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爱好者初一课外文言文翻译.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609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科爱好者初一课外文言文翻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科爱好者初一课外文言文翻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科爱好者初一课外文言文翻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科爱好者初一课外文言文翻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科爱好者初一课外文言文翻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科爱好者初一课外文言文翻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科爱好者初一课外文言文翻译.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宋朝有个叫狙公的人,喜欢猴子,成群的养它们(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减少家里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粮食)不够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担心猴子们将不驯服与自己,先骗它们说:给你们橡果,早上四颗晚上三颗,满足吗?,猴子们都高兴地拜倒在地上.,朝三暮四,李氏之鸠 姓李的人家有一只斑鸠,能够说人话,比鹦鹉还强,十分聪明,养了好几年了。白天就在走廊、门柱、窗帘、幕布间飞来飞去,也不会飞到远的

2、地方去,晚上就在笼子里睡觉,来躲避狸猫老鼠。看见僮子婢女有偷东西和摘花的,一定会告诉它的主人。有一个在吴国做生意的晋国人,看见了这只斑鸠,想要用十两银子来买它。斑鸠觉察到他的意思,告诉主人说:“我在这里住了很久了,不忍心离去。如果您一定想要把我卖给别人,我就会绝食。”主人骗他说:“我有一个想要观赏你的朋友,(看完)就带你回家。”到了商人家里,就丢下它走了。鸠就绝食,哀号着告诉(商人)要回家。商人怜爱鸠鸟的心志,并且害怕斑鸠死了没办法得到补偿,于是就送给姓李的人二两银子(取回八两),把斑鸠还给了姓李的人家。斑鸠这才肯吃东西。,师旷劝学 晋国的平公(皇上)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

3、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愚昧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照明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成衣匠,裁缝这行每个地方都有,特别是宁波人,尤其多。现在京城内外做衣服的,大多是宁波人。以前有个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不仅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没有提到衣服的尺寸。于是这个佣人感到很奇怪。(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

4、,一定是挺着胸的,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而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一定很疲懒,背一定是弯曲的,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至于高矮尺寸,都有一定的法则,为什么还要问呢!”,我认为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了。现在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样式当时髦,不懂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不论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帖合身,实在太难为现在的裁缝了。,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5、。孟母又曰:“此非吾 所以居处子也。”,(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处)集市的近旁。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邹孟轲母,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很)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

6、)。,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六艺(的学问),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孟母说到:“(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长久)把家安在了这里。,(就)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了。,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已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楚国有一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船掉头还是船转弯,是快还是慢,,只听从师傅的(教导)。,因此

7、他到江中岛屿之间的小河里小试身手,,没有不如人意的,,他于是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径直快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现在造成的危险,,不就是之前得意所造成的吗。,楚人学舟,楚人学舟,楚人学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不能略有新知就骄傲自满,略有进步就妄自尊大,否则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2.不论做什么事,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凡在学习或工作中不断进取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舍人相谓曰:门客

8、们互相商量说:“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为之足!”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遂饮其酒。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画蛇添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