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全月主题解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1293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安全月主题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9年安全月主题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9年安全月主题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9年安全月主题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9年安全月主题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安全月主题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安全月主题解读.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风险 除隐患 遏事故201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宣讲,王永生,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生产事故,防控,消除,遏止,防控墙,防堵墙,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风险管控是事前预防措施:隐患排查治理是过程控制措施:应急救援是事后应急处置措施:,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管控措施预防,隐患排查治理预防,事故,“安全双重预防”与事故应急救援关系图,事故应急救援,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一、基本概念1、风险点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如:煤矿井下炸药库、提升机房、水泵房、风机房、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

2、变电所、采掘工作面等。2、危险源危险源指的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如:井下中央变电所这个风险点包含的危险源有馈电开关、变压器、供电线路、防水闸门、高低压开关柜等。,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一、基本概念1、风险点2、危险源3、风险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风险=可能性严重性如:路旁边建筑物内的人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极小,但这样的事故风险也有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生就可能是严重的事故。,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一、基本概念1、风险点2、危险源3、风险风

3、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如:高压开关柜是个危险源,这个危险源包含的风险有触电、短路、着火、故障停电等。如右图所示。风险与危险源的联系与区别: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即讨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则无从谈起。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级别往往不同。,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一、基本概念1、风险点2、危险源3、风险4、风险与危险源、风险点、隐患的关系(1)风险点与危险源、风险的关系 一个风险点由多个危险源构成,一个危险源又由多个风险构成,

4、也就是“一点多源、一源多险”的道理。没有风险就不会有危险源,没有危险源也就不会有风险点。但风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一、基本概念1、风险点2、危险源3、风险4、风险与危险源、风险点、隐患的关系(1)风险点与危险源、风险的关系(2)风险和隐患的关系:风险有可能引发事故,是产生隐患的原因;隐患有可能发生事故,是发生事故的根源。风险的任何一项管控措施不到位或失效就产生一个对应的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没有得到治理,就可能发生事故。如:高压开关柜触电风险的管控措施之一,操作高压开关柜应佩戴合格有效的绝缘手套、绝缘胶靴,而实际操作未佩戴使用即成为一个事故隐患。,安全风险,事故隐患,

5、管控措施预防,隐患排查治理预防,事故,安全双重预防示意图,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一、基本概念二、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方法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就是全面查找出安全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按照不同的风险级别确定管控人员进行分别管控,以达到安全风险有效控制的目的。(一)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成立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组织机构,组织人员开展风险分级管控相关规定的研究、分析和学习工作,全面掌握安全风险分组管控的原则、方式和方法,确定工作方法,制定工作方案,全面系统的进行安排和布置。,1、成立安全风险分组管控组织体系,建立全面系统的分级管控制度,明

6、确各级管控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方法和监督考核办法。,2、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体系,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的安全风险评传判定标准体系,使门评判工作标准化、体系化。,3、建立安全风险评估评判体系,依据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评判标准,制定监督考核细则,建立实时监督考核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监督考核。,4、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体系,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一、基本概念二、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方法(一)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二)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实施,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所有工作种类、工序、工作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制定切实可靠的实施计划。组织相关人员

7、及现场操作人员学习评判标准和有关管理制度,统一思想,掌握工作方法。,1、编制工作实施计划,组织培训学习,对全矿进行安全风险辩识和评判,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进行分级管控和日常监督、检查及考核工作。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重新险辩识,并修改管控措施。,2、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辩识,实施分级管控,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奖惩兑现,并定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持续进行改进提高,确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有效。,3、定期进行工作总结,持续改进提高,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一、基本概念二、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方法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及评估方法(一)

8、综合辨识程序(二)专项辨识程序(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编写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应遵循范例编写。煤矿生产单位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和专项辨识评估报告,应按照省煤管局关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例编写,并与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紧密结合,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应具有针对性,明确施工单位、责任部门,风险地点及管控时间。,1、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2、月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1、安全生产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专项辨识评估,4、特殊工作前的专项辨识评估,2、重大项目设计前的专项辨识评估,3、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专项辨识评估,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一、基本概念二、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方法三、安全风险分级管

