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教育活动.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1413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教育活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九章教育活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九章教育活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九章教育活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九章教育活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教育活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教育活动.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教育活动,第九章 教育活动,本章提要:1教育活动就是教育主体能动、现实地改造世界,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生动发展的社会运动过程。可从体育活动的任务、性质和时空三个维度分类。2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活动居于主导地位,起支配地位。3从教授活动的历史进程看,先后经历了个别教授式、班级教授式、人组教授式和综合教授式等四种主要模式。4学习活动是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有接受式和发现式两种学习方法。,第一节 教育活动概说,一、教育活动的界定,第一:主体与客体是构成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第二:能动性与现实性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第三:社会交往或互动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基础。,第一节 教育活动概说,二、教育

2、活动的结构,(一)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以教育活动的任务为标准,可划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活动,以教育活动的性质为标准,可划分为教授活动、学习活动和管理活动,以教育活动的时空为标准,可划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第一节 教育活动概说,二、教育活动的结构,(二)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动力系统,工作系统,监控系统,第一节 教育活动概说,三、教育活动的意义,(一)教育活动是教育现象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二)教育活动是教育功能真正实现的根本环节,(三)教育活动是个体全面素质形成发展的动力源泉,第二节 教授活动,一、教授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一)教授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3、的历史考察,(二)教师教授活动地位的现实分析,第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第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第三,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评价者。,第二节 教授活动,二、教授活动的主体与客体,(一)教授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的历史考察,“三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或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构成的三边活动;“四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手段构成的多边活动;“五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五要素构成的多边活动;“六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六要素构成的多边活动。,第二节 教授

4、活动,三、教授活动的方法,对教授活动的分类方法需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把教授方法的外延无限地扩大,以至于扩大到与教育方法等同的地步,即教育方法就是教授方法,教授方法也是教育方法。二是把教授方法的外延无限缩小,缩小到与知识传授的方法相等同,即教授方法就是传授知识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等等。,第二节 教授活动,三、教授活动的方法,为了从总体上对教授方法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我们拟选择纵横两个维度加以分类。,首先,从纵向立体角度对教授方法加以划分。第一个层次是理论性的教授方法,如启发式教授法、注入式教授法等等。第二个层次是技术性的教授方法,如讲授法

5、、谈话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等等。第三个层次是操作性的教授方法,如美术课的写生法、音乐课的试唱法、外语课的听说法、劳技课的工序法等。,第二节 教授活动,三、教授活动的方法,为了从总体上对教授方法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我们拟选择纵横两个维度加以分类。,其次,从横向平面角度对教授方法以形态划分。第一种形态是语言性教授法,是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主要传递方式,它比较适合于以文字和其他符号为载体的教授内容,其特点是间接经验的传递准确、迅速、量大。第二种形态是直观性教授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种形态是身教性教授法,如榜样法、示范法等。第四种形态是陶冶性教授法,如暗示法、

6、情境法等。,第二节 教授活动,四、教授活动的形式,教授活动的形式就是教师利用教育空间,分配教育时间,合理组织学生,实现师生相互结合的方式。从教授活动的历史进程看,先后经历了如下四种主要模式:,(一)个别教授式,(二)班级教授式,(三)分组教授式 1根据教学任务临时性地分组。按照能力分组。,(四)综合教授式,第三节 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的特点,(一)关于学习活动本质的认识,特殊认识说。,.认识发展说。,该论点认为:学习过程是以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学习过程是以智力为关键的品德、智力、体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过程是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发展

7、过程,是一个发展性的认知过程。,第三节 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的特点,(一)关于学习活动本质的认识,.多重本质说。,.认识实践说。,.联结认知说。,第三节 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的特点,(一)关于学习活动本质的认识,在关注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抛开先验的纠缠,得出下列认识:,.学习是一种以认识为主的活动。,.学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第三节 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的特点,首先,有教师参与指导。,其次,以教材作为对象。,第三,求自身全面发展。,(二)学习活动的一般特点,第三节 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教材是学习活动的客体,学具则是学生认识和把握主体的工具,学

8、习活动包括活动主体,活动客体和活动工具三大部分。,第三节 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的方法,首先,根据学习方法的概括程度和适用范围,从纵向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论性学习方法,如接受式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等。,第二个层次是技术性的学习方法,如预习法、听课法、复习法、作业法、小结法、课外阅读法、观察法等。,(一)学习方法的分类,第三个层次是操作性学习方法,如外语单词的联想配对学习法、历史年代图表记忆法、文学作品的赏析法等。,第三节 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的方法,其次,根据学习法的特点和性质,从横向划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接受性学习法,如听讲法、鉴赏法、观察法、读书法等。,第二种形式是表

9、达性学习法,如表达法、写作法、实习法、实验法、表演法、练习法、劳作法、创作法等。,(一)学习方法的分类,第三节 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的方法,“接受”是与“传授”相对应的概念。所谓接受式学习方法就是教师以口头语言传授的方式,把学生要学习的全部内容以现成的定论呈现给学生,学生只需把这些内容内化而无需独立的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接受式学习法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论,遵循的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顺序。它的优点是时间省、效率高,有助于学生的迁移,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接受式学习法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法。,(二)接受式学习方法,第三节 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

10、的方法,“发现”是与“启发”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发现式学习方法是学生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求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发展多种能力的学习方法。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不同,发现式学习并不靠提供并说明现成的结论,而是由学生自己体验所学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科学的结果和发展过程。,(三)发现式学习方法,第三节 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的方法,发现式学习方法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三)发现式学习方法,1.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2.树立假设。,3.上升为概念。,4.转化为新的能力。,第三节 学习活动,四、学习活动的形式,所谓导学式就是学生在教师精心指导下开展

11、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有教师指导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因此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的主要形式。,(一)导学式,导学式是一种师生双方交互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学生的自学;二是教师的指导。,第三节 学习活动,四、学习活动的形式,导学式的展开顺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对学生来说,第一阶段是预习检查,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动机;第二阶段是练习深究,目的在于锻炼意志;第三阶段是复习应用,目的在于变成实际行为。,(一)导学式,对教师来说,第一阶段在于诱导、矫正 第二阶段是检查、补救 第三阶段是整理、评定,第三节 学习活动,四、学习活动的形式,导学式的展开顺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具体顺序可如下表:,(一)导

12、学式,第三节 学习活动,四、学习活动的形式,(二)互学式,所谓互学式就是指学生之间相互直接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学生之间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彼此比较了解对方的学习难点,因此也是学生学习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互学式是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具有一定人数的学习小组来展开学习的一种形式。,伙伴互学式是指个别学生之间展开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组织形式。具体有同伙伴体和异伙伴体。,第三节 学习活动,四、学习活动的形式,(三)自学式,所谓自学式是指学生以教材为对象借助工具、手段独立展开学习活动的一种形式。自学是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的

13、不教,现在的导学、互学是为了将来的自学,特别是随着学习化社会的来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能独立学习就显得更重要了。自学式的特点是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速度调整学习进度,有利于照顾每个人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等。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自学式学习活动的开展。诸如程序学习、计算机辅导学习及网上学校等都是自学式学习活动的多种形式。,复习与思考,1什么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如何进行分类?2结合实际阐述教育活动的意义。3结合实际试分析教授活动的主客体及相互关系。4教授活动的形式有几种?学习活动的形式有几种?试加以说明。5试分析学习活动的主客体及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