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栽培第六章经济林营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7481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林栽培第六章经济林营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经济林栽培第六章经济林营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经济林栽培第六章经济林营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经济林栽培第六章经济林营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经济林栽培第六章经济林营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林栽培第六章经济林营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林栽培第六章经济林营造.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经济林的营造,第一节 林地种类,第二节 适地适树,第三节 林地水土保持,第四节 林地规划设计,第五节 栽培技术,第六章 经济林的营造,第一节 林地类型的评价,一、平地类型,二、山地类型,三、丘陵类型,平地是指地势平坦或向一方轻微倾斜、但坡度小于5度以及地面起伏不大或者具有波状起伏的地带。特点为:1.有利于规划与施工2.有利于林地的机械化操作3.交通便利,有利于生产资料及产品的运输4.水分充足,土壤较厚5.灾害性天气较少6.比山地和丘陵投入少7.果实色泽、风味及耐贮性较差,第一节 林地类型的评价,1.山麓地带的地形、气候变化小,有利于林地的规划设计与施工;交通便利,有利于物资运输及机械化

2、操作;空气流通,光照充足,土壤深厚,土壤肥沃;排灌容易,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2.从低位山到中位、高位山带,侵蚀沟逐渐增多,地形变得复杂,交通不便,运输困难,机械化管理较难,土层薄,肥力较低,灾害性天气较多,越来越不利于发展经济林。,第二节 山地类型的评价,山地经济林,1.浅丘地带的坡度较缓,土壤冲刷较轻;类型变化不大;土层较厚,水分条件好;麓部与顶部的气候差异不大,上下交通方便,是经济林发展的理想地带。2.深丘地带坡度较陡,土壤冲刷较严重;麓部土壤较肥厚,顶部较瘠薄,上下土壤类型差异较大;交通不便。不易发展经济林。,第三节 丘陵地类型的评价,丘陵地带经济林,第六章 经济林的营造,第二节 适地

3、适树,一、适地适树含义,二、适地适树标准,三、适地适树途径,适地适树:使栽培的经济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树种在当前立地条件下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能达到的最高产量水平。其中“地”包含两点:一是自然条件,另一是社会经济条件。“树”也包括两点:一是考虑树种,更要考虑品种与自然条件、立地条件的关系;另一是要考虑生产目的。,一、适地适树的含义,1.经济林:达到早实、丰产、优质、稳产。2.防护林:(1)达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稳定;(2)同一树种(或)品种在该立地条件下立地指数和平均材积生长量最大。,二、适地适树的标准,1.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选择某种适合

4、的立地条件造林或是确定树种后 选择适当立地条件。2.改树适地:通过选种、引种、育种改变树种某些特性,使其相适应。3.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土壤管理等技术措施改变林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原本不适的树种生长。,三、适地适树的途径,第六章 经济林的营造,第三节 林地水土保持,一、水平梯田,二、鱼鳞坑,三、撩壕,一、水平梯田,1.水平梯田的作用,2.水平梯田的规划,3.水平梯田的设置,(1)拦蓄雨水,避免冲刷 水平梯田田面基本水平或内倾,一般降雨可拦蓄,暴雨时可拦蓄大部分径流,控制大部分泥沙,基本做到水不下田,泥不下坡(2)便于耕作,易于灌溉 水平梯田条长面宽、等高水平,便于精耕细作。(3)增加肥

5、力,有利增产 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因而为经济林树木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利于增产。,1.水平梯田的作用,一般在25以下的坡耕地上。注意“大弯就弯,小弯取直”的办法,尽量修成集中成片的梯田。除了坡度平缓的低山丘陵外,梯田不应开到山顶,只到山腰以下,山顶营造水土保持林。,2.水平梯田的规划,3.水平梯田的设置,鱼鳞坑,撩 壕,撩壕在坡地上沿等高线挖成横向浅沟,在沟的下沿堆土成陇,经济林栽于壕的外侧。适于坡度在10以下的缓坡。沟宽一般为50-100cm,深为30-40cm,间距一般等于行距。要点“找好水平,随弯就势,平高垫低,通壕顺水”。,撩 壕,第六章 经济林的营造,第四节 林地的规划设计,一、

6、林地的选择,二、作业区的规划设计,三、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四、排灌系统的规划设计,五、防护林的规划设计,一、林地的选择,1.树种、品种的生长发育条件 2.一定的社会基础 3.灌水排水方便 4.避免重茬连作 5.没有环境污染,二、作业区的规划设计,1.划分依据,2.作业区面积,3.形状和方位,1.划分依据,1.同一区内土壤及气候条件一致 2.能减少和防止园地的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山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3.减少或防止风害 4.有利于运输 5.有利于机械化管理,1.划分依据,1.同一区内土壤及气候条件一致 2.能减少和防止园地的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山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3.减少或防止风害 4.有利于运输

7、 5.有利于机械化管理,2.面积,一般平地类型的园地,同一区内土壤及气候条件一致情况下,面积可在150-200亩。山区及丘陵一般为15-30亩。,3.作业区形状和方位,一般采用2:15:1的长方形,在平地类型的园地,长边应同害凤方向垂直,使经济林的行向与作业边的长边一致。山地及丘陵地类型的园地中,多采用带状的长方形,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沿等高横走。,三、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1.道路系统组成,2.平地类型林地中的规划设计,3.盐碱地类型林地中的规划设计,4.山地及丘陵地类型林地中的规划设计,1.道路系统的组成,通常由主干、支路和小路组成 主路:一般布置在林地中间,贯穿整个林地,与外界公路相连。支路

