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项目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2016-8-27.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41983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弱电项目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2016-8-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弱电项目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2016-8-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弱电项目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2016-8-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弱电项目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2016-8-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弱电项目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2016-8-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弱电项目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2016-8-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项目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2016-8-27.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刖三:设计是工程的成败之本,系统工程项目设计的正确与否、合理与否,都将直接关系着后面的整个工程的实施,因此,弱电项目首先必须要高度重视各子系统的工程设计。怎么设计呢?设计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呢?正文:弱电系统的子系统多,所牵涉的高新技术多,弱电项目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其中尤其应注意下列几个关键的问题。一、用户需求首先,在方案设计前一定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客户需要弱电项目中哪些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能实现的功能、系统的定位、所选品牌的档次、用户的预计投入等等问题。设计者应首先通过与业主口头交谈、讨论和分析研究收集用户对弱电系统所提出的设想、要求和问题,限定弱电系统所达到的目标。在此

2、基础上,设计者整理用户的需求,对业主的要求明确化、定量化,形成科学的、严格的、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即:从功能、性能、实施和费用等方面结合现有的产品和各类相关技术确定系统目标。二、现场勘察现场勘察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弱电工程商必须在动手设计前进行。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例,监控点选点的合理与否?选什么样的摄像机与镜头?要不要球机?其安装位置与高度、传输距离、工作环境、传输方式、设备的配置等诸多方面都起到决定性因素,所以必须非常重视。因此,在进行现场勘察时,重点研究建筑物的功能,必须要对拟建设的各个重点部位做出记录,画出草图等,以备设计方案时作为重要依据。三、系统性价比的考虑工程上要考虑在

3、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尽量简化系统、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不同的控制组合方式不但关系到智能系统本身的投资,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被控机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设备费用。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为例,宜多采用开关控制方式,少用无级调光控制做法。照明亮度和场景的变化与控制,可通过灯具布置上的变化、照明配电回路细分和增设来调配实现,同样达到多级控制、多种变化的效果。这样做不仅简化了系统复杂程度,也降低了照明灯具、光源的技术要求,又可大幅度降低投资多达3-5倍以上。因此,除必须进行无级调光的特殊场合外,建议照明调节采用多级开关控制方式。此部分还有一点需要指出,项目本身的建设性,高端标志性工程要考虑达到的功能性,不是所有的

4、便宜都是好,安全、稳定、高效的智能化设计四、初步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在确定系统目标基础上,设计者应围绕用户需求和建筑物的功能,从宏观角度对弱电系统的总体规模和性能指标、各个子系统的规模和性能指标、所选用的技术和如何实现等进行叙述和论证。使用户有一个总体概念和了解,对今后的实施和经费做到中心有数,同时它也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文档资料。规划设计方案一般包括:目标系统的总体概述、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各子系统的描述。其中各子系统的描述包括:系统目标、系统功能、系统实施计划、系统经费概算。规划设计方案要注意以图文并茂的形成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设计意图充分表达出来,以供有关决策和技术人员作为论证和评价的基

5、础。在规划设计方案出台后,则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即主要对该弱电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作出明确的判断,只有在调查判断过程中,确认建设该系统符合上述三条时,才可进行下一步设计。五、弱电机房的规划智能化子系统较多,要求各异,又常共用主机房。在各子系统基本确定后,应把它们对机房布置的具体要求归纳起来,统一由设计总包协调、规划、设计,制定装修标准,避免施工上各自为政、管理上混乱无章。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中控室应按有关规定标准设置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或恒温恒湿设施,铺设防静电架空地板,进出洞口要有防堵措施,不能有无关的管道穿过。要统计各系统用电消耗功率,留足容量,设置专用的电源配电箱,建

6、议采用双回路供电末端切换的方式,并且各个子系统可共用一套UPS电源。重要的机房消防设施如各种气体灭火装置应同时规划设计。中控室还应提供连接各个弱电子系统的专用接地端子排。要统一布置安排布置各种设备盘、柜、显示屏幕墙、台座支架的排列方式和位置,走线应规整划一。保证各个系统总体安装效果既美观、实用,又便于以后使用和管理。六、弱电间的位置和容量现代建筑中其弱电系统大量增多,而电子设备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特别对温度尤为敏感。现场设备需要有足够空间与位置,以满足安装、测试、使用、检修上的要求,而且弱电设备和线路与其他专业设施紧邻,也存在着安全、干扰、稳定性方面的隐患。即使是普通建筑物也应考虑,若干年后也

7、有翻修、改建、更新换代上的需求,因此建议新建工程各楼层部位应设立独立的弱电设备间和井道。专用弱电间应考虑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措施和工作照明,配置充足的工作电源,最好由专用PI路或应急供电回路配送,有时还得由控制室集中管理和控制,弱电间还应有进出孔洞封堵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楼层弱电间涵盖的服务范围要受到系统、设备信号总线传输距离的限制。例如:综合布系统水平工作区长度不得超过90米,考虑到线路上下弯曲绕行,服务半径通常不超过50米,否则应调整弱电间位置和数量,改变网络架构。七、弱电管道的定位与其它专业的协调智能化弱电系统管道、线槽在建筑工程中是属于辅助设施,通常应避让于风管、水管、强电管槽,故设计

