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装配体.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4879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olidWorks装配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SolidWorks装配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SolidWorks装配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SolidWorks装配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SolidWorks装配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olidWorks装配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olidWorks装配体.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装配体,5.2 装配设计的基本步骤,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5.3 调用Toolbox标准件,目 录,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5.5 配合关系的编辑、删除与压缩,5.6 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操作,5.7 子装配体操作,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5.10 装配体的统计与干涉检查,5.11 小结,前面几章介绍了零件的各种设计方法,用以生成各种各样的零件模型,但是一般来说,单纯的零件没有实际意义。对于机械设计而言,一个运动机构、一台装置或设备才有意义。将已经完成的各个独立的零件,根据预先的设计要求装配成为一个完整的装配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运动测试,检查是否完成设计功能,才

2、是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SolidWorks的要点之一。,SolidWorks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用于装配的工具,还提供了多种统计、计算和检查工具,如质量特性、干涉检查等,并且可以很方便地生成装配体爆炸图,清晰地表示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在SolidWorks 2009中,装配体的零部件可以是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其它的装配体子装配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零件和子装配体的操作方法是相同的。零部件被链接(而不是复制)到装配体文件,装配体文件的扩展名为“.sldasm”。,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装配体文件中保存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进入装配体中各零

3、件的路径,二是各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一个零件放入装配体中时,这个零件文件会与装配体文件产生链接的关系。在打开装配体文件时,SolidWorks 2009要根据各零件的存放路径找出零件,并将其调入装配体环境。所以装配体文件不能单独存在,要和零件文件一起存在才有意义。,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在打开装配体文件时,系统会自动查找组成装配体的零部件,其查找顺序是:内存当前文件夹最后一次保存位置。如果在这些位置都没有找到相应的零部件,系统会弹出找不到零件对话框,提示用户自已进行查找。此时,用户可以两种选择:选择【是】,浏览至该文件的位置打开即可。在对装配体进行保存后,系统会记住该零件新的路

4、径;选择【否】,则会忽略该零件,在打开的装配体绘图区中缺失该零件,但在设计树中仍有该零件的名称,且呈灰色显示。,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5.1.1 装配设计的基本概念 在SolidWorks装配环境中,既可以操作装配体中的独立零件,也可以操作各级子装配体。在以子装配体为操作对象时,子装配体将被视作一个整体,其大多数操作与独立零件并无本质区别。,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装配体设计有两种方法:“自下而上”设计方法和“自上而下”设计方法。“自下而上”设计方法是比较传统的设计方法。在“自下而上”设计中,先分别设计好各零件,然后将其逐个调入到装配环境中,再根据装配体的功能及设

5、计要求对各零件之间添加约束配合。由于零部件是独立设计的,与“自上而下”设计法相比,使用“自下而上”设计法可以使用户更能专注于单个零件的设计工作。,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从装配体中开始设计,允许用户使用一个零件的几何体来帮助定义另一个零件,或者生成组装零件后再添加新的加工特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零件设计。目前通常使用的装配设计方法是“自下而上”,本章也是仅对此种方法进行介绍。,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装配既然要表达产品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必然存在着参照与被参照的关系。对于静态装配而言,参照的概念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如果两个零件之间存在运动关系时,

6、就必须明确装配过程中的参照零件。在装配设计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地”零件,即相对于基准坐标系静态不动的零件。一般将装配体中起支承作用的零件或子装配体做为“地”零件,即位置固定的零件,不可以进行移动或转动的操作。,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装配环境下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约束”。当零件被调入到装配体中时,除了第一个调入的之外,其它的都没有添加约束,位置处于任意的“浮动”状态。在装配环境中,处于“浮动”状态的零件可以分别沿三个坐标轴移动,也可以分别绕三个坐标轴转动,即共有六个自由度。,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当给零件添加装配关系后,可消除零件的某些自由度,限制了零件的某些运动,

7、此种情况称为不完全约束。当添加的配合关系将零件的六个自由度都消除时,称为完全约束,零件将处于“固定”状态,同“地”零件一样,无法进行拖动操作。SolidWorks默认第一个调入装配环境中的零件为“地”零件。,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5.1.2 操作界面 进入装配体环境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新建文件时,在弹出的【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装配体】模板,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新建一个装配体,第二种是在零件环境中,选择菜单栏【文件】/【从零件制作装配体】命令,切换到装配体环境。,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当新建一个装配体文件或打开一个装配体文件时,即进入Sol

