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创新-管理学(工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7394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创新-管理学(工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组织创新-管理学(工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组织创新-管理学(工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组织创新-管理学(工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组织创新-管理学(工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创新-管理学(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创新-管理学(工程).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导语,组织创新是管理创新工作的关键性内容,它不仅将创新工作置于组织化的有机运行之下,更是为创新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做好组织创新工作就要消除组织创新与变革的障碍,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和创新,有效配置创新人才,构建可持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南京大学商学院,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一、组织变革模式和路径1、理性组织变革的模式勒温最早提出了理性组织变革的三个阶段模式。,解冻就是指在组织内部广泛宣传变革与创新的必要性,让每个人和每个团体都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变革与创新的必要性,接受变革与创新的挑战。这个阶段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削减变革阻力,如何获取组织变革的合法性。,第一节 组

2、织变革与创新,转变就是实施变革与创新的过程。这个阶段有两个核心工作:一是如何设计组织变革的干预措施;二是领导和管理组织变革,完成过渡状态的转型。,一、组织变革模式和路径1、理性组织变革的模式勒温最早提出了理性组织变革的三个阶段模式。,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冻结是指通过加强和支持手段,使得变革与创新活动锁定成为组织的新范式和新规范。这个阶段的核心工作是如何评估变革的成果,将变革制度化。,一、组织变革模式和路径1、理性组织变革的模式勒温最早提出了理性组织变革的三个阶段模式。,2、组织变革的四条路径组织变革方式可以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来衡量。由此,组织变革可以划分为四条基本路径:演化、适应、改造和

3、革命。,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二、组织变革的障碍1、认知与心理因素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以往的理论研究强调的是认知的理性限制,不管组织员工还是管理者其既有的认知图式和心理契约都会产生认知惰性和评价差异。,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二、组织变革的障碍2、资源路径依赖因素近年来不少研究注意到影响组织变革的认知与行为,其实与背后的资源路径依赖性有关,如核心能力、企业家行为和组织文化等都具有路径依赖性特征。,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二、组织变革的障碍3、社会与政治影响因素一般说来,组织变革都与众多社会因素相联系,个人利益(包括经济的和权力的)、道德的压力以及团体心理压力等都影响着组织变革。,第一节 组

4、织变革与创新,三、组织变革过程管理1、激发组织变革的意愿,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2、创造组织共同愿景与意义给赋:创造共同愿景的过程,也是对组织和岗位工作意义的构建和给赋过程,意义给赋(sensegiving)关注“特定的群体如何去影响其他人对于事件的理解”。变革领导因此而成为构建意义和诠释意义的修辞过程,其工作重点在于何时或如何在各个层次上影响其他人对于特定组织现实的意义生成(sensemaking)。3、获取持久变革的动力:创客时代的动力创新人才的特质和角色创新活动的人才配置,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组织结构不仅是劳动分工与协调的需要,也是指运用组织方法调整相关行动者

5、的行为,对其行为进行引导和整合。制度结构、层级结构和文化结构是组织结构最主要的三种形式。一、制度结构创新作为规范组织各类参与者问权力与利益关系规范的总和,组织制度结构是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调机制,是一种权力分配和利益分配机制,它规定了不同参与者应当承担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1、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奈特的风险偏好理论事实上,决定企业制度安排的根本性力量是各种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1、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在这种背景的企业中,知识特别是管理知识虽也已开始占据一席之地,但主要

6、是作为资本的附属而存在的。,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2、后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创新:在工业社会初期,由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只需对这些操作技能有一定了解便可从中协调,此时的协调工作主要由资本所有者承担的。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生产过程的复杂化,资本所有者难以拥有这样的知识,只能委托拥有相关知识的经营管理人员去协调。,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2、后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创新:管理人员的职能就是运用协调知识去组织和管理企业成员的分工劳动。在协调实践中,管理人员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后工业社会中,知识正变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正朝向知识拥有者的方向变化。权力派生于知识的供应,利益由知识的拥

7、有者所控制正逐渐成为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二、层级结构的创新层级结构是对个体成员在组织活动中的关系和行为的规范。1、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层级结构作为工业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曾表现出如下主要特征: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分工细致,权责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2、后工业社会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层级结构的这些特征曾经促进了工业企业的成功,但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产业背景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弹性的、分权化的企业要求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新的层次组织安排也要有利于企业成员的学习。这些需求促使了网络化组织(包括社群网络组织)的出现。,第二节

8、组织结构创新,消费日趋个性化和多样性,影响企业经营的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变得异常复杂且不稳定,2、后工业社会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网络化组织网络化组织具有以下特征:,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2、后工业社会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网络化的层级组织事实上,后工业化时代变化可能是对现存的层级组织进行网络化的改造:用网络结构来补充层级结构,而不是将后者完全取代,即网络化的层级组织:,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三、文化结构创新文化结构通过组织文化来规范参与者间的非正式关系。作为组织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组织文化通过行为导向、行为激励以及行为协调三个方面,影响着其行为选

9、择,使得他们在不同时空的行为准则必然会趋向相互协调一致。,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1、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企业文化在工业社会中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2、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使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2、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使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2

10、、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使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2、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使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

11、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一、作为知识体系的组织1、知识与知识种类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波兰尼将知识划分:,2、企业知识理论(knowledge-based theory),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3、作为组织细胞的知识纳尔逊和温特将那些独特的组织知识称为组织惯例,将它们看成企业的细胞,它们是在经营过程中“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稳定的可遗传物质。惯例具有以下特性:,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3、作为组织细胞的

12、知识迈尔斯认为惯例就是这样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组织管理的诀窍知识被积累下来,并被用于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引导新的成员学习,将扩张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新的资源和经济价值。组织的创新惯例就是组织有关创新规律的认知,它对组织创新活动有着启发和引导作用,它是组织创新艺术。因此,组织创新惯例是组织进行管理创新、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也常常被学术界称为组织动态能力。,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二、知识创新的模式与过程1、知识创新的模式野中郁次郎提出“人类知识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社会交互作用进行创新和扩张”。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自我升级的螺旋式运动过程,知识的创造需要触发事件引发的条

13、件,野中郁次郎称为“巴”。知识创新创造过程可以分成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四种模式。,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1、知识创新的模式,图16-2 知识转换模式与螺旋上升运动,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内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2、知识创新的五个阶段知识创造的过程是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个体知识与集体知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中螺旋式上升的。,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三、组织学习与修炼1、组织学习及其类型组织学习并不是个人学习,更不是简单的员工知识培训。阿吉里斯和舍恩在组织学习中提出组织学习是“组织成员发现并纠正

14、组织应用理论中的错误,并将探索结果深深印入个人意象和组织的共享图式中”。组织学习是组织创新过程也是组织成员共同知识建构过程组织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1、组织学习及类型从认知变革的角度来看,阿吉里斯提出组织学习可分三种类型:,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2、组织学习的中断和智障:(1)四种学习中断第一,行为受限学习。第二,听众学习。第三,迷信学习。第四,模棱两可学习。,图16-4 学习循环与中断,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2、组织学习的中断和智障:(2)七种组织学习的智障,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3、打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彼得圣吉提出经过五个方面的修炼,管理者和员工会不断培养出全新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得企业转变成学习型组织。,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思考题,1.组织变革的模式和路径是什么?2.组织常见的变革障碍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组织创新的?3.如何才能做好组织变革过程管理?4.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如何才能做好组织结构调整?5.如何才能将组织打造成为学习型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