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意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9202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7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的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诗歌鉴赏的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诗歌鉴赏的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诗歌鉴赏的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诗歌鉴赏的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的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的意义.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的意义,中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不断完善文学素质。,诗歌鉴赏的方法,关于诗歌鉴赏,我们总结了一般性方法,可称作“一二三四法”。即“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三个角度,四个层面”,一个中心,情志是诗歌的中心,一切安排都为情志服务,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中心。月上瓜舟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唯有渔竿明月上瓜洲。请结合词的上阙,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内

2、容。,教师明确,(登楼北望,看见寒草连天的荒败秋景;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陷于金人之手;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两个基本点,那么,如何抓住中心呢?那就要从两个基本点切入,鉴赏须以理解为基础,字词和意象的理解往往是关键。意象就是作者描绘的景物、事物,它能折射出作者心理的闪光。关键字词,诸如动词、形容词,往往成为诗眼。如果能找出诗歌所写意象所用诗眼,也便理解了中心情志一大半。,举例,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阳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古人写诗很讲究诗歌意象的塑造,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教师明确,(诗中的诗人是一个备受打击,但仍然抗争不屈的形象,诗人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人积极参加政治革新,后遭打击,也曾产生过退隐念头,但从蜂、鹤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并以蜂、鹤自励,表明要像蜂那样勤劳勇敢,像鹤那样志趣高尚,进德修身,心存社稷,诗人有着崇高的生活目标和美好的情趣。在被排挤出朝廷之后,饮酒调节精神,抚琴陶冶性灵,寄托高洁情怀。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在寂寞中力求振作的精神。面对不平的现实,诗人对朝廷的“有士不用”也隐隐透出内心的不平之气),举例,狂 夫 杜 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蓧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

4、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古人评诗时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简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教师明确,(“含”和“浥”是颔联的诗眼。“含”字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浥”比洗、洒一类字更为轻柔,生动形象地写了雨之细小),三个角度,考试大纲规定,对诗歌的考查一般有三个角度,即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举例,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混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举例,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5、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最能显示出两位诗人思想境界的词句分别是:_(2)两首词各自的情感基调是:_(3)请简析两首词所塑造的梅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教师明确,(1)陆词“零落成混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毛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2)陆词:寂寞、孤独、苦闷;毛词:乐观自信,胸禁博大。(3)陆词:坚贞不喻,孤芳自赏;毛词:无私奉献不居功,以与民同乐为乐。,举例,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

6、吴王宫里人。(1)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2)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教师明确,(1)前者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构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上,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乐景写哀景;后者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2)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举例,春日五首(其一)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请结合诗句,对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教师明确,(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是一般的客观描摹,而是赋予人的情态,收到了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一夜细

7、雨的滋润,娇嫩嫩的花草已经感到受不了,一个“含”字,一个“卧”字,不仅刻画了芍药蔷薇经雨后的娇弱状态,传出了它们的愁绪,就连诗人的惜花心情也包孕其中),所以真正作答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知人论世。每个诗人的人格品行,身份地位,以及所处时代都能反映到他的诗歌中。他的诗歌一定会打上他自身所处时代和品行的烙印。从时代背景、人生沉浮来论诗,已属老生常谈。,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1)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2)概述作者通

8、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3)颔联“万壑有声含晚霞,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通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教师明确,)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2)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3)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2、形象与意象紧密相连。古典诗歌中很多意象是经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它与作者情感融合为优美的意境。明月浓郁的乡思,美好的向往,现实的悲凉。梅松高洁的情操,傲岸的精神。杨柳送别、哀伤、留恋、思乡。边关国家动荡、战乱、忧国忧民。夕阳衰草游子思乡,物是人非,今

9、昔感慨。杜鹃,杨花,子规,鱼雁,寒蝉,黄花,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惊残:惊醒。故山:即家乡。(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教师明确,(1)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所做的铺垫。(

