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教职员新退抚制度说明.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4587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0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私立学校教职员新退抚制度说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私立学校教职员新退抚制度说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私立学校教职员新退抚制度说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私立学校教职员新退抚制度说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私立学校教职员新退抚制度说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私立学校教职员新退抚制度说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私立学校教职员新退抚制度说明.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私立學校教職員新退撫制度說明,義守大學人事室主任 江元秋,老年經濟生活保障,世界銀行等認為應有三層次基礎保障:即國內勞保、公保、軍保及國民年金,其主要責任為政府,目的在於提供基本生存保障。職業退休金:如勞基法退休金、勞退新制、軍公教退休金及私校退休金等,其責任在於雇主,目的在於提供適當生活需求。商業年金:如保險公司提供老年給付產品,責任為個人,目的在於滿足個人更高需求。,現行制度的問題,現行退撫制度與教師法第24條規定不符現行私校退撫基金面臨財務破產危機退休所得偏低,且沒有定期退休、撫卹給與設計,不足保障退休生活國民年金、勞保年金的衝擊大校小校承擔退撫責任不衡平,現行制度的問題(一),現行制度

2、與教師法第24條規定不符84年制定之教師法第24條教師之退休、撫卹、離職及資遣給付採儲金方式,由學校與教師共同撥繳費用建立之退休撫卹基金支付之,現行私校退撫給與仍停留在85年1月前,由雇主籌措經費之恩給制,教師未配合撥繳退休準備金,而公校教師已自85年2月起撥繳。,現行制度的問題(二),現行私校退撫基金面臨財務危機目前基金餘額約100億元,卻有潛藏負債416億元。主要原因係基金於81年成立,惟給付支出則涵蓋81年前、後所有私校年資,及以最後薪級核算教師所有年資退休金。預估私校退撫基金將自民國97年起減少,民國104年發生短絀,如不及早因應,恐發生破產危機,各級教育主管機關依教師法第24條及私立

3、學校法第64條第3項規定,需負最後支付責任。,現行制度的問題(三),退休所得偏低,且沒有定期退休、撫卹給與設計,不足保障退休生活現行公、私校一次退休金約差距100萬以上,且無定期給與設計。一次退休金容易受消費規劃不當、平均壽命延長及通貨膨脹影響。公、私校教師年資30年之最高退休所得比較表,註:公校教師因有配合提撥,且給與基數內涵較高。,現行制度的問題(四),國民年金、勞保年金的衝擊軍公教(公校)人員退休制度自32年起已有月退休金設計。勞工自94.7.1實施勞工退休新制,已有月退休金設計,另外自98.1.1勞保老年給付年金化,可按月領取勞保年金。無職業國民尚自97.10.1起可參加國民年金。私校

4、教師退撫並無定期給與設計,又依法加入公保。惟公保養老給付,只有一次性給與,並沒有年金設計。,現行制度的問題(五),大校小校承擔退撫責任不衡平 目前各校提撥退撫經費係按相當學費3%計算,數額多寡與學校聘用教職員人數、薪額無關,但相同年資、薪級人員退休領取標準卻一致,致產生各校提撥責任與教職員領取權益不衡平現象。,新制規劃方案內容,教師、學校與政府共同撥繳儲金,並採確定提撥制核算退休金儲金經費來源教職員稅賦優惠採分戶立帳、集中管理原則公私校教師一次退休金衡平,並配合年金保險規劃,提供擇領定期退撫給付各級私立學校一體適用,規劃方案內容(一),採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 P

5、lan;DC制)由教職員、學校與教育主管機關共同提撥至按教職員個人別設立之帳戶,於其退休、離職、撫卹時,領取其帳戶中本金及孳息。所以不會有潛藏負債。,規劃方案內容(二),儲金經費來源:係按教職員本薪2倍之12%,按月提撥至教職員個人帳戶。其中教職員負擔35%、政府負擔32.5%、學校負擔32.5(其中由學費2挹注部分,折算平均為26;另學校提撥6.5,合計32.5)。另學費百分之一撥入原私校退撫基金帳戶,支應儲金建立前教職員年資退撫給與。,規劃方案內容(三),註:1.儲金制提撥數額以本(年功)薪二倍乘以費率12%計2.另,舊制給與不足之數(潛藏負債416億),扣除現存 基金(約100億元)後約

