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疏导》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6542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情绪疏导》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儿童情绪疏导》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儿童情绪疏导》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儿童情绪疏导》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儿童情绪疏导》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情绪疏导》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情绪疏导》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情绪疏导五部曲,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思考:,3-6:您急于出门,孩子抱着您不让您走,您怎么处理?7-12:放学回家,您看到孩子气冲冲摔门而入,您是怎么解决的?,情绪疏导,忽视型,第一种处理孩子情绪的类型,反对型,第二种处理孩子情绪的类型,放任型,第三种处理孩子情绪的类型,情绪疏导型,经历过情绪疏导的孩子,情绪疏导五步曲,一、觉察情绪二、同理孩子的感受三、倾听四、协助孩子表达情绪五、解决问题,第一步 觉察情绪,注:1、情绪刚刚产生时,觉察和处理是最佳时机。2、人人有情绪,孩子的负面情绪很正常。,第二步 同理孩子的感受,学习同理想象1.运用想象力从孩子身上透视整个状况,用语言以安抚的、非批评的方式反

2、映他们所听到的,并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但最重要的是,用内心真正地去感觉孩子的感受;2.同理心不是让你认同孩子的感受,而是了解、回应和接受他们的感受;3.一味地认同孩子的感受会妨碍孩子对自己的反省。,第三步 倾听,第一步,STOP 行动上语言上心理上第二步:WAIT什么也不做,停下来不说话,关切地注视着孩子,等着他说下去 语言上 行动上 心理上,如何做到倾听,第一步,STOP行动上暂时停下正在看的书、正在写的信、正在做的家务;关掉收音机或电视;和你的孩子一起坐下来;用眼睛注视着你的孩子;如果孩子十分激动,先给他一些抚慰。语言上“别着急,咱们慢慢说。”“没关系。”心理上告诉自己:“我正在听孩子

3、说话,我要完整、清楚地听他把事情说完再做判断。”提醒自己:“我不要联想起以前的任何事,我只是试图了解孩子现在的处境和他的心理。“提醒自己:“我决不打断孩子的话;我决不轻易做出判断;我决不能让孩子感觉跟我交谈是一件可怕的事。”,第二步:WAIT什么也不做,停下来不说话,关切地注视着孩子,等着他说下去语言上重述孩子刚才说过的话。如:“你刚才说要把你们班主任杀了,这个人为什么该死呢?”揣测孩子的情感。如:“看起来你很生气。”“你有点控制不了自己了是吗?是不是感到火往脑袋上冒?”用声音或语言认同孩子的情感。如:“听起来你很失望,你其实完全理解了课文,但因为粗心丢了分,真是让人生气。”;“你看起来很累,

4、这次考试前你不巧生病,影响了复习,真是不走运。”;“哦”、“嗯”、“我明白了。”用点幽默。如:“你刚才说要把你们班主任杀了,预备什么时候动手呢?”表示对孩子说话的兴趣。如:“这真是很有意思,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唉,要是我当时也在就好了。”启发孩子说下去。如:“你就是因为这个生那么大的气,那么你冲他们发火,他们有什么反应?”“你说班上有一半的人都反对你,那一定还有一半的人支持你啰!”,行动上做些抚慰孩子的举动,比如为他擦汗,给他倒杯水。部分身体接触,比如轻拍孩子的手。始终保持投入地听孩子说话,不要停下来做别的事。心理上提醒自己:“他这样说,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提醒自己:“这孩子的语气令人

5、生气,但我一定要保持冷静。”提醒自己:“我应该多知道一点事实再下判断。”提醒自己:“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不是听我说话。”,同理心,第四步 协助孩子表达情绪,第四步 协助孩子表达情绪,说出他们的感受-情绪辅导里一个容易却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当孩子情绪受刺激时,帮助他们去描述这情绪;-家长帮助孩子描述他们的感情。这不是指告诉孩子他们应该有的感觉。这只是单纯的指帮助他们发展一些表达他们情绪的语言;-而且,人通常有混合的情绪,例如快乐的同时,又会感到恐惧,但对孩子而言就可能造成烦恼了。这种情况下,家长可能指导孩子去探究他的情绪领域,并向他保证同时有两种感觉是很正常的。,第四步 协助孩子

6、表达情绪,协助孩子使用情绪字眼进行表达-提供一些字眼如紧张、担心、伤害、生气、难过及害怕,帮助孩子将一种无形的。恐慌的、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定义、有界限、而且是每天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的东西,是可以被处理的;-孩子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示他们的感受就越好,因此,看看你能否帮助他们说中要害。比如,当他生气时,他可能也感到失意、愤怒、混乱或妒忌。当他难过时,他可能也感到伤害、被排斥、妒忌、空虚、沮丧。,第五步 解决问题,设规范对行为,三“区段”行为规则,分为绿区,黄区和红区,家长根据自己价值观设定:绿区包括被认可及合适的行为。这是我们要孩子采用的行为,所以我们允许他们去做。黄区是不被认可的不端行

7、为,但由于特殊的理由而被容忍。红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行为。这些包括会危害孩子或其他人的幸福的行为,也包括不法的,或你认为邪恶的、不道德的、或社会不容纳的行为。对不适当的行为设限制时,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遵从或违反了这些规定的后果。,确定目的,当大人可以抱着同理心去倾听孩子的诉求,对感情作描述,并对不适宜的行为设限后,下一步通常是确定解决问题的目的。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要询问孩子关于眼前这问题,他想得到些什么。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很有帮助,比如,“你觉得什么事情让你伤心(或生气或焦虑)?”“是不是今天发生了一些事?”你可以提供一些假设性的想法来帮助孩子找出原因。最后,你的孩子很可能会达到这样的