8、idWorks装配界面,其界面和零件模式的界面相似,装配体界面同样具有菜单栏、工具栏、设计树、控制区和零部件显示区。在左侧的控制区中列出了组成该装配体的所有零部件。在设计树最底端还有一个配合的文件夹,包含了所有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由于SolidWorks提供了用户自己定制界面的功能,书中范例界面可能与读者实际应用有所不同,但大部分界面应是一致的。,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装配环境与零件环境的不同之处在于装配环境下的零件空间位置存在参考与被参考的关系,体现为“固定零件”和“浮动零件”。在装配环境中选择零件,通过右键快捷菜单,可以设置零件为【固定】或者【浮动】。在SolidWork

9、s装配体设计时,需要对零件添加配合关系,限制零件的自由度,以使零件符合工程实际的装配要求。,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1.装配体工具栏 SolidWorks 2009的装配体操作界面与零件造型操作界面很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装配体工具栏和特征管理器两个方面。下面来看一下【装配体】工具栏,其中列出了常用的装配体命令按钮。凡是下部带小箭头的命令按钮表明单击小箭头可将其展开,下面包含有同类别的命令按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命令按钮的种类和数量可以由用户按自已的喜好设置。,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装配体】工具栏中常用的命令按钮有:【插入零部件】:通过这个插入零部件按钮,可以向

10、装配体中调入已有的零件或子装配体,这个按钮和菜单栏【插入】/【零部件】的命令功能一样。【显示隐藏的零部件】:切换零部件的隐藏和显示状态。,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编辑零部件】:当选中一个零件,并且单击该按钮后,【编辑零部件】按钮处于被按下状态,被选中的零件处于编辑状态。这种状态和单独编辑零件时基本相同。被编辑零件的颜色发生变化,设计树中该零件的所有特征也发生颜色变化。这种变化后的颜色可以通过系统选项的颜色设置重新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单击【编辑零部件】按钮后只能编辑零件实体,对其他内容无法编辑。再次单击该按钮退出零件编辑。,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配合】:用于确定

11、两个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即添加几何约束,使其定位。在一个装配体中插入零部件后,需要考虑该零件和别的零件是什么装配关系,这就需要添加零件间的约束关系。标准配合下有角度、重合、同轴心、距离、平行、垂直和相切配合。在选择需要的点、线、面时经常需要改变零件的位置显示,此时一般与【视图】工具栏,特别是其中的【旋转视图】和【平移】两个按钮配合使用。,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移动零件】按钮:利用移动零件和旋转零件功能,可以任意移动处于浮动状态的零件。如果该零件被部分约束,则在被约束的自由度方向上是无法运动的。利用此功能,在装配中可以检查哪些零件是被完全约束的。单击【移动零件】下的小黑三角,可

12、出现【旋转零件】按钮。【智能扣件】按钮:使用SolidWorks Toolbox标准件库将标准件添加到装配体。,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爆炸视图】按钮:在SolidWorks中可以为装配体建立多种类型的爆炸视图,这些爆炸视图分别存在于装配体文件的不同配置中。注意在SolidWorks中,一个配置只能添加一个爆炸关系,每个爆炸视图包括一个或多个爆炸步骤。【爆炸直线草图】按钮:添加或编辑显示爆炸的零部件之间的几何关系的3D草图。,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干涉检查】按钮:在一个复杂的装配体中,如果仅仅凭借视觉来检查零部件之间是否有干涉的情况是很困难而且不精确的。通过这

13、个按钮可以利用软件来快速判断零件之间是否出现干涉、发生几处干涉和干涉的体积大小。,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新零件】按钮:如果【装配体】工具栏中没有包括这个命令,可以自定义添加,此命令用于在关联装配体中生成一个新零件。在设计零件时可以使用装配体中已有零件的几何特征,并独立于装配体进行修改。,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替换零部件】按钮:装配体及其零件在设计周期中可以进行多次修改,尤其是在多用户环境下,可以由几个用户处理单个的零件或子装配体。更新装配体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可以用子装配体替换零件,或反之。可以同时替换一个、多个或所有部件实体。,5.1 SolidWork

