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074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郭利华,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及总体要求,(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点内容,在整个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存储、查询、输出和传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建设用地预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查等提供技术支持。,(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总体要求(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

2、设必须执行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以确保信息资源的共享,防止出现信息孤岛。(2)为符合各级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全省统一采用MapGIS平台进行建库,以确保系统的互连互通,防止重复建设。(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以统一时点(2005年10月31日)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建立,地类严格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1255号)要求进行。,(4)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分为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四级数据库建设。省级比例尺采用1:50万、市级采用1:25万或1:20万、县级采用1:10万或1:5万、乡级采用1:1万。小比例尺数据由大比例尺数据缩编而来。各级

3、数据库均按照国家或省里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需要规划主管部门和信息化建设部门的通力合作,以确保数据库建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防止出现数据库建设与应用脱节。,(三)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数据库建设的特点,1、数据库建设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库进行建设(1)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已经全面完成,且全部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标准通过省厅验收,为规划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2)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必须与上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报经省厅确认后,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数据,这一举措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权威性提供了有力保障。(3)土地利用数据库以详查资料和变更调查

4、资料为基础进行建库,其数据具有较强的现势性。,2、数据库建设贯穿在整个规划修编的过程中(1)规划修编前期工作阶段:规划实施评价、前期调研、指标测算、专题研究、现状数据的确认在各阶段需利用现有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形成专题研究数据。(2)规划大纲编制阶段:部门用地规划、专题研究成果综合利用数据库进行统计、查询、缓冲区分析、空间图形叠加分析、路径分析等,形成各种分析数据,为规划大纲编制提供依据。(3)规划规划成果形成阶段:指标分解、空间布局、用途分区等在现有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具体的空间布局、项目分布、专题成果等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指标数据、文本资料等落实到数据库中,形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5、件和专题图件,形成图、表、数统一的规划成果。,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是今后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随着全省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深入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将是用地报批、数据汇总等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例如我省的建设用地审批,从今年的七月一日开始,全部要求采用电子报盘的形式来报资料,而省厅的用地审批业务流程全部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进行流转,工作人员审批时不再通过阅读图件进行审批,而是通过调用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即可进行相关内容的查询,并能及时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更新,例如指标核减等。,总的来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数据库的建设不再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一个可有可无的阶段,它在规

6、划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规划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它更不是规划工作完成后才可形成的成果,而是伴随着规划工作的逐步深入而逐步形成的信息化成果;它也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个记录在案的成果,而是在今后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逐步充实内容的一个成果。,二、数据库建设主要参考标准,1、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省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检查验收办法3、省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要求(征求意见稿)4、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5、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6、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7、全国土地分类(试行)8、县级土地利

7、用规划编制规程9、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说明:本培训课程引用以上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讲解,当以上标准被修订或者有新的相关标准出台时,数据库建设以新的版本或者新的标准为准。,三、数据建设的工艺流程,(一)传统数据库建设的一般工艺流程(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流程,1、资料收集,规划数据库建设的资料要求具有权威性,内容全面,现时性满足应用要求。收集的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资料、环境要素资料、基础地理信息资料。环境要素资料包括风景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矿产储藏分布资料、蓄洪、滞洪区域资料、地质灾害易发区资料以及规划编制成果资料等。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包括交通、水系、行政区划等

8、资料。,2、资料整理和预处理,(1)对于现有的数字化资料、现有数据或数据库,要根据国家和省相关建库标准和规范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使之符合要求。对于属性数据,则需对数据项的名称和度量单位进行统一、统计单元和图形进行匹配等。(2)地类转换。原来的八大类转换为全国土地分类(过渡分类)的三级分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3)根据辖区实际和规划的需要,完善现状数据库内容,主要地名、等高线、地物要素及注记、风景旅游点及文物古迹、主要矿藏、地质灾害易发区、交通能源等线性基础设施、蓄洪滞洪区范围等。,3、数据库设计,在数据采集之前,首先需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设计,包括实体分类与编码、文件命名、分

