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学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5660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命题学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考命题学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考命题学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考命题学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考命题学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命题学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命题学习》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命题培训,杨绍会,中考命题的原则,思想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命题选材要体现思想性原则,(1)不适合作为命题的材料 已命过题的 谈情说爱的 暴露阴暗的 悲痛伤感的 时代远久的 晦涩难懂的(2)选材的要求 内容健康 文体典型 时文美文(3)材料的修改,二、命题的科学性原则,试题内容的要求“五不”1.不超“两标”(课标考标)2.不超“课文”(基础知识)3.不出现知识性错误4.不出现争议、歧义5.不出现重复考查,基础知识选材不超“课文”,1.汉字积累 容易读错的字(课文)多音字(课文)2.词语积累 常用词语(课文)容易理解错误的词语(课文)

2、3.句子、篇段积累 古诗词默写(课标)现代文默写(课文)4.文化积累 重要的作家、作品;主要的人物、情节(课标)文学、文章体裁常识(课文),基础知识命题不超“课文”,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肖像(xio)希冀(j)孤注一掷(zh)B贻误(y)地壳(qio)言简意赅(hi)C剽悍(pio)阴晦(hu)弄巧成拙(zhu)D炫耀(xun)戏谑(n)苦心孤诣(y)(初稿)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烙印(lu)希冀(j)孤注一掷(zh)B贻误(y)地壳(qio)言简意赅(hi)C剽悍(pio)阴晦(hu)弄巧成拙(zhu)D炫耀(xun)戏谑(n)苦

3、心孤诣(y)(定稿),综合性学习命题,取材课外,答案课内,在“环保小课题研究”综合性学习中,学校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遵义市“双创一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结合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23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确定一个研究课题。.24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5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做一次调查。请你写出调查 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问题:.办法:,环保小课题研究(八年级上),要求 确定课题。以小组为单位,从本地实际出发,寻找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环保问题,初步确定研究课题。注意事项 课题切入点要小。参考课题

4、(11个)生活垃圾、噪音污染、小区绿化,辨别下面试题是否符合科学性原则,词语积累下列反义词的意义,不完全相反的一项是 A冗长简短 安谧喧嚣 孤陋寡闻见多识广 B参差整齐 瘦瘪丰腴 韬光养晦展现才能 C忸怩大方 咫尺天涯 比比皆是寥寥无几 D.盛馔简餐 奢侈节俭 销声匿迹崭露头角 词语积累下列词语的意义,不完全相反的一项是(2012年遵义中考题,辨别下面试题是否符合科学性原则,阅读母亲的来信(原文略)回答下面问题(网上下载现代文阅读60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讥诮()揣进()2.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文卡 拆信时为什么“无精打采”且“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3.你对妈妈来信

5、“总是千篇一律”且“絮絮叨叨”怎么理解?4.小说第段对文卡支出的“项目”列举得很细,是不是有 些罗嗦和多余?谈谈你的看法。5.设想一下,当文卡看到信封中飘落下来的三卢布时的反应,三、命题的规范性原则,题干叙述要规范选项格式要规范试题答案要规范标点符号要规范转行转页要规范,辨别下面题干的叙述是否符合规范性原则,例1 汉字积累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例2 汉字积累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例3 汉字积累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例4 第三段中对“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他们跑来,舒服地 躺在他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裳 的下襟”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例5

6、 第三段中对“那只看门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辨别下面试题是否符合规范性原则,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贵州赤水是千瀑之乡,那里的中洞瀑布是典型的 帘状瀑布,。A、平直下坠,垂挂谷中,晶莹剔透,十分美丽,被当地人誉为“美人梳”B、平直下坠,垂挂谷中,晶莹剔透,十分美丽,当地的人把它称之为“美人梳”C、晶莹剔透,十分美丽,平直下坠,垂挂谷中,被当地人誉为“美人梳”D、晶莹剔透,十分美丽,平直下坠,垂挂谷中,当地的人把它称之为“美人梳”,辨别下面试题是否符合规范性原则,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贵州赤水是千瀑之乡,那里的中洞瀑布是典型的 帘状瀑布,