9、控的辨识程序及评估方法(一)综合辨识程序(二)专项辨识程序(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编写(四)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及分级标准1、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或危险环境风险评价法确定风险等级。各单位在风险辨识基础上,依据本单位的安全风险评估办法中提出的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本单位年度安全风险辨识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级,确定本单位重大风险。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采用与风险有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可能造成的后果C”等3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D。计算公式:D=LEC,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三、安全风险

10、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及评估方法(四)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及分级标准1、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计算公式:D=LEC安全风险分级评估参数及风险分级标准,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及评估方法(四)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及分级标准1、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2、科学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分析风险时: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看表面现象。,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及评估方法(四)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及分级标准1、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2、科学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分析风险时: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二是要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估,

11、立场正确,W,W,E,M,?,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及评估方法(四)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及分级标准(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安全风险实行分级管控,并坚持遵循“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的原则“。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安全风险管控的监管工作。2、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矿(厂、公司)、区队(车间、站段)、班组、岗位”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3、各单位业务部门应结合业务保安职责,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

12、岗位实行重点管控,对辨识评估出的中等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并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风险管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即:采用怎样的方法和手段(监督、检查、培训检修、维护)才能让危险源/风险的状态或行为符合标准要求。如:管控高压开关柜触电风险的措施应采取:a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b操作高压开关柜,佩戴合格有效的绝缘手套、绝缘胶靴,站在绝缘平台按章规范进行操作;c加强设备日常维修维护,确保各类保护齐全可靠有效;d操作范围内设置栅栏警戒,防止其他人员误入等。,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

13、程序及评估方法(四)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及分级标准(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各级责任,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及评估方法(四)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及分级标准(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六)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培训及管理,各单位要在地面醒目位置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建立完善安全 风险公告制度,培训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专项培训;每年对全单位所有人员进行以年度、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和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

14、、应急措施。,2、加强风险教育 和技能培训,各单位业务部门要探索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监测和预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3、建立安全风险管控 信息化管理系统,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及评估方法四、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各单位应遵循“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的原则,坚持年度辨识为统领、专项辨识为支撑、岗位辨识为核心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深化四级风险排查,严抓人、机、环、管四个要素。煤矿应编制配备岗位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卡,明确每个岗位的危险因素、风险名称、风险后果、风险等级及相应管控措施。五

15、、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库、一图、二清单”,1、建立安全风险点基础数据库,一库,2、建立安全风险点动态分布图,一图,3、建立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和管控措施清单,二清单,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总结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可概括为:“一矿多点、一点多源、一源多险、一险多控、失控为患”。即,一个矿井存在多个风险点,一个风险点包含若干个危险源,一个危险源对应若干风险,一个风险有多条管控措施,某个管控措施执行不到位(或失效)就形成了对应的隐患。,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发生事故的根源: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

16、方法;,事故隐患,隐患排查治理,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大量的事故隐患未给我们整改机会,事故就发生了,魏文王与扁鹊,故事:扁鹊的医术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17、”,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1、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概念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定义(简称:事故隐患),安监总局进行了修正。(1)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7第16号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定(修正版)国家安监总局令2007第16号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

18、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内容,生产事故隐患内容,1、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 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2、人的不安全行为;,3、物的危险状态;,4、场所的不安全因素;,5、管理上的缺陷;,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内容 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

19、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关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隐患:为了准确认定、及时消除煤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法规,国家安监总局制定并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85号下发了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判定标准。本标准列举了十五类65种煤矿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1、全国煤矿统一执行一个标准:收回了认定办法赋于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根据本地实际认定“其它安全

20、生产隐患”内容的授权,其今后不能再额外追加重大隐患认定事项。陕西省煤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察办法及各分局同时制定的监察细则已作废。依据:安全生产法第113条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特点,2、充分吸取事故教训:,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特点,增加“裸露”放炮内容,将“制作假图、隐瞒采掘工作面”列为重大事故隐患范围。,将“强降雨天气不执行灾害天气停产撤人制度”增加为重大隐患。,通过对2003年到2008年28起瓦斯特大爆炸事故的分析发

