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9493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统一,中考考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措施 汉武帝的大一统 丝绸之路 史记和佛教的传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2013黄冈、鄂州中考)该诗赞颂了他的哪项历史功绩A建立中央集权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 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B,一、秦朝的建立,统一时间:,人物:,定都:,地位:,公元前221年,嬴政,咸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创建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 地方:推行

2、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全国规范文字小篆,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隶书),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北: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南:统一了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沟通长江 水系和珠江水系。,二、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巩固统一措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北,南,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地方设郡县制幻灯片 6,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北修长城,南通灵渠,秦行政机构示意图,皇 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守),县(令),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3、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军事,行政,监察,秦朝疆域辽阔,东至西到北至南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东海,陇西,长城,南海,临洮,辽东郡,陇西郡,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1 结束了 割据混乱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 国家,2 制度在我国历史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3 秦统一,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4 修筑了著名的 和 等古代工程。,春秋战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文字、货币、度量衡,长城,灵渠,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率兵直逼咸阳,

4、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项羽,刘邦,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楚汉之争,三、秦末农民起义,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四、西汉建立,时间:皇帝:都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长安(今陕西西安),材料二“文景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景帝后期,新谷子压着旧谷子,穿钱的绳子都烂掉了”史记,材料一“西汉初年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n s)(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jing)相或乘牛车。”汉书,原因: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争。,汉初统治者(汉高祖、文帝、景帝)采取的统治措施:,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倡节俭“以德化民”(社会安定),五、文景之治,1.

5、政治: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 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诸侯国势力。2.思想:(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材3.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解除匈奴对中原的威胁。,措施,六、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秦汉的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措施:,主父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长安,五铢钱,卫青,霍去病,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焚书坑儒,临洮,辽东,

6、灵渠,圆形方孔铜钱,度量衡,小篆,七、秦汉时期汉族与匈奴的关系:,和,战,汉族弱势,汉族强势,和 战,蒙恬出击匈奴修长城阻匈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战,在漠北战役中打败匈奴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1、上面图片反应的是什么事件?2、当时汉朝在位的皇帝是谁?3、图中的少数民族哪一个?首领是谁?4、这个事件反映了汉朝与匈奴怎样的关系?,边城晏闭,牛马遍布,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意,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材料二、汉武宏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笛无声五十年。,1)根据材料一回答,“胡”指的是什么?当时胡的首领是谁?当时汉朝的皇帝是谁?2

7、)两则材料都是歌颂的哪个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出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胡匈奴;胡的首领呼韩邪单于;汉朝皇帝西汉汉元帝,意义:,边境安定;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事件:昭君出塞.,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1、西域指今天的何处?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3、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是什么?,第一次: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第二次:从此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为汉朝正式管辖西域奠定基础。,设置的管辖机构是什么?哪年?意义是什么?,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安,河西走

8、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亚欧商路,玻璃谷纹璧,胡萝卜,大 蒜,佛教,毛织物,中国,中亚,罗马,印度,材料题练习(2013常德中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政治:以德治国。思想:“仁”和“礼”。,史实:焚书坑儒。影响:

9、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4)根据材料四,请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方略:法制和德治相结合。原则:去其糟粕,吸取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