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8887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井工程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钻井工程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钻井工程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钻井工程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钻井工程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井工程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井工程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压力特性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第一节 地下压力特性,压力概念地层压力评价破裂压力,静液压力,上覆岩层压力,地层压力,基岩应力,压力异常,地层压力预测,地层压力监测,由液柱自身的重力所引起的压力 ph=0.00981H 静液压力梯度Gh Gh ph/H0.00981 淡水或淡盐水 0.00981 MPa/m;盐水 0.0105 MPa/m。,静液压力(hydrostatic pressure),ph 静液压力,MPa 液体的密度,g/cm3H 液柱的垂直高度,m,地层某处的上覆岩层压力是该处以上地层岩石基质和岩石孔隙中流体总重力所产生的压力,用 p0 表示。式中:p

2、0 上覆岩层压力,MPa;D 地层垂直深度,m;岩石孔隙度,%;ma 岩石骨架密度,g/cm3;孔隙中流体密度,g/cm3。,上覆岩层压力(Oveburden pressure),上覆岩层压力梯度,G0 上覆岩层压力梯度Mpa/m poi 第i层段上覆岩层压力MPa Hi 第i层段厚度m oi 第i层段平均密度g/cm3,上覆岩层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沉积岩的上覆岩层压力梯度一般为0.0227兆帕/米,超过正常地层静液压力的地层压力(ppph)称为异常高压。而低于正常地层静液压力的地层压力(pp ph)称为异常低压。,地层压力(formation pressue),地层压力是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

3、所具有的压力,也称地层孔隙压力(formation pore pressure),用pp 表示。,正常地层压力梯度,地层水为淡水,GP=0.00981 MPa/m,地层水为盐水,GP=0.0105MPa/m,异常地层压力 地层压力大于或小于正常地层压力,基岩应力是岩石颗粒间相互接触支撑的那一部分上覆岩层压力,亦称有效上覆岩层压力、骨架应力或颗粒间压力,用表示。,基岩应力(matrix stress),1 异常低压(abnormal low pressure)(1)生产多年而又没有压力补充的枯竭油气层。(2)地下水位很低。,异常低压的成因,异常高压的成因,(1)沉积物的快速沉降,压实不均匀。从沉

4、降压实的原理来看,在正常压实的地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岩石越致密,密度越大,孔隙度越小,强度越高。欠压实地层的岩石密度低,孔隙度大。(2)水热增压。(3)渗透作用。(4)构造作用。异常高压必然是一个被圈闭的密封系统,即它的顶部是一个致密的盖层。这个盖层阻碍了流体的散逸,导致欠压实和异常高压。,沉积物的压缩过程是由上覆沉积层的重力引起的。随着地层的沉降,上覆沉积物重复的增加,下覆岩层就逐渐被压实。如果沉积速度较慢,沉积层内的岩石颗粒就有足够的时间重新紧密地排列,并使孔隙度减小,孔隙中的过剩流体被挤出.如果是“开放”的地质环境,被挤出的流体就沿着阻力小的方向,或向着低压高渗透的方向流动,于是便建立了

5、正常的静液压力环境。于是地层水自上而下形成连续的正常的静液压力系统。地层压实能否保持平衡,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1)上覆岩层沉积速度的大小,(2)地层渗透率的大小,(3)孔隙减小的速度,(4)排出孔隙流体的能力。,地层沉降压实的机理,如果沉积速度很快,岩石颗粒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重新排列,孔隙内的流体的排出受到限制,基岩无法增加它的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压力,即无法增加它对上覆岩层的支撑能力。由于上覆岩层继续沉积,负荷增加,而下面基岩的支撑能力没有增加,孔隙中的流体必然开始支撑部分上覆岩层压力。若周围被不渗透地层圈闭起来,使得高压流体无法流出,就会造成孔隙增大,地层不能被压实到正常地层应该压实的程度,即

6、形成地层欠压实现象,就会导致异常高压。,二、地层压力评价,压力预测 用邻近井资料进行压力预测,建立地层压力剖面;预测方法:地震法、声波时差法和页岩电阻率法压力监测 根据所钻井的实时数据进行压力监测,以掌握地层压力的实际变化规律。,(一)地层压力预测,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 纵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密度,密度越大,传播速度Vp越快,否则传播速度越慢。正常压力地层:H,VP 异常高压层:由于地层欠压实,VP,沉积压实作用形成的泥页岩声波时差与孔隙度之间关系 式中:岩石孔隙度,;t 地层的声波时差,微秒/米;tm 基岩的声波时差,微秒/米;tf 地层孔隙内流体的声波时差,微秒/米。,正常沉积条

