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产品专题培训教材数据业务无线参数优化V.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3262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产品专题培训教材数据业务无线参数优化V.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GSM产品专题培训教材数据业务无线参数优化V.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GSM产品专题培训教材数据业务无线参数优化V.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GSM产品专题培训教材数据业务无线参数优化V.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GSM产品专题培训教材数据业务无线参数优化V.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SM产品专题培训教材数据业务无线参数优化V.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产品专题培训教材数据业务无线参数优化V.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据业务无线参数优化,适用对象:P&O技能认证四级员工发布单位:GSM产品支持部,GSM专题培训教材,版本说明,本教材涉及公司研发动态,仅对内部员工开放,切勿对外!,课程目的,本教材将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对参数原理、功能应用场景、网规网优调整建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希望对大家日常网规网优工作有所帮助!特别声明:NCCR、PS抢占/排队、PFC、PBCCH、C31/32、PS业务功率控制相关功能,目前尚未开发成熟,故未在本PPT中描述,请知悉!,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

2、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编码方式的分类 初始编码方式及是否可以动

3、态调整 EDGE手机的测量报告上报模式 Packet Downlink/Uplink Ack/Nack间隔块数 BEP平均过滤周期 上行测量报告处理周期,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编码方式的分类,初始编码方式及是否可以动态调整之前版本),可以将Cn、Nn设置稍大一些,以增加进行GPRS业务时编码方式上调的稳定性。,初始编码方式及是否可以动态调整及之后版本),在版本之前,只定义了GPRS及EGPRS的初始编码方式,而未设置上限。但是考虑到:1)对于信令TBF而言,bit数少,没有必要使用最高编码方式;2)部分运营商要求限制使用最高编码方式。对于这一点,主要是针对GPRS业务,部分运营商担心部分终端因

4、为不支持CS3/4编码方式导致这部分用户数据业务不可用。鉴于以上考虑:1)在版本,将“GPRS手机缺省编码”和“EGPRS手机缺省编码”的含义进行了修改。修改后,这2个参数分别包含4个bit,分别表示:上行初始编码方式、下行初始编码方式、上行最高编码方式、下行最高编码方式。2)在版本,增加“信令TBF的最高编码方式”参数(但是功能在版本实现),用以限制在传输上层信令时(如PDP激活、路由区更新等)使用的最高编码方式。,EGPRS手机的测量上报模式,如果采用模式1、2、3上报方式,是按照时隙上报的,少数终端会出现漏报的现象,严重影响编码方式的动态调整;基于MEAN_BEP和CV_BEP的上报方式

5、更加合理;取值为0,隐含意思为按照TBF模式上报,上报测量值包括C_Value、Mean_BEP、CV_BEP。综上所述,建议使用模式0:按照TBF方式上报。,Packet Downlink/Uplink Ack/Nack间隔块数,表明发送Packet Downlink/Uplink Ack/Nack的时间间隔(以Block为单位);设置过小,会引起上下行资源严重浪费;设置过大,会导致确认不及时,影响速率甚至可能导致TBF异常释放;GPRS窗口固定为64,容易窗口停滞,而EDGE业务时的窗口较大,随分配的时隙数而定(详见第四章介绍)。综上所述,应该将这些参数设置较大,有助于改善RLC层重传率。

6、,BEP平均过滤周期,定义BEP计算公式中的遗忘因子e,将该值设置稍大一些有利于增加之前测量报告的权重,这样实际计算出来的BEP更加可靠;该参数单位为 Block。综上所述,建议设置为10左右。,上行测量报告处理周期,指明BSC处理BTS上报的上行测量报告周期。一方面需要保证编码方式不能过于频繁地跳变;另一方面需要保证编码方式调整的灵活性,均衡考虑;综上所述,系统默认值比较合理。,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

7、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链路质量控制方式介绍 IR原理介绍 基于BEP的MCS选择算法介绍 LA功能下重传时MCS的选择算法介绍 IR功能下重传

