系统的方法,将理论与事实结合起来。,社会研究包含了学习有关社会世界的新事物。,一、

4、社会研究是什么,(纽曼2007:4),二、为何要从事社会研究,(纽曼2007:5),社会研究除了是一群方法的集合之外,也是一种产生社会世界知识的过程。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知识经常是对的,但是根据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研究并不总是会产生正确无误的知识。然而,较之于其他方法,它确实不太可能出错。,(一),权威:父母、家长、专家,(1)高估权威的专业能力。(2)权威对不了解的领域做出判断。案例:广告中的影视明星。(3)如何判断权威。案例:大型调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4)不同权威之间的冲突。,优点,

5、快速、简单和低成本的学习。,缺点,(一),权威:父母、家长、专家,所有合法的科学家无法在同一时间达成百分之百的一致。但是有时一个在某一领域(如空间物理)受过训练并拥有专业技能的专家会论及与其自身不相干的领域(如犯罪政策)。利用自己的光环效应,一个人可以像个专家似的在一个不同的领域非法地施展专业技能,(纽曼2007:5),(二),传统,单纯的偏见;时过境迁。(案例:男主外、女主内),优点,快速、简单和低成本的学习。,缺点,传统其实是权威的一种特殊形式过去的权威。所谓传统,就是说你会接受某事并视之为真,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纽曼2007:6),(三),常识,常识对日常生活来说,是颇为珍贵的。

6、但是它也可能使逻辑谬误不经意地溜进我们的脑海中。举例来说,赌徒谬误常在于:如果我在玩骰子时一连输了许多次,那么再玩一次的成功机会将会比较高。从概率与事实来看,那都是错误的想法。同时,常识中也会包含互相矛盾的概念,只是人们常在不同的时候使用这些概念,所以很少会注意到。,(纽曼2007:7),(四),媒体神话,电视节目、电影和报纸杂志上的文章等都是有关社会生活的重要信息来源。例如,许多从未接触过罪犯的人会从看电视和电影中,或者从阅读报纸中,对犯罪有所了解。然而,电视上对犯罪或其他事物的描绘并不一定会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相反,杜撰或改变真实生活并使之成为电视节目与电影剧本的作者,经常不是出于无知,就是

7、受到权威、传统和常识的影响,从而扭曲了社会现实。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取悦社会大众,而不是真实地呈现现实。虽然替报纸与新闻性杂志写稿的记者努力尝试呈现世界的真实面貌,但是受制于有限的信息,并且兼顾编辑的方针,他们也不得不在很短的时间内编出故事来,(纽曼2007:7),(四),媒体神话,(1)巩固偏见传统。案例:关于独生子女的负面形象。(2)言过其实。案例:香港电影中的师生关系。(3)被利益集团操纵。案例:道长李一的神话。,优点,快速、简单和低成本的学习。,缺点,(五),个人经验,过度概化,01,选择性观察,02,过早妄下判断,03,光环效应,04,(五),个人经验,过度概化,这发生在当你握有某些你相

8、信的证据,然后假设这些证据也适用于其他的状况时。有限概化才是比较正确的做法,在某些情况下,少量的证据就可以解释某个较大的情形。问题是人们进行概化时,类推到远超过证据有效的范围之外,(纽曼2007:8),新京报:应对弃考的84万考生做数据分析,例子,出国弃考,大学学费高“理性”弃考,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高考压力过大弃考,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国内高校的竞争力下降,升学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教育负担沉重回报率降低,考生选择狭窄,无奈选择,弃考84万考生数据分析,出处:新京报:应对弃考的84万考生做数据分析。,(五),个人经验,选择性观察,“这是发生在当你特别注意某些人或事,并且根据他(它)们

9、的特性进行概括时。人们时常把焦点集中在某些特殊的案例或情况,特别是当这些情况符合我们原来的想法时,尤其如此。我们常常找出那些会肯定我们已经知道或是已经相信的证据,而忽略许许多多其他的例子以及和我们的想法相冲突的信息。我们对符合我们想法的事物特别敏锐如果不然,我们就视而不见。”,(纽曼2007:9),疑邻盗斧,例子,(五),个人经验,过早妄下判断,“过早妄下断语发生在当你觉得掌握了全部的答案,因而不再需要倾听、向外寻找信息或是提出质疑之时。不幸地,大多数的人都有些懒惰或马虎。我们找到一些证据,或者注意某事一段时间之后,就认为我们已经完全弄清楚了。我们会去找些证据来确定或拒绝某个想法。当我们找到少