8、:一般布置在栽培大区之内、小区之间,多为小区边界,一般要求与主路垂直相连。小路:一般布置在较大的小区内,通常为机械操作道,要求与支路相垂直。,2.平地类型林地中的规划设计,一般平地类型的园地,可以设置三级道路系统;干路和支路两侧应修筑排水沟(或灌水沟)。并在行端留出车辆回转地带。,3.盐碱地林地中的规划设计,在以盐碱地为主的林地中,道路应与排灌系统相结合,不要打乱和切断排水沟,尽量减少交叉。如必须交叉时,应修筑桥梁或涵洞等建筑物,以利于排水、灌溉和洗盐。,4.山地及丘陵类型林地中的规划设计,山地和丘陵地类型林地中,应根据地形布置道路系统。干路(顺坡路)应选择坡度较缓处迂回盘绕修筑;支路(横向路

9、)沿等高线,按3-5%的比降,路面内斜2-3,并在内侧修筑排水沟。,四、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1.灌溉系统设计,2.排水系统设计,1.灌溉系统的设计,(1)地面灌溉系统设计。(2)地下灌溉系统设计。,(1)地面灌溉系统的设计,地面灌溉系统包括:干渠、支渠和灌水沟 干渠:将水引到林地中。干渠尽可能布置在林地最高处:在缓坡的林地中可布置在分水线处或坡面上方;在平地类型的林地中应在干路的一侧。支渠:将水从干渠引到作业区。灌水沟:将水从支渠引到林间,直接灌溉到树盘。,(2)地下灌溉系统的设计,地下灌溉系统包括:输水和渗水两部分。输水:将灌溉水输送到林地的渗水管道。渗水:将灌溉水通过管道直接深入到林地土壤

10、中,由埋设在田间的管道组成。,2.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系统一般由作业区内的集水沟、排水支沟和排水干沟组成。,五、防护林的规划设计,1.防护林作用,2.防护林类型,3.防护林的配置,4.防护林树种选择,1.防护林的作用,(1)改善林地小气候。(2)减轻自然灾害,促进经济林树种的生长发育。(3)有利于保持水土,防风固沙。,4.防护林树种的选择,(1)适应当地环境,最好选用乡土树种(2)树体高大,生长迅速,尽快达到防风效果。(3)树冠紧密直立,根系深,根蘖少,抗风力强,化感作用小。(4)没有共同病虫害,不是中间寄主。(5)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第六章 经济林的营造,第五节 栽培技术,一、栽植密度,

11、二、栽植方式,三、栽植时期,四、混交林营造,五、栽植方法,一、栽培密度,1.确定栽培密度的依据。2.主要经济林的栽培密度。,1.栽培密度确定的依据,(1)树种、品种和砧木特性。(2)地势和土壤。肥力较低,株行距要小;土层较厚、肥力较高地区,株行距要大。(3)气候条件。低温、干旱、大风地区,株行距要小些;温暖、湿润、雨量充足地区,株行距要大些。(4)栽植方式和管理水平。,2.主要经济林栽培密度,常用的栽植方式有以下几种:长方形栽植是当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栽植形式,特点是行距大于株距,通风透光,便于机械操作管理采收。正方形栽植株距和行距相等,相邻四株相连而成正方形。其优点是通风透光良好,管理方便

12、。但若用于密植,树冠易于郁闭,通风透光条件较差,且不利于间作。三角形栽植株距大于行距,各行互相错开而呈三角形排列。此种栽植可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比正方形多栽11.6。但不便管理和机械操作。带状栽植(双行栽植、篱栽)一般两行为一带,带距一般为行距的3-4倍。带内可采用株行距较小的长方形栽植。由于带内较密,群体抗逆性较强。但单位面积内栽植株数较少。等高栽植适于坡地采用。,二、栽植方式,长方形 2.正方形 3.三角形,三、栽植时期,一般落叶经济林树种多于落叶后到春季生长开始前进行,此时苗木处于休眠状态,营养丰富,水分蒸腾较少,根系易于恢复,成活率高。如在秋季易发生冻害。常绿经济林多在秋季栽植,或在

13、新梢停止生长期进行,也有冬季栽植的柑橘和杧果。这样生长季较长,有利于根系恢复。,四、混交林营造,1.混交类型,2.混交方式,1.混交类型,(1)短期混交。如桐杉与油桐,4-6年后杉木生长高大,油桐自行阴枯而死。(2)长期混交。始终保持两个以上主要树种。如八角和玉桂耐荫作下木栽培。,肉桂,2.混交方式,(1)株间和行间混交。(2)带状混交。(3)块状混交。,五、栽植方法,1.栽植前的准备,2.栽植方法,1.栽植前的准备,(1)土壤改良:栽植前应深翻改土,同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或新鲜的绿肥。(2)定点挖穴:标出定植点挖穴,直径和深度一般为0.8-1m;密植园可挖沟,沟宽和沟深0.8-1m(3)苗木准备:对苗木分级,长途运输苗木解包浸根一昼夜,待根充分吸水。(4)肥料准备,2.栽植方法,“三埋两踩一提苗”,3.栽后管理,(1)灌溉:栽植后灌透水,减少蒸发量。(2)防寒及安全越冬:冬季严寒、易发生冻害或幼树抽条的地区,以及在亚热带有周期性冻害的地区应特别注意。(3)补植(4)定干:,埋干越冬,培土越冬,植物抗冻剂,涂白,定干与开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