10、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2)衬托(或:烘云托月)好处是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3)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3、语言风格多种多样,评价可从几个大的角度下手。可利用风格的两极性来记忆分析。,有的豪放雄浑有气势,有的就含蓄蕴藉很委婉;有的平淡质朴见真淳,有的绚丽奇幻堆词藻;还有的清新自然,出水芙蓉有的明快简洁,干净利落。,举例,玉芙蓉喜雨(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注野水:指地上的积水。芃(png);茂盛的样子(1)这支曲子

11、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2)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教师明确,(1)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饶有情趣;(2)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4、诗歌表现手法常见有以下几种,可根据突出特点抓住一种详加分析。,比喻:包括隐喻象征,像杜秋娘的金缕衣,朱庆馀近试上呈张水部;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藏克家有的人;托物言志:像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宋陆游卜算子咏梅;情景交融(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等):杜甫春夜喜雨,毛泽东沁园春雪;烘托:民歌乐府陌上桑,王藉入苦耶溪;用典: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锦瑟

12、;虚实结合:王之焕登鹳雀楼,杜甫月夜;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明褒实贬,明贬实褒:杜甫赠花卿,红楼梦中关于宝玉的西江月。,举例,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请分析三、四句的精妙之处。_(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教师明确,(1)“无定河边骨”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2)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高考复习应“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纲”即是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中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

13、价其思想内容.,二了解设题角度,寻找切入口,(1)从诗歌语言运用的角度设题。,古人很讲究炼字炼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问:“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明确,(答: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荫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荫爱恋,富有情趣。“小荷才露尖尖角”这句诗常被人们引用来赞美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初露头角,前程远大。),2)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角

14、度设题,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通过竹林、孤琴、长啸、明月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举例,宋代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赏析不恰当的C项,“生动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明确,通过把握意境,诗人抒发的是一种落寞孤寂之情。,举例,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明确,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诗歌所书写的思乡之情就是从听到“折柳

15、”曲的笛声引起的,(3)从诗歌的表达技巧角度设题,如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明确,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三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1意境与意象 2抒情方式如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这首诗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苍苍霜草”点染了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举例,三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 1意境与意象 画 鹰

16、杜 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怎样的抱负?,明确,(嫉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举例,2抒情方式如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这首诗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明确,这首诗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苍苍霜草”点染了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3表现方法如烘托、虚实、用典、象征、抑扬、动静(“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

17、僧敲月下门”,。,4风格流派.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5语言特色。,玉芙蓉喜雨(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注野水:指地上的积水。芃(png);茂盛的样子(1)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_(2)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_,明确,(1)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饶有情趣;(2)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1.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辨明诗歌意象;从情与境的结合上

18、把握意境;明确题干设问的角度与方式。,举例,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1)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2)试分析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两个突出特点。,明确,(1)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2)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显现作者的态度。虚实结合,由虚入实,“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2.借助标题、注释、背景等理解抒情主体形象及作者意图,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19、杜甫的春夜喜雨,举例,正宫醉太平 张 可 久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钝。葫芦提倒稳!注迷魂阵:元人以此代指妓院。睡馄钝:躺着的馄饨,比喻软弱站不起来。葫芦提:糊涂,亦代指喝酒。这首小令的主题是什么?透过这首小令,我们看出作者的处世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明确,(这首小令辛辣地讽刺了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的无耻之徒,揭露了世俗风气的腐败,指出贪财乃是世风腐败的根源。作者痛恨丑恶的世风,不甘同流合污,只求独善其身),3.借助已知的诗人风格知识答题,例如辛弃疾、苏轼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清新自然的浪漫主义诗

20、作,王维的“画中有诗”等等。,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日希,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1)两首词都表达了作者_,语言沉痛,真情流露,感人肺腑。(2)请比较苏词和贺词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明确,1)对亡妻的怀念之情。(2)苏词直抒胸臆,纵情放笔,淋漓酣畅;贺词情感物化,情景交融。,4.标出题干对应的诗句中的采分点;针对采

21、分点列明答题要点,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尺,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本词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用语含蓄,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明确,(“风住尘香花已尽”句暗含着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伤感和对自身年华已逝、流荡无依的感慨;“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Ketanxiaojie,当然,要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仔细揣摩、细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相信我们在“操千曲”“观千剑”之后,一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代诗歌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