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3904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0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钟顶布料工艺的实践鉴定材料,济南钢铁集团石横特钢厂380m3高炉,一、无钟顶使用情况简介,1970年卢森堡威尔斯厂与保尔沃文斯公司共同创造了PW型无钟顶装料设备,于1972年在德国汉堡4号高炉应用。我国在1979年第一座无料钟顶高炉在首钢投产以后,现在我国内已经有40多座高炉采用了无料钟炉顶。其中大部分是在PW的基础上国内自行研制开发的。我省莱钢在1993年750m3开始使用无钟顶,以后日钢、济钢等厂家也相继投用。,二、我厂无钟炉顶工艺参数,受料斗容积:12.8m3放料阀通径:680mm,开度:072上密封阀通径:700mm,开度100料罐容积:12.8m3料流调节阀口径:550mm下密封阀

2、直径:600mm,开度100布料装置:喉管直径:550mm 溜槽长度:1900mm角工作角度:1050,更换时角度:50角倾动速度:0.728r/min,角转速:312r/min,三、项目开展前的状况,炼铁车间是2001年下半年公司为进行“电炉热装铁水配套工程”而新组建的单位。炼铁对我厂来说是新工艺,工长大部分是从学校刚毕业的中专生,从领导到职工均无对高炉生产的经验。开炉前虽然组织工长外出学习,但接触的主要是钟式炉顶,对高炉操作和无钟顶布料经验欠缺。高炉开炉后,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差:1、利用系数2.06t/m3.d,焦比728.82kg/t;2、炉内气流分布不合理,局部管道,煤气利用差,混合煤气

3、CO2含量15%,顶温温度到了350以上,灰铁比最高到了80kg/t。,四、立项和措施,无钟炉顶布料各项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作制度的确定是高炉操作上部调节的主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炉料在炉喉的分布,进而影响高炉软熔带的形状,煤气流的分布和煤气的利用。装料制度受以下因素影响:固定条件装料设备类型(主要分钟式炉顶及其布料器,无钟炉顶)和结构尺寸。炉料的自身特性(粒度、堆角、堆密度、形状等)。可变条件旋转溜槽的倾角、转速、旋转角;料线高低装入顺序批重煤气流速,车间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通过以上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形成了无钟顶布料工艺实践期间的措施如下:重新校正无钟顶布料的工艺参数,包括碰撞点、料线、布料角度

4、范围,布料溜槽开度和旋转圈数等。根据布料参数和现有原燃料条件确定布料角度、装料顺序、批重等。料的管理:车间内部狠抓烧结矿质量,保证入炉烧结矿质量,块矿粉率高,在料场进行一次筛分,到槽下进行二次筛分;燃料主要是焦炭和煤粉。焦炭使用厂家多且质量不稳定,对焦炭进行分堆后搭配入炉,取长补短,减少入炉焦炭波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工长外出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操作水平;加强设备点检维护,提高维修质量,减少休风率,提高高炉稳定顺行水平;定期组织高炉值班工长及有关人员展开讨论,对装料制度进行改进。,五、项目进展情况,第一阶段:2003年年初,由于原燃料差,强度粒度都不好,特别是烧结矿粉末多,以致料柱透气性差,根

5、据当时入炉原燃料情况,采用适当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结合我厂高炉设备情况及原燃料情况,结合布料方程的计算结果,初步确定h矿为1.0 m,h焦为0.8m,矿为22,焦为26。2003年1月份高炉采用以上装料制度布料,各项经济指标与2002年平均水平比较见下表:,第二阶段:随着在生产实践中的不断积累,高炉操作人员水平不断提高,原燃料条件改善,3月中旬开始,高炉调整装料制度,采用双环布料,同时发展边缘和中心,使边缘和中心都成为煤气通路,调整矿为23/26,焦为22/25,h矿为1.0 m,h焦为0.8m。4月份高炉扩大矿批,由原来的9.6t/批扩至11.2t/批。2003年4月份高炉采用以上装料制度布

6、料,各项经济指标与2002年平均水平比较见下表:,第三阶段;进入下半年,厂及车间领导对炼铁车间所用原燃料进行了比较,优胜劣汰,从中选取固定的供应单位,同时兼并肥城焦化厂,70%的焦炭可以自给自足,原燃料质量及稳定性得到保证,高炉开始尝试中心发展型的装料制度。从6月中旬开始,高炉改变装料制度,初步定矿为24,焦为26,h矿为1.0 m,h焦为0.8m。至10月份,期间一直在总结探索更佳的布料角度和批重。8月底高炉喷煤系统开始试生产,10月份富氧喷煤进入正常阶段,结合富氧喷煤冶炼特点,高炉调整矿为25,焦为23,h矿为1.2 m,h焦为1.0m,取得良好的效果。2003年10月份高炉采用以上布料方

7、式布料,各项经济指标与2002年平均水平比较见下表:,六、应 用 效 果,通过无钟顶布料工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高炉操作者根据原燃料条件和炉况需要及时改变装料制度,高炉生产状况逐步好转,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中有升。下表列出2003年1月份11月份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七、取得的主要经验,通过无钟顶布料工艺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以下经验:1)比较适宜我厂高炉布料制度:料线矿1.3m,焦1.0m,矿比焦大34,焦76矿62,装料顺序KKJJ,布料方式:单环。2)各种布料方式对煤气流调整作用:定点布料:将炉料布到炉喉任一点上,主要用来控制炉内管道气流;环形布料:可在炉喉任一部位做单、双、多重环形布料。随着溜槽倾角的改变可将矿石和焦炭布到距离高炉中心不同的部位上,借以调整边缘和中心气流。扇形布料:溜槽可在任意半径和角度向左右旋转,所以可在产生偏析或局部崩料时采用这种布料方式;螺旋布料:溜槽作匀速的回转运动,同时作径向运动而形成变径螺旋形炉料分布。这种布料方式能把料分布到炉喉截面的任何位置,也可调整料层的厚度。,八、现380m3高炉生产水平,经过2年多以来的无钟顶布料工艺实践,高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谢谢各位专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