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学原理》段振伟.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7333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学原理》段振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学原理》段振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学原理》段振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学原理》段振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学原理》段振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学原理》段振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学原理》段振伟.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安全原理,主讲:段振伟,Safety Principle,2,第六节 安全决策,一、决策的概念,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在占有大量调研预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人的智慧,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围绕既定目标拟定各种实施预选方案,并从若干个有价值的目标方案、实施方案中选择和实施一个最佳的执行方案的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凡是根据预定目标做出行动的决定都称为决策。因此,可以把决策理解为“做出决定”或“决定对策”。,3,第六节 安全决策,一、决策的概念,决策的广义解释,是把决策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好的决策者,必然要懂得正确的决策程序,知道其中每个环节应如何去做和要注

2、意什么,而决策科学也应当研究决策的全过程。,决策的狭义解释,是把决策理解为仅仅是行动方案的最后选择,如我们常说的“拍板”。这种狭义的解释已经流行于一部分管理文献之中。,对决策这个概念还有一种最狭义的解释,即仅指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方案选择。这类决策由于在面对客观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要冒一定风险。因此有人认为,这种要担风险从而要靠决策者个人态度和决心来进行的抉择才是决策。#,4,第六节 安全决策,二、安全决策的概念,对于作为一种安全活动过程的决策的内涵,人们在理解上是不完全一致的,但大多数人比较赞同下列表述:安全决策,就是决定安全对策;科学安全决策是指人们针对特定的安全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拟

3、定各种安全行动方案,并从中做出满意的选择,以较好地达到安全目标的活动过程。,5,第六节 安全决策,二、安全决策的概念,理解安全决策的涵义,必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安全决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按一定程序并进行一系列的安全科学研究。(2)安全决策总是为了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没有安全目标就无法安全决策;安全目标不准或错误,那就是安全失策。(3)安全决策总是要付诸实施的,不准备实施,安全决策就是多余的。因此,围绕既定安全目标拟定各种实施方案是安全决策的基本要求。(4)安全决策的核心是选优。因此,任何一项安全决策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条件和影响因素,制定多种方案.并从中选取满意的方案。,6

4、,第六节 安全决策,二、安全决策的概念,(5)安全决策总是要考虑到实施过程中情况的不断变化,还要考虑到实现安全目标之后的社会效果。没有应变方案和不考虑社会效果的安全决策,至少是不完全的安全决策,更谈不上是科学的安全决策。(6)安全决策是指科学安全决策和民主安全决策。而不是指任意的一种安全决定。为此在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并尽量集中职工和集体的智慧。#,7,第六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的内容:,因为安全问题及其决策的特点二者在企业建设生存的期间内变化很大,全面地提出安全决策的方法是很复杂的。从计划建厂到关闭,一个企业的生存周期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设计、建造、试产、生产、维护和

5、改造、解体和拆毁。生存周期的每一阶段都涉及安全决策,它不仅涉及本阶段,也影响到其他某些或所有阶段。在设计、建造和试产阶段,主要的任务在于选择、研制和实现安全标准以及所决定的安全指标。在生产、维护和拆毁阶段,安全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持和尽可能改善安全的水准。建造阶段在某种程度也代表了生产阶段,因为建造阶段也要体现安全的原则,所建立的安全指标必须实现。,8,第六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的分类:,(1)战略性安全决策和策略性安全决策。战略性安全决策指的是影响安全生产总体发展的全局性决策,就一个企业来说,都有自己全局性的问题,如发展方向远景规划、发展速度等。因而都有进行各自不同层次的安全战略决策。策略性安全

6、决策又称一般性安全决策,它是指解决局部性或个别安全问题的决策,它是实现安全战略目标所采取的手段。,(2)程序化安全决策和非程序化安全决策。程序化安全决策指对安全管理活动中反复出现的经常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进行的决策,比如,对隐患的整改、对临时用工的安全教育等。非程序化安全决策是指在安全管理活动中首次出现的非例行活动的新的安全问题。比如,生产工艺过程出现的新问题、设备运转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等。,9,第六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的分类:,(3)确定型安全决策、风险性安全决策和非确定型安全决策 确定型安全决策一般具备以下4个条件:存在着安全决策人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的安全目标;只存在一种确定的自然状态;存