7、件下,泥页岩的孔隙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为:0e-cH式中:泥页岩的孔隙度,;0 泥页岩在地面的孔隙度,;c 常数;H 井深,米。,声波时差与井深关系 由孔隙度和声波时差之间关系可得:0e-cH ttm(t0tm)e-cH 在泥页岩的岩性一定的情况下,tm也为一常数。若tm0,则:tt0e-cH,第一章 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Gp,实测声波时差t和该深度所对应的正常趋势线上的声波时差tn差值与地层压力梯度的关系,ttn,利用泥页岩声波时差测井资料计算地层压力的步骤:(1)在标准声波时差测井资料选择纯泥页岩层,以5m左右为间隔点在测井曲线上读出井深和相应的声波时差值,并在半对数坐标纸上描点。(2)在已

8、知的正常地层压力井段,根据尽可能多的数据点引出声波时差随井深变化的正常趋势线,并将其延伸至异常高压井段。(3)读出某深度的实测声波时差t和该深度所对应的正常趋势线上的声波时差tn,并计算ttn。,(4)在ttn和Gp关系曲线上读出ttn所对应的Gp,用Gp乘以井深H,得其深度的地层压力,即 pp0.00981 GpH 式中:pp 地层压力,MPa;Gp 地层压力梯度当量密度,g/cm3 H 井深,m。地层压力当量密度是指某一深度处地层压力用等高度的钻井液柱压力来等效时,所需钻井液的密度。,(二)地层压力监测-dc指数法,d指数,钻压指数,考虑水力因素的影响下提出的钻速方程,VpcKne(W/d

9、b)d,Vpc 机械钻速;K 岩石可钻性系数;n 转速;e 转速指数,取e1;W 钻压;db 钻头直径;d 钻压指数。,假设钻井条件和岩性不变,即K=1,e=1,Vpcn(W/db)d,两边取对数,若采用常用公制单位,Vpc 机械钻速,m/h;n 转速,r/min;W 钻压,kN;db 钻头直径,mm;d 钻压指数,无因次,d指数监测地层压力的依据,在正常地层压力,机械钻速随井深增加而减小,d指数随井深增加而增大。进入压力过渡带和异常高压地层后,实际的d指数较正常基线偏小。,随着井深的增加,附加密度所形成的液柱压力越大,在井底所形成的压差越大,该压差对井底岩屑形成压持效应,使井底岩屑难以离开井

10、底,造成钻头重复破碎,从而使机械钻速下降,压持效应:钻进过程中,井内始终存在压差,在该压差作用下,井底岩屑难以离开井底,造成钻头重复破碎的现象。,d指数可用来检测异常高压,钻进参数一定时,d指数与压差大小有关,与机械钻速成反比,dc指数d指数法的前提之一是保持泥浆密度不变为消除钻井液密度的变化对d指数的影响,提出了修正的d指数法,即dc指数法 式中:dc 修正的d指数;n 正常地层压力当量密度(即地层水的密度),g/cm3;d 实际钻井液密度,g/cm3。根据dc指数法计算地层压力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计算和等效深度法计算。,根据dc指数法直接计算地层压力的方法,(1)在高压层顶部以上至少300米

11、的纯泥页岩井段,按一定深度间隔取点,记录每点所对应的钻速、钻压、转速、钻头直径、地层水密度和实际泥浆密度等六项参数。(2)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d指数和dc指数。(3)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一一作出dc指数和相应的井深所确定的点。(4)根据正常地层压力井段的数据引dc指数的正常趋势线,图1-5。(5)计算地层压力。根据dc指数的偏离值计算相应的地层压力的公式是 p、n 分别为所求井深处的地层压力当量密度和正常地层压力当量密度,g/cm3;dcn、dca 所求井深处的正常dc指数值和实测dc指数值。,等效深度法求地层压力,dc指数反映了泥页岩的压实程度,若地层具有相等的dc指数,则可视其骨架应力相等用等效