7、。A平直下坠,垂挂谷中,晶莹剔透,十分美丽,被当地人誉为“美人梳”B平直下坠,垂挂谷中,晶莹剔透,十分美丽,当地人称它为“美人梳”C晶莹剔透,十分美丽,平直下坠,垂挂谷中,被当地人誉为“美人梳”D晶莹剔透,十分美丽,平直下坠,垂挂谷中,当地人称它为“美人梳”,试题答案的规范,用答题模式拟定答案1.写了什么 谁做什么2.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写法例子效果3.该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不能该词写出了对象特征4.有什么启示?观点阐述(结合文本),买一个奇迹答案的拟定,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模式:谁 做什么答案:小女孩 买奇迹 小女孩在医生的帮助下 为生病的弟弟 买到了一个奇迹,市长和

8、女儿,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中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盈盈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有什么事就说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是不是太傻了?”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自己的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挺苦,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女儿诡秘地笑了笑:“不过,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哦。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就是您老人家呀!”“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

9、绝对不行!”,市长和女儿答案的拟定,1请简要概括小说的内容。模式:谁 做什么 马市长 不同意女儿下乡工作。2小说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模式:写法例子效果 写法:语言描写 例子:马市长对大学生下乡工作的态度:“她这种精神 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当知道下乡 的就是女儿时:“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效果:塑造了马市长这样一个口头革命派的形象。,四、命题的基础性原则,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文章基础知识,内容,写法,主题,要点,情感,结构,表达,手法,语言,总分、并列、递进、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顺叙、倒叙、插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论点、论据、论证,

10、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举例、比喻),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特点修辞,准确、生动、具体、形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象征、衬托、悬念、铺垫、伏笔,下面试题是怎样体现基础性原则的,说说停顿(2013年遵义中考阅读题)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5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6分)。,五、命题的导向性原则,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 要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 要有利于初中阶段的教学,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命题要体现人文性命题要体现综合性 命题要体现实践性 命题要体现开放性,辨别下面试题是否体现课标的理念,例1: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例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例3:“量变引起质变

11、”,可以用哪个成语来说明 这个道理?例4: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认为好的书,在表格 内填写作品名、作家名、作品内容、读后 感受、喜欢理由等。例5:认真阅读上文,你读懂了什么?例1 人文性的问题 例2 综合性的问题 例3 综合性的问题 例4 实践性的问题 例5 开放性的问题,辨别下面试题是否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阅读中国一文,回答下面问题。1依据上文填空。晚清前,“中国”的含义是:。1912年,“中国”的含义是:。2填写下面两个时期“中国”所包括的具体范围。春秋时期:。秦汉时期:。3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中国”一词的词义在历史演变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回答。,六、命题的激励

12、性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什么,考什么单元试题: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期末试题:本学期所学的内容中考试题:九年来所学的内容,遵义2012年语文中考第1题初稿和定稿,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肖像(xio)希冀(j)孤注一掷(zh)B贻误(y)地壳(qio)言简意赅(hi)C剽悍(pio)阴晦(hu)弄巧成拙(zhu)D炫耀(xun)戏谑(n)苦心孤诣(y)(初稿)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烙印(lu)希冀(j)孤注一掷(zh)B贻误(y)地壳(qio)言简意赅(hi)C剽悍(pio)阴晦(hu)弄巧成拙(zhu)D炫耀(xun)戏谑(

13、n)苦心孤诣(y)(定稿),七、命题的创造性原则,要求:稳中求变问题:稳而不变 缺乏创造性,“1234”的命题思路,“1”个特点:文体特点“2”个方面:内容、形式“3”个变换:整体、部分、整体“4”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启示,例谈影响力,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体、内容、整体、写了什么 2.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文体、内容、局部、写了什么 3.第段是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请简要分析。文体、写法、整体、怎么写的 4.“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局部、写法、为什么这样写,命题思路的开启(1),写了什么: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篇文章的中心

14、是什么?这篇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命题思路的开启(2),怎么写的这篇文章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第 段是怎样写(谁)的?请简要分析。第 段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命题思路的开启(3),为什么这样写第 段用了什么修辞(说明、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第 段中写(人、事、景、物或其他)有什么作用?第 段“(句子)”中的“(词语)”能删掉吗?为什么?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中考命题内容,近三年中考内容回顾,2011年四个板块26小题2012年四个板块26小题2013年四个板块26小题,规范、统一、有规可循,板块一:积累与运用(30分),1-6为选择题(18分),7