8、时MCS的选择算法介绍 无LA或IR功能下重传时MCS的选择算法介绍 LA应用举例 IR应用举例 IR向LA的转换算法介绍 相关参数,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LQC:链路质量控制,Link adaptation(GPRS,EGPRS),Incremental redundancyEGPRS only,Link Quality Control,Lower performanceLower memory required,Higher performanceHigher memory requiredSoft combining,IR原理介绍,MCS9 for Example,Initial sen

9、d,First Retransmission,Second Retransmission,基于BEP的MCS选择算法介绍,ZTE算法与协议推荐略有差异,有助于业务的稳定性。,LA功能下重传时MCS的选择算法介绍,Last MCS=MCS9,Command MCS=MCS5,Re-trans=MCS3,Example,IR功能下重传时MCS的选择算法介绍,Last MCS=MCS9,Command MCS=MCS5,Re-trans=MCS6,Example,Last MCS和Command MCS与LA功能下一致的时候,在重传时,使用较高的速率。,无LA或IR功能下重传时MCS的选择算法介绍,

10、按照同类型MCS降低一级的方式选择;MCS9例外,重传时选择的最高编码方式为MCS6而不是MCS8。,LA应用举例,IR应用举例,IR向LA的转换算法介绍,在MS或BTS内存不足时,通过Packet Ul/Dl Ack/Nack信令通知对端更换为LA方式。,相关参数,下行默认开启。,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

11、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一步接入与二步接入对比 EGPRS Packet Channel Request on CCCH功能介绍 不使用强制二步接入时的接入方式选择介绍 相关参数,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一步接入与二步接入对比,使用一步接入时接

12、入时延短;TBF建链成功率信令点为Packet Uplink Assignment。对于两步接入过程,是通过单块发送packet resource request,如果BSC没有接收到这个消息,TBF建链过程就会失败。而一步接入时,即使一次没有接收到上行块,MS还可以有多个机会发送多个上行块,而BSC也有多个机会接收上行块,只要在一定时间(T3166,5s)和块数(N3104:(3*BS_CV_MAX+9)*信道数)范围内接收到上行块,TBF建链即可成功。所以,使用一步接入时TBF建链成功率较高。综上所述,选择不强制使用二步接入,而是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块多少以及是否是信令TBF,且根据终端类型

13、决定TBF接入方式。,EGPRS Packet Channel Request on CCCH功能介绍,此信令需要终端支持;相对于普通的Channel request,此信令携带有更多的EGPRS支持能力信息。,不使用强制二步接入时的接入方式选择介绍,相关参数,建议将“是否强制MS使用两步接入方式”设置为“No”;在开通EDGE业务时,建议将“支持EGPRS分组信道请求接入流程”设置为“Yes”,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

14、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GPRS及EDGE业务时的窗口支持能力介绍 具有ZTE特色的EDGE业务下的窗口选择方式介绍,数据传输时

15、的窗口介绍,GPRS及EDGE业务时的窗口支持能力介绍,GPRS业务,数据传输时支持的窗口大小固定为64,窗口停滞的风险很高,严重影响吞吐量;EDGE业务,最大支持1024的窗口大小,窗口大小可以根据终端占用的时隙情况动态调整。在EDGE业务时,窗口的大小在以下消息中携带:PACKET_UL_ASSIGNMENT PACKET_DL_ASSIGNMENT PACKET_TIMESLOT_RECONFIGURE,具有ZTE特色的EDGE业务下的窗口选择方式,3GPP range,ZTE choice,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

16、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

17、T3168 支持TBF新建流程 扩展上行TBF 上行延迟时间 下行延迟释放时间 T3191/T3192/T3193 DRX模式保护时间 N3101/N3103/N3105/T3169/T3195 N3102T3142/T3172单块指派偏移POLLING重试次数 相关参数,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T3168,作用:该定时器用于MS侧确定在发送分组资源请求或者PACKET CONTROL ACKNOWLEDGEMENT请求新的TBF后何时结束等待分组上行指配消息。开始:在申请新的TBF时,发送PACKET RESOURCE REQUEST 消息、带有信道请求描述消息单元的P