7、在着可供安全决策人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不同的行动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划出来。,风险型安全决策具备以下5个条件:存在着安全决策人企图得到的一个明确的安全目标;存在着可供安全决策人选择的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存在不以安全决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相应益损值可以计算出来;未来将出现哪种自然状态,安全决策人不能确定,但是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安全决策人可以预先估计或计算出来。,10,第六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的分类:,(4)静态安全决策和动态安全决策,(5)高层安全决策、中层安全决策和基层安全决策,11,第六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

8、策的特点:,(1)程序性,(2)创造性,(3)择优性,(4)指导性,(5)风险性,12,第六节 安全决策,三、安全决策的前提和条件,1 科学的安全预测,2 健全的安全决策组织体系3 素质优良的安全决策工作人员,13,第六节 安全决策,三、安全决策的前提和条件,1 科学的安全预测 安全预测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按预测的期限分:有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按预测的范围分:有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按预测的性质分:有探索性预测和目标性预测;按预测所采用的方法分: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分:有安全发展预测、事故发生预测、安全技术进步预测等。,安全预测的程序,14,第六节 安全决策,三、安全决策

9、的前提和条件,1 科学的安全预测2 健全的安全决策组织体系,3 素质优良的安全决策工作人员,曹操集团:1郭嘉 2荀彧 3贾诩 4荀攸 5程昱,15,第六节 安全决策,四、安全决策的步骤,1.发现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方案4.方案评估5.方案选优,在完成方案选优的过程中安全决策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安全决策者要有正确的选优标准 优,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2)安全决策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战略系统的观念(3)安全决策者要正确处理与专家的关系(4)安全决策者要有意地修正自己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偏差,16,第六节 安全决策,四、安全决策的步骤,#,17,第六节 安全决策,五、企业安全生产决策的基本方

10、法,1.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是集中有关专家进行安全专题研究的一种会议形式,即通过会议的形式,将有兴趣解决某些安全问题的人集合在一起,会议在非常融洽和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自由地发表意见和看法,以免影响会议的气氛。,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A奥斯本提出的,其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专家的潜能,使专家能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关于某问题的意见和提案,让各种思想火花自由碰撞,好像掀起一场头脑风暴,一些有价值的新观点和新创意可能在“风暴”中产生。,18,第六节 安全决策,五、企业安全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2.集体磋商法 这是一种让

11、持有不同思想观点的人或组织进行正面交锋,展开辩论,最后找到一种合理方案的安全决策方法。一般说来,集体磋商和“头脑风暴”的成员有所不同,“头脑风暴”的成员,可以是临时请来的某一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而集体磋商的成员是组织内担负安全决策使命的安全生产决策者。,19,第六节 安全决策,五、企业安全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3.加权评分法 这是一种对备选方案进行分项比较的方法,当安全决策处于需要在许多备选方案中进行抉择时,可以通过加权评分发现备选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具体做法是:把备选方案分成若干对应的项,然后进行逐项比较打分,最后对打分结果进行统计,累计得分最高的就可以被确定为最佳方案。,20,第六节 安全决策

12、,五、企业安全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4.电子会议法 基本的做法是所有参加会议的人面前只有一台计算机终端,会议的主持者通过计算机将问题显示给参加会议的人。会议的参与者将自己的意见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显示在各个与会者的计算机屏幕上。个人的评论和票数统计都投影在会议室的计算机屏幕上。,21,1 OHSMS标准背景知识(一)、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健康安全1、国际贸易的要求 世界各国均需希望能在相同成本下参与竞争,发达国家特别在意第三世界国家使用廉价的童工,恶劣的生产环境,闭隔的厂房下生产的低成本产品,从而使竞争不平等。,第八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

13、的现代化联合企业为强化自己的社会关注力和控制损失的需要,开始建立自律性的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中提出:各国不应由于法规和标准差异而造成非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公平贸易,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第八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3,考虑到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相关性,90年代中后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一直在努力使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化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OSHSMS)发展成为与ISO 9000和IS01400

14、0类似的规模。1996年9月5至6日,ISO组织召开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标准国际研讨会,来自44个国家及IEC、ILO、WTO等6个国际组织的共计331名代表参加了该研讨会,会中讨论是否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结果未就此达成一致意见。,第八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4,在跨入新世纪之际,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引起国际上更广泛的注意。ILO从1998年开始制定国际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专门召开了两次会议并形成了一个ILO的OSHMS指南,经过与ISO协商,2000年2月又发表了推动OSHMS工作的报告书,使OSHMS形成一个国际行动。2001年6月,在第281次理