8、领悟:“现在我知道自己感觉糟透的原因,而且我知道引起这些感觉的问题的那里。我该怎样去处理这个问题呢?”,思考可能的解答,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家长的主意可能是一大帮助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通常苦无对策。但是,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能有所收获,你应该鼓励她去孕育自己的想法。由于小孩子通常是好坏分明的思想模式,假装两种情况对立的版本有助于解释一个代表“好的”情况,一个代表“坏的”情况。比如,两个布偶为了一个玩具在争吵。在第一幕里,一个布偶未经过同意,擅自从另一个布偶处抢走玩具。在第二幕里,一个布偶提议轮流玩玩具。,帮助孩子选择一个解答,一旦你和孩子探究完各种分岐的意见,鼓励他选择一种或

9、几种方法作尝试。虽然你想鼓励孩子自己思索,但这也是提出你的意见及指导的良机。此时,你不必畏惧告诉孩子你年轻时如何处理类似问题,你从经验中学到什么?你犯了什么错误?什么决策让你自豪?在帮助他解决困难的当中灌输他你的价值观,比单纯地讲解与孩子日常生活无关的抽象概念来得有效。虽然你想帮孩子做好决定,但切记他们从错误中也有所学习。假如你孩子选择一个行不通的解答,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之后,你可以重新开始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让孩子了解一个意见的取消并不表示这番努力是完全白费的。指出这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每一次的调整只会让他们更接近成功。,学会倾听孩子说话也难也不难,最重要的是父母是否真正认

10、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改变一些我们的习惯做法。倾听子的声音,请记住下面三个步骤:第一步,停下来 当我们要做一件重要的工作之前,是不是先得把其他的事情停下来?你不可能一边演算习题一边看电视,也不可能在与人聊天的同时写一份重要文件。那么听孩子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里,“停下来”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最好停下手头会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这本身就是尊重孩子的态度,同时也能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些父母一边做着自己的事,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与孩子说话,因为心思不集中,交流很难顺畅,甚至可能造成某种误解,伤害孩子的感情,而父母亲自己也容易疲倦烦躁。,第

11、二个含义是:在心理上停下来。有些父母听孩子说话前,先存在一种心理定式:孩子说功课难,肯定是他不用心;抱怨老师,一定又在学校里犯了什么事在这种心理定式的驱使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之前,在把手头工作停下来的同时也要把自己心理上的种种成见、偏见抛开。在这一刻,父母的心理应该是一张白纸,对孩子所说的东西不妨先全盘接受,而不是急着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评判和批驳。用成人的想法去评判孩子是一件愚蠢的事,孩子最令人惊异也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他们是全新的,他们的头脑里总是充满着那样新鲜的想法、观念和情绪,这些东西对成年人来说可能已经非常陌生了。那么,到底是用“胡言乱语”一类的评

12、价把它们扼杀好呢,还是与孩子一起分享这些美好而新鲜的感觉好呢?,1.行动上 暂时停下正在看的书、正在写的信、正在做的家务;关掉收音机或电视;和你的孩子一起坐下来;用眼睛注视着你的孩子;如果孩子十分激动,先给他一些抚慰。2.语言上“别着急,咱们慢慢说。”“没关系。”3.心理上 告诉自己:“我正在听孩子说话,我要完整、清楚地听他把事情说完再做判断。”提醒自己:“我不要联想起以前的任何事,我只是试图了解孩子现在的处境和他的心理。”提醒自己:“我决不打断孩子的话;我决不轻易做出判断;我决不能让孩子感觉跟我交谈是一件可怕的事。”,第二步,等一等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的时候他说出口的话并不真是他所想的,而只

13、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即所谓的“口不择言”。这个时候,父母凭着孩子一两句话是很难得出正确判断的。也有些时候,孩子说出口的话因为没有经过逻辑组织,在父母听起来可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这个时候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能急躁,不要听了孩子一两句话就大叫:“什么,你舒舒服服呆着,爸爸妈妈挣钱养活你,你还过不下去了?”也不要指责孩子说话的方式:“你究竟要说什么呀?要说话就好好说,别有一句没一句的!”这样的批评足以让孩子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失去说话的自信。不妨等一等,听孩子把话说完,听孩子说出全部事实你可以用下面一些办法:,1.什么也不做,停下来不说话,关切地注视着孩子,等着他说下去 2.语言上 重述孩子刚才说过的

14、话。如:“你刚才说要把你们班主任杀了,这个人为什么该死呢?”揣测孩子的情感。如:“看起来你很生气。”“你有点控制不了自己了是吗?是不是感到火往脑袋上冒?”用声音或语言认同孩子的情感。如:“听起来你很失望,你其实完全理解了课文,但因为粗心丢了分,真是让人生气。”;“你看起来很累,这次考试前你不巧生病,影响了复习,真是不走运。”;“哦”、“嗯”、“我明白了。”用点幽默。如:“你刚才说要把你们班主任杀了,预备什么时候动手呢?”表示对孩子说话的兴趣。如:“这真是很有意思,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唉,要是我当时也在就好了。”启发孩子说下去。如:“你就是因为这个生那么大的气,那么你冲他们发火,他们有什么反应?”“你说班上有一半的人都反对你,那一定还有一半的人支持你啰!”3.行动上 做些抚慰孩子的举动,比如为他擦汗,给他倒杯水。部分身体接触,比如轻拍孩子的手。始终保持投入地听孩子说话,不要停下来做别的事。4.心理上 提醒自己:“他这样说,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提醒自己:“这孩子的语气令人生气,但我一定要保持冷静。”提醒自己:“我应该多知道一点事实再下判断。”提醒自己:“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不是听我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