12、深度法求地层压力的公式是 ppGoD-(Go-Gpm)De pp:所求深度处的地层压力,MPa;Go:上覆岩层压力梯度,MPa/m;D:所求地层压力点的深度,m;Gpm:等效深度处的正常地层压力梯度,MPa/m;De:等效深度,m。,图1-6 dc指数的等效深度,1,2,岩性变化:dc指数取决于基岩强度,岩性不同,骨架强度也不同。在岩性发生变化的地层,dc指数的规律也将发生变化,例如砂、页岩交错的地层。水力参数:水力参数发生大的变化时,射流对地层的破碎作用不同,dc指数的规律也将发生变化。钻头类型:钻头类型不同,其破岩机理不同。所以钻头类型的变化会引起正常趋势线的移动。另外,在纠斜吊打、用刮刀

13、钻头和取芯钻头钻进,钻头的跑合期和磨损的后期、井底不干净、钻遇断层裂缝等特殊钻进情况下都不宜取点计算dc指数值。,dc指数值的发散现象,三、地层破裂压力(fracture pressure),地层破裂压力,在井下一定深度出露的地层,承受流体压力的能力达到一定数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液体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破裂压力的预测方法,休伯特和威利斯(Hubbert&Willis)法,马修斯和凯利(Mathews&Kelly)法,伊顿(Eaton)法,井壁在何处破裂?,显然,井壁失稳破裂位置为角0或180处,计算地层破裂压力的新方法黄荣樽法,若考虑地层低渗透,新模式与前述三个模式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地

14、应力一般是不均匀的,模式中包括了三个主应力的影响。垂直应力可以认为是由上覆岩层重力引起的。地层的破裂是由井壁上的应力状态决定的。深部地层的水压致裂是由于井壁上的有效切向应力达到或超过了岩石的抗拉强度。,K 构造应力系数,无因次;,St 岩石的抗拉强度,兆帕。,地破试验(漏失试验),步骤如下:(1)循环调节泥浆性能,保证泥浆性能稳定,上提钻头至套管鞋内,关闭防喷器。(2)用较小排量0.661.32 L/s向井内注入泥浆,并记录各个时期的注入量及立管压力。(3)做立管压力与累计泵入量的关系曲线图,如教材中图1-8所示。(4)从图上确定各个压力值,漏失压力为PL,即开始偏离直线点的压力,其后压力继续

15、上升;开裂压力Pr,压力升到最大值;传播压力Prro,最大值过后压力下降并趋于平缓,(5)求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f fmpL/(0.00981H)m 试验用泥浆密度,g/cm3;H 试验井深,m。,注意:(1)计算地层破裂压力时,以漏失压力为准;(2)计算深度H是指套管下入深度,而不是井深;(3)破裂处地层的压力应该等于表现在立管上的压力与压力表以下液柱形成的压力之和。,PRro,图1-8 液压试验曲线,第一节 地下压力特性,压力概念地层压力评价破裂压力,静液压力,上覆岩层压力,地层压力,基岩应力,压力异常,地层压力预测,地层压力监测,第二节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机械性质井底压力条件下的

16、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研磨性岩石的可钻性,沉积岩,岩石弹性,岩石强度,岩石的脆性与塑性,岩石的硬度,一、岩石的分类(一)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在常温常压下的破碎物经搬运、沉积、压实形成的岩石。(二)岩浆岩(三)变质岩石油工程中接触到的主要是沉积岩。,岩石的机械性质沉积岩,岩石的机械性质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石有:石灰岩、泥页岩、砂岩等。组成岩石的主要元素有八种,氧(46.7%)、硅(27.7%)、铝(8.1%)、铁(5.0%)、钙(3.6%)、钠(2.8%)、钾(2.6%)、镁(2.1%)、共占地壳成分的98.6%。岩石的结构说明岩石的组织特征,主要指岩石晶体结

