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5621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学生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学生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中学生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中学生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学》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教学分析(一),主要内容,一、学习心理篇的意义二、学情分析三、主题与课程愿不愿学与动机理论主题及解读课程框架四、目标、内容分析以典型课例为切入点五、课程资源建议,一、“学习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四大主题:适应、学习、交往、情绪)能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指导和帮助是心理健康教育者能否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关键,二、学情分析,中学学习材料的变化引发需求的变化(多、难)应考目标带来的外界压力个性心理品质的不稳定,易引发连锁反应,学生的学习问题往往成为其它心理问题的导火索。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初中生心理教育的关键因素。,学习心理辅导的任务,学习辅导的主要任务是帮

2、助学生学会学习a、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发展其创造力b、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c、正确对待学业的成败,树立自信心d、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e、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各种心理困惑,校园素描:恐学、厌学、弃学,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良与厌学。例:班上至少有30人不愿意主动学习.(名校,班额50人)中学初中二年级:网瘾、兴趣缺失、学业失败与厌学中学高中二年级:麻木、疲劳、学习焦虑与厌学过敏型恐学症,例:中学生网瘾引发的厌学、弃学,这即有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是家庭、社会问题。其解决方式应多管齐下。,学习心理两大主题,愿不愿学 学习动机辅导会不会学 学习方法辅导,二、主题与课程,“学

3、习动机辅导”主题成就动机自我效能心理定势学习疲劳归因方式,(一)成就动机理论,戴维麦克利兰: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一)成就动机理论,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一)成就动机理论,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回避过分的难度。高成就需求者喜欢多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

4、(一)成就动机相关课题,目标: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初一)目标管理辅导(高一)5个w中的秘密自我概念:看看你的学习类型期望:认识倒U曲线,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原则: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目标管理能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取得预期的成效,首先就取决于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实际的工作目标,轻则影响工作进程和成效,重则使目标管理失去实际意义,影响企业发展大局。目标的制定一般应该注意下面几个方面:1、难易适中的原则(要有难度但不能让人产生畏难情绪);2、时间

5、紧凑的原则;3、大小统一的原则(年度目标与月度目标、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4、方向一致的原则(使所有人都朝一个方向努力)。,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是由生涯辅导演变而来其核心包括三个步骤:1 了解自己,确立方向2 了解在相应领域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和技能。3 决策,生涯规划:5个“W”,(1)Who are you?你是谁(2)What you want?你想干什么(3)What can you do?你能干什么(4)What can support you?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5)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二)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个体对自己是

6、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结果期望vs效能期望例1,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例2,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二)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二)自我效能感理论:功能,行为选择、坚持性对待困难的态度新行为获得、习得行为的表现活动时的情绪,(二)自我效能感理论:关系,(1)与成就动机理论的关系。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与成就目标交互作用产生与成就相关联的行为结果。这不同于传统成就动机理论认为的自我效能感是作为

7、成就动机中的一个积极成分而:起作用的。另一些研究认为,自我效能和成就动机一起作为成就目标的前因间接对成就行为产生影响。(2)与目标设置理论的关系。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目标设置相互影响,两者基本存在着正相关。(3)与动机理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归因模式。,(二)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 一个关于“信念”的理论,(二)自我效能相关课题,潜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学习资源开发不可能任务认识你的潜能习得性无助大突破反馈越学越轻松(例)高峰体验找到学习的成功点,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由于个体连续的经历失败、挫折的体验而导致个体对事物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从

8、而产生自暴自弃、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心理特征“三低一消”: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消极的心理定势原因:学业不良的长期积淀;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不正确的归因,反馈效应,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反馈效应,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个等组,在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

9、,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批评,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

10、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反馈效应,直接反馈态势语言有声语言间接反馈书面语言成果展览,(二)自我效能相关课题,耐挫力突破学习困境(例)高原现象成长与跨越(例)毅力保持顽强的学习毅力,(三)心理定势:思维定势,有一位既聋双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所致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看样做?

