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报告洗涤电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2835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报告洗涤电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D报告洗涤电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D报告洗涤电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D报告洗涤电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D报告洗涤电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报告洗涤电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报告洗涤电机.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7预防和标准化,D0信息来源,目录,D0 信息来源,内容:反馈客户:重庆XX汽车公司 涉及项目:xxxxxx洗涤罐总成,D7预防和标准化,D1 建立小组,D1 建立小组,D7预防和标准化,D2 问题描述,D2 问题描述,.售后2011年11-12月2012年3月共3个月售后件严重异常,主要问题:电机不工作(电机卡死,无法转动)。,粘合处(卡死),三包件检测记录,D7预防和标准化,D3 临时措施,D3 临时措施,.无,D7预防和标准化,D4 根本原因,D4 根本原因,1.由于超声波焊接棒有磨损,导致电机底盖在超声波焊接时焊接压陷太深,致使洗涤电机泵腔空间变小加上装配不到位,个别电机叶轮和底盖

2、有平面紧接触的现象,若在“干转(无水状况)”通电30秒钟以上的条件下,叶轮和底盖就会由于高速摩擦产生高温将叶轮或底盖的摩擦面熔化,一旦停止工作,摩擦表面温度冷却下来,叶轮和底盖就会粘合在一起,再次通电由于电机动力无法冲破粘合力就无法继续工作,导致电机不工作。2.电机轴与叶轮是紧配合,电机工作时叶轮上下无法自由调节,叶轮无法保证在泵腔内的最佳位置。,底盖,机壳,泵腔,叶轮,轴,叶轮无法自由调节,D4 根本原因,碰到机壳止,焊棒与机壳接触面已磨损,焊接时将底盖下压过深。,碰到机壳止,如果下压了0.6mm,焊棒,焊棒,焊棒,碰到机壳止,焊棒,碰到机壳止,焊棒,碰到机壳止,焊棒,上面剩下0.1mm,总

3、间隙0.8mm,合格品状态:叶轮和底盖有足够的空间,不良品状态:叶轮和底盖活动空间变小,加上装配因素,且叶轮与轴为紧配合,叶轮和底盖可能没有空间,电机工作时两接触高速摩擦后,材料软化,易贴合在一起,D7预防和标准化,D5 改进措施,D5 改进措施,从2012年2月起采取如下措施1.更换超声波焊棒、备用一根。2.规定超声波焊棒单个使用时间超过2万次或表面磨损超过0.5MM的及时进行修整。3.发现问题后对公司库存品进行挑选使用,挑选合格的库存品在3月份已用完(过焊报废处理),批号为3-4月份全部是改进措施后生产的电机,电机还是采用叶轮紧配,5月份以以后生产的电机全部采用叶轮松配,为区分:新状态叶轮

4、装配的电机批号统一用激光打印。,D5 改进措施,1.对焊棒的点检和使用进行明确规定(记入作用指导书),重新制定设备点检表:2.每天使用前必须对焊棒的平整度进行确认 如果凹坑深度达到0.5mm必须对焊棒进行修复。3.对每天超声波的工作次数进行记录累计使用次数达到10万次必须对焊棒进行修复。,D7预防和标准化,D6 执行和验证,D6 执行和验证,验证:对每天生产的前10个电机通电30秒,并做解剖分析,检测是否有叶轮与底盖摩擦粘牢痕迹。,不合格样品,D7预防和标准化,D7 预防和标准化,D7 预防和标准化,现有叶轮与轴存在紧装配,叶轮要在轴上滑动要用较大的力,如在安装时没有压到位在运转过程中靠摩擦底盖调整到位。重新开模,将叶轮和轴的配合改成松配合,排除人为装配因素,叶轮装在轴上轻轻一碰就会上下滑动。(2012年5月已切换),未安装到位,造成此面与底盖硬接触,新叶轮可以自由滑动,不会造成叶轮与底盖硬接触,受到阻力后会自己调整,D7 预防和标准化,超声波设备行程定位,预防电机底盖焊接过量,D7 预防和标准化,对员工进行作业指导培训,定人定岗,对设备和工装及时点检和保养,保证工装设备完好。,2012年6月1日起,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设备上线,对电机振动全数进行修整检测.提升电机品质。,切削修整后,产品传送中,控制面板,设备全貌,D7 预防和标准化,D8 关闭,D8 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