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匆匆》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8980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匆匆》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8《匆匆》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8《匆匆》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8《匆匆》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匆匆》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匆匆》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匆匆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语文教科书六下册匆匆第一课时说课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匆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匆匆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习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本课一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朱自清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第24自然段写时光一去不复返,“我”惆怅又伤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第5自然段回扣题旨,首尾呼应

2、,引发思考。作者借以连续的追问,直接抒发了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又融合情感在具体生活小事例,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课后练习共有4题,第一题指向朗读、背诵。第二、三题指向对课文情感表达方式的体会与感悟,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精读课文中习得情感表达的方法,为习作做初步的准备。因此,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作者诗意化的文字,从字里行间捕捉表达情感具体途径。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学过一些散文,能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知道作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景物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流露自己的情感。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

3、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但本文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的这种情感格调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本课的6个生字,学生在认读上没有什么困难,但在书写上,藏、蒸、裸笔画相对复杂,需要学生仔细留意书写。三、说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正确书写“藏、蒸、裸”等6个生字,“挪移、徘徊”等13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4 .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教学重难

4、点是:感悟作者用连串问句直接表达情感的写法。仿照第三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目标如下:1.会正确书写“藏、蒸、裸”等6个生字,“挪移、徘徊”等13个词语。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 .通过自读交流,体会使用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受,知道这样表达的好处(重难点)。四、说流程为了达成以上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板块展开教学:板块一:小诗引入走进匆匆主要分两步展开:1 .导语引入,明确习作单元学习目标。2 .朗诵小诗,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诗表达的情感,走进匆匆本课学习,简介作者创作背景。【设计意图】结合单元主题,明确学习的目的。小诗引

5、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走进匆匆做铺垫。板块二、情感朗读感受匆匆这一板块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环节一:读中感悟1.老师有感情地范读第一段。引导思考: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3 .指名读长句子,读好停顿,读准多音字: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环节二:分享感受1 .开火车分享初读课文的感受,感受作者笔下流露的对时光匆匆流逝的遗憾与惋惜之情。【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范读、指名读、学生自读,在多种形式朗读中,初步感悟语言文字中包

6、含的情感,对文章的情感基调和语言表达有初步的体会和认识。板块三、品味“问句”体会表达这一板块,主要围绕以下二个环节展开学习任务:环节一:聚焦问句,独思体会1.引导学生划找出问句,读一读,并思考、批注:两处的问句具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呢?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2 .四人小组交流,人人说体会,并把观点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在板贴中。【设计意图】聚焦本课表达特色之一:借以连续追问直接抒发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自读体悟,思考探究,并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和团队的力量,深入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更深入的认识。环节二:汇报展示,体会表达1.聚焦第一段:引导学生进行汇报展示,展示思维过

7、程,其它同学进行补充。这个环节老师预设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有比较一致的体会,但第一段和第四段所包含的情感具体又有一些不同,可以追问学生:第一段和第三段流露出来的情感是一样的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可能能探究出作者以事物对比的方式凸显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但对于“那是谁?”“又藏在何处”这样逻辑严密地追问可能思考不够,可以引导学生:你能发现作者这几句有什么关系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时间匆匆的思考与追问,进而加深对情感流露的体会,体会“直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3 .聚焦第四段,继续进行汇报,预设学生可能会存在不能结合文本说体会,存在泛泛而谈的情况。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轻

8、烟”“薄雾”“游丝”等关键词,体会作者把情感借助这些具体的事物来流露自己的无奈与不甘。环节三:聚焦结尾,体会表达1 .引导学生发现结尾的特点及表达的好处。2 .老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和引导的过程,小结本课的重点一一直接抒发情感的方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前后文本,进一步发现作者再次以发问的方式结束文章,更加强烈地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对文章的结构表达有新的认识。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五、回顾总结说思考最后我再说说本节课设计力图体现的几点思考:第一,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散文诗的文体特点。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在一遍遍地读与思中加深学生对情感的体会及语言表达的感受度。第二,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单元整组教材的编排特点。我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引导学生自读、交流、汇报,并在老师的追问引导下,体会本课直接抒发情感的表达特点,为后续的习作做准备。第三,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角色,以学生的阅读经验为课堂交流起点,以同伴的互助力量为加持力,在人人思考、人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引导、点拨,实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思考与主动表达的情感态度目标。附:板书设计匆匆一连串问句直接抒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