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6446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手法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修辞手法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修辞手法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修辞手法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修辞手法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手法复习》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需掌握的13种修辞手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通感(特殊的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反复、,对偶、对比、排比、,双关、夸张、,部分修辞的讲解,排比的种类:、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单句排比 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

2、种类似 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古诗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以特征来代本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官的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广大地域中,有几个人呢?)用“缙绅”代一般做官的人。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称作官的人为“缙绅”。缙,插;绅,腰带。二、以部分代整

3、体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摧眉”代低头,三、以具体代抽象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遥想当年,刘裕率兵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如同猛虎。)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蔺列传)(蔺相如只是凭着他能说善辩建立了功劳,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以“口舌”代表辩说。四、以专名代通名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骚”本指离骚,此处作

4、了“诗”的通称。,五、以官职代人 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以“司马”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以“开府”代庾信,以“参军”代鲍照。因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鲍照曾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六、以作者、产地代本体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李娃传)(有一个人骑着大宛马,跑得汗流浃背地到来。)以良马的产地“大宛”代表马。,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

5、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对偶的种类:、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c.才饮长江水,

6、又食武昌鱼。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曲。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对偶的结构:1、成分对偶。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2、句子对偶。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1)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双关是谐音双关。如“人家笑我气管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双重含义造成的双关是语义双关。如:夜

7、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双关的两层含义,字面是次要的,言外之意是主要的。,修辞的作用,1、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的作用有: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2、比拟写喜爱之物,可以把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写憎恨之物,可以把物写得丑态毕露。比拟的作用有: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充满情味。,“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闲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又如杨万里的诗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

8、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诗中“荷花”被西风吹动而深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娇羞之态,把“荷花”当作有生命、有灵魂的少女;基调活泼有趣,文笔清新,摇曳多姿,表露出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以“尘网”喻庸俗污浊的官场,以“羁鸟”“池鱼”自喻,以“旧林”“故渊”比喻清新的农村,和谐的自然。连用多个比喻,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反复的作用:起到反复咏叹,表达

9、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意在强调,以抒发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借以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使语意连贯,并加强语言的节奏感;间隔反复有引出对比的作用。,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对比的作用:显现两种不同事物或情形彼此间的差异,使事物的特

10、征更加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赞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的明确的思想倾向。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双关的作用:使句子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A.语意丰厚,余味深长 B.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C.形象鲜明,印象深刻 D.犀利深沉,鞭辟入里,引用: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生动而简练的说明问题;引用谚语、歇后语、熟语等能使文章通俗,引用格言、名句、历史掌故等,能使文章典雅;引用的内容能同上下文构成对比、映衬,铺垫、照应等关系。,回答修辞手

11、法的作用:对文章的表达效果从内容上回答如:林则徐的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是铮铮硬骨的象征。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它在文中的作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赞美林独特的人格力量。,修辞的赏鉴,比喻句的鉴赏。鉴赏比喻句一要注意比喻固有的修辞意义,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等;二要根据语境看它同上下文联系形成的修辞效果,如对比、讽刺等;三要看它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四要看它是否连续用喻,如果连续用喻,一般意在渲染强调,并在结构上与上下文形成照应铺垫等关系。,比拟句的赏析。基本思考点有:一、比拟句表达的内容,二、比拟句固有的修辞意义,三、比拟句在表达主旨上起的作用。,练习,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四

12、上说勤奋),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四上一路花香),设问、反问、设问,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4。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5。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借代(帆代船)2。夸张3。对比、对偶4。对偶(流水对)5。反复6。通感(视觉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答案:,6。红杏枝头春意闹,1。我告诉您了,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宗福先于无声处),1。反语,“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

13、,其实是讲“一个大坏蛋,尽做坏事”。,2。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何继青哭歌),2。双关,“那地方很冷”的“冷”既指冰库里温度低,又指那里让人心寒。,区别,比喻和比拟、借代的区别,(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2)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3)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有的人,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14、例(3)“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拟”就是仿照的意思。本体(被比拟的事物)必须出现,拟体(比拟的事或人物)不出现。借代是两者具有相关性,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比拟。“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量这一点上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

