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5328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QC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QC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QC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QC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基础知识》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QC基础知识培训,2017年4月20日,1,目录,一、QC小组概述,二、QC小组活动程序,三、统计方法基础知识,四、QC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一、QC小组概述,1、QC小组定义 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2、QC小组活动基本条件(1)领导重视(2)员工认识(3)培养骨干(4)建立制度,QC,3、QC小组基本活动程序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和创新是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QC小组活动解决问题应遵循PDCA循环,即我们熟知的戴明循环:准

2、备计划策划P(Plan),完成计划执行D(Do),检查效果检查C(Check),跟踪改进处置A(Action)。,PDCA循环特点(1)PDCA四个阶段,一个都不能少;(2)大循坏套小循坏;(3)每滚动一个周期,成绩就提高一步,是阶梯式上升。,4、QC小组活动PDCA阶段划分(1)P阶段: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对策。(2)D阶段:对策实施(3)C阶段:检查效果(4)A阶段:制定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5、QC小组活动基本程序(问题解决型课题)(1)选择课题(2)现状调查(3)设定目标(4)分析原因(5)确定主要原因(6)制定对策(7)按照对策实施(8)检查效

3、果(如未达到预期效果,再返回到第四步进行分析原因)(9)制定巩固措施(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1.选择课题,2.现状调查,3.设定目标,4.分析原因,5.确定主要原因,6.制定对策,7.实施对策,8.检查效果,9.制定巩固措施,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达到目标?,是,问题解决型QC活动程序,P,D,C,A,创新型QC活动程序,1.选择课题,2.设定目标,4.制定对策,5.实施对策,6.检查效果,达到目标?,7.标准化,8.总结和下一步打算,3.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否,否,是,二、QC小组活动程序,1、课题来源(1)指令性课题:由上级主管部门或领导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以行政指令的形式向Q

4、C小组下达的课题,这种课题通常是组织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攻关性课题。(2)指导性课题:通常由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推荐并公布的一批可供各QC小组选择的课题。(3)自己选择课题:由小组根据各单位、各岗位发现的实际问题,自己确定改善的方向和目标开展活动。,(一)选择课题,2、课题类型(1)现场型课题:通常以稳定生产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选择课题,课题较小,难度不大,活动周期较短,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比较容易出成果,经济效益不一定大。(2)服务型课题:通常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择课题,课题较小、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3

5、)攻关型课题:通常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课题难度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的资源,通常经济效益显著或带来重大的技术更新换代。(4)管理型课题:通常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5)创新型课题:通常是QC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3、课题名称课题设定时要抓住三个要素:对象、问题(特性)和结果。,降低 循环水 消耗,达到的结果 解决问题的对象 问题特性,怎样?提高还是降低,增大还是减少,产品、工序、过程或作业的名称,解决什么?质量、成本或效率等方面特性,小测试:看看以下题目对吗?(1)减少高速路收

6、费站停车时间(2)提高售后服务质量(3)加强技术管理,降低装置消耗(4)解决能华水电站断层勘探对斜孔对穿技术(5)降低XX插件不合格率,4、注意问题(1)课题宜小不宜大:易于弄清现状,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目标单一,针对性强。(2)选题理由要充分且简明扼要:选题理由要真实有效,最好有数据支撑。,案例选题理由:(1)我们必须确保计量的准确可靠和公平公正;(2)电能表时钟的不准确直接影响用户的电费计算;(3)有用户反映和计量人员发现电能表存在时钟偏移的情况。选择课题:提高现场管理系统运行表计时钟偏移检测率,案例,第一层(规范依据):上级要求的目标、指标;标准、规范的质量技术指标;同行业先进水平、标杆水

7、平;竞争对手的先进水平;顾客要求等。,第二层(现状问题):收集小组活动前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第一层的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用事宜的工具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第三层(选定课题):根据分析的差距(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所选课题(含对象、问题、结果)。,(二)现状调查,1、现状调查基本任务(1)把握问题现状,掌握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2)找出问题的症结(或关键点)所在,以确认小组从何处改进及能够改进的程度,从而为目标值的设定提供依据。,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突破口,胃溃疡,喝酒过多,暴饮暴食,吃煎炸食物过多,长期不按时吃饭,最短的板就是“症结”(主要问题),这就是木桶的最短板,“症结”即问题的集中

8、点,注意!找“症结”(主要问题),不是找原因,注意事项&用数据说话:客观、可比、全面&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分层分析,直到找出症结问题为止。&现状调查常用:调查表、分层法、简易图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等。,调查表(检查表),分层法(分类法),排列图(帕累托图),(三)设定目标,1、目标的分类(1)自定目标:小组经过现状调查,明确了可改进程度而制定的目标。(2)指令性目标:分两种,一是上级以指令形式下达给小组的活动目标;二是小组直接选定的上级考核指标。,2、目标性质(1)定性目标:只确定小组活动目标的性质,没有具体量化的指标,称为定性目标。如提高工程勘察质量、设备管理得到加强等