15、-8为填空题,其中第7题包括8个小题为默写。(12分),1.汉字积累,命题内容要从六册书下注解中的多音字、同音字、易读错字方面下手。形式为选择题,题干偏重“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当然也可能是“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近几年偏重考“读”,当然也可以考字形。如:13年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1年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2年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词语积累,从近三年中考来看,词语积累的命题内容偏重六册书中出现的词语、成语的意思。题干偏重“意思相近的一组”“意思(不)完全相反的一组”“词语意思和词语对应正确(有误)的一项”;当然也有可能会考测“词语书写完

16、全正确的一组”,一般不考成语的运用。如13年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12年意义不完全相反的一项是。,3.文化积累,从近三年中考来看。文化积累的命题内容偏重教材涉及到的作品作者朝 代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连线错误的问题。当然也会考到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问题。如:13年、11年选项的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12年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命题要求:四个选项要具有一致性、句式尽可能相同,同类性、作品体裁尽可能相同,代表性,选取的作品或作者尽可能代表古今中外的经典和名家。,遵义市2011、2012年中考题,3.文化积累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3分)A.醉酒戏嫦娥猪八戒西游记B.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水浒传C.搭救

17、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D.远航慧因国格列佛格列佛游记3文化积累下列句子的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初唐四杰”是指唐朝初年的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C“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D“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晏殊和白朴。,差题举例,例:文化积累下面句子陈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B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文忠”是其谥号。C鹤群是我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的作品。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18、,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对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A项考查的是作品;B项考查的是作家;C项考查的是作家;D项考查的是作品评价),4.标点符号,从近三年中考来看,标点符号的命题内容偏重对顿号、逗号、引号、问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分号的考测。题干基本都是“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如13年涉及冒号、引号、问号、省略号的考测。命题要求:选材句子内容尽可能有一定时代性、地域性、新闻性、熏陶性。,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标点少且单一)B.电视台推出了很多引人注目的明

19、星歌星、影星、球星等众多的星。C.三年的初中生活,有人问我哪节课最难忘?我答不出来。D.她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考点太少)(所选句子要有文采,有哲理性,有教育意义等),遵义市2011年语文中考题,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B.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5.6语言运用,5.命题内容从句子衔接、句序、句式变换方面着手,6.命题内容从提取句子主要信息入手。命题要求:对第6题的命题一

20、定要选取的是一个长单句,不要选句群或复句,这一点非常关键。,6.提取信息的命题,要求:所选句子一定是一个比较长的单句,不是复句,更不是句群。1.英国一名专家援引最新证据提出中国明朝率领船队远航的郑和是历史上比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更早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个环绕地球航行的探险者的惊人学说。(单句)2.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复句)3.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句群),遵义市2012年中考题,6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B)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继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后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 三部曲”终结篇。A战马是斯皮

21、尔伯格倾力打造的。B战马是“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C斯皮尔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D斯皮尔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板块二:阅读理解(50分),现代文考标要求:能阅读课外一般的现代文,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启示1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中心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点3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及其作用5了解文章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及其表达效果6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7.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8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对作品

22、的思想感情、情境、形象作出评价9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对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作出评价,命题内容,文意把握词句理解写法探究作品感受,(一)现代文一(16-17分)1.整体感知文意 具体是指学生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文意,理解内容,进行文章的要点梳理和概括。命题内容主要围绕“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来设置问题。如:13年1.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2年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11年1.用简洁语言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2.词句理解(一般设2个题从形式和内容),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

23、4、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5、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命题要求: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景物描写性语句 人物描写性语句 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议论、抒情性语句,3.写法探究,1、从全文看,某某事件在内容和结构起什么作用。2、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本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如:13年4.文章是怎样刻画爷爷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简要分析12年4.文章是怎样刻画小女孩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11年4.两位黑人给老太太送花送钱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特别提示:2013年中考说明新增了对“了解文章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考测,但我们

24、在2013年的中考题中没有发现对这一点的命题,2014年要注意对这一点的命题。如:“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一例简析其效果?,4.谈感受,对描写对象、人物感情、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命题形式:1、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此类情形。2、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3、你对文章中人物有何评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如:13年5.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12年5.读了此文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11年5.读完本文,你从老太太和两位黑人身上各得到了什么启示?,(二)现代文二:议论文与说明文(15

