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辩证过程和真理,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第三节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 俱进,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一、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 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活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三、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一、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 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1491553)(1)认识是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对其活动对象的反映。同唯心主义先验论根本对立。(P149)反映过程就是主体接受客体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选择、存储、加工的过程。(P150),(2)认识能够提供物质世
2、界的正确映象。同不可知论根本对立。(P151)客观事物只有已经认识和尚未认识之分,没有可以认识和不可以认识的界限。(P152)认识即实践基础上的观念形式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结果(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有原则区别。(P152)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P152、153),二、认识活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1、认识活动的构成(P153)(1)认知: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结构、属性和规律的认识。(2)评价:以价值为基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价值的认识。2、认知和评价的关系(P153154)(1)两者在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内容、,认
3、识的形式和认识中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2)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认识活动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P155156)(1)理性因素:是指思维的逻辑方面,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2)非理性因素:是指思维的非逻辑方面,包括情感、意志、信念、欲望、,习惯、本能、以及直觉、灵感、顿悟、想象等。(3)认识过程是逻辑过程和非逻辑过程的有机同一。(P156)理性因素起主导和支配作用,非理性因素渗透于理性因素之中,由此造成认识活动的复杂性。否定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是不可取的;过分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也是错误的。,三、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4、P156158)(1)实践是认识和认识能力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中产生新问题、创造新的认识手段、推动认识能力的提高。(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1)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获得成功。(2)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使之失败。思考:1、认知和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2、情感、意志、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及相互关系(1)感性认知及其特点和形式(P159)(2)理性认知及其特点和形式(同上)
5、(3)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辩证关系(4)割裂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辩证关系的错误(P161)唯理论和经验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2、感性评价和理性评价及相互关系(1)感性评价及其形式和特点(P162)(2)理性评价及其形式和特点(同上)(3)感性评价和理性评价的辩证关系3、实现感性认识(感性的认知和评价)向理性认识(理性的认知和评价)飞跃的条件(P163)(1)占有真实而丰富的感性材料(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实现感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性(P163164)(1)理性认识本身的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并获得修正和发展(2)实践本身的需要: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指
6、导,才能更好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2、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P164165),(1)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想结合,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把主体关于事物规律的认识与主体对价值关系的正确认识结合起来,制定出包含目的和计划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3)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自觉的行动。,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及其原因(P165)(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回到实践。(2)认识过程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价值的正确认识,往往要通过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原因:客体复杂性及其本质暴露要有过程;主体受自身
7、主观条件制约。,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及其原因(P166)(1)就人类的认识过程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的。(2)原因:客观世界及其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3、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规律及意义(1)认识发展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不断发展。(2)意义:体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基础。,第三节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一、真理及其客观性和一元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真理及其客观性和一元性,1、真理及其客观性(P168)(1)真理定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认识对象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8、(或: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以及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真理分为认知真理和评价真理。(2)真理的客观性:其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是说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坚持真理客观性就是真理观上的唯物主义。2、各种错误的真理观(P168169)(1)庸俗唯物主义真理观(2)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3)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3、真理是一元的即真理的一元性。(1)真理一元性:对同一个客观对象(既包括客观事物,也包括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只有一个。(P169)(2)认知真理的一元性: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知只有一个。(3)评价真理一元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个价值关系的真理性评价只有
9、一个。(注:评价是多样性的,但真理性评价只能是一个。)4、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引出的结论(1)真理没有阶级性;(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有否真理与权力、,地位无关,只取决于对事物规律和价值关系的正确把握。5、真理的价值性及其与客观性的关系(1)真理的价值性:真理对人有用。(2)真理的价值性和客观性是统一的。真理的客观性是其价值性的前提;真理的价值性存在于它的客观性之中,并体现客观性。(3)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用即真理”以真理的价值性否定客观性,主观真理。,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体对象的属性、规律以及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
10、,绝对的。(P172)(2)真理性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现实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真理绝对性。,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1)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层次、一定范围内的对象世界的正确反映,人们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受条件制约。(P172)(2)任何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段的正确认识,人类的实践状况制约着人类的认识状况。承认认识有待发展,也就是承认真理相对性。,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1)对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的属性,绝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条件性。(
11、P173)(2)统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同上)(3)意义:坚持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P174),4、人类的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P173)(1)人类思维按其本性和能力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2)而每一个人和每一代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这是人的思维 的非至上性。(3)人类思维的至上性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实现的。,5、真理和谬误及相互关系(1)对立: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以及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对它们的歪曲反映。(2)统一: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
12、两者相比较而存在。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超出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割裂真理体系并孤立对待其中某一原理。谬误向真理转化:恢复原有的条件和范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正确认识。,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各种非科学观点(P175176)(1)否认存在真理及其标准(2)唯心主义真理观:真理标准存在于精神领域。意见、有用性、客观精神的活动(3)旧唯物主义真理观:实验、生活。,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P177)(1)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决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2)实践自身的特点即直接现实性优点使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
13、准。3、实践既是检验认知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评价真理的标准。(1)认知性认识与实践效果相对照(2)评价性认识与实践效果相对照,检验评价性真理要注意其复杂性:第一,坚持以体现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实践为最高标准;第二,既看实践结果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暂时需要,又看实践结果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还要看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4、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一致的。(1)经实践验证的正确理论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标准只能是实践。,(2)越是经过实践验证为是真理的理论,就越能有效地指导实践。5、逻辑证明和实践标准的关系(1)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的概念和判断,通过推
14、理来证明待证命题的思维过程,是探索和论证真理的一种重要手段。(2)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经验由特殊上升为普遍;为某些命题提供理论证明。(3)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不能代替实践标准:逻辑证明的前提及其正确性依赖于实践;逻辑证明的法则来源于实践;逻辑证明的结论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检验。6、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绝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没有其他标准;实践能最终检验出认识的真理性。(2)相对性: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人们已有的,认识;实践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因而对真理的检验也有一个发展过程。(3)意义:坚持实践标准绝对性,有利于克服唯心主义和不可
15、知论;坚持实践标准相对性,有利于防止思想僵化。,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 路线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1、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核心(1)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它包含“出发点”、“指导”、“目的”和“基本途径”四个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和相互贯通的方面。(2)核心:实事求是。“实事”即,客观事物,“是”即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求”即研究和探索。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统一性。(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决定着思想和工作必须
16、从实际出发。(2)认识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决定着理论必须联系实际。(3)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决定着必须实事求是。,(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决定着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的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1、解放思想的含义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性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也是一种思想方法。,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