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节南北朝.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节南北朝.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南北朝,一 南朝政权的更替二 南朝统治的特点三 北朝的兴衰与民族融合,一 南朝政权 的更替刘裕建宋 宋朝的建立者刘裕,祖籍彭城(江苏徐州)。他出身寒门,起初在北府兵中做下军官。后来因镇压孙恩起义、讨灭桓玄、灭南燕、镇压卢循起义而逐渐得势并控制了东晋政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刘裕,“元嘉之治”刘裕称帝后不到三年病死,子刘义符继位。不久,大臣徐羡之等废义符,立其弟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年号元嘉(424年453年)。宋文帝整顿政治,发展经济,重视农业生产。文帝在位二十余年,战争较少,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出现小康局面。史称“元嘉之治”。,元嘉北伐,“宋子孙屠戮
2、之惨”宋武九子,四十余孙,六七十曾孙,死于非命者十之七八,且无一有后于世者。宋武以猜忍起家,肆虐晋室,戾气所结,祸流于后嗣。孝武、明帝又继以凶忍惨毒,诛夷骨肉唯恐不尽,兄弟子姓悉草薙而禽狝之,皆诸帝之自为屠戮,非假手于他族也。卒至宗支尽,而己之子孙转为他族所屠。赵翼廿二史札记,“宋齐多荒主”古来荒乱之君,何代蔑有,然未有如江左宋、齐两朝之多者。统计八九十年中,童昏狂暴,接踵继出,盖劫运之中,天方长乱,创业者不永年,继体者必败德。是以一朝甫兴,不转盼而辄覆灭,此固气运使然也。赵翼廿二史札记,赵翼论刘宋,萧齐代宋 萧道成即齐高帝。字绍伯,小名斗将。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东),他出身于布衣
3、素族。因刘裕继母为萧氏,萧道成父萧承之以军功和外戚起家。479年萧道成逼顺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齐,改元建元,史称南齐。,萧道成,萧衍建梁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父萧顺之为齐高帝萧道成族弟。南齐末年,皇族互相残杀,朝政紊乱,他趁机招兵买马,扩充实力。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萧衍称帝,建立梁朝,改元天监。,梁武帝,侯景之乱是南朝历史的转折点 侯景之乱是南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从此,南朝的力量更衰弱了。在侯景覆灭的同年,萧绎在江陵称帝,同时,其弟萧纪也在成都称帝。次年萧纪发兵攻江陵,兵败被杀。西魏乘机攻陷成都,占有益州。,梁武帝萧衍博学能文 隋书经籍志著录其著作27种。
4、招纳文士,辩论儒、佛义蕴,议定五礼,合著通史。精通佛学,善讲佛经。擅长诗赋,文笔酣畅。善书法,精乐律。学问渊博,著述颇多,均早散佚,今存明人所辑梁武帝御制集。,陈霸先建国 陈霸先(503559)即陈高祖。字兴国,小字法生。家世寒微,出身小吏,喜读兵书,长于军事。承圣四年(555年)霸先从京口起兵袭杀王僧辩,废萧渊明,拥萧方智为帝(梁敬帝),并击败北齐军。敬帝太平二年(557年)十月代梁即皇帝位,国号陈,改元永定。,陈霸先,陈叔宝亡国 583年,后主陈叔宝继位,荒淫无道,不理政务,大修宫室,耗费大量钱财。这时北方的隋朝已经强大起来,589年,隋军大举南下,攻入建康,俘后主,陈朝灭亡。,寒门掌机要
5、的原因士族的腐朽衰落为寒门地主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机遇。南朝武人政权需要寒人掌机要。东晋以来,皇权旁落,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南朝各帝都不肯假权于大臣,而由心腹耳目掌大权。,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 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平流进取,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藉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赵翼廿二史札记,二 南朝统治的特点,典签权重 典签是南朝皇权与寒人结合的产物,也是寒人兴起的重要表现之一。宋、齐君主通过典签控制和监视地方军政,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虽不无作用,但终不能消除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南朝时,寒人担任的另一要职是典签。南朝君主鉴于东晋方镇势强,威胁中央,因
6、此多以宗室子弟为州镇军政长官,以寒人为典签进行控制。典签职微权重,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典签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所谓“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因此,诸王刺史都非常害怕典签,故又有“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之语。,门阀士族的衰落 士族制度形成和发展历程:东汉形成士族 魏晋形成士族制度东晋发展到顶点南朝开始走下坡路。,皇帝对士族无可奈何 宋孝武帝时,路太后的内侄孙路琼之到王僧达家,“僧达了不与语”,琼之走后,王僧达命人将路琼之坐过的床烧掉。路太后听说后,向孝武帝哭诉,孝武帝竟说:“琼之年少,无事诣王僧达门,见辱,乃其宜耳。”(南史王僧达传)面对高傲的士族,连皇帝也无可奈何。
7、,贾弼之祖孙专精谱学 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是吏部选官的重要依据,是维护士族政治特权的工具。,士族有户籍 士族的身分连同祖父两代的官爵,都登记在户口册黄籍上。除非特殊情况,士族一般不服力役和兵役。同里伍庶族犯罪,士族不连坐。不得以士族之女为妾,不得随意黜士族为贱民。庶族只能入太学,而士族得入国学,因此在文化教育方面享受更好机会。南朝士族得以保持其优越门阀地位的经济基础,是占有广大田庄山泽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士族高门(北方),有关士族的文献资料文献通考选举考七 宋书恩幸传序 新唐
