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9711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由于显微镜的出现及其发展,对科学家观察和研究生物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显微镜功能的不断完善,科学家用显微镜广泛地观察和研究了各种生物,科学研究进入微观领域。,显微镜的出现及其发展,显微镜发展史,英国虎克和他的显微镜,在1665年出版显微图谱,列文虎克观察到的“小动物”,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发现细胞。从发现显微镜至今的400年来,显微镜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改进。,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当高能电子束穿过被检物的复型或薄膜时,由于复型或薄膜各部分对电子的吸收能力或产生电子衍射的强度不同而造成相互之间具有衬度的显微组织的电子图象,可供对被检物作研究之用。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是1932

2、年由德国柏林大学M.克诺尔和E.鲁斯卡研制成功的。现代最好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可达0.14纳米,可摄出某些分子象或原子象。,草 履 虫,衣藻,果蝇的头部,细菌的运动,针尖上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一、认识显微镜,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2、镜筒,1、目镜:位于人眼附近实 现第二级放大的镜头,3、转换器,4、物镜:,物镜位于被观察物体附近,是实现第一级放大的镜头,5、载物台,6、遮光器,可以调节视野亮度,7、反光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10、镜臂,11、通光孔,大光圈,小光圈,平光镜,凹光镜,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的调节,12、压片夹,13、镜座

3、,1,2,3,4,5,6,7,8,9,10,11,12,13,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通光孔,载物台,遮光器,压片夹,反光镜,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方法步骤:,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1、显微镜 的构造,机械部分,光学部分,镜座,镜臂,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镜筒,转换器,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遮光器(光圈),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目镜:,物镜:,5、10、16,10、40、,2、目镜、物镜的比较及放大倍数的计算,物镜:,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短,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长,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50,100,200,400,160,640,目镜:,二、使用显微镜,取镜和安放

4、,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置于胸前。2.安放:镜筒朝前,镜臂朝后;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对光,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一对物镜,二对遮光器,三对反光镜,对光,一路畅通,观察,观察:先低倍后高倍,低倍物镜的使用: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

5、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

6、面。,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取镜安放:,二)对光,三)放置标本:,五)善后整理,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2、轻拿轻放,并略偏左;,3、装好目镜和物镜。,1、扭动转换器,使镜头、镜筒和通光孔成一直线;,2、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四)调焦观察,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1、调整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上升。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2、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并下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低倍镜:,顺调粗焦,两眼旁观;,高倍镜:,逆调粗焦,左眼内观;,扭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左右摆动细焦,左眼内观,摆动细焦,左眼内观;,调焦观察,使用注意事项

7、,1、取送显微镜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用一只手提起显微镜。2、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以免使光轴发生弯曲。3.转动粗、细调节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部分不正确的操作,显微镜的使用,问题讨论,1、若物象在左上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应怎样移动玻片标本?2、若要将物体再放大,应怎么办?3、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4、观察和复原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有哪些?,显微镜的几个问题,1.显微镜的成像: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放大、倒立的物像。倍数是指边长的放大倍数,不是指面积的放大倍数。2.移片问题: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若

8、使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物像偏哪就向哪里移动。3.对光问题:光线强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大光圈。4.污点问题:可能在玻片、物镜、和目镜上。判断方法:分别移动三者,若污点随哪一个动,污点就在哪里。,5.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和物镜放大的倍数的乘积。6.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小。即放大倍数与细胞数目相反。7.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的亮度变暗。8.目镜: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短。物镜: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长。,练 习,1、取放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一手,另一只手。,握镜臂,托住镜座,2、对光时要让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

9、前端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cm的距离。,低,2,3、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C,4、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A,D,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前,需把显微镜外表,再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呈字形偏到。,擦拭干净,八,两侧,7、对一些实验材料必须做成切片,其目的是要让观察的标本呈状,因为要使光线标本才能观察到。,8、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来,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反光镜,二是将 调大。,透明,暗,凹面,光圈,透过,9、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C,10、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 B、面积放大了400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A,11、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D,C,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