14、s装配综述,2.装配体设计树 装配体设计树在装配体窗口显示以下项目:装配体名称、光源和注解文件夹、装配体基准面和原点、零部件(零件或子装配体)、配合组与配合关系、装配体特征(切除或孔)和零部件阵列、在关联装配体中生成的零件特征等。,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单击零部件名称前的“+”号,可以展开或折叠每个零部件以查看其中的细节。如要折叠设计树中所有的项目,可双击其顶部的装配体图标。在一个装配体中可多次使用相同的零件,每个零件之后都有一个后缀n,n表示了装配体中同一种零件的数量。每添加一个相同零件到装配体中,数目n都会增加1。,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任何一个零件都有一个

15、前缀标记,此前缀标记表明了该零件与其它零件之间关系的信息,前缀标记有以下几种类型:无前缀:表明对此零件添加了【配合】命令,处于完全约束状态,不可进行拖动。(固定):表明此零件位置固定,不能移动和转动。出现【固定】的前缀有两种情况:一是第一个调入装配体中的零件,二是在零件处于【浮动】或不完全约束的状态下右击零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固定】。,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表明对此零件没有添加配合约束,或所添加的配合不足以完全消除零件的六个自由度,零件处于“浮动”或不完全约束的状态,可以进行拖动操作。(+):表明对此零件添加了过多的配合约束,处于过定位状态,应删除一些不必要的配

16、合。,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表明出现了不可能实现或者错误的配合。右击该节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什么错?】,可以查看错误配合的种类和原因。,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在某些情况下,在设计树中显示零部件,用户可能想强调设计的结构或层次关系,而不是草图或是特征的细节。此外,用户也可能想强调装配体的设计而不是零部件的所有特征。以下查看装配体的方法只影响设计树中显示细节的级别,装配体本身并不受影响。如要只显示层次关系,在设计树中右击装配体的名称,然后选择【只显示层次关系】选项,则只会显示零部件(零件和装配体),细节则不会显示。,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17、5.1.3 装配体的配合方式 如前所述,调入装配环境中的每个零部件在空间坐标系都有三个平移和三个旋转共6个自由度,通过添加相应的约束可以消除零部件的自由度。为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添加约束的过程就是消除其自由度的过程。SolidWorks提供了两类配合方式来装配零部件:一般配合和SmartMates智能配合。,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1.标准配合【重合】:用于使所选对象之间实现重合。【平行】:用于使所选对象之间实现平行。【垂直】:用于使所选对象之间实现90度相互垂直定位。【相切】:用于使所选对象之间实现相切。【同轴心】:用于使所选对象之间实现同轴。,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18、,【锁定】:用于将现两个零件实现锁定,即使两个零件之间位置固定,但与其它的零件之间可以相互运动。【距离】:用于使所选对象之间实现距离定位。【角度】:用于使所选对象之间实现角度定位。,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2.高级配合【对称】:用于使某零件的一个平面(一零件平面或建立的基准面)与另外一个零件的凹槽中心面重合,实现对称配合。【宽度】:用于使某零件的一个凸台中心面与另外一个零件的凹槽中心面重合,实现宽度配合。,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路径配合】:用于使零件上所选的点约束到路径。可以在装配体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实体来定义路径,且可以定义零部件在沿路径经过时的纵倾、偏转和摇摆

19、。【特征驱动/特征驱动耦合】:用于实现在一个零部件的平移和另一个零部件的平移之间建立几何关系。【限制配合】、:用于实现零件之间的距离配合和角度配合在一定数值范围内变化。,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3.机械配合 此类配合专门用于常用机械零件之间的配合。【凸轮】:用于实现凸轮与推杆之间的配合,且遵守凸轮与推杆的运动规律。【铰链】:用于将两个零部件之间的移动限制在一定的旋转自由度内。【齿轮】:用于齿轮之间的配合,实现齿轮之间的定比传动。【齿条小齿轮】:用于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配合,实现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定比传动。,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螺旋】:用于螺杆与螺母之间的配合,实现螺

20、杆与螺母之间的定比传动,即当螺杆旋转一周时,螺母轴向移动一个螺距的距离。【万向节】:用于实现交错轴之间的传动,即一根轴可以驱动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之呈一定角度的另外一根轴。,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这里只是简要地说明了各个配合命令的功能,具体操作后面再叙述。SolidWorks中可以利用多种实体或参考几何体来建立零件间的配合关系。添加配合关系后,可以在未受约束的自由度内拖动零部件,查看整个结构的行为。在进行配合操作之前,最好将零件调整到绘图区合适的位置。,5.2 装配设计的基本步骤,这一节,将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初步感受一下SolidWorks的装配过程。SolidWorks装配