11、,(三)心理定势:知觉定势,(三)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自动化vs创造性,(三)心理定势相关课题,计划学习需要好计划(例)习惯神奇的21次(例),(四)归因理论,他们争论的问题常常是 不重要的,但彼此对对 方行为原因的推测起到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 双方都付出了本不该付 出的情感代价,造成严 重的心理后果。,(四)归因理论,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海德、阿布拉姆森、凯利、琼斯和戴维斯、卡内曼和特维斯基,(四)归因理论,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S(

12、刺激)C(个体的认知)A(情感反应)和E(期望)R(行为反应)。例:“我的孩子有些笨,让老师您费心了”!,(四)归因理论,(四)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四)归因理论,相关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需要层次论、公平理论、挫折理论、激励模式长期归因于能力因素将形成个体“自我有效感”,而“自我有效感”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影响对某一具体活动成败的归因,往往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高自我有效感”和“低自我有效感”。,(四)

13、归因理论,1、密切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2、培养学生对能力的信念3、注意控制学业任务难度4、因材施教,灵活机动5、加强成就归因训练,(四)归因理论,建构一种“最合理”的解释模型,(四)归因理论相关课题,厌学生活在阳光地带厌学的调试变压力为动力学习压力的有效减缓考试焦虑不要庸人自扰考试焦虑的化解,厌学,过敏性厌学、潜意识条件性厌学、师生感情冲突、课堂情绪挫折、考试严重失利等刺激,(五)学习疲劳,定义: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身体、心理的疲劳感觉,并且使学习效率下降。课题你会休息吗消除学习疲劳,(六)课程体系,目标规划自我概念你是对的关于信念认识倒U曲线你的学习类型是什么;科学用脑方法;考后,考前的情绪

14、调节;习得性无助大突破;越挫越勇耐挫力训练;学习监控与自我调节;找找学习兴奋点我的学习高峰体验、正确的学习归因你会休息吗消除学习疲劳(安静休息、活动性休息、交替性休息、治疗性休息,如单侧体操和音乐治疗)不可能任务认识你的潜能,(六)课程体系,掌握事半功倍的秘诀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管理合理看待考试焦虑保持学习热情学习需要毅力突破学习困境(高原现象)面对厌学情绪成为高成就动机者“主”随“客”变学习环境管理,四、目标、内容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中学学习心理教育总目标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高中年

15、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四、目标、内容分析例一 成长与跨越(高原现象),目标(初二)1、认识到高原现象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学会坦然面对;2、学会识别高原现象,掌握初步的应对措施平稳度过;3、坚定走出高原期的信心,实现成长与跨越。,四、目标、内容分析例一 成长与跨越(高原现象),目标(高二)1、认识到高原现象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学会坦然面对;2、能从自己或同伴的过去经验中去找到适合的方法和资源;为什么目标分段?,四、目标、内容分析例一 成长与跨越(高原现象),流程:感受高原现象、识别高原现象

16、、认识高原现象、走出高原期、认知重构、成长与跨越教学资源:视频、案例、科学实验,四、目标、内容分析例二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2.帮助学生分析习惯养成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掌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3.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有哪些良好的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四、目标、内容分析例二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流程:案例引入、科学澄清、情感体验、行动改变教学资源:案例、故事、心理小实验,四、目标内容例解三消除学习疲劳,目标:1、认识疲劳产生的原因。2、了解常规的几种休息的主要方式。3、现场体验与众不同的休息方式。流程(略)教学资源:学会休息(安静性休息、积

17、极休息、交替式休息);治疗型措施(疲劳防治、单侧体操、音乐治疗),五、教学资源,其他学习心理理论及概念相关心理测试学习心理效应与实验故事、案例、名言体验性活动相关网站,其他理论,行为(联结)认知人本,心理测验,学习适应性测验你的学习类型是什么学习动机心理测试考试焦虑心理测试,心理效应与实验:,师生互动的心理效应教学中的心理效应培哥效应、超限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高原现象、詹森现象,故事、案例、名言,名人故事身边的案例:小刚的一天,小强的计划等名人名言:,故事、案例、名言,迈克尔乔丹:“我曾经经历过无数次失败。而那正是我成功的原因。”爱迪生:“我没有失败1,000次。电灯是在经过1,000步后被发明出来的。”亨利福特(Henry Ford):“无论你想你能、还是不能,你通常都是对的。,体验性活动,乌鸦喝水法21次习惯养成法安装“经验擎”单侧体操,感谢聆听,欢迎大家再次来到锦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