9、层与实体定义和属性结构等。,(1)实体分类与编码,作用:空间实体属性分类编码为用户分类分级检索图形数据、生成应用逻辑图层提供技术上的可行性。属性分类代码应能为图形显示、编辑、出版提供指示信息,应与相关的图例、符号相对应。,方法: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主要特征,将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划分成不同的门类、大类、小类,构成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分类体系,以控制各类信息的编码和使用。其编码采用七位数字层次码组成,依次表示大类、小类、一级类和二级类,实例:如土地用途要素层中的未成林造林地,属于农用地中的耕地。按照国家标准规定,2表示土地用途要素,01表示农用地,03表示林地,04表示未成林造林地,则该要素在土地用

10、途中的信息分类编码为:2010304,(2)文件命名,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图形文件按如下规则命名:省级采用6位字母数字型代码,前两位为省级字母码(湖南为43),后四位为图层代码。图层代码按照标准要求定义。如地域分区,其图层编码为DYFQ,则其对应的图形文件名称为43DYFQ.wp 市域或城乡结合部采用10位字母数字型代码。前两位为省级字母码,接下来三位为市级字母码,第六位为区域数字码,最后四位为图层代码。其中当区域数字码为9时,表示市域图形数据;对以单幅图件表示的城乡结合部,取值为8;对以组团形式表示的城乡结合部,用8表示中心城区图形数据,7以下顺序表示其它各组团图形的数据。如长沙市市用途分区,

11、其图形文件命名为430109YTFQ.wl,其具体含义为43表示湖南省、010表示长沙市、9表示市域图形数据,YTFQ表示用途分区要素图层。县级、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图形文件命名,标准分幅数据采用12位字母数字型代码;按行政区划数据文件命名采用15位字母数字型代码。,指标表命名:指标表采用“行政区划代码表字母码”来表示。如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数据表代码为GDPH,宁乡县的行政区划代码为430124,则该县的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表名为:430124GDPH 土地利用规划文档文件命名:文件名称按“规划期末四位年代行政区划代码类型编号”进行命名,同类型文档按“规划期末年代行政区划代码类型编号首位1位顺

12、序码”命名,其中10表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表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说明,30表示专项规划,40表示专题研究报告,50表示其它文档资料。如202043012410表示宁乡县规划至2020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3)分层与实体定义,要素分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或省里相关标准进行。在国家和省里标准之外进行补充增加的,必须在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报告以及元数据中加以详细说明,并进行明确定义。,(4)属性结构定义,属性结构定义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标准进行,在国家和省标准基础上进行扩充的,必须在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报告中详细说明,并明确关键字段和其它各字段含义。,4、数据采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以

13、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建设。因此,数据采集的过程,主要是在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要素补充的过程,如果原数据库数据文件格式与本次建库的文件格式不一致,还需先对数据进行转换,转换的过程中要防止数据丢失和错误,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1)空间数据采集,省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信息采集包括:地域分区、面状建设项目、线状建设项目、点状建设项目以及其它规定的内容;,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信息采集包括:地域分区、用途分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区块、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城乡建设区块、面状建设项目、线状建设项目、点状建设项目以及其它规定的内容。,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信息采集包括:用途分区

14、、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区块、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城乡建设区块、面状建设项目、线状建设项目、点状建设项目等。,县级(含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信息采集包括:土地利用分区要素、基本农田保护要素、土地整理要素、土地复垦要素、土地开发要素、生态环境建设要素、重点建设项目要素(分点状、线状、面状)以及其它规定的内容。另外,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基础上,还应补充采集旅游资源要素、基础设施要素、主要矿产储藏区要素、滞洪、蓄洪区要素、地质灾害易发区要素等规划基期信息情况。,注意:点状要素位置记录准确,确保其与其它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线状要素的采集一定要保持其连续性,被其它符号割断而应连接的线,按延伸方向将其

15、连接。需要建立拓扑关系的线状要素,线段分割在适当的交叉点或者属性变换点处,以保证拓扑的一致性和要素的逻辑一致性,同时防止微短线的产生。面状要素保证面域多边形的封闭,以确保区域不遗漏;边线采集时保证其与其它目标之间的拓扑关系,以防止产生碎多边形。,(2)属性数据采集 属性录入采用人工录入或者扫描识别录入的方法进行。属性数据采集检查时要参照图形数据。对于输入的属性数据应进行精度检查以防止输入的错漏,保证各数据记录完整性和正确性。属性数据采集包括按照标准规定的空间数据各要素的属性数据采集。,(3)指标和文本数据录入 省级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包括:省级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表、省级规划期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表