25、-16分)议论文命题内容围绕论点、论据、论证及语言特点,涉及4个题目。如:13年12年11年的第一题都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3年2.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12年2.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11年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13年3.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2年3.第段“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一句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11年3.文章第(11)段引用的老子的话属于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13年4.第段“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商界精英李宁中的“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12年4.第段是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请简要分析。11年4.文章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说明文:虽然

26、近三年没考说明文,但前2008年2010年却都是考的说明文,说明文的命题内容主要围绕对说明的内容、说明的方法、顺序及题目的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点)、说明文语言特点几方面进行考测。过去考了4-5个题。如:10年1.题目“话说风筝”指明了本文的什么?09年1.麦克古尔关于拯救地球的观点是哪一年提出的?08年1.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10年2.读第段,看看风筝在材质上发生了哪些变化?09年2.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08年2.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10年3.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09年3.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0

27、8年3.划线句“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10年4.第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09年4.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为什么?(3分)08年4.划线句“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10年5.北京风筝和山东潍坊风筝各有什么特点?09年5.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08年5.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三)文言文命题(11分),文言文的命题内容偏重对课内篇幅短小、记人叙事文章的考测。题目设置3个题,围绕字词解释,

28、翻译句子,内容及中心的理解和对人物评价三个方面考测。命题要求:字词解释涉及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字词解释。翻译句子:从特殊句式着手。倒装句、反问句、省略句、包含有难理解字词的句子。,(四)古诗词赏析命题(6分),古诗词鉴赏的命题内容偏重1.对古诗词抒发的作者感情;2.描绘的画面,关键动词、形容词、叠音词的理解,表达方式的把握,表现手法理解,抒情方式的把握,用典句子的赏析,使用修辞手法句子作用的简析,蕴含哲理句子的分析等2个方面命题。,板块三:综合性学习(10分),综合性学习的命题主要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学校实践活动、书上探究性学习等几方面来考测。题目设置3个大题。围绕拟写标语、

29、确定主题、调查方式、设计栏目、设计活动方式、设计调查问题、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写祝福语、写一则新闻、写一则广告语等方面来设题。如13年1.列举出四种中国古代歧视妇女的现象。2.简要介绍一位杰出女性。3.对广大妇女写一句祝福语。11年.活动结束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则一句话新闻。,板块四:写作(55+5分),写作的命题主要围绕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来考测,当然也不能忽略材料作文。命题要求:题目精炼,句子短小,有一定艺术性,有扩展空间。,中考命题的技术,试题特点“语言积累”命题要求:,1.立足于课本、课标。2.近三年中考未考、市模拟题中未出现的。3.着眼点放在常见、常用、常错的地方。4

30、.“汉字积累”不考查平卷舌、边鼻音、前后 鼻韵和阳平上声的区别。,1.注重形式的美观,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烙印(lu)希冀(j)孤注一掷(zh)B贻误(y)地壳(qio)言简意赅(hi)C剽悍(pio)阴晦(hu)弄巧成拙(zhu)D炫耀(xun)戏谑(n)苦心孤诣(y)2012年中考题 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更加 更改 更换 更正 B中奖 中意 中肯 中计 C剥夺 剥皮 剥削 剥离 D横蛮 横竖 横行 横财 2013年中考题,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山,有四时表情:。在不同的季节里,它演绎着 不同的妙趣

31、。A春山如滴,秋山如睡,冬山如笑,夏山如妆。B春山如滴,夏山如睡,秋山如笑,冬山如妆。C春山如笑,秋山如滴,冬山如妆,夏山如睡。D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2.注重能力考查,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材料选自课外,兼顾不同文体的文章。做到了材料在课外、知识点在课内。设题立足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理解,主要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启示”四个方面设题。古诗文阅读试题的材料选自课内,经典浅易,短小精悍,着重考查课本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理解,立足于读懂浅易文言文。诗词鉴赏着重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和关键字词的理解及体会,均符合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实际,同时也有意为高中语文

32、教学奠基。,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考查概括能力)10“幸福的秘密”中的“秘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考查理解能力)11第四段中写大伯和叔叔有什么作用?(考查鉴赏能力)12文章是怎样刻画爷爷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简要分析。(考查形象分析能力),17第段“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商界精英李宁”中的“也 许”能否删去?为什么?(考查语言分析能力)22“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考查感悟能力)25对广大妇女写一句祝福语。(考查语言运用能力)26按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考查写作能力)*试题必须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3.注重语文实践,试题设计立足运用,注重考查学生