21、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5.2 装配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装配体的固定零件(“地”零件),并将其第一个调入装配体环境中。2.将其他零件调入装配体环境。此时,尚未添加配合关系的零件可以在图形区中随意移动或旋转,处于浮动状态。3.使用配合工具为零件之间添加配合关系。依次进行2,3两步,直到完成所有零件的装配设定,形成装配体。,5.2 装配设计的基本步骤,下面将以底座和轴承座的配合实例,讲述SolidWorks的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5.3 调用Toolbox标准件,SolidWorks提供了诸如Toolbox、库特征等丰富的可重用建模单元,涵盖了螺母、螺栓、垫片等标准件,甚至还包括齿轮、管接头、管

22、路等标准化零件。在装配体环境下直接调用标准零件,是提高产品设计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可重用建模单元都位于任务窗格的设计库页面当中,其中Toolbox是重要的零件库,包括常用的结构件和紧固件等标准件。,5.3 调用Toolbox标准件,定义好文件的属性之后,需要把标准件另存到事先建好的装配体文件夹里,并注意修改成容易识别的名字,便于文件管理。另存的方法与在Windows环境下操作其它文件类似。完成了上面的操作之后,可以像调入其它普通零件一样把标准件调入装配体环境中。调入方法见本章第二节,在这里不再赘述。,5.3 调用Toolbox标准件,为提高操作速度,调入标准件时可利用系统的智能配合的功能。,5

23、.3 调用Toolbox标准件,标准零件在调入装配体后,如果需要对其参数规格进行更改,可在设计树中右击标准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编辑Toolbox定义】选项,系统会重新弹出标准件规格对话框,重选标准件的规格即可。,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在零件调入装配体后,用户可以移动、旋转零部件,这些方式可以用来大致确定零部件的位置,然后使用配合命令来精确地定位零部件。添加配合关系后,用户可以在未受约束的自由度方向上拖动零件,从而查看装配体的运动。可以使用下列方法来定位零部件:,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固定零部件的位置。移动或旋转零部件。在零部件上添加配合。,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

24、5.4.1 固定零部件的位置 若将零件的位置固定,它就不能相对于装配体原点运动。如前所述,在默认情况下,第一个调入装配体的零部件是固定的,但是可以随时将其固定状态解除。建议在装配体中,至少有一个零件是固定的,或者与装配体的默认基准面或原点具有配合关系,这可为其余的配合提供参考,而且可以防止零件在添加配合关系时发生意外移动。,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在图形区域或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的零部件名称上右击零件,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固定】或【浮动】选项,可以实现两种状态相互切换。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阵列生成的零件进行【固定】或【浮动】的操作。,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5.4.2

25、 移动或旋转零部件 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只有零部件名称前有前缀(-),该零部件才可以被移动或旋转。,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5.4.3 在零部件上添加配合 在一般配合中,有【标准配合】、【高级配合】和【机械配合】三种配合类型。每一种配合类型中又包含几种配合方式。,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5.4.3.1 标准配合(1)【重合】【重合】配合关系比较常用,可以使一个零件的顶点、直线、平面与另外一个零件的顶点、直线、平面重合。这里的直线包括边线、轴线、临时轴线,平面包括在零件设计过程中所建立的基准面。,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2)【平行】【平行】也是常用的配合关

26、系,可以使一个零件的边线、平面与另外一个零件的边线、平面平行,使之保持相同的方向,并且彼此保持相同的距离。,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3)【垂直】【垂直】也是常用的配合关系,可以使一个零件的边线、平面与另外一个零件的边线、平面垂直。,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4)【相切】【相切】常用于使两零件的平面、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之间添加相切关系。,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5)【同轴心】【同轴心】常用于使两个零件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之间同轴,使两个所选对象的轴线重合。,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6)【锁定】【锁定】用于固定两个零件之间的位置。,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

27、部件,(7)【距离】【距离】可以使一个零件的边线、平面与另外一个零件的边线、平面平行,并保持给定的距离。,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8)【角度】【角度】常用于两个零件平面之间保持给定的角度。,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5.4.3.2 高级配合 在【高级配合】类型中有多种配合方式,这里仅介绍其中常用的几种配合方式。,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1)【对称】【对称】用于使一个零件的某一平面或基准面对称于一个凹槽零件的两个内侧面。,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2)【宽度】【宽度】常用于使一个零件的两个外侧面与一个凹槽零件的两个内侧面对称。,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3)【限制

