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静态测量应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3253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静态测量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GPS静态测量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GPS静态测量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GPS静态测量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GPS静态测量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PS静态测量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静态测量应用.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PS静态测量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过程,GPS静态控制测量主要工作过程:第一节、测前工作 第二节、实施测量 第三节、数据处理 第四节、测后工作,第一节、测前工作,一、项目的提出:一项GPS测量工程项目,往往是由工程发包方、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或部门提出,由GPS测量队伍具体实施。对于一项GPS测量工程项目,一般有如下一些要求:测区位置及其范围:测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控制网的控制面积。用途和精度等级:控制网将用于何种目的,其精度要求是多少,要求达到何种等级。点位分布及点的数量:控制网的点位分布、点的数量及密度要求,是否有对点位分布特殊要求的区域。提交成果的内容:用户需要提交哪些成果,所提交的坐标

2、成果分别属于哪些坐标系,所提交的高程成果分别属于哪些高程系统,除了提交最终的结果外,是否还需要提交原始数据或中间数据等。时限要求:对提交成果的时限要求,即何时是提交成果的最后期限。投资经费:对工程的经费投入数量。,二、一个完整的技术设计,主要应包含如下内容:,项目来源:介绍项目的来源、性质。即项目由何单位、部门下达、发包,属于何种性质的项目。测区概况:介绍测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等。这可为今后工程施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如在施测时作业时间、交通工具的安排,电力设备使用,通讯设备的使用。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目的、作用、要求、GPS网等级(精度)、完成时间

3、、有无特殊要求等在进行技术设计、实际作业和数据处理中所必须要了解的信息。技术依据:介绍工程所依据的测量规范、工程规范、行业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等。现有测绘成果:介绍测区内及与测区相关地区的现有测绘成果的情况。如已知点、测区地形图等。施测方案:介绍测量采用的仪器设备的种类、采取的布网方法等。,作业要求:规定选点埋石要求、外业观测时的具体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包括仪器参数的设置(如采样率、截止高度角等)、对中精度、整平精度、天线高的量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等。观测质量控制:介绍外业观测的质量要求,包括质量控制方法及各项限差要求等。如数据删除率、RMS值、RATIO值、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相邻点相

4、对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等。数据处理方案:详细的数据处理方案,包括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和处理方法等内容。对于基线解算的数据处理方案,应包含如下内容:基线解算软件、参与解算的观测值、解算时所使用的卫星星历类型等。对于网平差的数据处理方案,应包含如下内容:网平差处理软件、网平差类型、网平差时的坐标系、基准及投影、起算数据的选取等。提交成果要求:规定提交成果的类型及形式。,三、测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需要收集整理的资料主要包括测区及周边地区可利用的已知点的相关资料(点之记、坐标等)和测区的地形图等。四、仪器的检验 各种仪器包括GPS接收机及相关设备、气象仪器等进行检验,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5、五、踏勘、选点埋石:综合应用地形图、遥感图、摄影图和有关点之记进行选点、埋石工作。,第二节、测量实施,一、实地了解测区情况 点位情况(点的位置、上点的难度等)、测区内经济发展状况、民风民俗、交通状况、测量人员生活安排等。二、卫星状况预报:需要评估障碍物对GPS观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三、确定作业方案:根据卫星状况、测量作业的进展情况、以及测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出具体的布网和作业方案。,一)、选点: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

6、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二)、布网:(一)、GPS基线向量网的等级:依据国家测量规范、各行业测量规范、任务要求来定等级。以下用国家GPS测量规范为例说明GPS网等级的分类情况。根据我国1992年所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GPS基线向量网被分成了A、B、C、D、E五个级别。下图是我国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中有关GPS网等级的有关内容。,1、网的精度指标,2、各等级网的主要作用:A级网一般为区域

7、或国家框架网、区域动力学网;B级网为国家大地控制网或地方框架网;C级网为地方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D级网为工程控制网;E级网为测图网。美国联邦大地测量分管委员会(Federal Geodetic Control Subcommittee-FGCS)在1988年公布的GPS相对定位的精度标准中有一个AA级的等级,此等级的网一般为全球性的坐标框架。,(二)、GPS网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在进行GPS网的图形设计前,必须明确有关GPS网构成的几个概念,掌握网的特征条件计算方法:1、GPS网构成的几个概念 1)、观测时段:某一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观测时间段,简称时段。2)、同