15、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设问和反问的区别:,设问:1。自问自答 2。只问不答反问:1。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 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目的在于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作用: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能够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强烈,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

16、寓答于问,有问无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 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互文有种种

17、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亦属此类。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这类句子又可,互文(诗中的修辞)与对偶的区别:,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叫对偶。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句),字数相等,上下两句词性相对,意义上相互补充,是个非常工整的对偶。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这就是正对。比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

18、月出云,长虹饮涧”。“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两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非常形象,是正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这就是反对。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用一个工整的反对,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国古代诗文里很早就运用了对偶这种修辞格。例如:(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些对偶非常严格,不仅字数相等,结构相对,而且同一句中词与词之间平仄变化相应,上下句之间相

19、对的词语词性相同。现代文章对对偶的要求就比较宽了。例如:(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2)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第一句中上下分句有重复的字词,第二句中上下分句词性也不是完全相同,但这两句都是对偶,只是要求得没那么严格罢了。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即是。注意: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中。,对偶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份相称的

20、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对偶句借助对称的形式,和谐的音节,把两方面的意思表现出来,使它们互相补充或互相映衬,所以节奏明快,音调铿锵,上口悦耳,语言很有感染力.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突出,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使事物显得更透彻,更全面.这两种修辞方法的特点都是上下两句,两相相对,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辨.看下面例子:,对比和对偶的区别:,例5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例6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花木兰例7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例8 对

21、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以上四例它们的结构都是相似的,但它们有本质的区别.首先对偶它主要是表现在形式上的对称,上下二句的词性都要求对应,如例5的四面和一城相对,是数量词,荷花和山色相对,都是名词.例6的朔气和寒光相对,都是名词.传和照相呼应,都是动词而对比则主要侧重在内容上的比较,例7的对比主要突出了旧社会朱门和贫民生活状况的悬殊,有钱人花天酒地,而贫苦人民却冻死路旁,过着悲惨的生活,这样更突出了两个阶级的对立.其次对偶在上下两句中,一般不出现相同的字,而对比则可以出现相同的字,例如例8是对比,它上下两句可以出现相同的字,它主要是通过对比,揭露了自由主义的丑恶嘴脸

22、.,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一个比喻句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在明喻和暗喻中,一般三部分都出现,而借喻的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看下面例子:例1,看吧,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例2,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都应该拿起这个武器.(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例3,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例4,凡是愿意留

23、下的,再不许强拿人家的一草一木.(姚雪垠李自成)例1是借喻的修辞方法,句中只出现喻体翡翠,用翡翠来比喻绿色的海浪.而例3是借代的修辞方法,袁世凯指的是银元上的袁世凯的头像,用银元上的标志来代替银元本身,是换了一种说法,用袁世凯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想到这个具体的实物,而且比直接说银元增加了语言的变化,显得丰富多彩.,借喻和借代最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是因为它们在一句话中都只出现喻体或代体.如例1例2中的翡翠,武器和袁世凯,一草一木,它们没有出现本体海浪,积极的思想斗争和银元,所有东西.但是只要弄清它们的特征,借喻和借代还是可以区别的,首先借喻重相似,借代重相关借喻中的喻体和本体具有相

24、似性,如绿色的海浪和翡翠它们有相似点,即都是绿色晶莹透明的,积极的思想斗争和武器也有相似点,因为战斗需要武器,反对自由主义也需要武器,这个武器就是积极的思想斗争.而借代中的本体和代体没有相似性,袁世凯不可能和银元相似,但它们具有相关性,银元上有袁世凯的头像,它们之间有关联.例4中的一草一木它和群众的所有东西有关联,以部分代全体.其次,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两者不同类,如翡翠和海浪,思想斗争和武器,因为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而借代中的本体和代体可以是同类事物.最后,借喻可以改成明喻,如海浪像翡翠,积极的思想斗争像武器,借代则不能改成明喻.如银元像袁世凯,所有的东西像一草一木.,反复与排比修辞手法的区

25、别领会其实质 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例如:(1)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表达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侧重点就是“终于自由啦”,所以此句的修辞手法为反复。(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莫泊桑项链)这句含有相同词语“她”,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她”,而是“认识”“了解”“爱”和“娶”,所以该句为排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