21、现,放明炮、糊炮是造成特大事故的重要原因。,四川肖家湾煤矿“8.29”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黑龙江鸡西安之顺煤矿“8.14”透水事故、安徽淮南东方煤矿“8.19”瓦斯爆炸事故和湖南怀化双木湾煤矿“6.18”透水事故等多起事故中,均热映填报假图纸、隐瞒采掘地点是造成事故和影响事故救援的的重要原因,吸取2007年山东新汶华源煤矿“8.17”洪水淹井特别重大事故教训。,1、全国煤矿统一执行一个标准:2、充分吸取事故教训:3、预防性条款与追加惩罚性条款并重: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列举了15个方面65项重大隐患包括预防性条款和惩罚性条款二部分。预防性条款(51项)占绝大多数,主要是针对可能导致事故、重特大事故、难

22、以整治的隐患;惩罚性条款(14项)针对一部分即时可以得到整改、已经发生但未造成事故的隐患,保留和设立惩罚性条款的目的就是执法部门事后可以追加处罚的权力,给予煤矿以警醒,防止煤矿出现习惯性违章。比如:超能力生产问题:当检查发现时,煤炭已经采出,但并未造成事故,似呼没有造成什么后果,可以不予以处罚。但若长期放任煤矿超能力生产,就会带来接续紧张、没有灾害治理 时间、劳动组织混乱等重大问题。瓦斯传感器悬挂位置问题:虽然不至于立即造成事故,但若不予及时进行惩罚性处罚,不足于引起煤矿的重视,煤矿就会因为违章而没有处罚形成习惯性违章,将给瓦斯灾害防治工作带来重大的裎害。,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特

23、点,标准第三条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以下15个方面,(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二)瓦斯超限作业;(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不能正常运行;(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六)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七)超层越界开采;(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十一)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十二)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十三)煤矿实行整体承

24、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十四)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十五)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标准第三条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以下15个方面,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二、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规范和指导煤矿企业(含煤炭为非主营业务的企业)和煤矿(包括生产、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煤矿)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

25、理工作,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防范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国家安监总局以安监总厅煤行2015116号文件,对煤矿企业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提出了基本要求。,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二、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内容,(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二)事故隐患分级管控标准和机制;,(三)风险预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记录报 告、安全监控、督办验收等工作机制;,(四)信息管理体系;,

26、(五)资金保障、通报监督、教育培训、考核奖 惩等保障制度。,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二、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体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1、主要负责人的责任;,2、分管领导的责任;,3、各业务管理部门及业务人员的责任;,4、各操作岗位人员的责任;,5、托管单管的责任;,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二、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二)建立事故隐患的分级管控标准和机制,事故隐患分级管控标准和机制,1、制定事故隐患的分组标准;,2、明确各级事故隐患的治理、督办和验收等工作的责任单 位和责任 人员,第二部分 生产

27、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二、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机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1、建立预防事故隐患的工作机制(包括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事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3、建立事故隐患记录报告工作机制;,4、建立事故隐患分级治理的工作机制,5、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分级督办、分级验收机制;,1、岗位操作过程中排查;2、区队日查;3、主管业务部门旬查;4、企业定期全面排查,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二、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四)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管理体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体系,1

28、、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2、建立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和汇总建档工作制度;,3、定期分析隐患产生产的规律,制定预防性措施;,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二、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保障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保障制度,1、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保障机制;,2、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制度;,3、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制度;,4、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报制度;,5、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考核机制;,王永生,三、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该注意的事项(一

29、)事故隐患排查要做到“五个即要、五个更要和二个区分”即要排查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更要排查是否违反规程和安全生产的有关管理制度;即要排查岗位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更要排查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即要排查物的危险状态,更要排查管理上的缺陷;即要排查场所明显的不安全因素,更要排查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即要排查一般隐患,更要排查重大隐患。要区分问题和隐患的区别,要区分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区别。,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该注意的事项(二)事故隐患治理要坚持一个“快”字,杜绝一个“拖”字 对发现的隐患能现场立即整改的,要立足于现场立即整改,

30、不必进入隐患整改的闭环程序,但要登记上报,以做为统计分析的依据;对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隐患要坚持“先停快改再生产”的原则,停止生产进行整改隐患,隐患整改后经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对重大事故隐患必须先停止生产,并按照“五落实”的原则进行整改,整改期间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控“。,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该注意的事项(三)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坚持“主动”,严禁被动 企业要主动排查、主动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及时上报,以充分落实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主体责任。主动排查治理的重大隐患安监部门不予以追究责任。重大事故