17、构和胶结物结构(微观角度)。可分为结晶沉积岩和碎屑沉积岩两大类。结晶沉积岩是盐类物质从水溶液中沉淀或在地壳中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等。碎屑沉积岩则是由岩石碎屑经沉积、压缩及流经沉积物的溶液中沉淀出的胶结物的胶结作用而形成的,包括砂岩、泥岩、砾岩等,胶结物通常有硅质、石灰质、铁质和泥质几种。,岩石的机械性质沉积岩,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在大范围内的结构特征(宏观角度),对沉积岩主要包括层理和片理。层理是指沉积岩在垂直方向上岩石成分和结构的变化。它主要表现为不同成份的岩石颗粒在垂直方向上交替变化沉积,岩石颗粒大小在垂直方向上有规律的变化,某些岩石颗粒按一定方向的定向排列等。片理

18、是指岩石沿平行平面分裂为薄片的能力,与岩石显微结构有关。,颗粒大小变化,岩石成分变化,某些矿物颗粒定向排列,(二)岩石的弹性(elasticity of rock)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撤除以后,变形随之消失,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体积的性质称为弹性变形。当外力撤除后,变形不能消失的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服从虎克定律:=E 式中:应力;应变;E弹性模量。,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弹性,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弹性,如果材料是各向同性的,则有:物体在弹性变形阶段,剪切变形同样也服从虎克定律,即=G 式中:剪应力;剪应变;G切变模量(或剪切弹性模量)。对于同一材料,三个弹性常数E、

19、G和之间有如下的关系:,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强度,1.岩石强度的概念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受外力作用而达到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岩石在该条件下的强度,是岩石在一定条件下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岩石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内聚力(矿物颗粒与胶结物之间的连接力)和岩石颗粒间的内摩擦力(颗粒之间的原始接触状态即将破坏而要产生位移时的摩擦阻力)。坚固岩石和塑性岩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力,松散岩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内摩擦力。影响岩石强度的因素:岩石的自然属性(内因)和破碎时的工艺技术因素(外因)。内因:岩石的矿物成分,胶结物的成分和比例(沉积岩);矿物颗粒的尺寸;岩石的密度和孔隙度。

20、岩石的强度一般情况下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外因:岩石的受载方式;岩石的应力状态,外载作用的速度,液体介质性质等。,2.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强度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强度指岩石在单一的外载作用下的强度,包括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及抗弯强度。,(1)试验方法,抗压试验,抗拉试验-巴西实验,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强度,抗剪试验,抗弯试验,破坏方式,岩石的抗压、抗拉、抗剪和抗弯强度,岩石各种强度间的比例关系,(2)一般规律:在简单应力条件下,大部分岩石都接近弹性脆性体,岩石的破坏表现为脆性破坏。岩石的弹性模量与所加载荷大小及应变种类有关。当载荷较小时,弹性模量接近常数,且各种应变情况下的

21、弹性模量相差不大。当载荷较大时,在受压缩的情况下,弹性模量将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在受拉伸的情况,弹性模量则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在动外力(如声波)作用下,大多数岩石服从直线虎克定律。一般情况下 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抗压强度。垂直于地层层面方向的岩石强度平行于地层层面方向的岩石强度。,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强度,3.复杂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强度(1)三轴岩石试验方法三轴应力试验是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定量测试岩石机械性质的可靠方法。是在岩石样品的三个方向上分别施加应力进行测试。下图表示了四种三轴试验的方案,其中a是最常见的一种,称为常规三轴实验。施力方案是12=3=p,通常在岩石样品的一个方向上施加一个最

22、大应力,是最大主应力,在与之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用液压施加应力,称谓围压(见图1-9B),图1-9B 常规三轴实验,(2)一般规律 岩石在三轴应力条件下的强度明显增加。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强度增大。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由脆性向塑性转变,且围压越大,岩石破坏前呈现的也塑性越大。岩石从脆性向塑性转变的压力(围压)称为临界压力。不同的岩石,临界压力不同。在各向均匀压缩状态下,岩石永远不会破坏。,岩石的硬度是岩石抵抗其它物体表面压入或侵入的能力。硬度与抗压强度区别:硬度只是固体表面的局部对另一物体压入或侵入时的阻力,抗压强度则是固体抵抗固体整体破坏时的阻力。岩石硬度的测量:莫氏硬度和岩石的压入硬度1.莫氏