6、為316億元,以三十五年平均,每年政府需負擔約8.9億元,合計上述金額後為約 28.4億元。,儲金制財務來源分擔表,規劃方案內容(四),儲金制財務來源分擔情形:教職員自提部分:教職員撥繳金額,最高為薪級770元者,每月撥繳4324元。最少為薪級190元者,每月撥繳1774元。私立學校教職員每月撥繳儲金費用,規劃方案內容(五),儲金制財務來源分擔情形:主管機關公提部分:教育部每年撥繳16億8,700餘萬元,地方政 府合計每年撥繳2億5,500餘萬元。(2)負擔原退撫基金潛藏負債最後保證責任。除本部需負擔378億3,500餘萬元(佔87%)外,地方政府負擔56億5,350餘萬元(佔13%)。,規劃

7、方案內容(六),儲金制財務來源分擔情形(續):私立學校撥繳部分:(1)每學期仍依現行規定先撥繳學費3%至儲金管理會,該 金額分配如下:A、原退撫基金部分:其中學費1%撥入原私校退撫基 金帳戶,支應儲金建立前教職員年資退撫給與。B、儲金制部分:餘學費2%撥入各校儲金準備專戶,以支應撥繳基準26%所需。(2)配合相對撥繳6.5%。該項金額,全體學校平均每年為 每一位教職員約需提撥六千一百元。,規劃方案內容(七),稅賦優惠教職員自提部分參採勞退條例,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享有免稅之優惠。學校可自行增加提撥,教職員若有配合共同撥繳,亦得享有免稅之優惠,以吸引人才。另目前學校已自辦類似儲金制者

8、,得自由選擇以外加方式繼續辦理,賦予法律依據。採分戶立帳,集中管理原則採學校別、教職員別分戶立帳、專業委外、集中管理、監管分立方式辦理儲金之收支、管理、運用與監督。(儲金管理流程如架構圖所示),規劃方案內容(八)管理架構,規劃方案內容(九),5.可選擇資產配置,並有保證收益 隨儲金規模擴大,提供給教職員資產配置選擇 機制,但僅對於低風險資產配置仍給與保證收 益。6.一次退休金衡平與年金保險 私校教師退休金採與公校教師新制一次退休金取 得衡平,並以其退休時個人帳戶中本息總額範 圍,配合年金保險規劃,提供私立學校教職員得 擇領定期退撫給付(定期給與,不同於公校月退 休金),妥善照顧教師老年生活。,

9、規劃方案內容(十),7.各級私立學校教職員均一體適用 各級私立學校教職員均一體適用,藉以 衡平退休權益。現職人員施行前年資仍 按改制前規定核給,避免爭端。,預期效益,退休金完全準備,沒有潛藏負債提高退休所得退休金具可攜式定期退撫給與設計提撥具績效精神,1.退休金完全準備,沒有潛藏負債現行私校退撫基金雖有100餘億元結餘,惟潛藏負債達416億元。如不解決,潛藏負債將持續增加。目前基金每年收入將因少子化逐年減少,而退撫支出則因退休高峰期到來,將快速增加,致產生財務缺口,各級教育主管機關需負最後支付責任。儲金制開辦後,各教育主管機關配合提撥,每年約需19.5億元,加上阻斷潛藏負債,合計每年撥付責任為

10、約28.4億元。退休金來源全額儲備,有十足的財務準備,沒有潛藏負債,不會債留子孫。,六、預期效益(一),預期效益(三),新進私校教師與公校教師一次退休金取得衡平,甚至更高。,提高退休所得,12%,689,593,預期效益(四),新舊年資組合之退休所得比較,註:依本(年功)薪二倍乘以提撥率12%計算,舊制年資仍以改制前規定計算。,預期效益(五),退休金來源組成,退休金具可攜式,退休金具可攜性(Portable),教師轉任其它學校或民間機構時,其累積的退休金權益或金額,可以保留並加以繼續累積,不損失原服務年資所取得的給付權益。因此,有助於公、私部門之人才交流。,預期效益(六),配合年金保險之規劃,