10、量证据时,常就此打住。”,(纽曼2007:9),本地人对外地人的评价。,例子,(五),个人经验,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根据我们所肯定的或崇拜的事物,做出过度概括。我们给予我们所尊敬的事情或人物一个光环,或者一个强大的声望。我们纵容声望传染给那些我们所知不多的事情或人物身上,(纽曼2007:9),1.爱屋及乌。2.普希金与“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丽的情缘。,例子,(六),社会研究的趋势,1、寻求实际问题的答案2、得到正确决策的信息3、改变社会的情况摸底4、推进学术发展的基石,三、研究方法的内容,(一)研究目的:现象描述与因果解释(二)理论与事实的关系: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三)社会研究设计的步骤

11、,(一)研究目的:现象描述和因果解释 1、描述性研究:发生了什么?(德沃斯,2008)(1)必要性:1.1 丰富有关社会形态和本质的知识;1.2 提出竞争性的社会描述挑战常识;1.3 细致的描述为解释性研究做准备。(2)研究内容:人口普查、社会指标和经济信息(3)研究类型:具体描述与抽象描述,2、解释性研究:为什么会发生?(德沃斯,2008)(1)相关和因果:第三个变量导致(2)因果关系:决定论与概率论 1.1 因果决定论:变量X导致Y,并且X总是导致Y。1.2 规律表述的两种形式:“在某些条件下,规律才会起作用。”“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怎么样?”1.3 因果概率论:某因素增加或减少另一个

12、结果出现的概率。案例讨论:医院类型与病人死亡率的关系。,(二)理论与事实的关系: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三)研究设计的关键步骤 1、提出问题 2、文献述评 3、研究设计 4、资料分析 5、解释发现 6、撰写报告,“一项研究要从问题出发,然后综述相关文献和理论、讨论各种不同观点和可能的答案,进而从中抽出假设命题;之后测量概念,收集数据,设计分析方案;最后分析数据以检验假设,并做出总结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问题、理论(文献)、假设可以称为“前操作化阶”,而数据、测量、方法和结果可以称为“操作化阶段”。社会科学之所以称为“科学”,就是因为操作化和资料分析阶段有程序和步骤可循,但同时由于其操作化不够、很难

13、严格,所以称作“软科学”。”(彭玉生,2010:181)资料出处:彭玉生,2010,“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社会学研究第2期。,问 题,方 法,承 题,文 献,假 设,起 讲,测 量,束 股,分 析,中 股,后 股,起 股,数 据,入 手,破 题,结 论,洋八股,土八股,(1)描述性研究问题:确定所描述问题的范围 1.1 核心概念的范围是什么?概念界定 1.2 描述的时间框架是什么?过去还是现在?1.3 描述的地理位置在哪里?1.4 描述的普遍性有多高?1.5 话题的什么方面引起你的兴趣?1.6 论题的抽象程度有多高?1.7 分析单位是什么?,本文的问题是,1、当前的腐败状况究竟处于什么状态

14、?2、哪些问题较为突出?3、构成腐败行为的主导形态是什么?4、腐败的涉案数额规模如何?5、腐败的主体又是哪些人?本文试图以公开报道的2802 个腐败案例为话题,对上述问题做初步剖析,回答中国当前腐败状况的问题。资料出处:公婷、吴木銮,2012,我国20002009 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 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页205。,(2)解释性研究问题 1.1 目的是探求现象的原因或结果。1.2 因变量:结果变量。1.3 自变量:解释变量。1.4 中介变量:介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1.5 外部变量:第三变量。下述文献出处:薄智跃,2010,经济绩效和省级领导人的政治升迁,天则经济

15、研究所发言稿,地址:,第一,研究对象省一级(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领导人,包括:(1)省委书记(即文革时“第一书记”);(2)省委副书记(即文革时“第二书记”以下);(3)省长(包括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文革时革委员会主任);(4)副省长(包括自治区副主席、直辖市副市长和文革时的革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时间:1949年到现在,分三个时期:(1)19491966年,文革前;(2)19671977年,文革期间;(3)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研究内容:“升迁”问题:(1)提升,包括调升;(2)降职,包括被开除;(3)调动,主要指平调;(4)退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即8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现象;(5)