15、事会会议上,ILO理事会审议、批准印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 2001),使得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成为今后安全生产领域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第八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5,26,1 OHSMS标准背景知识(一)、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健康安全1、国际贸易的要求 世界各国均需希望能在相同成本下参与竞争,发达国家特别在意第三世界国家使用廉价的童工,恶劣的生产环境,闭隔的厂房下生产的低成本产品,从而使竞争不平等。2、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需要,第八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3、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是解决人权的问题,27,2008.2.10日,丹凤县城丹江边,一个晨练的人在这里发现了一

16、具女尸。当地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了以案发时间为代号的210专案组,对案件展开侦破工作。经警方查明,遇害者名叫*,是一名高中学生。一个学生的遇害在这个小小的县城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第八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8,丹凤县公安局原局长闫耀锋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丹凤县公安局原纪委书记王庆保犯玩忽职守罪被免予刑事处罚;丹凤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原教导员赵朔、原民警贾严刚犯刑讯逼供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和1年6个月。商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原民警李红卫犯刑讯逼供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丹凤县公安局原局长闫耀锋(前排左一)、丹凤县公安局原纪委书记王庆保(前排左二)、丹凤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原

17、教导员赵朔(前排左三)、原民警贾严刚(前排左四)、商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原民警李红卫(前排左五)在法庭上。,29,第八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山西“黑砖窑”,震惊全国这个“黑砖场”位于洪洞县广胜寺镇曹生村,30,第八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007-6-3,警方紧急解救被困农民工,31,第八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人大代表陈建教(左)在黑砖厂救出民工陈小平后,两人合影。供图陈建教,“山西的黑砖厂,我在9年前就较量过一次。那次救出了150多名被困的民工。”对于第一个求救电话,陈建教记得非常清楚:“那是1998年的五一劳动节。”“这些黑砖厂的存在,地方政府是有责任的。”陈建教说。1998年,陈建教写

18、过一份长达5000余字并配有照片的关于整治黑厂的建议材料,用特快专递寄给时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卢功勋。,32,(二)、世界发达国家各自建立标准1996年 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1996年 美国工业卫生协议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 指导性文件1997年 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 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议(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导则 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标准,33,1999年 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

19、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AS18001实施指南。1999年10月 中国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 200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34,(三)、国内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1、工伤事故1)、95年、96年两年中工矿企业因公死亡39,099人.2)、98年工矿企业工伤事故15,372起,其中矿山事故5647起,死亡9221人,非矿山企业发生9698起,死亡5439人。2、职业病全国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程度的职业危险源,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

20、危险源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至98年全国累积尘肺病患者达542,041人,累积死亡127,147人(不能呼吸),35,接触职业危险源人数 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 死亡数量 居世界首位 新发现病人数量3、经济损失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4、世界影响1)、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上常有批评2)、工伤事故与职业病也是世界人权大会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攻击中国“忽视人权”的借口之一,36,2 OHSMS运行模式(戴明模型PDCA模型)五大基本过程,OHS方针:规定组织发展方向和行动纲领,确定组织整体OHS绩效目标,表明组织的正式承诺;计划(PLAN):对如何实现OHS方针作出明确规划;实施与运行(

21、DO):开发并落实实现OHS方针、目标和指标所必需的能力和支持机制;检查与纠正措施(CHECK):对组织的OHS绩效进行经常或定期的监测、测量与评价,确保体系有效运行;评审(ACT):根据改善OHS绩效的目标,组织对其OHSMS整体绩效进行评审和持续改进。,37,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3.2 审核 audit 是为获得证据和客观评价所确定的准则是否被满足的系统、独立和文件化的验证过程。3

22、.3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3.4 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8,3.5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6 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注: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在英文中还可称为“near-miss”。英文中,术语“incident”包含“near-misses

23、”。3.7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ies 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9,3.8 不符合 non-conformance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3.9 目标 objectives 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3.10 职业健康安全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40,3.11 职业健康

24、安全管理体系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OHSMS)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份,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12 组织 organization 见GB/T 190002000中的定义。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单独的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41,3.13 绩效 performance 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

