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及病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7580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0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缺铁性贫血及病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缺铁性贫血及病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缺铁性贫血及病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缺铁性贫血及病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缺铁性贫血及病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缺铁性贫血及病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铁性贫血及病因.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根据世界各国的调查资料,各年龄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婴幼儿、青少年、育龄妇女,尤其是孕妇、乳母和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在发展中国家,估计 30%40%的幼儿和育龄妇女缺铁。铁缺乏亦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第 3次全国营养调查(1992)表明,以铁缺乏为主的贫血患病率平均为 20%,其中婴幼儿、孕妇为 30%40%,老年人为 20%40%,农村地区的患病率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第一节 病 因,铁的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高峰是在出生后 6 18个月,这是因为新生儿体内储备的铁只能满足出生后 4个月的需要,而母乳

2、和牛奶中铁含量很低,满足不了婴儿生长发育对铁的需要,4个月以后的婴儿如未能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助食品,很容易发生贫血。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或偏食、挑食、盲目节食可造成膳食中铁摄入量不足,引起贫血。育龄妇女由于月经失血以及妊娠、哺乳等生理情况,比男子需要更多的铁,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也较高。,二、膳食中铁的吸收率低,营养调查发现有些地区膳食中铁的摄入量并不少,但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仍很高,其原因与膳食中铁的吸收率低有关。食物中铁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来自肉类、禽类、鱼类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吸收率大约为 20%40%;非血红素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

3、和奶类,吸收率在 10%以下。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品为主,膳食中的铁主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利用较低。维生素 C 可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某些地区居民膳食中维生素 C摄入不足,也是造成铁吸收率低的一个原因。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铁的吸收率降低。此外,某些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可以使铁的吸收率明显降低,引起缺铁性贫血。,三、慢性失血,慢性失血可造成机体铁持续性丢失,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成年男子常见为消化性溃疡和痔疮所致的慢性出血,妇女月经过多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儿童反复鼻出血以及患钩虫病引起的慢性出血也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第二节 临 床 表 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多为非

4、特异性表现。常见的症状有食欲减退、头晕、心悸、心率加速、记忆力下降等,活动后气急、眼花、耳鸣。铁缺乏的儿童易于烦躁、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厌食往往是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和普遍的症状,部分患者(大多为儿童)可出现异食癖,喜欢吃泥土、生米、纸等,用铁剂治疗后异食症状可消失。体格检查可见患者面色苍白、肝脾轻度肿大,严重病人心尖部可听到收缩杂音。指甲变薄,缺少光泽,重者出现指甲凹陷,称为“舟状甲”。实验室检查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多,用铁剂治疗有效可明确诊断。,第三节 营 养 治 疗,一、铁剂治疗口服铁剂价廉方便,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常

5、用的口服铁剂为硫酸亚铁,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后逐渐加量。口服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宜饭后服用,服用时不要喝茶及牛奶,也不要服用四环素、氢氧化铝等药物,以免妨碍铁的吸收。为了促进铁的吸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 C。口服铁剂对大多数病人疗效显著,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一般贫血在 2个月左右可治愈。血红蛋白升至正常后,还应补充铁剂 1 2个月,以补充体内贮存铁。某些病人口服铁剂后消化道反应严重,可考虑注射铁剂治疗。,二、饮食治疗缺铁性贫血病人应增加膳食中铁的摄入量,日常膳食应多选择含铁丰富并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猪肝、瘦肉、鱼、动物血等,这些食物中含较多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此外,肉类、禽类、鱼类中含有“肉

6、类因子”,可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新鲜蔬菜、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 C,也可以促进膳食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和利用。,第四节 预 防,一、合理膳食,保证膳食中铁的摄入量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要从改善膳食中入手。膳食结构要合理,肉类、鱼类、禽类、动物内脏、豆制品和绿叶蔬菜中含铁丰富,应在日常膳食中占适当的比例,以保证铁的摄入量。4个月以后的婴儿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肉末、蛋黄等。儿童和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孕妇、乳母对铁的需要量较多,应注意膳食中铁的补充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老年人也要注意合理营养,保证膳食中铁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此外,烹调时使用铁锅也可以增加铁的摄入量

7、。,二、提高膳食中铁的吸收率我国人民膳食中的铁大部分为非血红素铁,膳食中有很多因素可影响其吸收。植酸、鞣酸、钙和酚类化合物可抑制非血红素铁的吸收,而抗坏血酸及肉、鱼可促进其吸收。因此,预防缺铁性贫血不仅要考虑膳食中铁的摄入量,还要考虑其吸收率。肉、禽、鱼含有“肉类因子”,新鲜蔬菜、水果中维生素 C含量丰富,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此外,吃饭时最好不要喝茶和咖啡,因为茶叶和咖啡中含较多的鞣酸和酚类化合物,可抑制膳食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三、铁强化食品食物中加入铁制剂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婴儿配方食品中广泛强化硫酸亚铁,使美国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大大降低。铁强化食品的载体还包括面包、食盐、饮料等,我国有学者对铁强化酱油和铁强化醋进行了研究。由于大多数铁剂有颜色和异味,因此增加了铁强化技术和实际推广的难度,关于铁强化食品在预防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四、防治慢性失血性疾病儿童患钩虫病要及时进行驱虫治疗,妇女月经过多以及消化性溃疡、痔疮患者也要积极治疗,防止慢性失血引起缺铁性贫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