18、ACKET DOWNLINK ACK/NACK或者PACKET CONTROL ACKNOWLEDGEMEN消息。停止:收到PACKET UPLINK ASSIGNMENT消息。超时:重新发起分组接入流程或者重传PACKET RESOURCE REQUEST或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最多重发3次。,T3168设置的大小影响TBF建立成功率,该值设置越小,留给TBF建立的时间就越短,在无线环境恶劣的情况下,TBF的建立成功率就越低;反之,该值设置越大,MS判断发生TBF建立失败的周期就越长,分组接入的延迟加大,系统获得的性能降低。建议将该值设置为1000ms2000m

19、s之间,依各小区的无线环境而定。,支持TBF新建流程,TBF新建流程是指上行TBF释放时,通过最后一个Packet Control Acknowledgement消息中的CTRL_ACK字段指示是否需要马上建立新的上行TBF。理论上来讲,开启该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必须释放了上行TBF后再次重新发起资源请求建立上行TBF,提升上行吞吐量。由于该功能MS支持能力不好(尤其是黑霉手机、山寨机),会导致这部分支持TBF新建流程不好的终端无法上网,对于之前版本,不建议现场开启该功能;对于及之后版本,考虑到防止现场误将该功能开启,后台已经将该功能评蔽,不过在网管上依然可见。,扩展上行TBF,扩展的上

20、行链路TBF功能可以在倒计数过程开始后,当有新的数据需要传送时,不再需要等待当前TBF完全释放后重新建立新的上行TBF,而是可以快速重新启动数据传送;在最后一个块(CV=0)已经被网络确认后维持上行链路TBF的建立。通过这个功能可以加快上行链路数据传送和同时发生的下行链路TBF的建立。,扩展上行TBF可以分数据、信令分别设置,建议全部开启,提升上下行吞吐量。,上行延迟时间,在上行TBF期间收到CV=0的数据块时,如果没有下行TBF时则进入上行拖延,在上行拖延期间如果有下行数据传输,直接采用PACCH上建立下行并释放上行TBF,而不需要通过Polling或Paging建立下行TBF。当上行拖延定

21、时器超时后,释放该上行TBF。如果终端和系统支持上行扩展TBF,该Timer失效,这两个功能只能二选一。,设置较长,有助于无上行数据传输时下行TBF的建立;但是该功能是劣于上行扩展TBF的,那就是:即使在这段时间里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也必须等到该Timer超时后重新建立上行TBF才能传输新的上行数据,影响上行吞吐量。综上所述,建议该参数取默认值1000ms。,下行延迟释放时间,在下行数据TBF建立以后,为了防止下行TBF的不断释放重建,增加了下行拖延定时器,这样在下行拖延定时器期间如果有上层LLC帧需要传输,则直接使用原来的TBF传输下行数据而不需要重新创建TBF,从而节省了下行TBF创建的时

22、间。,该参数的设置越大,TBF相关资源保留(包括TFI和时隙)的时间就越长;而该参数设置越小,不利于不连续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因此该参数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该小区的业务负荷,在网络资源较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将该时间设置较大,减少新TBF建立时间,提高下行数据传输速率。,T3191/T3192/T3193,对于T3192,设置越大,TBF相关资源保留(包括TFI和时隙)的时间就越长;设置越小,不利于不连续的下行数据的传输。若T3192已经超时,网络有新的下行数据到来,网络必须发起寻呼或立即指配流程(若MS处于就绪状态),所以下行TBF建立的时间就越长。而如果网络侧新的下行数据到来时,T3192还未超

