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上的讲话.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9838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上的讲话.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在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上的讲话.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在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上的讲话.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在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上的讲话.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在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上的讲话.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上的讲话.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上的讲话.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上的讲话,研究生院苏忠民院长,http:/,一、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简介三、学科建设情况四、研究生培养工作及面临的新问题五、几点意见和希望,1946年建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情况,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自1953年起,我校就在教育、中文、俄文、历史、数学、化学、生物、体育等8个系和当时的中国革命史直属教研室共9个单位的34个专业招收和培养了104名研究生。当时,这些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一年半,以课程学习为主。,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1978年恢复招生制度以来,特别是试办研究生院以来,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78年至2004年我校共招收博士研究

2、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万人。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我校已授予博士学位人数522人,授予硕士学位人数达7282人。,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我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已成为所在单位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有一批人已成为博士生导师,有近四分之一毕业生在中央各部委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以及中科院所属的各个研究所工作。我校的毕业研究生深受各重点大学的青睐,这说明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较高的,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是成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逐步扩大,我校已成为国家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2004年在学研究生规模,研究生教育发

3、展情况,一、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简介三、学科建设情况四、研究生培养工作及面临的新问题五、几点意见和希望,研究生院是学校进行研究生教育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全校的各类研究生的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国务院学位办及省学位办的有关政策,检查和指导各院系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以及共同学位课、非学位课的安排等有关事宜。,我校研究生教育实行研究生院及院所两级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简介,研究生院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简介,研究生院各机构主要职能,招生办公室 1.组织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工作 2.组织开展研究生报名、命题、考试、评卷、复试 和录取等有关工作 3.研究生费用

4、的收缴工作,管理体制简介,培养处 1组织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研究生公共课教学工作安排与管理3研究生日常教学管理,网上教学系统的维护和完善 工作4组织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及课程建 设和教材建设等相关工作5各学院(所)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组织开展教学 质量检查和教学监督,管理体制简介,教育处 1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2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3净月校区研究生管理工作4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实施管理5研究生的学术成果管理与学术交流活动6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工作,管理体制简介,学位办公室 1组织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工作,协调本 科生学位申请工作2组织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

5、作3组织开展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评估工作4学位点的管理工作5组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申报和博士学位论文的 评审工作,管理体制简介,211工程”及学科建设办公室1负责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家重点学科 的管理工作2参与学校学科建设的调研、规划及日常管理工作院办公室1研究生院对内、对外行政事务的管理与协调工作2研究生院有关安全、财务、经费、固定资产等管理 工作3研究生院有关公文处理和归档管理等工作。,管理体制简介,各院所负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环节 各院所设有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所长),并设有研究生秘书及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负责研究生的教学、学位申请等工作研究生辅导员负责研究生的

6、思想政治工作及日常管理。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具体负责人。,管理体制简介,一、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简介三、学科建设情况四、研究生培养工作及面临的新问题五、几点意见和希望,我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1个硕士点,研究生授权学科专业覆盖了十二个学科门类中的十个。所有的学院都可以招收硕士生,大部分学院可招收博士生。现有博士生导师187人。还设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建设总体情况,学科建设情况,特别是,我校原来只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在研究生院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又争取到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和

7、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为我校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也将在以后申报教育学、经济学、体育学等一级学科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科建设情况,自2000年以来,学科建设主要指标发展情况,博士后流动站,0,3,4,1,0,1,1,7,2,8,学科建设情况,(一)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为核心,构筑了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学科建设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学科建设情况,(二)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了更为合理的学科格局,学科建设情况,(三)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全面提升了学科整体水平,通过科学研究,增强了相关学科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及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的能力,构筑了学科建设基地。,放一些基地、实验室、和中心的牌

8、子,学科建设情况,我校SCI收录的检索论文数量迅速增加,2003年达到190篇,在全国高校排名由2002年的40位上升到32位,预计2004年将进入前30位。SCI论文引用率排名已跃升至全国高校第31位。特别是我校化学学科的SCI收录论文数量进入全国排名前20位,除去中科院所属的五个研究所,名列全国高校第15位。,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学科建设情况,一、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简介三、学科建设情况四、研究生培养工作及面临的新问题五、几点意见和希望,硕士生学制2-4年,(一)实行弹性学制,优化培养方案,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二)推行讨论班,实行双向互选和集体培

9、养,改革培养方式,我校推行了讨论班教学方式,积极启发和引导了研究生的创造性,活跃了学术思想。,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我校在相应的研究生学科专业中设立了博士生和硕士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了学术群体的指导作用,导师组讨论会,导师组在指导研究生,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三)强化科研创新,提高科研素质,以科研带学生,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科研习惯和方法,以课题促论文,提高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和学位论文质量,兴趣培养,进入课题,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康振辉读书期间已在J.Am.Chem.Soc.等SCI检索杂志上发表文章5 篇,其中1篇被Science和Current Science报道,我校设立的

