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40371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镇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镇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镇村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70公里,距集镇7公里,属省级贫困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切下,暖棚、牧道、危房改造、平安饮水等工程接连实施,牧民群众的生产条件、生活水平、人均收入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贫困落后的面貌依旧没有得到彻底变更,扶贫攻坚任重道远,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现状分析基本状况:全村共167户,755人,4个联牧小组,低保户70户144人,单亲家庭18户,残疾人8名,五保户8人,党员IO名,草场面积万亩,2015年牲畜年末存栏数为23085混合头,其中牛17320头、羊5162只、马603匹。2009年实施的牧民定居行动支配,参与牧民定居行动支配104户,因该村

2、毗邻黄河九曲第一湾4a及旅游景区,2010年被定为州首批“旅游精品村”。贫困现状:该村现有肯定贫困户27户,占总户数的,肯定贫困人口112人,占总人数的。在镇“六村一社”中,村人均草场面积最小、人均牲口拥有数量最少、人均收入最低,身背债务无偿还实力人员较多、无房户数较多、无从业技能闲散青年较多、”等、靠、要“思想严峻得过且过户主较多,且是镇辖区唯一一个无集体经济村。二、致贫缘由分析生产资料严峻匮乏。村人均草场拥有量为90亩左右,为藏哇、汾甲等草场较小村人均草场拥有量的一半,较嘎尔玛、索格藏等畜牧大村更是相差甚远,这对以养殖业为支柱产业的村是致命的,属典型的先天性养分不良。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主要

3、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牧道需求量依旧巨大,许多地方、许多时候牧场搬迁、产品输出依旧是人背马驮,生产效益大打折扣;二是仅有的家庭拥有暖棚,三类畜越冬问题依旧麻烦;三是定居点基础设施陈旧,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障碍。因缺乏有效管理和后续维护资金缺乏,村平安饮水、电力保障、村内道路、公共厕所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亟待改善,“精品旅游村”并没有能够成为村增收致富的法宝。(三)历史渊源造成观念守旧落后。一是长期区域性落后,使村习惯于当“老幺”,对脱贫摘帽动力不足、信念不足;二是习惯于对省级贫困村长期的扶持,“等、靠、要的思想严峻,自食其力、勤劳致富家庭寥寥无几,扣紧贫困帽,不愿脱帽大有人在;三是文化素养普遍偏

4、低,无长远发展支配、无专业就业技能,对外出务工挑三拣四,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因灾因病致贫返贫。一是部分家庭经济基础薄弱,若遇雪、疫情等自然灾难,抵挡和承受风险实力偏弱;造成贫困或是返贫可能性极大;二是突遇重病,致使劳动力削减,昂扬的医疗费用使牧民债台高筑。三、贫困户意愿诉求在走访中,贫困户提出了较多愿望,其中最主要、最恳切、最具代表性的愿望有3个。依据期望值凹凸进行排序,如下:1 .首要愿望是解决住房问题。贫困户中无定居房家庭较多,即使是冬房也往往破败不堪,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帮助就是解决住房问题。2 .次要愿望是得到医疗救助。贫困户中病重或因病举债家庭较多,最希望在医疗方面得到关怀和帮助。3 .然

5、后是生产就业方面的帮助。全部贫困户家庭都存在生产就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希望得到帮助。特殊是无牲畜、缺少生产资料的家庭希望在就业方面赐予支持,希望多创建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问题。四、下步工作准备依据“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针对贫困状况、致贫缘由、贫困户愿望,结合实际,作如下准备:依托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壮大集体经济。村紧邻黄河九曲第一湾4a级旅游景区核心区,又紧挨景区马路,是观”晨光幻影九曲夕照”、体验藏家风情体验的志向之地,区域优势明显。村民发展旅游产业、兴办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愿望剧烈。现规划建设民俗风情体验寨,预料投资300万元,其中,县民宗局乡村旅游发展

6、资金100万元,华蜜漂亮家园巩固提升工程资金30万元,村集体预投资20万元,村民预筹资60万元,资金缺口90万元。主动争取各类项目,提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依据民情意愿收集状况,实施牧道、暖棚、平安饮水、危房改造等工程,大力提高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悲观等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加独立意识和脱贫信念,激活了他们的内在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充分发挥牧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培育技能,供应岗位,解决闲散青年就业。草场小,牲畜少致使村闲散青年较多,这部分人,就业技能欠缺,不擅长学习,就业无门。对此,针对实际状况,支配各种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同时,通过结对辖区大型企业,扩大公益性岗位编制,争取就业岗位。解决村文化场所问题。兴建文体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农家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渐渐实现通讯、络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