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文化比较》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文化比较张舜清,绪 论,一、为何要进行中西文化比较,二、如何比较比较的方法,三、文化的内涵及特性,一、为何要进行中西文化比较 文化比较的缘起和过程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及由此产生的问题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根源差异导致冲突 文明的冲突现当代国际冲突的根源之一 东西交流的现实要求 全球化过程中自我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花蕊夫人,二、如何比较比较的方法与范围(一)比较的方法 第一种是挞伐排斥的比较模式 第二种是调和吸纳的比较模式 第三种是多元共存的比较模式,我们的方法:,第一,需要充分借助文本、实践、教义等各方面的材料,尽可能全面地
2、了解比较对象,避免片面性;第二,要把文本、思想、实践放在社会文化历史中来思考,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性。审慎而谦虚的态度是必要的。第三,比较研究必须谨慎地限定自己的比较范围,比较范围的不同将会带来差异很大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另外,比较者要承认自己的比较结果仅在比较范围内部有效。,(二)比较的范围“西方”内涵要界定“文化”内涵要界定注重对中西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有重大影响的流派的观点比较;注重当代中西生活方式的差异对比。,三、文化的内涵及特性,(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现象:一切和人的活动有关的现象,注入了人的劳动的成果,都可以称之为文化现象 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3、内容,文化就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客观的生存环境的活动及其创造物。,(二)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一个整体的、复合的、动态系统 2、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3、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三)文化的功能 第一、文化能影响人、塑造人 第二,文化具有阻碍或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第二章 中西文化的源起与流变,一、中华文化的源起与流变(一)上古神话传说与原始宗教中反映出的文化精神(二)元典文化精神(三)中华文化的定型与强化三教合一 二、西方文化的源起与流变(一)古希腊文化精神(二)古罗马文化精神(三)基督教文化精神,一、中华文化的源起与流变,(一)上古神话传说与原始宗教中反映出的文化精神神话的文化内涵:人们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幻想式表达中西神话人物对比:西方神:“自然人”的超能力化、形体完美化 中国神:圣贤的神化或神化的圣贤中国神话人物代表: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少昊、帝喾、颛顼、尧、舜 原始宗教活动中反映出的文化精神龙图腾,夏礼
5、,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二)元典文化精神,元典是指数千年来影响我们中华民族方方面面的思想性作品。主要是诸子百家以前及百家自身的著作。易经: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南怀谨:“如果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春秋、战国后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周易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之大德曰生”。诗经:人之真性情的自然表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尚书:中国传统政治观念的经典表达:天罚无道、敬天保民、以德治国,(三)中华文化的定
6、型与强化三教合一,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思想上,儒家思想的“独尊”思想发展的主线: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文化结果:儒、释、道三教合一,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平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
7、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山,复照青苔上。鹿柴,二、西方文化的源起与流变,(一)古希腊文化精神 斯巴达文化特征:真的勇士 人性的生活在哪里?斯巴达人精神特质:坚韧不拔、绝不投降、民族至上 雅典文化特征:个性自由、人性的美好人文精神,古希腊的文化精神,追求理性 客观之真 知识即美德追求
8、自由 自由意志:善的前提,责任的基础追求自然之美 Yalom:自由乳房,法国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精神的凋落,亚历山大造访犬儒派学者第欧根尼,(二)古罗马的文化精神狼性文化,母狼哺育罗慕洛斯兄弟,(三)基督教文化精神,1、犹太教与基督教 基督教对犹太教的扬弃:a、民族宗教普世宗教 b、末世论救赎论 c、地上天国属灵天国 d、外在律法内心信仰,2、基督教基本教义:创世说 原罪说 救赎说 天国说。,3、基督教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对古典西方文明成果的保护与传承 基督教教义与当代西方平等、自由之观念 上帝之民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民主 民主的实质:象尊重自己的权利一样尊重别人的权利(