25、结果。注1: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注2:“绩效”也可称为“业绩”。3.14 风险 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42,3.15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16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3.17 可容许风险 tolerable risk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43,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4.1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4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如图1所示。,图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26、体系模式,45,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如图2所示。图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6,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应有一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该方针应清楚阐明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a)适合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b)包括持续改进的承诺;c)包括组织至少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诺;d)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e)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f)可为相关方所获取;g)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47,4.3策划,策划如图3所示 图3 策划,48,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27、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这些程序应包含: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提供)。组织应确保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49,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可通过和中所规定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

28、制提供输入信息;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续),50,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51,目标,组织应针对其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如可行,目标宜予以量化。组织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法规和其他要求;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相关方的意见。目标应符合职业健康方针,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52,职业健康安

29、全管理方案,组织应制定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实现其目标。方案应包含形成文件的;a)为实现目标所赋予组织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应定期并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应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修订。,53,4.4实施和运行,实施和运行如图4所示。图4实施和运行,54,结构和职责,对组织的活动、设施和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应确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以便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组织应在最高管理

30、者中指定一名成员(如:某大组织内的董事会或执委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承担特定职责,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确实施,并在组织内所有岗位和运行范围执行各项要求。管理者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组织的管理者代表应有明确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a)确保按本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b)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都应表明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55,培训、意识和能力,对于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

31、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在教育、培训和(或)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能力做出适当的规定。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保处于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1)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2)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效益;3)在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程序,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见)方面的作用和职责;4)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一 职责、能力及文化程度;一 风险。,56,协商和沟通,组织应具有程序,确保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就相关职业健康安

32、全信息进行相互沟通。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员工应:-参与风险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见)。,57,文件,组织应以适当的媒介(如:纸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a)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b)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注:重要的是,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58,文件和资料控制,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以确保:a)文件和资料易于查找;b)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被授

33、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c)凡对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得到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现行版本;d)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e)对出于法规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档案文件和资料予以适当标识。,59,4.4.6 运行控制,组织应识别与所认定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组织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进行策划,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它们在规定的条件下执行:a)对于因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c)对于组织所购买和(或)使用的货物、设备

34、和服务中已识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建立并保持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和合同方。d)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考虑与人的能力相适应,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60,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计划和程序,以识别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并做出响应,以便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和伤害。组织应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尤其是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如果可行,组织还应定期测试这些程序。,61,4.5检查和纠正措施,检查和纠正措施如图5所示。图5检查和纠正措施,62,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组织应建

35、立并保持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程序应规定:适合组织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的监视;主动性绩效测量,即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准则和适用的法规要求;被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记录充分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以便于后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分析。如果绩效测量和监视需要设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此类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63,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1)包括3.6注中的“near-miss”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有关的

36、职责和权限,以便:a)处理和调查:事故;事件;不符合;b)采取措施减小因事故、事件或不符合而产生的影响;c)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完成;d)确认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这些程序应要求,对于所有拟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评审。为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的任何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组织应实施并记录因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的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任何更改。,64,4.5.3 记录和记录管理,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标识、保存和处置职业健康安全记录以及审核和评审结果。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

37、活动。职业安全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并记录保存期限。应按照适于体系和组织的方式保存记录,用于证实符合本标准的要求。,65,4.5.4 审核,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审核方案和程序,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以便:a)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1)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策划安排,包括满足本标准的要求;2)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3)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66,b)评审以往审核的结果;c)向管理者提供审核结果的信息。审核方案,包括日程安排,应基于组织活动的风险评价结果和以往审核的结果。审核程序应既包括审核的范围、频次、方法和能力,又包括实施审核和报告审核

38、结果的职责和要求。如果可能,审核应由与所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注:这里“无直接责任的人员”并不意味着必须来自组织外部。,67,4.6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如图6所示。图6管理评审,68,管理评审,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管理评审应形成文件。管理评审应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他要素。,69,5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程序,5.1 认证的申请及受理5.2 审核策划