23、硬度(Mohs scale)岩石或其它材料的相对硬度。2.岩石的压入硬度 苏联的史立涅尔提出的,也称史氏硬度。岩样的长度为3050mm,直径4050mm,两端面光滑且相互平行;,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硬度,脆性和脆塑性岩石的硬度为:式中:P产生脆性破碎时压头上的载荷(牛顿);S压头的底面积(毫米2);对塑性岩石,取产生屈服(即从弹性变形开始向塑性变形转化)时的载荷P0代替P,即:岩石按硬度的分类,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硬度,1液缸缸体;2液缸柱塞;3-岩样;4压头5压机上压板;6千分表;7柱塞导向杆,图1-12 岩石硬度实验装置,6,7,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脆性和塑性,岩石分为脆性岩石(britt

24、le rock)、塑性岩石(plastic rock)和塑脆性岩石(brittle-plastic rock)三大类。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只改变其形状和大小而不破坏自身的连续性,这种情况称为塑性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直至破碎而无明显的形状改变,这种情况称为脆性的;介乎于两者之间的是脆塑性岩石。,用岩石的塑性系数KP作为定量表征岩石塑性及脆性大小的参数。塑性系数为岩石破碎前耗费的总功AF与岩石破碎前弹性变形功AE的比值。对于塑脆性岩石:脆性系数K=1;塑性岩石,KP=。岩石按塑性系数的分类,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脆性和塑性,在三轴应力条件下,岩石机械性质的一个显著变化的特点就是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表

25、现出从脆性向塑性的转变,并且围压越大,岩石破坏前所呈现的塑性也越大。岩石在围压下的塑性变形,岩石的机械性质岩石的脆性和塑性,(一)井眼周围地层岩石的受力井眼周围地层岩石受力包括上覆岩层压力、岩石内孔隙流体的压力和水平地应力和钻井液液柱压力。地层是水平方向同性的,可认为这部分的水平地力应是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只和该岩层的泊松比值有关,有效水平地应力可表达为:另一部分水平地应力来源于地质构造力,它在水平的两个主方向上一般是不相等的,但却都随埋藏深度而线性增大。,井底压力条件下岩石的机械性质-井眼周围地层岩石的受力,某深处两个水平主地应力方向上的有效水平向主地应力可以表示为、1和2两个水平主方向的

26、构造应力系数,1、2及3地应力,井底压力条件下岩石的机械性质-地应力对岩石性能的影响,某些试验表明,当地应力值太小,对钻进速度的影响不明显。无论是垂直的上覆岩层压力或是水平的地应力(均匀的或非均匀的)都会影响井壁岩石的应力状态,从而影响到井壁的稳定。,(1)孔隙压力的影响有效应力岩石的强度取决于有效应力孔隙压力的作用降低了岩石的各向压缩效应,也就是说孔隙压力的存在会降低岩石的强度。(2)液柱压力的影响,井底压力条件下岩石的机械性质-液柱压力和孔隙压力的影响,增大钻井液的液柱压力,岩石的抗压入强度(即硬度)的增加和塑性的增加,并且在一定的液柱压力下,岩石从脆性破坏转为塑性破坏。将使机械钻速降低。

27、,液压ph对岩石硬度的影响,一些岩石的脆塑性转变压力,图1-18 液柱压力对钻井速度的影响Rifle 页岩;Spraberry页岩 Wyoming红层;Pennsylvanian灰岩 Rush Spring砂岩;Ellenberger白云岩,三、岩石的研磨性(rock abrasiveness),岩石磨损与之相接触的物体的能力,即岩石磨损钻头切削刃材料的能力称为岩石的研磨性。研究岩石的研磨性对于正确地设计和选择使用钻头,延长钻头寿命,提高钻头进尺,提高钻井速度有重要的意义。研磨性磨损除了与摩擦付材料的性质有关外,还取决于摩擦的类型和特点,摩擦表面的形状和尺寸(例如表面的粗糙度)、摩擦面的温度、摩擦体的相对运动速度、摩擦体间的接触应力、磨损产物的性质及其清除情况、参与摩擦的介质等因素。,岩石可钻性是岩石抵抗破碎的能力。也是钻井是岩石破碎难易程度的具体表现。岩石可钻性是岩石在钻进过程中显示出的综合性指标,它取决于岩石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破碎岩石的工艺技术措施。微钻头在岩样上钻孔,通过实钻钻时(即钻速)确定岩样可钻性。我国将地层可钻性按Kd的整数值分为10级。,四、岩石的可钻性(rock drillabil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