23、时,则网络可以直接发送“分组下行指配”消息,来建立一个新的下行TBF,缩短TBF的建立时间。因此对T3192/T3193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该小区的业务负荷,在网络资源较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将该时间设置较大,减少新TBF建立时间,提高数据传输速率。T3193必须大于T3192;多个现场发现黑霉及部分山寨手机,对T3192/T3193的支持性不好,容易出现上网断续甚至无法上网的现象,对于这部分现场,建议将T3192/T3193设置短一些。,DRX模式保护时间,定义:设定MS在从分组传输模式进入分组空闲模式时,执行non-DRX模式时长的最大值。MS从分组传输模式转入分组空闲模式时,需要保持一段时间

24、的非DRX模式。在TBF释放后,非DRX模式期间,MS将监听所有的CCCH块,同时PCU也将保留MS相关的上下文;在网络没有配置PCCCH信道的阶段,在非DRX模式下,因为可以在所有PCH和AGCH信道上发送“立即指配命令”,该过程只有几十ms,而在DRX模式下,MS只能在归属的寻呼组上监听寻呼消息,然后在所有寻呼块和AGCH保留块上接收“立即指配消息”。接收寻呼消息的过程比较长(受寻呼信道复帧数及AGCH保留块数等参数设置影响);但是在非DRX模式时增加了电池的耗电量。综上所述,建议将该参数稍微设大一些,比如,46s。,N3101/N3103/N3105/T3169/T3195,由N3101

25、/N3103/N3105的定义可知,将这些计数器及Timer设置地比默认值稍微大一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BF失败率。,N3102,当移动台检测到发送窗口停滞时(V(S)=V(A)+WS),移动台应启动定时器T3182,在收到PACKET UPLINK ACK/NACK导致V(S)V(A)+WS时,则停止T3182。当T3182超时后,移动台将把计数器N3102减去PanDec,并执行该TBF的异常释放并接入重试;当移动台收到网络发送的PACKET UPLINK ACK/NACK消息允许V(S)或V(A)增加时,移动台将把计数器N3102增加PanInc,但是N3102值不能超过PanMax

26、所定义的值;当N31020时,MS将执行该TBF的异常释放,并将触发小区重选。如果PanDec,PanInc和PanMax置为0值时,计数器N3102就无效。T3182固定取值为5s,不可设置。综上所述,增加PanInc和PanMax,减小PanDec,可以减少MS在收不到Packet Uplink Ack时TBF异常释放并进行小区重选的可能,但也使MS在发送窗口停止,不能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较长时间占据无线资源,资源利用率不高。建议尽量避免TBF异常释放且进行小区重选,保持默认值。,T3142/T3172,在版本实现,之前版本借用T3122取值;设置过大,则影响网络的总体接入性能,使用户的满意

27、度下降;设置过小,则在无线信道负荷较大时容易引起信道的进一步阻塞。建议采用ZTE缺省值初始。,单块指派偏移,版本开始此参数在EMS界面可见,之前版本该参数系统是写死的,未开放该参数时取值即目前ZTE缺省值10;定义二步接入时第一步分配单块时允许的单块偏移。,POLLING重试次数,版本开始此参数在EMS界面可见,之前版本该参数系统是写死的,未开放该参数时取值即目前ZTE缺省值7;V2下部分版本也将该参数开放过;定义网络侧发给手机polling但是没有收到手机应答的情况下,可发送polling的最大次数。,相关参数,相关参数,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28、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29、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EDA功能介绍 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 相关参数,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EDA优势,注意:只有R4及以上终端才可支持。,动态分配对于每个一个上行的PDCH,必须有一个对应的下行PDCH来调度它,因此支持上行PDCH数只能小于等于下行PDCH,这样对上行业务为主的业务(如上载,发送EMAIL等)支持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扩展动态分配支持一个下行PDCH调度多个上行PDCH,因此可以实现对上行为主业务的更好支持。建议开启该功能。,在版本增加了参数“下行信道初始分配是否按多时隙能力1”,如果:该参数设置为“No”,则直接按照终端实际支持的多时隙处理能力分