11、提供私校教職員可擇領定期退休給與及定期撫卹給與。透過年金化給付方式,可避免一次金運用失當的風險、長壽風險及通膨風險。參考商業年金費率及勞保年金公式,預估可領取定期給與金額如下:,定期退撫給與設計,預期效益(七),註:儲金制定期給與,係依內政部統計平均餘命為82歲計算;公保年金化係假設勞保年金為標準,以43,900元投保薪資,年資30年計算所得。,按個人帳戶制,教師任職期間提撥的愈多,則退休後領取金額也愈多:提撥率每增加2%,一次退休金將增加約100萬元,選擇每月定期給付約增加5,000元。當學校學費2%撥繳儲金後有剩餘時,則可挹注學校應負擔儲金部分,對辦學績優學校有鼓勵效果。允許學校自行針對教

12、學、研究、服務等貢獻優異之教師,由學校與教師共同增加提撥。,提撥具績效精神,預期效益(八),在規劃制度下,私立學校因招生績優,學費2%撥繳儲金後,預估尚有剩餘金額合計達1.6億餘元,可挹注學校應負擔之6.5%部分。估計符合上開情形學校約有128校(佔全部私校數之36%),其中約57校甚至可不必再行撥繳。(以95學年資料為例),預期效益(九),學校法人及其所屬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條例,總 則,本條例所稱教職員,指已立案私立學校編制內有給專任現職校長、教師、職員及學校法人之職員。(第3條)前項學校法人之職員,以納入所設私立學校員額編制之職員為限。(第3條)工友未納入本條例適用對象。(第3

13、條)退休、撫卹、離職及資遣給與採儲金方式,由教職員及私立學校、學校主管機關按月共同撥繳款項建立退休撫卹離職資遣儲金(以下簡稱退撫儲金)支付。(第4條第1項),總 則,由私立學校、學校法人及教職員代表組成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儲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儲金管理會),委託其辦理退撫儲金之收支、管理、運用、審議與退休、撫卹、離職及資遣審定事宜。(第4條第2項)儲金管理會應為私立學校及教職員分別設立學校儲金準備專戶及個人退撫儲金專戶。(第4條第4項),退撫儲金之提繳,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應於每學期開始二個月內,提撥相當於學費百分之三之金額(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及資遣準備金)至儲金管理會

14、。(第8條第1項)前項提繳金額之三分之二撥入各該私立學校之學校儲金準備專戶內,作為學校依本條例規定按月撥繳儲金之準備;餘三分之一撥入原私校退撫基金,用以支付本條例施行前教職員工年資應付之退休、撫卹、資遣給與。(第8條第2項),退撫儲金之提繳,共同撥繳款項按教職員本(年功)薪加一 倍12之費率,以下列比率按月共同撥繳 至個人退撫儲金專戶:教職員撥繳:35。學校儲金準備專戶撥繳:26。私立學校撥繳:6.5。學校主管機關撥繳:32.5。(第8條第4項),退撫儲金之提繳,學校儲金準備專戶之撥繳,如有不足之數,由各該私立學校支應。(第8條第5項)私立學校之撥繳,得先以學校儲金準備專戶內之準備金撥入。每學

15、期結束,學校儲金準備專戶如有結餘,得依各該私立學校教職員本(年功)薪比例及該學期內任職日數加權,一次撥繳進入個人退撫儲金專戶。(第8條第6項),退撫儲金之提繳,學校主管機關之撥繳責任,以最高三十五年為限。但教師或校長服務滿三十五年,並有擔任教職三十年之資歷,且辦理退休時往前逆算連續任教師或校長五年以上,成績優異者,最高撥繳至四十年。超過最高年資上限之服務年資,除校長、教師個人撥繳部分外,其餘均由私立學校提撥。(第8條第7項)教職員撥繳之款項,不計入撥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第8條第10項),退撫儲金之提繳,教職員在退撫儲金建立前任職年資之退休、資遣及撫卹金,由原私校退撫基金支給,如有不足之數,得