33、的语文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试题,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23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确定一个研究课题。(3分)24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25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做一次调查。请你写出调查中 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4分)2012年中考题24简要介绍一位杰出女性。(3分)25对广大妇女写一句祝福语。(3分)2013年中考题,4.注重生活体验,去年的作文题“孝敬”和今年的作文题“距离”,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考生可以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取材。命题意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从

34、而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良好习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设若没有真实、深刻的生活、情感体验,就只能胡编乱造、无病呻吟。,5.注重试题原创,试题必须百分百原创不能出现成题、陈题不能“组合”、“拼凑”避开所有的的中考题、模拟题和练习题等,怎样才能做到试题原创?,1.关注各年各地的中考题、模拟题和练习题等。2.关注我们身边的教辅资料。(避免漏题之嫌)3.选最新出版刊物上的文章。*平时必须下足功夫,6.注重试题准确,整套试题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错误。标点、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都必须绝对准确。题干:简洁明了;指向明确。答案:对文章的理解、解读必须完全准确,不能出现主题理解错误、人物性格

35、概括错位、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等情况。(没有绝对把握的、有争议的题目必须放弃;要十二分地小心),7.注重联系现实,所选考试材料均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精神。作文命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和成长阅历等),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写作、创造的空间。,雅安地震中李永刚的事迹告诉我们:当你抱着侥幸等待,你很可能受到命运的虐待;当你抱着危机谋划,机遇就不会从你身边走远。美国摄影师米凯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于2013年2月5日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中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在“环保小课题研究”综合性学习中,学校积极

36、组织同学们参加遵义市“双创一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结合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2012年作文题:孝敬(针对当下被忘却的传统美德)2013年作文题:距离(针对留守儿童、彼此关系等),命题模式,积累与运用题干的叙述模式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2.词语积累下列词语的意义,不完全相反的一项是(3分)3.文化积累下列句子的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3.文化积累下列选项的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3分)4.语言运

37、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6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3分)7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8分)8篇段积累默写刘禹锡的陋室铭片段。(4分),积累与运用的素材来源及命题点,汉字积累:课本中常用字音、字形(多音字、形近字)词语积累:课本中常用词语、成语文化积累:文学体裁、文章常识,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主要人物标点符号:常见的、易混淆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子衔接:陈述的主体、话题、情境、顺序提取信息:语法知识(主、谓、宾、定、状、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模式,

38、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意理解,遵义市2011年中考题蔡勉旃坚还亡友财,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故不语郎君 故:且父未尝语我也 语:亡何,其人亡 亡:而翁知我 而: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卒辇而致之。20本文表现了蔡勉旃怎样的优秀品质?(3分),古诗词阅读的命题模式,内容、情感、画面概括字、词、句赏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分析,综合性学习的命题模式,根据课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命题根据课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命题,综合性学习的命题,1 报名怎样取报名 2 栏目怎样设计栏目 3 标语怎样拟写标语 4 广告怎样拟写广告词 5 建议怎样提建议 6 介绍怎样作介绍 7 问题怎样发现

39、并提出调查中的问题 8 调查方式调查方式有哪些 9 活动主题怎样拟活动主题10 研究题目怎样拟研究题目11 研究结论怎样写研究结论12 一句话新闻怎样写一句话新闻,作文的命题技术,(一)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是真实的、所有的学生生活实际,命题者要克服“城市中心主义”。当然,不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还要让学生有“真话”可说,因为有的作文题看上去“有话可说”,但到头来难以有“真话”可说。如:幸福就是现在(二)命题要“不落俗套”,让学生“熟悉而又陌生”。如:“让我与众不同”(三)命题要设“障碍”,但不能“障碍重重”,“障碍”是起限制作用的。如:“我读懂了”,小 结,教什么,考什么 考重点,考难点考知识,考能力,命题研究,意义:,原则:,要求,内容:,技术,课标、教材、科研、水平,科学性、导向性、激励性、选拔性、公平性,积累及运用、阅读、综合性学习、作文,定结构,定模式 定位置,定转行定字体,定字号定稿子,定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