28、】【限制】常用于使一个零件相对于另一个零件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分为【限制距离】和【限制角度】两种配合方式。【限制距离】可使一个零件相对于另一个零件沿某个方向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移动;【限制角度】可使一个零件相对于另一个零件绕一轴线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由于这两种配合方式操作过程相似,这里只介绍【限制距离】的配合方式。,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5.4.3.3 机械配合 在【机械配合】类型中,有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凸轮、铰链、齿轮、齿条小齿轮、螺旋和万向节六种配合方式。,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5.4.3.4 智能配合 智能配合(SmartMates)是SolidWorks提供的一种快速装

29、配的方式。使用该配合方式,用户只要选择需配合的两个对象,系统就会自动的添加配合,使零件得到定位。实现智能配合的方式有三种:“插入式”智能配合、“跨窗口”智能配合和“Alt键”智能配合。,5.5 配合关系的编辑、删除与压缩,5.5.1 编辑装配关系 完成装配后,若发现某个装配关系不合适,用户可以对其进行编辑修改.,5.5 配合关系的编辑、删除与压缩,5.5.2 删除配合关系 在必要时可删除所添加的配合关系。当用户删除配合关系时,该配合关系会在装配体的所有配置中被删除。,5.5 配合关系的编辑、删除与压缩,5.5.3 压缩配合关系 在装配体中,用户可以压缩配合关系使其暂时失效,这样用户就可以尝试不

30、同类型的配合而不会出现过定位。,5.6 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操作,在SolidWorks的装配体中,对零部件编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装配体编辑状态下对零部件进行某些特定的编辑。另一种是通过对零部件的复制、镜向和阵列等方法迅速地完成同一零部件多个实例的装配工作,而不需要重复使用插入零部件的操作。这两种编辑方式只对装配体有影响,对零部件不起作用。,5.6 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操作,5.6.1 装配体特征 装配体特征是指在装配体编辑状态下进行的,以装配体为操作对象的特征建立。装配体特征包括拉伸、旋转切除,各种类型孔、焊缝以及常用阵列形式。装配体特征只会影响装配体,对零部件不会造成影响,经常用于表达装配后再进

31、行的钻孔和切除;也可以用于将复杂的三维装配体模型剖切开,以清楚地表达其内部的结构。装配体特征操作过程与零部件环境下的操作类似。,5.6 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操作,5.6.2 零部件的复制、阵列与镜向 在装配过程中,用户经常会遇到同一个零部件在装配环境下的多次调用,如法兰上的螺栓等。此时不必一个一个地插入并添加装配关系,SolidWorks允许用户在装配体中对零部件进行复制,也允许用户在装配体中对零部件进行阵列和镜向操作,快速完成零部件的复制以及布置具有规律性零件的装配。,5.6 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操作,1.零部件的复制SolidWorks允许用户复制已经在装配体中存在的零部件。,5.6 装配体中的零

32、部件操作,2.零部件的阵列 零部件的阵列分为【线性阵列】、【圆周阵列】和【特征驱动阵列】。如果装配体中具有相同的零件,并且这些零件按照某种阵列的方式排列,可以使用对应的命令进行操作。,5.6 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操作,5.6.3 装配体中零部件的镜向 装配体环境下的镜向操作与零部件设计环境下的镜向有些类似。,5.7 子装配体操作,5.7.1 子装配体的生成SolidWorks提供以下三种方法用以生成子装配体:,5.7 子装配体操作,子装配体的存在对总装配体工程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表是有影响的,子装配体以一个序号和名称进入工程图及明细表。子装配体解散后,组成子装配体的各个零件以各自的零件名进入到总装配

33、体,设计树中零件的节点数量增加,总装配体工程图及明细表中的零件序号和数量也相应的增加。,5.7 子装配体操作,5.7.2 编辑子装配体若要对子装配体进行编辑,可以在总装配体环境中将其打开,编辑保存后返回。,5.7 子装配体操作,5.7.3 解散子装配体在SolidWords的装配体中,可以将一个子装配体还原为若干个零部件,从而将零部件在装配体层次关系中向上移动一个层次。,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在工程实际中,结构复杂的产品由大型装配体组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零部件,这就要求对大型装配体进行相应的简化。简化后的大型装配体可以带来以下优点:,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减少模型重建的时间,缩短屏幕刷

34、新时间,显著提高模型的显示速度。可以生成简化的装配体视图,其中只包含所需零部件而排除其他不必要的零部件。,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为此,SolidWorks提供了多种简化手段。用户可以通过切换零部件的显示状态和改变零部件的压缩状态来简化复杂的装配体。在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有共四种状态,分别为还原、压缩、轻化和隐藏,简单描述如下:,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还原:零部件的正常显示状态,将零部件所有数据信息调入内存。隐藏:除零部件不在装配体中显示外,其它与还原状态相同。压缩:使零部件在当前装配体中暂时不起作用,模型不显示,数据不可用。轻化:零部件的数据信息根据需要调入内存,只占用部分内存资源。,5.