16、由學校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或在年度預算範圍內分年調整支應。不受預算法第二十三條、第六十二條及第六十三條規定之限制。(第8條第11項)儲金管理會於私立及公立學校任用之全體教職員均未具有本條例施行前私立學校任職年資時,應將私立學校依第一項規定提繳金額全數撥入各該私立學校之學校儲金準備專戶內,由各私立學校依第九條規定辦理。(第8條第12項),退撫儲金之提繳,私立學校得斟酌其財務狀況及學校發展重點,為其教職員增加提撥退休、撫卹、離職及資遣給與準備金,教職員如有配合相對提撥之準備金,其金額在不超過前條第四項第一款規定撥繳額度內者,亦不計入提撥年度薪資所得課稅。(第9條第1項)依第八條規定撥繳退撫儲金,儲金管

17、理會應審酌儲金規模情形,設計不同收益、風險之投資標的組合,提供教職員選擇;其實施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第10條第1項)前項投資標的組合選擇未實施前之退撫儲金,由儲金管理會統一管理運用。(第10條第2項),退撫儲金之提繳,儲金統一管理運用時收益,及投資標的組合選擇實施後,經儲金管理會評定風險程度最低之投資標的組合運用收益,不得低於當地銀行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如有不足,由國庫補足之。(第10條第3項)教職員在本條例施行後年資所領取退休金、撫卹金及資遣給與,於扣除自繳儲金本金及孳息後,如有低於本條例施行前年資退休金、撫卹金及資遣給與核算標準,應由各該主管機關補足其差額。(第10條第4項),各項

18、退撫儲金制度之銜接,教職員於本條例施行前、後任職年資,應合併計算。(第12條第1項)教職員於本條例施行後任職年資,以按月撥繳退撫儲金之年資為限。未撥繳退撫儲金之任職年資或曾經核給退休金、離職退費或資遣給與之任職年資,均不得採計。(第12條第2項),各項退撫儲金制度之銜接,教職員於本條例施行後任職年資之退休、撫卹、離職及資遣給與,除本條例另有規定外,由儲金管理會以退撫儲金支給其個人退撫儲金專戶累計之本金及孳息。公立學校校長、教師曾任已撥繳本條例退撫儲金且未核給退休金、資遣給與或申請離職退費之年資,亦同。(第12條第3項)本條例施行前任職年資併計標準,其退休金、撫卹金、資遣給與基數內涵及核計最高基

19、數,依本條例施行前原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資遣規定辦理。本條例施行前任職年資之退休、撫卹及資遣給與,由儲金管理會以原私校退撫基金支給。(第12條第4項),各項退撫儲金制度之銜接,私立學校校長、教師,曾任公立學校編制內有給合格校長、教師,未核給退休金、離職退費或資遣給與之任職年資,經原服務學校覈實出具證明者,得併計其任職年資,按核定年資比例,依下列規定核計支給其退休金、撫卹金或資遣給與:中華民國85年1月31日以前公立學校年資,由其最後服務學校之主管機關支給。中華民國85年2月1日以後公立學校年資,由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支給。(第12條第5項)已領退休金、離職退費或資遣給與人員再任

20、私立學校教職員時,無須繳回已領之給與;其重行退休、撫卹、離職及資遣時,應自再任之月起計算其任職年資。(第13條),退 休,教職員之退休,分為自願退休、屆 齡退休及命令退休。(第14條)教職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准其 自願退休:年滿60歲。任職滿25年。(第15條第1項),退 休,配合私立學校組織變更、停辦或合併依法令辦理精簡者,其未符前項規定而有下列情形之一,得准其自願退休:任職滿20年以上。任職滿10年以上,年滿50歲。任本職務年功薪最高級滿三年。(第15條第2項)第一項第一款規定之年齡,對所任職務有體能上之限制者,中央主管機關得酌予降低。但不得少於55歲。(第15條第3項),退 休,教職員

21、年滿65歲,私立學校應主動辦理其屆齡退休。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得予以延長服務:校長聘期未屆滿者,得任職至聘期屆滿;其聘期屆滿而獲續聘者,亦同。但不得逾70歲。專科以上學校教授經學校基於教學需要,並徵得當事人同意繼續服務者。但每次延長不得逾一年,至多延長至屆滿70歲當學期為止。(第16條),退 休,教職員任職滿5年以上,因身心障礙致不堪勝任職務,且有具體事證而不願提出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評鑑合格以上之醫院醫療證明者,經私立學校主管人員及人事人員送校長核定後,應命令其就醫治療;逾二學期仍不堪勝任職務或仍未療癒,應由學校主動辦理其命令退休。(第18條),退 休,退休金給付方式如下:一、未滿15年,給與一次