16、、省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指标表、省级各类非农建设用地控制表、省级设市城市用地规模控制表、省级规划期间重点工程项目用地一览表、其它要求的指标表。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指标表包括:市级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表、市级规划期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表、市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指标表、市级各类非农建设用地控制表、市级市(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表、市级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表、市级规划期间重点工程项目用地一览表、其它指标表。县级(含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指标表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指标表、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表、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面积指标表、土地用途分区面积指标表、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指标表、各类用地平衡指标

17、表、其他指标表。,5、数据处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坐标系和投影转换、要素分层、拓扑关系处理、属性结构建立等。,主要是指建库的原始数据不是MapGIS文件格式的情况。交换格式采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VCT)。由于VCT数据不对图形参数进行描述,因此,通过数据交换,图形参数信息内容基本丢失,格式转换后,需利用统一的符号库,根据属性内容重新对空间各要素进行符号化。,(1)数据转换,(2)数据整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成果作为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成果的基础数据时,对照国家规划数据库建库标准,各要素层内容相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有一定的变化,属性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因此

18、,需要根据规划建库的标准进行相应的整理,包括图层数据的分离,属性结构和属性数据的增删、修改,空间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以及其它的编辑等。,(3)坐标系和投影转换,矢量化后的图形数据坐标系为图面坐标系(单位为毫米),依据实际管理要求需将其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单位为米)。坐标系转换应采用控制点坐标对源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并要对转换的结果进行核查,确保数据精度要求。按照地形图的要求,我国1:50万或更大比例尺采用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投影带的带宽按照比例尺的不同进行选择,1:1万比例尺采用3度分带的高斯投影(当辖区跨过两个以上3度带时,则数据采集时要求在原投影带进行采集,数据库集成时采用面积占优的

19、方法选取主投影带,非主投影带数据投影转换到主投影带),1:1万以下比例尺采用6度分带高斯投影。如果源数据的投影方式与要求不一致,则需进行投影转换。,(4)要素分层 按照国家标准,省级和市级土地利用规划图形数据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规划基期信息、土地利用规划期信息、注记信息等四类数据。县级数据库包含基础地理信息、土地用途、环境要素、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活动、重点建设项目等数据。具体分层严格按照国家或省相关标准规定进行。(5)拓扑关系处理 对空间数据需建立好拓扑关系,并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各空间要素拓扑关系正确。(6)属性结构建立 属性结构统一按照国家或省里标准建立。,6、数据建库,数据处理完

20、毕并检查无误后,就可以采用建库管理软件进行建库。数据库的建立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空间和属性数据挂接、指标数据库等的建立,库体建立的具体方法由软件决定。具体内容应包括:(1)数据字典的生成 在数据管理时为了属性数据的规范性、高效性和可维护性,通常将数据中相关属性字段名称和字段值以数据描述等统一规定的形式进行定义并建立定义数据库。(2)数据索引的生成 在管理空间数据时为了提高数据检索的效率,需要建立空间数据索引。空间数据索引包括标准分幅索引图数据和行政区索引图数据。(3)图形与属性数据库、指标数据库的建立 图形和属性数据库通过关键字段进行挂接,使图形目标实体和属性记录形成正确的对应关系。(

21、4)数据库系统试运行测试 数据库系统试运行测试应包括图形和属性数据的查询、检索、输出、分析等等。,7、数据库成果输出 数据库成果输出的内容包括图件输出、统计报表输出、指标表输出。其中图件成果包括标准分幅图、辖区规划图、专项规划图等。8、文字报告编写文字报告包含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自检报告。9、数据库成果预检、验收 预检、验收根据国家或省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图件:按10进行抽查 数据:检查与图件一致的10及预检人员任意抽查。库体从运行、输出统计、查询、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检查;表格:对照规划文本检查与数据的一致性及输出数据的合理性。另外检查成果资料是否齐全,文字报告是否描述合理、准确,特殊建库问题

22、是否处理合理,建库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是否科学、合理等。10、成果汇交,(三)传统工艺流程和新工艺流程在各阶段工作中的异同点,四、数据库建设成果内容及成果要求,省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指1:50万比例尺的省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数据。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指市(州)级单位所辖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包括其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包括县(市)和乡(镇)两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其中县(市)级规划数据指1:10万或者1:5万的成果。乡(镇)级成果以县为单位统一建立,比例尺为1:1万。县(市)级和乡(镇)两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均采用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进行建库。,1、图