9、公民意识:我们不是某些人的臣民,而是上帝之子)基督教与西方的学术传统和科学精神,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贡献:,第一,基督教鼓励信徒研究自然第二,基督教增强了基督徒探索自然界奥 秘的信心。第三,教会学校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养了 奠基人。,第三章 整体与个体中西思维方式比较,生存方式,思维方式,整体,“海中地”,中国,自然地理,西方,“地中海”,个体,一、自然地理环境对中西思维方式的影响,二、中国古代文化的整体性思维表现,(一)整体主义的宇宙观:混天说,盖天说 中国哲学所谓“整体”幼学琼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整体之性质:变动变动方式和动力:天道观
10、: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之三则:变易、易简、不易 变易:世间无不变之事、无不变之物、无不变之人 易简:大道无形,其理至简,化繁为简,是为高人。(高手:无招胜有招,善抓住事物的根本,而根本的东西都是朴素而简单的)不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君子从容中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变”的两方面:1、顺应天时,与时偕行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1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荀子王制:“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人之当为:顺应天时“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2、守经与权变 春秋公羊传:“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行权的三个条件:首先,行权必须出自善良的动机,“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其次,行权的前提必须是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第三,行权的主体作出这样的行为必须是出于大公无私,置个人利益于不顾(自贬损),而且行权行为不会伤害到无辜(不害人)。如果是“杀人以自
12、生,亡人以自存”就不是行权。,影响:顺应天时:制天使而用之(积极)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相对消极)梁漱溟:中西印对待简陋木屋的态度 善于变通 天无绝人之路的乐观心态 对规则与契约的灵活理解 列车未运动时禁止使用 我们对“头脑灵活”的肯定,(二)以“天人合一”为主要特征的天人关系论,天人关系:中国哲学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推天道以明人道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三)以群体(整体)为本位的价值
13、观和生活态度,儒家整体价值观的着眼点:对人的意义问题及生命有限性的思考。中国人眼中的群体:血亲集团及其扩大后的共同体(后)优势:强调人的社会担当、大一统观念负面影响:对个体权利的消解(器官的比喻),宗法伦理结构确立的两个依据:天道与年龄 由对天道的理解确立家庭关系,由家庭伦理扩充确立“家天下”内部成员的等级及规范。这种以自然天道为依据确立起的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伦理观念和制度即宗法伦理和宗法制度。中国人的崇“老”政治上的家国同构 生活上的追求群体之“乐”:家庭之天伦之乐与独乐乐莫如众乐乐 非主流的隐士生活,三、西方文化的个体性思维表现,(一)原子主义的宇宙观 机械的宇宙观 整体是部分之和 由个
14、体到整体的认识方式(二)人与万物的关系:物我二分(三)以个体(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一)原子主义的宇宙观 机械的宇宙观:早期西方宇宙观倾向于把宇宙理解为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静止的物质性的宇宙,其构成有一个可以称为“原子”或“元素”的最小的单位,由它构成整个宇宙。这样的宇宙是具体或个体之和,因而认识个体即可逐渐认识整体,从而形成由个体到整体的认识方式。倾向于把个体之问题之解决看作整体之和的前提。而中国人倾向于把宇宙理解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发展到全面的联系的认知方式,故形成一种综合的、全局式的思维。倾向于个体与整体的辩证综合。既讲“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讲“大局意识”、“和为贵”,在保证大局
15、稳定和整体之和的前提下,忽略或忽视个体之问题或权益。,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方法。原子式的静止的宇宙观在认识事物方式上即今天之所谓科学思维方式。必须承认宇宙之万物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乃至事物之各部分均相对独立、可以分解方可研究。见木不见森,可由诸个之森认识森。见森不见森必导致所谓整体的模糊认识。静止的空间形态几何学的发达原理、定理的归纳演绎和预测新规律、新原理(麦克斯韦方程预见了电磁波而后为赫兹所发现),整体、联系的认识方式强调悟性理解动态的整体的性质和存在方式,不强调、甚至可以说不认为可以精确认识和把握个体之特性,或者把个体之性质完全等同于整体之存在性质。整体而动态