22、給付。二、任職15年以上,由教職員就下列退 休給與,擇一支領之:(一)一次給付。(二)定期給付。(三)兼領一次給付及定期給付。得兼領比例之 基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第20條第1項),退 休,一次給付,以教職員個人之退撫儲金專戶本息及依本條例施行前任職年資應給付退休金之總和一次領取。(第20條第2項)定期給付,由教職員以一次給付應領取總額,投保符合保險法規定之年金保險,作為定期發給之退休金。(第20條第3項)擇領或兼領定期給付人員,退休時得以依法領取之退休金或社會保險給付,一次繳足購買前項規定之年金保險。(第20條第3項),退 休,因公傷病退休人員,除不受第一項第二款任職十五年以上始得支領定

23、期給付限制外,另由私立學校依本條例施行前原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規定按一次退休金標準,另行支給百分之二十之一次給付,其任職年資未滿五年,以五年計。(第20條第6項)擇領或兼領定期給付人員亡故時,其依前條第三項及第四項規定參加之年金保險,未提供遺族繼續領取規定者,扣除其已領取定期給付總額,未達其參加該年金保險之保證金額時,保險業應將餘額按預定利率折現一次發給其遺族領受。(第21條第1項),資遣及離職,教職員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符合退休條件者,得由私立學校依相關法令規定程序予以資遣。但校長係由學校法人予以資遣,必要時得由學校主管機關命其為之:因系、所、科、組、課程調整或學校減班、停辦、解散,現職已無工

24、作且無其他適當工作可擔任。因身心障礙不能勝任工作,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醫院評鑑合格以上之醫院發給證明。現職工作質量均未達教學基準,經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認定屬實。受監護宣告(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以前受禁治產宣告)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第22條)教職員資遣給與,按一次給付標準計算。(第23條),資遣及離職,教職員不符合退休、資遣規定而離職者,得一次領取其個人退撫儲金專戶本息。但利用職務上之機會犯罪,經判刑確定者,其領取範圍,以其本人撥繳之儲金本息為限。(第24條第1項)教職員於其任職期間,有前項但書利用職務上之機會犯罪情形,依本條例規定支領退休金、資遣給與後始判刑確定者,其所領私立學

25、校及學校主管機關撥繳儲金之本息,應予繳還。(第24條第2項),資遣及離職,除前條所定利用職務上機會犯罪,經判決確定者外,符合離職、資遣教職員,得不領取其依規定核發之離職或資遣給與,於年滿六十歲之日起由儲金管理會發還其未領取離職或資遣給與本息,或得準用第二十條第三項規定辦理年金保險。前項人員於未滿六十歲前亡故,其未領取離職或資遣給與本息,由儲金管理會一次發還其遺族領取;遺族領受範圍、順序及比率,依民法之規定辦理。第一項人員辦理年金保險者,其遺族之範圍、順序及領受比例,依年金保險契約之約定;未約定者,依民法之規定辦理。(第25條),撫 卹,教職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給與其遺族撫卹金:一、病故或意外死

26、亡。二、因公死亡。教職員除因犯罪自殺死亡者外,比照病故者給與遺族撫卹金。第一項第二款所稱因公死亡,指經服務學校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以致死亡者:一、執行職務發生危險。二、於辦公場所發生意外。三、於辦公往返途中遇意外危險。四、盡力職務,積勞過度。(第26條),撫 卹,撫卹金給付方式如下:任職年資未滿十五年,給與一次撫卹 金。任職十五年以上,由教職員遺族就下列 撫卹給與,擇一支領之:一次撫卹金。年撫卹金。(第27條第1項),撫 卹,一次撫卹金,以教職員個人之退撫儲金專戶本息及依本條例施行前任職年資應給付撫卹金之總和一次領取。(第27條第1項)年撫卹金,由教職員遺族以一次撫卹金應領取總額,投保符合保險法