8、步观测:两台或更多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3)、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相量所构成的闭合环,简称同步环。4)、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相量,所构成的闭合环,称独立观测环。5)、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异步观测的基线向量,该多边形环路称为异步观测环。,6)、独立基线:对于N台接收机所构成的同步环中,独立基线数J独=N-1。7)、非独立基线:除独立基线以外的其它基线叫非独立基线。非独立基线数等于总基线数减去独立基线数。*2、GPS网的特征条件计算:C为观测时段数,n为网点数;m为每点的平均设站次数;N为接收机数。1)、时段数

9、:C=n.m/N 2)、总基线数:J总=C.N.(N-1)/2 3)、必要基线数:J必=n-1 4)、独立基线数:J独=C.(N-1)5)、多余基线数:J多=C.(N-1)-(n-1),(三)、GPS基线向量网的布网形式,GPS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以下几种:跟踪站式、会战式、多基准站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1、跟踪站式:1)、布网形式: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放在测站上,进行常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象是跟踪站,因此,这种布网形式被称为跟踪站式。2)、特点:由于在采用跟踪站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网时,接收机在各个测站上进行了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观测

10、时间长、数据量大,而且在处理采用这种方式所采集的数据时,一般采用精密星历,因此,采用此种形式布设的GPS网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框架基准特性。,每个跟踪站为保证连续观测,一般需要建立专门的永久性建筑即跟踪站,用以安置仪器设备,这使得这种布网形式的观测成本很高。此种布网形式一般用于建立GPS跟踪站(AA级网),对于普通用途的GPS网,由于此种布网形式观测时间长、成本高,故一般不被采用。,2、会战式,1)、布网形式 在布设GPS网时,一次组织多台GPS接收机,集中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共同作业。在作业时,所有接收机在若干天的时间里分别在同一批点上进行多天、长时段的同步观测,在完成一批点的测量后,所有接收

11、机又都迁移到另外一批点上进行相同方式的观测,直至所有的点观测完毕,这就是所谓的会战式的布网。2)、特点 采用会战式布网形式所布设的GPS网,因为各基线均进行过较长时间、多时段的观测,所以可以较好地消除SA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特高的尺度精度。此种布网方式一般用于布设A、B级网。,3、多基准站式,1)布网形式:所谓多基准站式的布网形式就是有若干台接收机在一段时间里长期固定在某几个点上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这些测站称为基准站,在基准站进行观测的同时,另外一些接收机则在这些基准站周围相互之间进行同步观测。,2)、特点:采用多基准站式的布网形式所布设的GPS网,由于在各个基准站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因此

12、,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这些高精度的基线向量可以作为整个GPS网的骨架。另外一方面,其余的进行了同步观测的接收机间除了自身间有基线向量相连外,它们与各个基准站之间也存在有同步观测,因此,也有同步观测基线相连,这样可以获得更强的图形结构。,*4、同步图形扩展式,1)、布网形式:所谓同步图形扩展式的布网形式,就是多台接收机在不同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在完成一个时段的同步观测后,又迁移到其它的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每次同步观测都可以形成一个同步图形,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同步图形间一般有若干个公共点相连,整个GPS网由这些同步图形构成。2)、特点:同步图形扩展式的布网形式具有扩展速度快,图形强度较高

13、,且作业方法简单的优点。同步图形扩展式是布设GPS网时最常用的一种布网形式。同步图形扩展式的作业方式具有作业效率高,图形强度好的特点,它是目前在GPS测量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布网形式,在本书中将着重介绍此种布网形式。*3)、采用同步图形扩展式布设GPS基线向量网时的观测作业方式主要以下几种式: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混连式。,(1)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所谓点连式就是在观测作业时,相邻的同步图形间只通过一个公共点相连。这样,当有3台仪器共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2个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观测了n个时段后,就可以最多测得2n个新点。特点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的优点是作业效率高,图形扩展迅速;它的

14、缺点是图形强度低,如果连接点发生问题,将影响到后面的同步图形。,(2)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所谓边连式就是在观测作业时,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这样,当有3台仪器共同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1个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观测了n个时段后,就可以最多测得n个新点。特点: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具有较好的图形强度和较高的作业效率。,(3)、网连式,观测作业方式 所谓网连式就是在作业时,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3个(含3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这样,当有台仪器共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个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了个时段后,就可以测得个点。特点采用网连式观测作业方式所测设的GPS

