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7820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疝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概念:脑疝 当颅腔内某一部分腔有占位性病变 时,该分腔的压力高于邻近分腔,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危象和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解剖概要】,颅腔被大脑镰、小脑幕分隔为三个彼此相通的分腔。小脑幕以上为幕上腔,幕上腔又分左右两个分腔,容纳大脑左右半球;小脑幕以下为幕下腔,容纳小脑、脑干和延髓。中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紧邻海马回和沟回。动眼神经自中脑腹侧的大脑脚内侧发出,也通过小脑幕切迹,在海绵窦的外侧壁上前行至眶上裂。颅腔的出口为枕骨大孔,延髓经此

2、孔与脊髓相连,小脑扁桃体在枕骨大孔之上,位于延髓下端的背侧。,引起脑疝的常见原因有:颅内血肿、颅内脓肿、颅内肿瘤、颅内寄生虫病及各种肉芽肿性病变。根据移位的脑组织及其通过的硬脑膜间隙和孔道,脑疝可分为:大脑镰下疝、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病因及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小脑幕切迹疝a.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躁动不安,频繁呕吐。b.进行性意识障碍:由于阻断了脑干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通路,随脑疝的进展病人出现嗜睡、浅昏迷和深昏迷。c.瞳孔改变:脑疝初期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致患侧瞳孔缩小,随病情进展,患侧动眼神经麻痹,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和

3、间接对光反应消失,并伴上睑下垂及眼球外斜。晚期,对侧动眼神经因脑干移位也受到推挤时,则相继出现类似变化。d.运动障碍:钩回直接压迫大脑脚,锥体束受累后,病变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e.生命体征变化:若脑疝不能及时解除,病情进一步发展,则病人出现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去大脑强直,血压骤降,脉搏快弱,呼吸浅而不规则,呼吸心跳相继停止而死亡。,枕骨大孔疝 是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推向椎管中,又称小脑扁桃体疝。由于颅后窝容积较小,对颅内高压的代偿能力也小,病情变化更快。病人常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

4、较晚。病人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瞳孔变化不明显,对呼吸影响大),【处理原则】,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1)病人一旦出现典型的脑疝症状,应立即给予脱水治疗,以 缓解病情,争取时间。确诊后,尽快手术,去处病因。2)若难以确诊或虽确诊但病变无法切除者,可通过脑脊液分流术、侧脑室外引流术或病变侧颞肌下、枕肌下减压术等降低颅内压。,【护理要点】,1)对颅内压增高病人,要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的改变,及时发现脑疝,早期治疗。2)一旦发生脑疝,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如20%甘露醇125-250 ml,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

5、水作用。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4)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的监测与观察:血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的病情极为不利,故必须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5)如病变部位和性质已明确,应立即施行手术清除病灶,同时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6)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支持,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应用简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器,加压给氧;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药物支持:根据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7)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痰困难者,可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颅内压增高。观察电解质平衡的情况,严格记录出人液量。患病3d后不能进食者可行鼻饲,并做好胃管的护理,留置胃管后应每日2次口腔护理,定时翻身,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净、柔软,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预防褥疮发生。对有脑室穿刺引流的病人,严格按脑室引流护理。大便秘结者,可选用缓泻剂疏通,有尿潴留者,留置导尿管,做好尿、便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