16、的阴阳太极图高度抽象的哲学表达:太极、道、太一,只能领悟而不可言说。西方之静止空间与实物的可观察和可言说,故重视概念和定义,概念是对具体或个体之物的清晰表达,概念的清晰明白,意味着对象世界的意义清晰明白,由概念的精确性发展出形式逻辑,继而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论和知识概念体系。,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否认语言概念表达事物的终极性,故发展出“类”的思维,强调对事物或道理的灵活把握和意会。代表性的理论:阴阳五行。西方:斗争哲学由斗到和先对立后统一,统一的实质:不同个体或利益之妥协 中国:“和”的哲学个体各就各位而和个体间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对立的,矛盾产生于个体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即万物失序,和的实质:天地
17、位焉,万物育焉。,(二)人与万物的关系:物我二分 西方:人是自然界唯一理性主体,自然界为可认识之客体,主体和客体,精神(意识)和物质(存在)之二元对立。生命与物区分明确(thing与“东西”之辨)中国:万物一体观,天地万物包括人一体同仁、“天道性命相贯通”,(三)以个体(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个人优先群体”的权益协调方式:你、我权益归属分明,甚至夫妻、父母;群体利益解决方式:发挥个人理性,缔结“契约”。个体有充分的“主权”。夫、妻之选小布什、戈尔。契约之实质:各方意见之“共识”、利益之妥协。西人对于个人利益和需求明确表达,中国人则习惯于委婉表达。,个体生活之独立、个人能力之看重:个体
18、求生(英雄主义)与群体协作、“在家千日好”西式礼貌与中式“关心”西式打招呼:“Hello,Hi,Good morning”等 中式:“吃了吗”、“去哪呀”、“干什么呢”西式道别理由:我还有某某事,必须要走 中式:你一定很累了,我该走了。或“不耽误你的时间了”、“打扰你这么久不好意思”,“对不起浪费了你长时间,我该走了”之类 西式告别语:有空再来,或代我向某问好。中式:慢走、恕不远送,路上小心点。西式对待赞美:“Thank you!”;中式要特别地表示谦虚,不能立刻承认对方之赞美。例:1、“你穿的衣服很漂亮”。西式:谢谢你。中式:“哪呀,都穿了好几年了”或者“哪呀,很普通的,一般啦”2、“你做的
19、菜真好”。西式:谢谢夸奖。中式:哪呀,我不会做菜,反正弄熟了,凑和着吃点吧。3、请客。西式:“为了你们的到来,我杀了我们家的那头牛”。中式:“没什么好吃的,随便做了几个小菜,多包涵啦”,第四章 自然与天道中西文化的形上基础比较,一、对“自然”的探寻西方文化的形上基础课程导入:我是谁的本质主义追问1、逻各斯本体上帝本质主义,2、人理性自由,理性人的本质规定 自由道德的前提 自由观念的实质:理性规定的人的本性3、感性与理性人性论 人:需要不断探究的理性存在物与感性自然的综合体,二、中国古代思想的“天道”基础,1、天只是以生为道 天道在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只是以生为道,即此
20、生理者即为善也。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境界儒家伦理的终极旨趣和最高境界追求。,“生”之天道的直观性“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八卦:八种物象,交感互动 天乾;地坤;阳火离;月阴坎;雷电震;风、气巽;山艮;泽兑 由象演义:乾坤、天地、阴阳、男女、雌雄两气相合生万物,抽象为符号-和,以代表天地之“生”意。阳爻()、阴爻(-),亦象形于物(生殖器官)汉字的结构,直观性思维的表现:否定语言的终极表意功能 语义表达的不确定性(习惯表面理解事物,不深究),如随便、方便。中国
21、人的“诗意情结”!中、西诗歌的对比:叙事与抒情 重经验,轻理论 重悟性心学的发达,“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易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老子第六章,2、天道在生对现世人生的重视,宇宙的本质创生人的天然义务完成和完善生命过程对现世人生的重视儒家:“子罕言性与天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上皆出自论语),道家:“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
22、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以上见庄子)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虽然,贤愚、贵贱非所能也,臭腐、消灭亦非所能也。故生非所生,死非所死;贤非所贤,愚非所愚,贵非所贵,贱非所贱。然而万物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以上见列子杨朱篇),法家:“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悌、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无十者,上有使
23、战,必兴至王。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商鞅去强篇)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悌,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商鞅靳令篇)“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有民如此,先古圣王皆不能臣,当今之世,将安用之?”(韩非子说疑篇)六反五蠹:“贵生之士”、“文学之士”、“有能之士”、“辩智之士”、“磏勇之士”、“任誉之士”。,3、天命之谓性性善论的开端,易经中的性善论启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思孟学派:性善论的理论表达 天命之谓性和孟子“善端”说。新儒家: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