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2804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北仑人民医院放射科 吴海霞,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irector Digital Panel Radigraphy DDR)。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平板数字探测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临床在成像技术上是一个飞跃。数字探测器代替了传统X线设备由影像增强器、摄像头、光学系统和模数转换器构成的影像链。由直接数字化代替传统的模数转换。因而避免了影像链上诸多环节对影像产生的影响,减少了图像的噪音和失真,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扩展了影像的动态范围。,一、DR工作基本原理,X线透过人体后,有不同程度的衰减,作用于数字平板上的非晶硅或非晶晒阵

2、列板上,由于X线的强弱不同,硒或硅表层光导体按吸收X线能量的强弱产生正比例的正负电荷对(electoron hole pairs)顶层电极与集电矩阵间在硅层产生的电场,使X线产生的正负电荷分离,正电荷移向集电矩阵,至储存于薄膜晶体管内的电容器,矩阵电容器所存的电荷与X线影像成正比,随后扫描控制器读取电路将光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化图像数据在采集工作站内存储、处理。在影像监视器上显示,图像采集和处理在计算机控制下完全自动化,包括图像的选择、图像校正、噪声处理、动态范围,灰阶重建,输出匹配等过程。上述过程完成后,扫描控制器自动对采集板内的感应介质进行恢复,整个过程约10余秒。,二、DR的主要特

3、点,1.DR成像速度快,采集时间10ms以下,成像时间仅为5秒,放射技师即刻在屏幕上观察图像。数秒即可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根据需要即可打印激光胶片。2.辐射量小。D R具有较低的辐射剂量,对患者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3.DR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低噪声率,非晶硅接受X线照射后直接转换为电信号,可避免其他成像方式如屏胶体系、CR等光照射磷物质后散射引起的图像锐利度减低,因此可获得高清晰图像。4.DR的直接转换技术,使网络工作简单化,效率高,为医学影像学实现全数字化和无胶片化铺平了道路。有效解决了图像的存档管理与传输,采用光盘刻录成本低廉,并可使影像进入 P ACS系统,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4、,并给我院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DR临床应用,DR的诊断依据与传统X线平片基本一致,但数字化图像的后处理明显扩展了诊断的范围。这是传统的屏胶体系X光片无法与之比拟的。,1 D R在头颈部检查中的应用。,头颅切线位:显示头颅包块软组织影与颅骨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头颅凹陷骨折的折线影,骨碎片的移位情况。,面部骨外伤:眼眶区骨折,有时患者出血可显示密度升高或可见透光积气影,用 D R的窗宽、窗位处理可根据诊断的要求控制某个图象区域的亮度,增加碎骨片及眶底骨质的对比度,抑制积气、积液的对 比度,从而清晰显示骨折线(图3)。鼻骨侧位一次成像后能显示上起鼻额缝的细长三角形致密影,下部薄骨质处的

5、骨结构(图4)。对骨折片变形、移位及周围软组织肿胀程度的观察更全面细致。下颌骨骨折,在各种组织结构重替较多的情况下,可清楚观察到患者牙齿段落、颞下颌关节脱位及骨碎片的移位情况,采用低亮度、高对比度、正反影和图象放大法去辨别骨折线。,颈部:颈部正位显示增大的甲状腺对气管的压迫、移位。颈椎侧位显示软组织、项韧带钙化,运用亮度调节与对比度处理改善颈部密度层次及椎体的锐利度,大大改善软组织的分辨率,2 D R在胸部的应用,肺炎:通过高对比度和窗宽、窗位的变化可见肺野炎性密度改变的影像,其界限清晰,其密度从炎性病灶中心向周围逐渐变淡;用黑 白反影技术可提示炎性病变周围无异常血管团的存在,结核:D R系统

6、对结核的诊断根据临床分型即可作出。对结合球的鉴别可通过黑 白反影技术,显示病灶中心及边缘的密度差异。周边的卫星灶以及周围无异常血管团,3 D R系统在骨骼、肌肉系统中的作用,(1)在骨骼、肌肉系统,D R的曝光量仪为普通 x线的1 0 一3 0。用低对比度和高亮度处理,使软组织结构显示更加清晰,可清楚显示关节囊、关节间隙、皮肤、皮下脂肪、肌腱、韧带、软组织内肿块的边界。用高对比度和低亮度处理技术可明确骨皮质、骨小梁有无骨折。,(2)当患者在四肢和骨盆有石膏固定时,不必取掉石膏,D R系统可在曝光时自动增大摄影条件,在成像时采用组织均衡技术这样可较好显示骨折线影和骨质变化,也可在图象后处理时,利

7、用窗宽、窗位和调节对比度技术,更进一步清晰显示骨质情况,4 在儿科方面的应用,儿科疾病 x线检查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曝光次数,降低辐射剂量,特别注意对敏感部位的防护。D R曝光时问极短,采集速度快,解决了传统 x线摄影技术上的难点(呼吸不能控制,患儿不配合所造成的运动伪影)曝光时间很短,患儿的动度不会影响图象质量。,5 对急诊危重患者的应用,临床外伤急诊危重患者情况紧急,体位不配合,摆位难以控制,传统 x线曝光条件不易掌握,因此图象质量较差。D R具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和先进的自控曝光剂量技术,采集速度快(3秒成像)加之强大的图象后处理功能,使各部位的检查都能得到满意的图象质量,

8、大大的减少了检查的重复性,为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6 D R系统的其它应用,异物定位:D R系统空间分辨率高,影像处理时可任意调整窗宽、窗位,采用黑 白反影和图象放大技术,便于发现金属、玻璃、泥沙乃至木屑等各种异物影。多种体位定位后,便于临床去除异物。,在腹部,用高亮度处理观察膈下游离气体影,腹部包块及嵌顿的软组织影;用低亮度处理观察肠梗阻的气液平面影,放射科作为一个重要的医技科室,对临床急诊患者的诊断处理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R清晰的影像质量,高速度的数字图像采集,强大的数字化后处理功能,简单方便的使用操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放射诊断医生、临床医生,能在更多维度、层面作出分析,极大地支持了明确诊断的依据,今后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必将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医学影像形态学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