23、件成果 包括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含省、市、县、乡图及标准分幅图)、基本农田保护图、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图和其它专项规划图件等。图内要素内容按照各专项规划图要求的内容进行输出,图外要素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1)图种名、图名、图号(2)图幅接合表(3)坐标系及高程系(4)成图比例尺(5)制图单位全称(6)说明和辅助说明(7)图例,现状图应包含的内容:1、土地用途分区2、行政区划3、主要地名4、主要风景旅游资源、文物古迹5、主要基础设施及重要地物(含高压走廊、区域性管道设施等)6、主要矿藏;7、蓄洪、滞洪区;8、地质灾害易发区9、等高线,规划图应包含的内容:1、现状要素;2

24、、土地用途分区范围线;3、城镇和村镇建设用地区近期建设用地范围界线;4、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位置和范围;5、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范围等;其它图件:上图内容按实际情况确定,2、数据成果 含数据库体、标准分幅数据、指标数据、以及各类图形数据。库体和分幅数据内容包含所有按照标准规定命名的各类要素文件。指标数据包含所有指标表内容。图形数据按照要求进行提供,其文件命名、属性结构、图形数据、属性内容应与库体和标准分幅数据一一对应。库体和分幅数据应包含以下内容:基础地理信息:包括行政区划、地形以及其它信息土地利用基期信息:包括土地用途分类信息(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环境要素(风景旅游资源、基础

25、设施、主要矿产储藏区、蓄洪滞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其它要素)。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包括土地用途分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土地利用活动(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生态环境建设、其它活动)、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新建公路、规划改扩建公路、规划管道运输用地、规划民用机场、规划港口码头、规划水利设施用地、规划水库用地、规划高压线走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指标、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面积指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指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指标、各类用地平衡指标、其它指标)、土地利用规划文档资料(规划文本、规划

26、说明、专题报告、其它文档);注记及整饰:各类注记要素和其它要素。,3、表格成果 各类指标表及通过数据库输出的成果表格和调查、统计分析数据表格等表格数据。4、文档成果 包括技术设计书、自检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说明、专项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以及其它文档资料等文本数据。自检报告应包含自检内容、自检主要方法和程序、自检的结果等内容。工作报告应包括项目的概述、建库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建库的主要成果、存在地问题及建议、数据库成果应用设想。技术报告应包括建库概述、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数据建库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数据库的应用等。5、部分建库中间成

27、果 图例簿、作业情况记录表、元数据等成果。图例簿和作业情况记载表应详细记录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元数据描述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及其它特征,还包括数据生产者、元数据作者、联系信息等内容。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描述。,(二)数据库建设的成果要求,1、图件成果 符合国家及省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图内要素描述正确,图外整饰规范。2、数据成果(1)文件命名、属性结构符合国家和省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2)数据字典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3)图形数据分层正确,内容完整;(4)图形坐标系、投影关系正确,符合规定要求;(5)索引图正确;(6)数据拓扑结构正确,无碎片多边形和微短线;(7)图内各要素无图形错误、不

28、重不漏,要素采集误差和接边误差符合精度要求;(8)属性数据正确、内容完整、关键字段值不为空且正确;(9)数据成果信息格式符合要求,数据库体描述的内容完整;(10)数据库运行正常,无死机现象;,(11)能实现查询、统计、分析且结果正确;(12)能按要求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输出表格;(13)能按要求输出各类图件资料。(14)数据逻辑正确:面积逻辑一致,如辖区内土地用途分区总面积应等于辖区总面积;空间图形数据逻辑一致。如土地用途分区不能出现重叠;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建设预留区不交叉;采矿区不出现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中等等;属性逻辑一致;如当某一地块其土地用途为基本农田时,则其地类不应为非农用地,且一般应为耕

29、地,坡度较缓。建库数据和文本数据逻辑一致,如通过数据库统计的数据应与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中相应的数据一致。建库数据与规划指标数据一致。如通过数据库统计的基本农田总量不低于规划下达指标数,建设用地总量不高于规划下达指标数。图形与规划文本、指标表描述保持一致。例如,对于同一规划项目,图形中规划的用地类别、位置、用地规模以及其它属性内容等应与文本和规划指标表描述保持一致。,3、表格成果 表格种类齐全,格式规范,内容正确。4、文档成果 文字报告数量齐全,格式符合规范,内容描述准确,逻辑清楚。文本格式应采用数据建库规范的文档格式。5、中间成果 技术路线合理,作业记录及处理准确、合理。对生产过程要有阶段性质

