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3第3讲无机物知识的综合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3第3讲无机物知识的综合应用.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讲无机物知识的综合应用,高考点击,1.在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分析判断、逻辑思维以及对无机物知识的综合应用等能力。2重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重点知识整合,无机物的转化与推断方法,突破口又称“题眼”,解无机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常见的突破口主要有以下几类:,1特殊结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通常是H2O2、Na2O2等。2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2)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3)有色固体:红色(Cu、Cu2O);红棕色(Fe2O3);红褐色Fe(OH)3;蓝色Cu(O
2、H)2;黑色(CuO、FeO、FeS、CuS、Fe3O4);淡黄色(S、Na2O2、AgBr)。(4)有色液体或溶液:溴水(橙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紫色)。(5)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NH3、SO2、HCl等。,3特征反应(1)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该元素可能是硫或氮。(2)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可能是Al、Al2O3、Al(OH)3、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等。,(4)既能与强酸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3、的常见物质有铝、弱酸的铵盐(如碳酸铵、碳酸氢铵、亚硫酸铵、硫化铵等)。(5)与水接触放出气体的常见物质有Li、Na、K、Na2O2。(6)A物质加到B物质中,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又溶解,A、B可能分别是CO2与Ca(OH)2、NaOH与铝盐、HCl与NaAlO2。,4特殊的实验现象(1)H2在Cl2中燃烧呈苍白色火焰。(2)遇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气体是氨气。(3)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NO。(4)Cl2通入含Br的溶液中,会出现橙色,加入有机溶剂,在有机溶剂层出现橙红色;Cl2通入含有I的溶液中,会出现深黄色,加入有机溶剂,在有机溶剂层出现紫红色。,(2)交叉型转化,(3)三角型转化,
4、(5)能“三合一”的反应有:NH3H2OCO2=NH4HCO3;4Fe(OH)22H2OO2=4Fe(OH)3。(6)常见的一种物质能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该物质可能为NaHCO3、NH4HCO3、(NH4)2CO3、HNO3或KMnO4。,命题热点演练,(2011年湖北黄冈高三质量检测)下图是物质AK的相互转变关系图,已知A是由原子个数比为124的三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隔绝空气下加热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三种氧化物;常温下B、C、F为无色气体,J为黄绿色气体,G、H为常见金属单质,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_。(2)H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3)
5、写出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条件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反应可在溶液中进行,其离子方程式为_。(6)请列举两例说明DG的反应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_,_。,【解析】根据题意知,J为Cl2,反应的产物中有Na2FeO4,故H为Fe,G能在高温条件下置换铁,则G为Al,C为氧化物且能将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铁,则C为CO,A由原子个数比为124的三种常见元素组成,已确定含C、Fe、O三种元素,则A为FeC2O4,其他物质不难推断,B为CO2,E为H2O,D为FeO,F为H2,I为Al2O3。,变式训练1(2011年高考天津卷)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6、(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R的化学式是_。(2)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ZH4的电子式为_。(3)已知A与1 mol 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5)向含4 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解析:A俗称磁性氧化铁
7、,则A为Fe3O4。A(Fe3O4)与Al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8Al3Fe3O4 9Fe4Al2O3,则单质X为Fe。X(Fe)与单质Y在点燃条件下生成A(Fe3O4),则Y为O2。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E为SiO2,从而推知单质Z为Si。E(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则M为Na2SiO3。Y(O2)与NO、H2O发生反应生成HNO3:4NO3O22H2O=4HNO3,则D为HNO3。M(Na2SiO3)溶液与D(HNO3)溶液混合,可得H2SiO3(或H4SiO4)胶体,则R为H2SiO3(或H4SiO4)。,(1)O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
8、二周期第A族。Na2SiO3为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2)在一定条件下,Si与H2反应生成SiH4,其电子式为(3)1 mol Al与Fe3O4反应时放出a kJ热量,那么8 mol Al与Fe3O4反应放出8a kJ热量,故Al与Fe3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8Al(s)3Fe3O4(s)=9Fe(s)4Al2O3(s)H8a kJ/mol。,答案:(1)第二周期第A族离子键、共价键H2SiO3(或H4SiO4)(2)(3)8Al(s)3Fe3O4(s)=9Fe(s)4Al2O3(s)H8a kJ/mol(4)3Fe3O428HNO=9Fe3NO14H2O,(5),(2011年太
9、原高三模拟)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有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已知:A、C溶液的pH均大于7,相同浓度的A、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溶液和D溶液相遇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1)A是_,B是_,C是_,D是_(写化学式)。(2)写出C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25 时,0.1 molL1B溶液的pHa,则B溶液中c(H)c(NH3H2O)_(用含有a的关系式表示)。(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5)在一定体积的0.005 molL1的C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0125 molL1的盐酸时,混合溶液的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和,则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是_。,变式训练2某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Cu2、NH、Fe3、Al3、Mg2、CO、SO、K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溶液,向其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另取少量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过氧化钠,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并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过氧化钠时,沉淀部分溶解。,知能优化训练,专题针对训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