15、网具有很强的图形强度,但网连式观测作业方式的作业效率很低。,(4)、混连式,观测作业方式:在实际的GPS作业中,一般并不是单独采用上面所介绍的某一种观测作业模式,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灵活采用这几种方式作业,这样一种观测作业方式就是所谓的混连式。特点:混连式观测作业方式是我们实际作业中最常用的作业方式,它实际上是点连式、边连式和网连式的一个结合体。,5、单基准站式(星状网),1)、布网形式:单基准站式的布网方式有时又称作星形网方式,它是以一台接收机作为基准站,在某个测站上连续开机观测,其余的接收机在此基准站观测期间,在其周围流动,每到一点就进行观测,流动的接收机之间一般不要求同步,这样,流

16、动的接收机每观测一个时段,就与基准站间测得一条同步观测基线,所有这样测得的同步基线就形成了一个以基准站为中心得星形。流动的接收机有时也称为流动站。2)、特点:单基准站式的布网方式的效率很高,但是由于各流动站一般只与基准站之间有同步观测基线,故图形强度很弱,为提高图形强度,一般需要每个测站至少进行两次观测。,四)、GPS网的设计准则: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因此,在进行GPS的设计和测设时,既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一)、提高GPS网可靠性的方法 增加观测期数(

17、增加独立基线数):在布设GPS网时,适当增加观测期数(时段数)对于提高GPS网的可靠性非常有效。因为,随着观测期数的增加,所测得的独立基线数就会增加,而独立基线数的增加,对网的可靠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宜的。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可确保GPS网的可靠性。一方面,通过在同一测站上的多次观测,可有效地发现设站、对中、整平、量测天线高等人为错误;另一方面,重复设站次数的增加,也意味着观测期数的增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同一台接收机在同一测站上连续进行多个时段的观测时,各个时段间必须重新安置仪器,以更好地消除各种人为操作误差和错误。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这样可

18、以使得测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布设GPS网时,各个点的可靠性与点位无直接关系,而与该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有关,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越多,点的可靠性则越高。,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在布设GPS网时,检查GPS观测值(基线向量)质量的最佳方法是异步环闭合差,而随着组成异步环的基线向量数的增加,其检验质量的能力将逐渐下降。(二)、提高GPS网精度的方法 为保证GPS网中各相邻点具有较高的相对精度,对网中距离较近的点一定要进行同步观测,以获得它们间的直接观测基线。为提高整个GPS网的精度,可以在全面网之上布设框架网,以框架网作为整个GPS网的骨架;精心制定一个子区和子环路的实测方案。

19、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在布设GPS网时,引入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观测值与GPS观测值(基线向量)一同进行联合平差,或将它们作为起算边长。若要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测定网中各点的正常高/正高,则需在布网时,选定一定数量的水准点,水准点的数量应竟可能的多,且应在网中均匀分布,还要保证有部分点分布在网中的四周,将整个网包含在其中。,为提高GPS网的尺度精度,可采用如下方法:增设长时间、多时段的基线向量(三)、布设GPS网时起算点的选取与分布 若要求所布设的GPS网的成果与旧成果吻合最好,则起算点2数量越多越好,若不要求所布设的GPS网的成果完全与旧成果吻合,则一般可选35个

20、起算点,这样既可以保证新老坐标成果的一致性,也可以保持GPS网的原有精度。为保证整网的点位精度均匀,起算点一般应均匀地分布在GPS网的周围。要避免所有的起算点分布在网中一侧的情况。,四、外业观测:一)、制定测量安排表:内容包括:同步环测量起止时间、搬站时间、每一个同步环里各接收机所在观测点。车辆、司机的安排和调度等。举例如下:,二)、接收机操作:在测站上测量操作(一)、开机 1)到测站后,先连接基座和角架,对中整平。2)再将GPS天线与连接器和基座相连,连接接收机、电源。3)确认对中整平,各线连接好后,量天线高。,4)开机,注意电源、卫星个数。5)在笔记本上记录:点名、天线高、观测时段、卫星个数。(二)关机(如果到了关机时间)1)检查对中整平,再量天线高,记录检查卫量个数。2)按开关关机。3)再拆下一GPS,搬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