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0575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5.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5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5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5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5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发达的古代农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发达的古代农业.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必修古今中外的经济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如何学习经济史?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学习方法点拨,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至于现代

2、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史学观点介绍,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农业 手工业 商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距今 年左右,1、起源:,2、主要农作物:,(一)原始农业,一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和的国家,粟,水稻,3、耕作方式:,_,4、生产工具:,5、生活方式:,黄河流域,

3、长江流域,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粟,南稻北粟,稻,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距今 年左右,1、起源:,2、主要农作物:,(一)原始农业,一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和的国家,粟,水稻,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_,4、生产工具:,5、生活方式:,刀耕火种,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距今 年左右,1、起源:,2、主要农作物:,(一)原始农业,一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和的国家,粟,水稻,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刀、石斧,_,4、生产工具:,5、生活方式:,河姆渡石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距今 年左右,1、起源:,2、主要农作物:,(一)原始农业,一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

4、培植 和的国家,粟,水稻,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刀、石斧,_,4、生产工具:,5、生活方式:,经常迁徙,刀耕火种时代,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原始农业,(二)商周时期,1、工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2、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刀耕火种时代,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一)原始农业,(二)商周时期,3、技术:,1、工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2、耕作方式:,石器锄耕,4、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刀耕火种时代,稷,黍,粟,

5、麦,豆(菽),麻,稻,桑,五谷:,六畜:,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一)原始农业,(二)商周时期,3、技术:,1、工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2、耕作方式:,石器锄耕,4、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等。,5、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定居,石器锄耕时代,刀耕火种时代,原始农业出现(时间),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商周:少量青铜,主要是“耜耕”或“石器锄耕”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西周:后世农作物多已具备人们从频繁迁移开始走向定居,春秋战国时期,铁犁

6、牛耕开始形成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练习:,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 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下列农具是用于()A.松土 B.播种 C.收割 D.割草,C,A,练习:,3、我国古代的耕作方式“耜耕”比“火耕“进步,主要表现()土地挖的深 土地翻的松土壤的熟化过程加快 耜耕的土地可以多种一两年 A.B.C.D.,A,什么是精耕细作?,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精耕细作的传

7、统农业,铁农具和牛耕,宋元,战国铁农具,铁农具和牛耕,垄作法,宋元,都江堰,航拍照片,“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铁农具和牛耕,耧车,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都江堰,出现犁壁,耦犁,宋元,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铁犁铧冠(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汉代的犁和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二牛三人、二牛一人,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铁犁牛耕的发展,1.耕作工具的进步,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

8、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代 田 法,铁农具和牛耕,耧车,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出现犁壁,耦犁,宋元,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司马迁史记,铁农具和牛耕,耧车,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出现犁壁,耦犁,宋元,铁农具和牛耕,耧车,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改进翻车,出现犁壁,耦犁,宋元,翻车复原图,铁农具和牛耕,曲辕犁,耧车,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改进翻车,出现犁壁,耦犁,宋元,隋唐的曲辕

9、犁,铁农具和牛耕,曲辕犁,耧车,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改进翻车,创制筒车,出现犁壁,耦犁,宋元,筒车,铁农具和牛耕,曲辕犁,耧车,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改进翻车,创制筒车,高转筒车,出现犁壁,耦犁,宋元,铁农具和牛耕,曲辕犁,耧车,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改进翻车,创制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一年两熟、三熟,出现犁壁,耦犁,宋元,经济重心南移,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2)西汉时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10、,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汉代代田法,牛耕图,耕耙技术,耕作制度的发展,(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2)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刀耕火种,一两年后撂荒,耒耜,三四年后撂荒,少量青铜农具,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铁农具牛耕,铁犁牛耕,耜耕阶段,连续耕作或休耕;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产力不断发展,石、木、骨器,你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吗?,牛郎织

11、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逐步推广,1、含义:,2、形成,、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小农经济的概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单位,生产领域,生产目的,生产工

12、具和技术的改进;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旱、涝等自然灾害,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具有脆弱性;,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具有落后性;,、特征,注重精耕细作,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先进性”。,探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诗唐李绅 结合课文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四海无

13、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况?,小农经济规模规模小,难以扩大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小农经济十分脆弱,难以抵御灾荒瘟疫和天灾人祸。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沉重的封建剥削、徭役及社会的动荡。,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四、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2.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3

14、.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4、小农经济的地位及影响:(评价),a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b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1)积极:,a 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b 封闭性: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c 脆弱性: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d 落后性: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2)消极,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

15、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探究四: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从历史地位、内部分工、耕作方式、基本特征、基本模式和土地制度等角度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5、破产:,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探究二: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政府的重农政策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分散

16、、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旱、涝等自然灾害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练习:,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青铜耕作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2、宋代诗人范大成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夏季的农村生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即使儿童也从事辛苦的劳动 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女子具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C,A,、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农业生产工具耒耜仍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工具

17、广泛使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普遍推广铁农具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正确的是()A.B.C.D.,活学活用,、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B.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A.B.C.D.,B,3春秋战国

18、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曲辕犁的出现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 A B C D4“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A,A,C,5.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D,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

19、 B C D,B,7.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B,8.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农

20、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B,9.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A,10.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B,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