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声现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0715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声现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6(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声现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6(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声现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6(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声现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6(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声现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声现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教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声现象.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物理中考总复习声现象,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考点聚焦,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振动,介质,波,声波,340,说明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一是要有振动着的发声体;二是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三是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1_、_、_是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频率,振幅,点拨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音量的“大小”;辨别不同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依靠的是音色。2超声波和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称为_,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_。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为_Hz。,超声,次声,20,20000,考点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人们以_为单位来

2、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指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的响度不能超过90 dB。2噪声及其控制,分贝(dB),声源,传播,人耳,考点四 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_。应用:回声测距、定位、B超、双耳效应等。2声音可以传递_。应用:超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信息,能量,例1【2014无锡】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_产生的,然后通过_传播到人的耳朵。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归类示例,振动,类型一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空气,解析,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的。,例2【2014福州】

3、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31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生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不能传声。图31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二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要会用理论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振动,真空,甲,乙,例3 2014济宁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32所示,改变_,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图32 点评解答此题需

4、掌握音调的影响因素。,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类型二 声音的特征,解析,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例4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图33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图33,不同,音色,响度,例52014遂宁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34所示的噪声监测装

5、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图34点评知道噪声监测器的用途,且能真正理解响度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声源处,响度,解析,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35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35 dB,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第3课时声现象,例6 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特点,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A,解析,不同的乐器即便演奏相同的乐曲,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

6、,例7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点评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一般就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这三个方面考虑,在分析时要牢牢抓住这三个方面。,B,解析,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符合题意。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强弱,但不能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1回声测距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

7、,碰到障碍物(如高山、建筑物的墙壁等)要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具有足够大的声强,并且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差要大于0.1 s。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因此要能辨别出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7 m(利用svt/2计算得出),若小于17 m,则只能是感觉原声加强了,歌剧院、音乐厅等建筑的设计都要考虑回声的问题。,方法集锦,2转换法在声现象中的应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一些振动,我们很难观察到,就可以通过物体发声时引起一些我们方便观察的物理现象而得出结论。如音叉发声时,与之接触的小球会被弹开;扬声器发声时上面的纸屑会跳动,如图35所示。图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