10、“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启动基金”,在鼓励博士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中产生了积极效果,Graphitic Sheets,CrimpedGraphitic Sheets,Carbon Nanotube,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基金获得者博士生曹敏花读书期间已发表SCI检索文章7篇,其中影响因子在4以上的3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J.Am.Chem.Soc.2003,125,J.Am.Chem.Soc.2003,125,Chem.Commun.,2003,1884-1885,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基金获得者博士生蒋达清已在SCI检索刊物上发表论文26篇,他与美国著名学者R P Agarwal,爱尔兰学者D O

11、Regan进行合作研究的科研成果发表在 Applied.Math.Letter 上。现在史宁中教授指导下从事随机动力系统研究。,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博论坛暂行办法,每学期举办多场硕博论坛,促进了研究生的学习与交流,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为配合我校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使研究生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研究生院组织开展了外语角活动。通过对外语角的组织形式、内容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各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外语角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四)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努力

12、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外国专家在为研究生讲授精品课,聘任王悦教授为研究生讲授精品课,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积极按照“引”、“选”、“编”并重的原则进行研究生教材建设,引进国外原版教材81部,选用国家推荐教材32部,自编特色教材40余部,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研究生教材建设成绩突出,有5部教材入选国家“研究生教学用书”,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五)加强德育工作,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庆祝建党文艺演出,“九一八”纪念演出,博士团下乡,外语角,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六)扩大合作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在韩国招收留学研究生,留学生毕业,授予池田大作先生名誉博士

13、,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与国外大学相互培养研究生,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一、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影响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硕士生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幅增加。从我校来说,2000年我校硕士生报名人数为1601人,录取492人,到2004年,报名人数已达到4375人,录取1710人,分别增长了近2.7倍和3.4倍,2005年报名人数又达到近6000人,预计录取人数超过2000人。,硕士生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现在我校在校研究生已接近6000人。而我校原来可以指导硕士生的导师只有460人,经过本次遴选,硕士生导师增加到600多人。每个导师平均带10个学生。这里还有各学院、专业、导

14、师之间的不平衡。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对导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二、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带来的影响为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形势,我校于2004年修订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已经从2004级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行。该方案落实并实现了史校长提出的硕士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学位论文有三种形式等思想。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学制、课程体系等方面均有较大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行23年的弹性学制,这就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进行调整。,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三、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提高就业情况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毕业研究生数量迅速增

15、加,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培养质量问题也突显出来。同时,社会发展对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如果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就业中占据有利位置,也会影响到我校的声誉。,培养工作与面临问题,一、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简介三、学科建设情况四、研究生培养工作及面临的新问题五、几点意见和希望,盛书记、史校长都对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导师在如何培养学生方面做过重要的指示。结合他们关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要求,我想对大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几点意见和希望,一、要学会指导研究生研究生导师至少应会两件事,一是会教书,能够找到好的教材,有好的教学方

16、法,二是会搞科研,有一个适应学科发展的科研题目,并且能够争取到经费,这样才能带好学生,实现良性循环。我们常说,“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指导好学生,老师本身就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否则知识面过窄,指导出来的学生就会都一样,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几点意见和希望,合格的导师应该会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查阅文献,如何搞科研。这是很重要的。搞科研应该时刻站在学科领域的前沿,要让学生去查最新的文献,了解最新的动态。现在信息获得方式非常多,也很方便,不能简单的从网上或刊物中东摘西拼就凑成了一篇论文甚至是一部书,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对学生是非常有害的。,几点意见和希望,这里我还想谈一下我校博士生的培养

17、问题。大家知道,从1999年起开始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至今已经评选了六届。延边大学去年还有一篇论文入选,而我们学校至今没有一篇入选。同时,在前几年由教育部随机抽查的博士论文中,我校共计有18篇论文被抽查,每篇请七位专家评审,共计发出126票,其中返回的118票中有5票被评价为较差,35票被评价为一般。,几点意见和希望,在2004年研究生院转正评估中,我校的这两项指标都被评审专家提出来作为我校需要继续加强的工作。因此,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争取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生院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也是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而培养好硕士生,为博士生提供优秀的生源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因此,各

18、位老师要把培养优秀学生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好。,几点意见和希望,二、要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随着我校硕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也相应增多,尤其是热门专业,比如说音乐、美术,有的一个专业报名就上百人甚至数百人,录取人数当然也会相应的多一些。原来的“一带一”或“一带二”的指导方式也不再适合当前的形势。这就需要我们导师发挥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组成研究组,进行集体指导,同时,这种协作还要进一步扩大到不同的研究组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甚至是不同的学科之间。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几点意见和希望,三、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奉献精神“勤奋创新,为人师表”是我们学校的校训,也是对我们每一位老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的要求。我们指导的学生是研究生,是层次比较高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我们学校的形象。我们学校有很多优秀老师代表。比如说一会儿将要给大家做报告的化学学院王恩波教授,尽管已经70岁了,但每天都要到实验室工作。还有分析测试中心的李金昶老师,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教科院的马云鹏院长今天也是改变了原来出差的计划来给大家作报告的。,几点意见和希望,感谢各位老师对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所做的工作!,我们一直在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