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节形象内涵.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601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节形象内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四节形象内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四节形象内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四节形象内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四节形象内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节形象内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节形象内涵.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形象内涵,1(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迟子建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端,大约在北纬53度左右的地理位置上。那是一个小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我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蔬菜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如黄瓜、茄子、倭瓜、豆角、苞米等;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如矢车菊、爬山虎等等;当然,也有半是观赏半是入口的植物,如向日葵。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这形形色色的植

2、物就几近疯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是微乎其微的。,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死亡了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有朝气。,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淳朴的边

3、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的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比如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会为没有成熟的庄稼而惆怅,亲人们故去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住自己的悲哀情绪。,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至于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难以理解的情缘。我养过猫和狗,它们都是公认的富有灵性的动物,我可以和它们交谈,可以和它们恶作剧,有时它们与我像是朋友一样亲密,有时候则因着我对他们的捉弄,而好几天对我不理不睬。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回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

4、温暖的感觉。,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相反,那些事实性的事物和一成定论的自然法则却因为其冰冷的面孔而令人望而生畏。神话和传说喜欢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类似地下的矿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嗅到它的气息,这样的传说有待挖掘。还有一种类似于空中的浮云,能望得见,而它行踪飘忽,你只能仰望而无法将其纳入掌中。,神话和传说是最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而且,她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林的童话。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山川河流、日月星辰

5、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神话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我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平常所指的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种种缺陷,但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从人性的意义来讲,只有他们才值得永久的抒写。,还有梦境。也许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紧紧相拥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做一些色彩斑斓的梦。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以风景人物为依托,是一种拟人化的现实,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我们没有理由轻视它们,把它们视为虚无。要知道,在梦境中,梦境的情、景、事是现实,而孕育梦境的我们则是一具躯壳,是真正的虚

6、无。而且,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7、。(选自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有删节),概括说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具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解析:第二段用拟人手法写了植物两个方面:一为在短暂夏季的疯长与经霜后的迅速凋落,一为衰亡了的植物转年春天的勃勃生机。概括时,要注意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表现以及给予作者的感受。答案:生命短暂,生命力顽强。拟人,2(2010全国卷原文见第二节)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_,解析:文章三处细节写了煤油灯的外形或使用,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抒发的思想感情作答。考察细节描写的作用。在文章一、二两段中,作者说煤油灯“会让你想起与

8、它共处的那段时光”,“那段时光”即作者无比留恋的童年时光。今天,煤油灯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它,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答案: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童年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散文是以写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等。所以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散文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欣赏作品的形象,较之一般基础性题目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高考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是归纳概括散文中的意象或形象,二是考查形象的作用。,构成散文的材料大体说只有两类:人

9、、事、物、景本身,他人、他物、环境描写。其中“人、事、物、景本身”是散文抒情的主要凭借,我们称之为主要形象。在高考题中,对主要形象的考查的一个主要角度就是归纳概括主要形象的内涵或含义。,(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脖子

10、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

11、”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

12、了。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

13、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

14、楚辞。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_,解析:“汨罗江”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较多,随着语境的变化,其具体含义也有所不同。第二段“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实际上就赋予了特定时间端午节,饮的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与屈原相关的一种“精神寄托”。,第五段“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是运用了“苦”的多重含义,代指

15、一种“苦难”。第十五段中列举的人物实际上就指出“汨罗江”应为殉难所。这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就理出来了。答案: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屈原殉国之处。,对散文形象特征的概括一是要找准信息区间,二是要抓住提示性的关键词句,三是注意概括要全面、准确。具体解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作答:1明确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2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3分析形象的表达技法,如:象征、联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散文中主要形象的作用往往同散文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考查的角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主要人物形

16、象的作用的考查,另一种就是对散文中主要物象作用的考查。,(2010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海棠花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片断。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的一个高屋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

17、。,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夏天一来,我

18、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

19、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这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只是眼花缭乱而已。,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

20、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自己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儿乡思,欣赏这一点儿乡思。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他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他们的时间愈远,他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他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21、它似乎一点儿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1941年5月29日德国哥廷根,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_解析:这属于标志非常明显的“解释作用题”,直接问你某一事物的作用。第一个要点不难作答,借物抒情类散文中的“物”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多是行文线索、抒情线索。第二个要点,借物抒情类散文中的“物”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是承载作者的情感。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情感是寄托乡思、抒发爱国之情。,答案: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1.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

22、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总结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说出它对于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2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说出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说出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2010江西卷原文见第四节)“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_,解析:文中“渔翁”形象是在第十八段开始出现的。眼前飘过的“渔翁”是只看重自己的收获的人,进而概括“中国的渔翁形象”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世间的一切与他们毫不相关。而这种由此及彼的概括是伴随着作者的

23、情感变化进行的,对比凸显屈原形象的高大,而写屈原也是为了写作者自己对现实的感慨。,答案:寓意: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作用:与愤世嫉俗的屈原形成对比,以凸显屈原的高尚,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对次要形象作用的考查,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串,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3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

24、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技巧归纳1赏析原则:将形象本身特征与作品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结合起来。2把握形象特点,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然后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这一形象特点的准确判断。,3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4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紧扣文本,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作者的意图,体验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5掌握答题思路。第一步:说出形象的特点和特征。第二步:从内容上考虑它有何作用和意义。(如对比突出另一个形象的什么特点)第三步:突出、强化、深化、升华了文章什么样的主旨。第四步:说出自己独特的艺术、技巧方面的理解。,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