9、。(2)定量目标:小组活动目标除了确定目标性质之外,还应具有明确的量化的目标值,称为定量目标。如单位成本从65元降低到50元以下、产品不合格率从3.5%下降到0.5%等。,结果无法具体衡量,无法明确是否已经达到预定的目标,所以不提倡以定性目标作为小组的活动目标。,有了定量目标,通过活动或改进后与之比较,可以清晰地了解是否已经达到既定目标。所以,小组设定的目标应是定量目标。,3、目标值确定原则(1)一致性原则(2)单一性原则(3)可测量原则(4)先进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6)民主性原则,目标要与问题对应,设定一个目标即可,定量目标,不是定性目标,具有引领作用和标杆作用,通过小组努力,可以达成目

10、标,征求小组人员意见,4、目标值设定方法(1)横向比较: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2)纵向比较:与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比(3)分析、预测小组对症结的解决程度(4)上级下达的目标、考核指标(5)顾客提出的要求,(四)分析原因,1、针对问题分析原因针对需要解决课题来直接分析原因?针对症结问题来分析原因?,2、原因分析需注意的问题(1)原因分析要一层一层展开到末端因素,直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具体因素为止。(2)原因分析要展示问题的全貌。(3)正确、恰当的选用统计方法。,针对症结分析原因,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1)例如:“喷漆质量色泽不均”,环境角度分析“操作时看不清”,“光线太暗”-“灯少”“灯泡功率小”

11、,(2)5M1E:人、机、料、法、环。,因果图(鱼骨图),第一层原因,原因类别,第二层原因,树图(系统图)分为宝塔型和侧向型,关联图(关系图)分为中央集中型和单侧汇集型,(五)确定主要原因,1、目的深层次地肯定原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2、准则依据末端原因对所分析的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确定。3、步骤(1)收集所有末端因素(2)剔除不可抗拒因素(3)末端因素逐条确认4、常用方法(1)现场验证(2)现场测试、测量(3)调查、分析,末端原因一:设备抽真空检测不达标设备要求参数:抽真空检测值300Pa小组成员在现场抽样测量检查了10台ZX/R23车型,显示的抽真空检测值在160Pa-240Pa之间,远远

12、低于300Pa标准。,结论:设备抽真空检测不达标不是主要原因。,末端原因二:冷却水水压低标准:0.1Mpa确认方法:现场测试、测量2016年7月7日,分半夜零点、上午9点、中午12点、下午6点四个时间段测定冷却水的压力,结果见下表:,结论:冷却水水压太低是主要原因。,亮点:按用水高峰、低谷、正常分层取样,(六)制定对策,1、制定对策的步骤(1)提出对策: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多种解决方案(2)评价和选择对策:相互比较,择优选取2、制定对策的原则(1)对策的有效性:消除、降低、隔离(2)对策的可实施性:对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则不可取(3)对策的经济性:小投入,大回报,5W1H,3、注意的问题(1)

13、不要将“对策”和“措施”混淆(2)“目标”要尽可能量化(3)针对要因逐条制定对策(4)避免抽象用语(5)避免采用临时性的应急措施(6)尽量依靠小组自己的力量,(七)实施对策,对策实施后,小组进行对策目标验证,检查实施效果:新控制单元A21经过技术革新、组装、安装、调试运行稳定后,小组成员又对6台机组上控制单元A21两只电位器的输出电压值进行测量,将基准电位器R1和校准电位器R2的输出电压一一记录下来,如下表:,通过对6台机组上控制单元A21的12只电位器的测量统计发现电压值漂移率由原来平均漂移率60.3%降低到18.3%。,注意问题(1)实施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每条对策的实施时间、参加人员、活

14、动地点、具体做法等(2)每条对策完成后的结果确认很重要(不是检查对策目标实现情况,而是检查课题总目标完成情况),(八)效果检查,1、与课题目标比较2、与实施前现状对比,3、计算经济效益:一般来说QC小组计算经济效益,不要类推,只计算活动期(包括巩固期)内所产生的效益即可。4、关于社会效益5、注意事项:效益计算要实事求是,不要拔高夸大,或类推、延长计算年限,更不要把还没有确立的费用,作为小组取得的效益。,(九)制定巩固措施,1、有效措施标准化:把对策表中通过实施且已被证明有效的措施报主管部门批准,纳入企业相关标准,形成作业指导书或规章制度。2、纳入的标准要正确执行:巩固期内现场跟踪,收集数据确认是否按照修订过的新方法、标准执行,确保所取得的成果得到巩固,维持在良好水平上。3、常见问题(1)未将有效措施纳入标准(2)巩固措施口号化,无可检查性(3)未对成果巩固期的情况进行跟踪(4)巩固期不够或无巩固期,(十)总结及今后打算,1、总结:可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小组综合素质三个方面进行。2、下一步打算:在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小组可以提出下一次活动的课题,从而将小组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培训完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