30、质量检查记录和修改意见;提供完备的元数据信息。,五、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一)数据生产质量要求,1、原始资料的要求(1)用于建库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资料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数据本身质量、数据的准确性、时点等内容均符合要求。(2)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如果以分幅数据方式提供,必须首先进行数据拼接,拼接无误后再进行规划建库。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1)在原始资料的整理过程中,对不符合建库要求的表达、表现,要有错误处理的详细记录。(2)在生产过程中,要利用作业情况记载表等方式记载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处理方法和改正意见。(3)对生产过程要有阶段性质量检查的意见。(4)有完备的元数据信

31、息。,3、数据内容方面要求(1)数据成果应该全面表达土地利用规划成果数据的内容。(2)数据成果的图形数据库应包含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图件规划区域内的所有要素的信息;投影关系和坐标系应该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保持一致;所有的图形数据都要通过拓扑、一致性和完整性检查。(3)数据成果的信息格式符合要求。(4)数据信息的内容符合对应的数据内容的填写规定。,(二)数据质量控制流程,(三)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1、空间数据成果(1)数据内容齐全。(2)转换后的所有数据必须分层。(3)数据具有严格的拓扑结构。(4)面状图形数据中无碎片多边形。(5)图形数据及属性结构正确。(6)相邻图幅中同一目标必须合并。2、数据库

32、体文件成果(1)数据库分层正确,内容齐全。(2)所有数据层的点、线(弧段)、面的属性结构与数据库结构设计一致,图形数据的坐标系和坐标相互匹配,属性输入正确。(3)所有数据层具有拓扑结构。(4)数据库数据字典的数据项齐全。(5)数据字典数据项的内容正确。(6)属性项、指标表录入正确;(7)各图层逻辑正确,属性关系逻辑正确。3、文档成果文档要求描述准确,逻辑清楚。,(四)数据质量监控,1、质量监控体系 项目承担单位和建设单位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制度。2、自检、互检 每个作业人员的建库工作都要进行100%的自检,并将自检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在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安

33、排其他作业人员进行60%以上的互检,并将互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如实、完整的记录下来。3、抽检 每项工作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抽取10%进行检查,并确保检查内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4、阶段性检查 对建库的每个阶段性成果要进行严格检查把关,如图件扫描矢量化后的图元检查;属性录入后的图元、属性一致性检查等。,六、常见的数据库建设问题(一)、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文件命名不符合相关建库标准的要求;文件整理不规范;要素采集精度不满足要求;图形、属性不一致;数据逻辑不一致,如全覆盖区域不同图层面积不一致,图、数、表不一致等。图层之间逻辑不一致;属性为空的情况。包括关键字段值为空和其它属性值为空的情形

34、。比如权属性质、要素代码等属性为空。属性数据有误;数据字典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常见的问题,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在2002年就开展了试点工作,在建库试点过程中发现,原始规划成果不规范,无法满足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是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上一轮规划的部分成果(图、数、表等)无法一一对应,在按照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建库时,属性无法填写,项目无法定位,造成数据库的信息量不饱满。具体情况如下:(1)规划文本中相应属性内容与标准要求不符,导致属性无法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填写。例如规划文本中土地用途分区名称不规范

35、,仅表示耕地区,而在标准里则分成了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填写时无法把耕地区按一般农田和基本农田内容区分;(2)规划文本中无法找到标准所要求的相应属性数据。例如规划编制时没有对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编号,导致建库时无法填写土地用途分区编号的属性;规划编制时基本农田保护内容没有落实土地质量、保护期限、责任人、四至、单产等情况,导致建库时相应的属性无法填写。,另外,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常出现如下建库问题:属性结构有误;属性数据录入不全或录入错误;要素层、指标表缺失;要素分层错误;图形拓扑错误;空间目标不完整;空间数据位置关系错误;文件命名错误;属性数据与规划文本不一致,指标表数据与规划文本不一致;图形数据与规划图纸不一致;数据、图形、指标表逻辑不一致。,欢迎大家交流电话:0731-5991213Email:glh_,,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