39、与审核准备5.3 审核的实施5.4 纠正措施的跟踪5.5 审批发证与证后的监督管理,70,组织递交申请书,申请评审和合同评审,通知申请组织,提交体系文件,指定审核组长,文件审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程序流程图,第一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NO,NO,复评,签订合同,停止审核,NO,71,纠正措施、跟踪措施,提交审核报告,推荐注册,技术委员会审定,推迟,通过,不通过,YES,YES,NO,重新审核,YES,72,批准注册,颁发认证证书,获证组织公布,年度监督审核,证书到期后再申请,复评,73,5.1 认证的申请及受理,组织提出申请,递交相关信息材料认证机构受理申请,进行合同评审,确定是否符合

40、条件,74,5.2 认证审核策划与审核准备,认证机构的准备 a.确定审核范围 b.任命审核组长 c.制定审核计划 d.编制审核工作文件受审核方的准备 a.认证前的培训 b.认证前的组织安排工作,75,5.3 审核的实施,文件审核一阶段审核二阶段审核一、二阶段审核异同:审核方法、程序:基本相同发现问题:前者开问题清单,后者开不符合报告审核目的:前者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正式审核,后 者判定是否可以取证。审核重点:前者了解体系策划情况,后者侧重审 核体系运行机制和持续改进的证据。,76,5.4 纠正措施的跟踪,纠正措施的跟踪 现场跟踪 记录跟踪 实施方案跟踪,77,5.5 证后监督与复评,认证评定、签发

41、认证证书(有效期三年)认证后的监督管理监督审核:方式:例行监督审核 不定期监督审核复评:证书到期,重新认证。,78,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against work-related sickness,disease and injury forms part of the historical mandate(要求)of the ILO.Disease and injury do not go with the job nor can poverty justify(证明.是正当的)disregard(忽视)for workers safety and health

42、.,保护员工免遭与工作相关的XX、疾病和伤害的影响是国际劳工组织肩负的一项历史使命。既不能把工作伴随着疾病和伤害作为忽视员工安全与健康的理由,也不能把贫穷作为忽视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借口。,Foreword,79,The ILOs primary goal is to promote opportunities for women and men to obtain decent(体面的)and productive work in conditions of freedom,equity,security and human dignity(尊严).We have summarized this

43、 as“decent work”.Decent work is safe work.And safe work is also a positive factor for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国际劳工组织的首要目标就是创造条件,让人们在自由、平等、安全、尊严的环境下获得舒适、高效的工作,我们称之为“体面”的工作。体面的工作一定是安全的工作,而且安全的工作也是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之一,Foreword,80,Today,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tense competitive pressures b

44、ring rapid change in working conditions,work processes and organization.Legislation is essential but insufficient on its own to address these changes or to keep pace with new hazards and risks.Organizations must also be able to tackle(处理)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hallenges continuously and to

45、build effective responses into dynamic management strategies.These Guidelines o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s will support this effort.,目前,技术进步与激烈竞争导致了工作环境、工艺方法和组织的急剧变革,加强法治活动非常必要,但它不能充分处理这些变革,不能与新的危害和风险同步变化。因此,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迎接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挑战,建立动态管理战略,作出有效的反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能帮助企业在这方面作出努力。,F

46、oreword,81,The Guidelines were prepared on the basis of a broad-based approach(途径)involving the ILO and its tripartite constituents and other stakeholders.They have also been shaped by internationally agreed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principles as defined in relevant 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

47、rds.Consequently,they provide a unique and powerful instrument(工具)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可以忍受的)safety culture within enterprises and beyond.Workers,organizations,safety and health systems and the environment all stand to benefit.,本导则是在国际劳工组织与其三方代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广泛磋商的基础上,根据国际上已通过的相关国际劳工标准所确定

48、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制订而成。因此,本导则为企业内外安全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有力工具。员工、组织、安全健康体系及外界机构都将受益。,Foreword,82,The ILO is pleased to have led the exercise of drawing up these Guidelines.I am confident that they will become an invaluable tool for employers and worker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national institutions(机构)and all those

49、who have a role in ensuring that workplaces are also safe and healthy places.,国际劳工组织非常荣幸地组织了本导则的起草工作。我确信本导则将成为雇主、员工及其组织、国家相关机构以及所有那些有责任确保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的人员的一个非常宝贵的工具。,Foreword,83,The positive impact of introducing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OSH)management systems at the organization1 level,both on the

50、 reduction of hazards and risks and on productivity,is now recognized by governments,employers and workers.,目前,各国政府、雇主及员工都己认识到在组织内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降低危害和风险,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Introduction,Introduction,84,These guidelines on OSH management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