31、隐患上报的内容包括:一是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是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是隐患的治理方案。,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王永生,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该注意的事项(四)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简化管理程序,做到科学、及时、准确,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分级下发,治理单位,动自,管控部门,填报,完成治理,自动,管控,验收,验收,验收合格,填报结果,自动消号,号消,统计分析,提供改进依据,排查隐患,填报,(一)法律依据 重大事故隐患认定的依据是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局令85号),惩处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2015

32、修正版(国务院令第446号)。(二)把握好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的关系 不在15个方面65项重大隐患范围内的其它隐患仍然是隐患。一般隐患限期整改并也需要查处,如不查处有可能发展为重大隐患,这也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点。例如:矿井全年原煤产量超过核定(设计)能力的110%,或者矿井月产量超过矿井核定(设计)生产能力10%的,认定为重大隐患。但,五、重大隐患查处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产能产量产能110%,认定为,一般隐患,查处,限期整改并惩处,(三)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停产整顿并依法予以惩处,直至关闭 国务院特别规定2015修正版(446号令):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煤矿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生

33、产,排除隐患(规定的15个方面的重大隐患)。第十条煤矿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情形之一,仍然进行生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提出整顿的内容、时间等具体要求,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3个月内2次或者2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然进行生产的煤矿,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闭该煤矿,并由颁发证照的部门立即吊销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该煤矿的法定代表人和矿长5年内不得再担任任何煤矿的法定代表人或者

34、矿长。第十一条 对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颁发证照的部门应当暂扣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五、重大隐患查处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四)煤矿停产整顿必须严格按程序验收复产 国务院特别规定2015修正版(446号令):第十一条 对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颁发证照的部门应当暂扣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应当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安全技术规定;整改结束后要求恢复生产的,应当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自收到恢复生产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组织验收完毕;验收合格的,经组织验收的地方人民

35、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字,并经有关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核同意,报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颁发证照的部门发还证照,煤矿方可恢复生产;验收不合格的,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擅自从事生产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重大隐患查处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五)鼓励煤矿企业主动排查上报、自觉整改重大隐患 国务院特别规定2015修正版(446号令):第九条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

36、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煤矿企业应当对本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所列情形定期组织排查,并将排查情况每季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写出书面报告。报告应当经煤矿企业负责人签字。主动排查整改并上报的重大隐患不予以追究责任。煤矿企业未依照规定排查和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并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五、重大隐患查处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五)鼓励煤矿企业主动排查上报、自觉整改重大隐患 依据国务院特别规定2015修正版(446号令)第九条规定制定:,

37、五、重大隐患查处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建设指南(试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煤行2015116号(2015年12月8日颁布),安监总局和煤监局二个指南2015116号,第14条第二款:对于主动上报并停产整顿重大隐患的煤矿企业,负有煤矿安全监管的部门不应将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第13条第二款:主动上报并按规定停产治理重大隐患的煤矿企业,可在整改结束自行组织验收合格后恢复生产,(六)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查处工作流程,五、重大隐患查处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企业隐患排查政府监督检查,重大隐患认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依法作出处理

38、决定,特别规定督办指南,停产整顿挂牌督办,复查验收,合格,恢复生产,限期整改挂牌督办,合格,销号,停产整改隐患上报,恢复生产上报销号,隐患排查制度,不合格,关闭矿井,特别规定,(七)正确认识“停产整顿”规定的严肃性和危害性,五、重大隐患查处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停产整顿,主观,主观,立即全矿停产整顿,立即区域停产整顿,重大隐患危及全矿安全,可能立即造成严重后果,重大隐患危及区域安全,可能立即造成区域严重后果,按期完成重大隐患整改,并及时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恢复生产,客观,重大隐患危及工艺等安全(如人员、设备),立即整顿,停止使用,停止工作,验收不合格予以关闭矿井,防风险 除隐患 遏事故,总 结 安全风险是产生事故隐患的根源。安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就会转化为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治理,就会引发事故,隐患愈大,发生事故的危害愈大;管控好各类安全风险,防止安全风险转化成为事故隐患,是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本;及时治理事故隐患是遏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祝大家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