30、配PDTCH。该参数设置为“Yes”,则首先按照多时隙处理能力1分配PDTCH,然后根据涉及参数“分组资源调整门限值”的算法进行上下行资源的分配。在之前版本,只有涉及参数“分组资源调整门限值”的算法,该算法将在下页ppt介绍。,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相关参数,下面这个参数已经失效:,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

31、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Ready状态之前与之后的小区重选判决算法介绍 附加重选参数指示介绍 相关参数,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Ready状态之前与之后的小区重选判决算法介绍,小区重选门限=C2+CR

32、H,=C1+CRO-TEO*H(PT-T)+CRH When PT640或=C1-CRO+CRH When PT=640,=RXLEV-RXLEV_ACCESS_MIN-MAX(MS_TXPWR_MAX_CCH-P,O)+CRO-TEO*H(PT-T)+CRH When PT640 或=RXLEV-RXLEV_ACCESS_MIN-MAX(MS_TXPWR_MAX_CCH-P,O)-CRO+CRH When PT=640,对于未达到ready状态的终端(即在CS的待机状态下),在同一LA下,非服务小区的C2必须在超过服务小区C2达5秒的情况下才会触发重选;在一次重选后,如果在15秒内需要触发另

33、一次重选,新小区的C2值必须大于服务小区C2 5dB达5秒;对于Ready状态下的终端,新小区C2值至少大于服务小区C2CELL_RESELECT_ HYSTERESIS dB且达5秒,方可发生重选;对于这两种情况,MS小区重选后在5秒内不会返回原先驻留的小区。,附加重选参数指示介绍,该参数定义C2相关参数是在SI4上广播还是在SI7/8上广播;SI7/8只能在扩展BCCH上广播;部分终端不支持SI7/8,开启该功能会导致部分终端不能入网。综上所述,开启C2算法,只需要将CellReselPI置为“YES”,而将AdditionReselPI保持为“NO”。,相关参数,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

34、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

35、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BVC与MS流控之间的关系 流控算法介绍 流控模式介绍 相关参数,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BVC与MS流控之间的关系,PS业务流控是在SGSN与BSS之间的Gb口上进行的,且只在下行链路上进行控制,具体实现由BSS提供控制参数,SGSN执行,目的是避免BSS上一个BVC内因分组信道过忙(LLC帧缓存数过多)而超时抛弃部分LLC数据和避免内存资源限制(LLC帧缓存溢出)而将新下行LLC数据抛弃的情况发生。从SGSN下行的BSSGP DL_UNITDATA PDU的传输受控于BSS的。BSS使用流量控制来调整漏斗,尽量使漏斗

36、的缓存量少而又不中断下行链路TBF的传输。漏斗缓存数据多,不仅耗费资源,而且当漏斗里缓存数据生命期溢出,就将被抛弃,同时使用LLC_DISCARDED PDU来通知SGSN,并引发Gb口数据重传。对一个LLC PDU,SGSN必须先通过MS流量控制,然后再通过BVC流量控制,才能发送出来。BVC漏斗是小区内所有MS漏斗的总和。建议将MS流控和BVC流控同时开启。,流控算法介绍,B*=B+L(p)-(Tc-Tp)R,在Tc的时候长度为Lp的LLC PDU p到达,B*Lp?,B*Bmax?,B=L(p),Tp=Tc,B=B*,yes,no,no,yes,Delay LLC PDU,Pass LL

37、C PDU,流控模式介绍,模式1:按照BSC统计的无线口实际的流量上报流控参数;模式2:按照小区最大可以提供的流量上报流控参数;模式3:保留。,在使用模式1时,BSC按照统计的无线口实际的流量来上报流控参数,实际使用中因为无线口重传和TBF失败造成实际统计值偏小,因此BSC在上报流控参数时将实际统计的流量乘以一个由本参数确定的倍数,而参数“流控模式1参数”则用来定义这个倍数。如果使用流控模式1,建议将流控模式1参数设置为35左右;在使用流控模式2时,BSC按照小区最大可以提供的流量上报流控参数,最大值按照配置的信道数来计算,计算公式为信道数每信道能提供的最大流量。而参数“流控模式1参数”则用来