16、停留原职,不升不降,没有动。,2、文献述评(彭玉生,2010)(1)文献综述的功用:1.1 澄清理论贡献 1.2 提供理论框架 1.3 提出理论缘由(2)优秀综述的特征:1.1 前沿性 1.2 覆盖性 1.3 相关性 1.4 连贯性 1.5 分析性(3)文献综述的做法:1.1 罗列法 1.2 橱柜法 1.3 登梯法 1.4 聚焦法,3、研究设计(1)建立可能的竞争性假设:理论、方法与资料(2)社会测量:概念化与操作化(3)抽样类型:概率与非概率取向(4)资料收集:向谁通过什么办法收集何种资料(5)研究效度: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资料来源:作者收集检察日报20002009 年公开报道的2802个腐

17、败案例基础上建立数据库。资料收集:数据库:10 余项变量,并对每个案件的具体内容(包括案发时间地点、所涉部门、干部职级、腐败类型、涉案人数及金额等)综合整理。数据分析:腐败严重程度在过去10 年逐步上升,政府采购、工程承包等领域成为腐败重灾区。地方政府中属于中高级干部的处、厅局级官员是受贿和索贿案件的主体。资料出处:公婷、吴木銮,2012,我国20002009 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 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页205。,4、资料分析(1)定量研究:1.1 单变量分析:频数分布、集中趋势测量、离散趋势测量 1.2 双变量分析:散点图、交叉表或百分比表、相关系数 1.3 多变

18、量分析:统计控制、多元回归分析关于推论统计的思考(2)定性研究:1.1 分类 1.2 理想类型 1.3 叙事法说明:下面的图表的出处:公婷、吴木銮,2012,我国20002009 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 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数据库总体描述,图:腐败案件分年分布(件数)(公婷、吴木銮,2012:207),图:腐败规模分年(金额)(公婷、吴木銮,2012:209),资料出处:公婷、吴木銮,2012,我国20002009 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 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页211。,5、解释发现(彭玉生,2010:205)(1)概括经验发现,即验证了或证

19、伪了什么假设和回答中心问题;(2)探讨假设的证实或证伪有什么理论含义;(3)如果研究者愿意,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理论上的推论(新假设)。,6、撰写报告(纽曼,2007:)(1)定量研究报告:1.1 摘要 1.2 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与研究价值 1.3 描述方法:如何设计研究和搜集资料 1.4 结果与图表 1.5讨论 1.6 得出结论:重述研究问题和概括研究发现。1.7 参考文献与附录(2)定性研究报告:1.1自然史或年代史角度 1.2 变换镜头焦距的方式 1.3 组织主题法,1、选择主题:离婚现象。2、聚焦问题:离婚家庭的子女性别。3、文献述评:社会整合(社会凝聚力)。4、研究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收

20、集什么资料?5、分析资料:借助什么社会统计模型?6、解释发现:子女性别在家庭中的整合差异。7、撰写报告:研究背景、研究方式与过程和研究发现。,案例讨论:子女性别在维系家庭中的不同作用?,1、研究对象2、研究动因3、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4、解释发现与结论讨论文献出处:薄智跃,2010,经济绩效和省级领导人的政治升迁,天则经济研究所发言稿,地址:,案例讨论:经济绩效和省级领导人的政治升迁,“社会研究是为人、关于人和由人进行的而研究。虽然我们提到了许多原则、规定或程序,但是不要忘记,社会研究是一项人类的活动。研究者也是人,和你我并无不同,只是他们沉浸于创造与发现知识的事业。很多人发现社会研究十分有趣、令人兴奋。他们进行研究,希望发现新的知识并且获得对社会世界更为深入的了解。不论你是否会成为专业的社会研究者,不论日后你在工作上是否会用到一些研究技术,还是你只会用到研究结果,你都会因学会研究过程而受益良多。如果你能就此开始建立你自己与研究过程的私人联系,你将会因此而富足充实”(纽曼,2007:23),本讲到此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