8、上要主动先与其他专业沟通,安排好合适的布线途径、高度和位置。在设计图纸综合及会审时,更要注意这个问题,避免设计上赶出图时间而疏忽,造成施工上冲突、返工与浪费。大体量设备(如大型显示屏、大音箱等),在土建结构、装修设计时,就应商量好留有足够大的空间和最佳位置,预留尺寸适宜的孔洞和安装固定的预埋件。安装吊支架应牢固可靠,设备部位最好由装修统一归口,达到较好装饰效果。八、设备选型建立初步规划的方案后,为落实保障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应对整个系统的所需设备向各设备制造商进行咨询调研,必要时还可进行实际测试比较,从而选用性价比最高的并经过智能化评估过的可靠的设备。系统设备、部件与材料的正确选择,能使设计方案

9、达到最优。为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最优,即经济合理,必须正确选择系统的设备、部件与材料,因而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注意不能片面追求系统设备的先进性设备的先进性与系统的先进性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相反,从使用目的来看,能用较低级设备达到使用目的的系统要比使用高级设备达到同样目的的系统更为合理。实际上,个别明显的不合理设计,在许多已有的工程中确实是存在的。个人的看法是,只要能达到使用目的,系统组成的设备应越少越好,设备越简单越好,这样可靠性要好一些。2、注意系统工作环境温度、工作场所一般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40+35;其它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10+55;室内工作的设施:-5+40。还有考虑一下

10、安装场所,比如电厂的锅炉房,钢厂的沙尘等等,都要考虑设备的产品参数。3、注意选用设备的兼容性选用的设备不能只考虑使用价格贵、品牌响的产品为好,还要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如摄像机选择的是是高清晰,失真小的设备,那么显示设备必须与之配套,也要在清晰度上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再高清的摄像机也无用。再如楼控系统在通讯协议上应能够具有良好开放性和通用性,以确保用户在日后系统的升级和扩容上不受单一产品通讯协议限制,方便的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和扩容。4、注意选用设备的易维修性在高大空间建筑物中,常有一些受控联动/反馈的阀门、执行机构等,设置于高空地带/不能上人的吊顶内,造成调试、维修、检查、复位极其困难与不便,常要大

11、动干戈重搭脚手架和工作平台,遇到每年年检也很麻烦费事。因此,这些场所应选用能自动/电动复位的设备和产品,也可改用其他的安装方式便于人员查看和操作,有特别要求的还要考虑设置专用维修通道。九、个别系统预留发展空间通信自动化是智能建筑三大内容之一,目前这方面的发展迅速、需求尤为急切,要有一定的超前考虑,提高设计标准与要求,加重其投资比例。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的神经元,遍及建筑物各处,是各个行业通信网络化的基础,建议建筑内外各使用空间、墙体、地面都要充分考虑今后发展需要,多增设一些信息点,按照智能建筑标准要求适当增加些系统余量,避免今后使用空间的用途一有变化,飞线、明线到处是,极不便利和雅观。万兆网络、

12、光纤入户是今后发展必经之路,适当的部位要考虑留有光纤信息点或增容管道,此外,要求设有信息点位置的附近,一定要配套电源插座或配电设施。对某些分期实施的系统,预埋件、预留孔洞、预埋管线要提前设计留设,便于以后安装施工。例如,在弱电出户管道进建筑的位置,应适当多留2-3根直径IoOmm左右地下穿墙钢管,以备以后增扩,大型建筑物还适当多留几处。十、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系统施工图设计,它是系统技术设计和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总称,通常在系统初步设计和总体设计后即可进行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图设计首先是将系统初步设计和施工方案中较原则的软、硬件配置,系统功能要求作细致全面的技术分析和工程参数计算,取

13、得确切的技术数据后,再绘制在施工平面图纸上。特别是集成系统更需要对其有关子系统在各专业方面的安装工艺、接口界面等提出详细的要求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对于土建施工中要求预留孔洞、预埋件、线槽和桥架的的敷设也需在施工图中有明确的位置、尺寸、走向等,对于系统所需监控和管理的各类定型机电设备产品的施工安装图绘制也应采用国家标准通用图集以便节约工时和加快施工进度。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深度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中央监控室、各类弱电机房的位置大小、平面布置要求。(2)土建施工所需预留孔洞、大楼进线的需求及与其它建筑信息连接的情况。(3)与其它专业协调,确定预埋件和线槽、桥架的安装位置、尺寸以及走向。(4)系统现场设备的定位及安装要求。(5)系统现场设备的安装与精装修及其它专业的配合要求。(6)系统配线规格和布线要求。(7)相对不变层(如设备层)、层面部分区间、大楼接入网的管道预埋。(8)系统设备线路端接的编号和方式。(9)作好弱电设备机房和弱电井的电源和接地预留、接地可采用联合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采用弱电单独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Q。薛哥小建议:初次接入智能化设计工作的,先从规范学起,多看规范书,多看别人的设计方案,多看设计的图纸,一个一个系统的深入学习,最后综合所有的系统设计,就是一个标准的设计方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