3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5.9.1 零部件显示状态的切换 零部件的显示状态有三种:显示、隐藏与透明。通过切换装配体中零部件的显示状态,可以暂时将装配体中一些不必要的零部件隐藏起来,以便于用户专心地处理当前未被隐藏的零部件。也可将一些零部件设置呈透明状,以便用户观察和处理被该零部件遮挡的零部件。这三种状态的切换对装配体及零部件本身并没有影响,只是用以改变显示效果。,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5.9.2 零部件压缩状态的切换 零部件的压缩状态有三种:【压缩】、【轻化】和【还原】。,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1.压缩【压缩】命令可使零部件暂时从装配体中消失。被压缩的零部件自身及相关特征、装配关系等不再

36、装入内存,所以装入速度、重建模型速度及显示性能均有提高,在还原之前与被删除后的零部件外在表现一样。但它的相关数据依然完整保留于内存中,只不过不参与运算而已,可以很方便地重新调入。,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2.轻化 当零部件为轻化状态时,只有部分零部件模型数据装入内存,其余的数据根据需要装入,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大型装配体的显示性能。在前述装配体实例的设计树中,一些零件的名称图标前,附加了一个羽毛状的标记,表示该零件处于“轻化”的状态。,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轻化】的操作步骤:(1)在装配体设计树或图形区中右击欲轻化的零部件,系统弹出快捷菜单。(2)选择【设定为轻化】命令。图形区中被轻化的零

37、部件正常显示,设计树中该零部件图标附加了羽毛状的标记。,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需要注意的是,将某个零部件设定为轻化后,在装配体中由【复制】或【镜向】生成的所有同名零部件也将自动的被设定为轻化。这与对某个零部件进行隐藏、透明和压缩的操作结果是不一样的。,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3.还原【还原】命令是使装配体中的零部件处于正常状态。还原后的零部件数据会全部装入到内存中,可以使用所有的功能,并可以完全访问。,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5.9.3 SpeedPak SpeedPak是SolidWorks 2009的新增功能,是对大型装配体进行简化的有力工具。简单的说,SpeedPak功能就是指定

38、大型装配体中的某个子装配体哪些面或实体参加配合,从而只把这些参加配合的面或实体调入内存,内存的使用得以减少。SpeedPak是在【配置管理器】中创建的。,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SpeedPak为装配体带来的性能提升在大型及复杂装配体中最为明显。下面就介绍一下SpeedPak的使用方法。为便于讲解,本例中使用的是小型装配体。,5.10装配体的统计与干涉检查,使用【装配体统计】命令,可以报告出装配体文件的一些统计资料。,5.10装配体的统计与干涉检查,5.10.2 干涉检查 在机械设计中,干涉检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避免设计失败的有效工具。在一个复杂的装配体中,使用二维CAD软件来实现干涉检查

39、几乎是不可能的。设计师只凭借二维图纸并充分发挥空间想象来检查零部件之间是否有干涉现象,将是非常困难的事。而SolidWorks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干涉检查工具。在装配体完成之后,用户可以轻松愉快地检查零部件之间的干涉情况(干涉的位置和干涉的体积)。,5.10 装配体的统计与干涉检查,5.10.3 质量属性【质量属性】功能可以快速计算装配体和其中零部件的质量、体积、表面积和惯性矩等。,5.11 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SolidWorks装配设计的基本操作、装配环境下零部件的调入、在装配体中为零部件间添加配合关系、装配体中零部件的复制、阵列与镜向、子装配体的操作、装配体的检查以及爆炸视图大型装配体的简化及装配体的统计与干涉检查等。通过本章的学习,初学者应熟练掌握装配体的设计方法和操作过程,能将已经设计好的零件模型按要求装配在一起,生成装配体模型,直观逼真地表达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并为随后生成装配体工程图作好了准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