27、規定之年金保險,作為定期發給之年撫卹金。(第27條第1項)擇領年撫卹金人員,撫卹時得以社會保險或一次繳足購買前項規定之年金保險其他合法退休金制度之一次給付全部或部分,。(第27條第1項),撫 卹,因公死亡之教職員,除依前條規定給卹外,並增給一次撫卹金百分之二十五;因執行職務發生危險以致死亡者,增給百分之五十。前項因公死亡人員,在職未滿十五年者,以十五年計;因執行職務發生危險以致死亡者,在職十五年以上未滿三十年,以三十年計。依前二項規定加發之撫卹金,由私立學校依本條例施行前原私立學校教職員撫卹規定標準支給。(第28條),管理及監督,退撫儲金之運用範圍如下:購買國內外公債、庫券、短期票券、受益憑證

28、、債券、上市或上櫃公司股票、以避險為目的之衍生性金融商品。存放於儲金管理會指定之銀行。參加退撫儲金人員之福利貸款及有關不動產設施之投資。投資於經政府核准設立之創業投資事業。經儲金管理會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審定通過,有利於退撫儲金收益之投資項目。(第31條),附 則,下列私立學校編制內專任合格有給人員之退休、資遣、離職及撫卹給與事項,準用本條例之規定辦理:依大學研究人員聘任辦法聘任之研究人員。依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教學辦法聘任之專業技術人員。依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遴用之專業或技術教師。外籍人士擔任各級已立案私立學校編制內專任合格有給教師及前三款人員。已完成財團法人登記之私立幼稚園園長及

29、其教職員,亦準用本條例相關規定。(第39條),本校現行退休撫卹儲金制度如何配合因應,實施退撫新制後,本校需撥繳(學校儲金準備專戶撥繳26%私立學校撥繳6.5%學費1)之金額,計算如下:以98年9月教職員本薪合計為35,236,218元,加一倍70,472,436元,12費率為8,456,692元,12個月為101,480,304元年。學校儲金準備專戶撥繳26%為26,384,879元私立學校撥繳6.5%為6,596,220元,合計32,981,099元。依98學年度第1學期學費3繳納退撫基金為16,030,873元,第2學期如比照第1學期繳納,一年計繳納32,061,746元,三分之二為21,

30、374,497元繳納至學校儲金準備專戶,三分之一為10,687,249元繳納至原私校退撫基金。,本校現行退休撫卹儲金制度如何配合因應,本校共需撥繳(學校儲金準備專戶撥繳26%私立學校撥繳6.5%學費1)之金額為26,384,879元6,596,220元10,687,249元43,668,348元。實際本校繳納至學校儲金準備專戶為21,374,497元,較26應繳26,384,879元,尚不足5,010,382元。因此學校除撥繳學費3(32,061,746元)外,尚需撥緻學校儲金準備專戶26不足數5,010,382元私立學校撥繳6.5%之6,596,220元,合計11,606,602元。(本校共

31、需撥繳43,668,348元學費3數32,061,746元),本校現行退休撫卹儲金制度如何配合因應,本校自辦退撫儲金公提儲金,依98年10月標準:705,649元計算,一年學校需撥繳:8,467,788元/年。私校退撫新制正式執行後,如果學校自辦退撫公提儲金繼續辦理,學校共需撥繳:11,606,6028,467,78820,074,390元/年。,本校現行退休撫卹儲金制度如何配合因應,另教職員由公保轉勞保,雇主負擔由原32.5提高為70,以98年6月加保人員計算,每月需增加約1,031,200元,一年增加12,374,400元。另兼任教師加入勞保自98學年度起執行,單位負擔一個月約195,000元,一年以加保九個月,約需1,755,000元,合計14,129,400元年。總計學校一年另需增加(20,074,390元14,129,400元)34,203,790元。如扣除自辦退撫儲金公提儲金8,467,788元,學校一年仍需增加25,736,002元。,本校現行退休撫卹儲金制度如何配合因應,本校退撫儲金委員會98年10月29日委員會議決議:如果學校停止提撥公提儲金,現已提撥之公提儲金依委員會投資標的繼續運作。個人自提部分依現行辦法規定,由會員自行決定:繼續提撥,繼續投資停止提撥,現已提撥之自提儲金繼續投資退出,簡報完畢敬請 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