38、定义该速率,单位为100bps。在使用流控模式2并且开启了EDGE业务时,应将该参数设置为592或更大。注意:在MOTO和HW SGSN的情况下,必须选择模式2。,相关参数,下面这2个参数已经失效:,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

39、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DTM功能介绍 如何使得终端支持在数据传输时进行CS业务 相关参数,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DTM功能介绍,通过DTM功能的支持,使得A类终端可以同时进行CS和PS业务。DTM有两种方式,GTTP方式和TBF方式。CS业务过程中,如果有少量的PS信令需要发送,则在SACCH上以GTTP消息发送。如果分

40、组数据量比较大,则需要建立TBF,分配分组信道进行传输。GTTP Lapdm帧最大数:定义使用进行话音业务时分配的TCH信道完成PS信令交互业务时的GTTP Lapdm帧最大数,设置为3已经足够满足RAU、ATTACH等常见数据业务,设置过大会对话音业务用户感知产生细微影响。对于GTTP Lapdm帧最大数不能满足的需求,只能采取TBF的方式传输。目前的V6.20系列版本(001系列及100系列)已经解决了DTM模式下同时进行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时的话音业务不切换问题,可以开启DTM功能。,如何使得终端支持在数据传输时进行CS业务,对于B类终端,在Gs接口的情况下,在进行数据业务时,终端是不侦听

41、CCCH信道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启寻呼协作功能,则BSC在收到从A口发送过来的CS寻呼消息后,查询该手机是否正在进行PS业务,如果手机正在进行PS业务,则将CS寻呼消息在手机正在传输数据的PDTCH信道上发送给手机,以便终端响应该寻呼,挂起正在进行的数据业务,转去进行CS业务。对于A类终端,可以开启 DTM功能以便可以同时进行PS和CS业务。,相关参数,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

42、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章 Suspend/Resume功能介绍第十二章 影响PDTCH规划的功能及算法介绍第十三章 动态信道由PDTCH向TCH转移参数介绍第十四章 优先传输比特功能介绍第十五章 CS Move功能介绍第十六章 GPRS手机上行块分配时选择的粒度介绍第十七章 上下行允许的最大用户数参数介绍第十八章 Poc相关参数介绍第十九章 PS业务相关无线参数速查,NACC优势介绍 NACC开关相关参数介绍 CCN模式介绍(P)SI Status介绍 NACC信令流程 MS控制的小区重传与NACC下信令流程对

43、比 BSC间NACC邻小区(P)SI获取时的几个定时器及计数器介绍 网络控制命令介绍,NACC功能介绍,NACC优势介绍,网络辅助小区更新功能(NACC)允许BSC协助处于Packet Transfer模式下的GPRS/EDGE手机进行小区更新。影响小区重选时延的主要因素是收集全套的系统消息(SI1、3、13),NACC的思路主要是减少等待SI的时间。当MS需要重选时,不中断数据传输,而是向系统发送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来将目标小区的BCCH/BSIC告知系统。系统则将目标小区的系统消息在分组传输状态下通过Packet Neighbor Cell D

44、ata消息下发给手机,从而减少了因接收系统消息导致的传输中断时间。BSC外部NACC和BSC内部NACC功能作用相同,目的同样是加快MS在小区重选时在新小区的接入速度,是通过BSC在MS进行小区重选前在原小区向MS发送新小区的系统消息,省去MS重选到新小区后收听系统消息的时间来达到这一目的的。不同的是,BSC外部的NACC需要通过SGSN和R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RIM)过程,获得BSC外部小区的系统消息。外部NACC 在及以上版本支持,同CMP模块下的LLC帧转移功能在及以上版本支持,不同CMP模块下的LLC帧转移功能暂不支持。,NACC开关相关参数介绍,之前版