8、书柳冲传引柳芳士族论 南史王僧达传 颜氏家训勉学篇,自魏晋以来,仕者多世家。逮南北分裂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谢,北之崔、卢,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犹卬然以门第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第而用之其起自单族匹士而显贵者,盖所罕见。文献通考选举考七,刘驰著,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晋、宋因之,始尚姓已。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而谱有世官。过江则为侨姓,王(琅琊)、谢(陈郡)、袁(汝南)、萧(兰陵)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均吴郡)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太原)、崔(清河、博陵)、卢(范阳)、李(赵郡、陇西)、郑(
9、荥阳)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新唐书柳冲传引柳芳士族论,南朝经济的繁荣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普遍有所发展。比较突出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扬州是东晋南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中都城建康及其周围地区发展很快,南朝钱币,三 北朝的兴衰与民族融合,拓跋魏统一北方 拓跋鲜卑源于东胡。据魏书所载,他们早先活动于“大鲜卑山”,后逐步南迁。北魏建立后,曾派人到原居地的一座“石室”祖庙进行祭祀。这座“石室”祖庙,已被当代学者确认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大鲜卑山”,指的就是大兴安岭北段。,米文平先生发现石窟
10、文字,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祝曰:“天子焘谨遣敞等用骏足、一元大武敢昭告于皇天之灵,自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子子孙孙,福禄永延。”魏书礼志,拓跋鲜卑兴起及迁徙,北魏建国之始,用人即采取兼容并包之方针。除以拓跋氏宗室及鲜卑贵族为骨干外,对于征服地区之汉族地主阶级以至各族人物,皆注意吸收使用。举凡石氏苻氏旧臣之后裔,姚氏慕容氏赫连氏沮渠氏之旧臣,以及从南朝北投诸人,无不兼容并包。此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
11、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伧,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北朝终于灭南朝而统一全国,此种情况当亦有关。,周一良论北魏建国,李凭著,北魏均田制实行的条件皇权强大,有能力实行均田。荒地较多,可供分配。儒家的“井田”理想和鲜卑部族原始平等传统。均田制使许多隐匿户口成为国家编户。但因奴婢、耕牛亦可受田,并未太多触动大土地所有制;均田可能只行于荒地、无主之地和所有权不明确之地。,魏孝文帝改革,均田、三长、租调的作用 北魏实行的均田、三长、租调三个制度,互相密切配合。其主要精神是在不触动地主基本利益的前提下,把更多的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直接的编户,以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发。,北魏
12、改姓氏,北魏的手工艺品,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大起义遍布北方各地,名号繁多,但主要有四支:北方边镇起义、河北起义、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北魏末年的各族人民大起义,前后延续了八年之久。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北魏的统治。起义军包括了汉、鲜卑、匈奴、氐、羌、敕勒等各族人民,对民族融合也有积极影响。,陈寅恪论六镇之叛 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汉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权所在之洛阳其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之反动亦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东魏、西魏建立 534年,元修由于和高欢的矛盾尖锐化,逃奔关中依字文泰。高欢又立元善见为帝(孝静帝),迁都邺
13、,史称东魏(534年550年)。元修逃到关中后,不久被杀。535年,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文帝),都长安,史称西魏(535年557年)。北魏分裂 东、西魏是从北魏皇室中分裂出来的,它们的实际掌权者高欢、宇文泰,同时又是北齐、北周政权的真正创建人。,重装骑兵图 敦煌西魏壁画,北 周 北朝之一。宇文觉创建。历五帝,共二十五年(557581)。西魏恭帝三年(556),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孝闵帝),国号周,都长安(今西安),史称北周。,宇文泰与苏绰 西魏、北周时期,在内政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宇文泰采用苏绰的建议,建立计账(租赋预算)和户籍制度,以保证政府收入。又颁布“先洗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条诏书,让地方官遵照执行。并且主张用人“当不限荫资,唯在得人”,这对门阀势力是个限制。,周统一北方 由于北周实行了改革措施,北周国势强盛。553年,攻占了益州。次年,于谨、字文护率兵攻占了江陵,消灭了梁朝萧绎。周武帝灭佛后,“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仅隔三年便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北周货币,陈寅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