45、本下的参数表现:,及之后版本下的参数表现:,CCN模式介绍,CCN模式是小区改变通知,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给手机。当BSS支持CCN模式时,处于NC0和NC1模式下的手机需要进行小区重选时,发送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通知BSS。当BSS接收到这条消息后,获取相邻小区的系统消息,向手机发送备选小区的特定系统消息。BSS只在接收到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后,才向手机发送指定的系统消息,即NACC只在CCN模式下启动。,(P)SI Status介绍,服务小区所发送的重选小区的系统消息不是系统消息全集,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6、这部分系统消息是手机接入重选小区必须了解的参数,然而这部分系统消息还不能保证手机立即接入重选小区,手机立即接入重选小区的前提是重选小区支持PSI Status(配置了PBCCH信道)或SI Status,重选小区支持这个功能后,就能保证手机在分组传输态接收到系统消息全集,因而手机便可以在重选小区立刻进入分组传输态而不用花费额外的时间监听系统消息。手机接入重选小区后在PACCH上向网络侧发起PSI(SI)Status消息,BSC收到后根据消息中的指示发送Packet Serving Cell SI消息,使得手机在分组传输态能够获得需要的系统消息,而不必返回PBCCH(BCCH)上监听,这样就也减

47、少了业务中断时间。如果重选小区不支持PSI(SI)Status,则手机进入重选小区后仍然需要至少尝试一次接收重选小区的系统消息全集,因此分组业务仍然需要中断较长时间。配置了PBCCH的话,使用PSI Status消息,否则,使用SI Status消息。,NACC信令流程,当 MS 符合小区重选的条件时,同时也符合CCN模式时,MS 将会在PACCH 信道上传 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 消息,该消息包含作为小区重选的目标小区的 BCCH 与 BSIC,BSC在收到该消息之后,将下发 PACKET NEIGHBOUR CELL DATA 消息,该消息包含小区重

48、选时,所需的目标小区系统消息。紧接着 BSC 将下发PACKET CELL CHANGE CONTINUE 消息通知 MS 继续进行小区重选程序。,MS控制的小区重传与NACC下信令流程对比,根据上图所示,在打开NACC后MS 可以在服务小区的数据传送模式下时,网络通过 PACCH 信道提供给 MS 目标小区的SI1,SI3 与 SI13,减少 MS 在NC0模式下的小区重选过程中必须要在目标小区中同步BCCH信道侦听系统消息的流程,这样就减少了由于小区重选造成数据停传的时间。,BSC间NACC邻小区(P)SI获取时的几个定时器及计数器介绍,TRIR定义服务BSC向目标BSC请求获取系统消息时

49、启动该定时器,收到目标BSC发送过来的系统消息后,停止该定时器。若该定时器超时,则信息请求流程失败,或由服务BSC再次发起信息请求流程;TRI定义目标BSC向服务BSC发送系统消息,等待ACK应答时启动该定时器。在目标BSC收到服务BSC的Ack应答时,停止该定时器。TRIAE定义当服务BSC从目标BSC收到错误系统消息时发起RAN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Error流程,等待ACK应答时启动该定时器。在收到目标BSC的ACK应答后,停止该定时器。由于这三个Timer最短时间为5s,即使将最大重试次数设置为1,不如在失败后待重新发现满足小区重选触发条件的候选小区后,重新

50、发起小区重选,有助于尝试最佳候选小区.建议将RIMRetryTimes设置为0,将TRIR、TRI和TRIAE设置为5s.,网络控制命令介绍,NC0手机自主小区重选;NC1手机上报测量报告,手机自主小区重选;NC2手机上报测量报告,网络控制小区重选。,目录,第一章 编码方式调整算法介绍第二章 链路质量控制功能介绍第三章 上行TBF接入方式介绍第四章 数据传输时的窗口介绍第五章 TBF建立及释放相关功能、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六章 EDA及上下行时隙分配判决算法介绍第七章 基于C1、C2的小区重选算法介绍第八章 BVC及MS流控算法介绍第九章 DTM及寻呼协作功能介绍第十章 NACC功能介绍第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