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文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6581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时期文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先秦时期文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先秦时期文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先秦时期文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先秦时期文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时期文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时期文论》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周易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冠于群经之首。被誉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母书和源头。周易既是一部巫学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它既重视对于人神关系的把握,又重视天人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把握,并将这些文化思想交揉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特的思想文化系统,对后世的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周易的成书与性质(一)周易产生的时代和作者 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易春宫和左传。大卜说:“章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说,不论是连山易、归藏易,还是周易,都是从伏羲时代的原始八卦发展而来的,所以,

2、它们的经卦中无不蕴含着原始八卦的文化内核,而其别卦即重卦都是六十四卦。至于因何以“周易”为此书命名,学术界的看法不一。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说: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朱熹周易本义说:“周,代名。易,书名也”。,周易之“易”字,从日从月,日从阳,月从阴,所以其深层文化内涵当是指如日月变化的阴阳之道。周易有“易经”与“易传”两部分组成。“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易经”与“易传”合称周易。易经即“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为八卦相重而成。八卦的作者,相传是包牺氏,大约成书于殷末周初。关于八卦、六十四卦及卦、爻辞的作者是谁,说法很多。一般认为,易经部分是在伏羲八卦、连山易、归藏易的基础上,在

3、巫术文化长时期的积累中逐渐形成的,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这一点没有争议。易传由文言、篆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说卦传上下和杂卦传组成。,关于易传的作者与产生年代,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这种说法遭到很多的质疑。不过根据史料记载,孔子确实研读并向弟子传授过易经,正是由于他的深入阐释,由于这些释义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形成了易传。关于易传的作者究竟何人,已不可考,学术界一般认为并非一人所作,产生的年代大体上可定为战国,各篇有先有后。,(二)周易的卦、爻、辞 周易文化系统包括六十四卦,皆由重卦方式结构而成。这种重卦由内卦和外卦(或称为下卦与上卦)建构而成,内卦和外卦的基本

4、符号形式由八个,那就是原始八卦的八个符号形式。原始八卦,即伏羲八卦,其符号系统是阴爻与阳爻组合而成的。阳爻写作“”,阴爻写作“”。阳爻与阴爻作为抽象符号,分别象征天地、日月、男女、尊卑、大小、高低、强弱等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方面。共有384爻。(64X6)阴爻与阳爻的不同组合变化,象征着宇宙自然生生不息的运动,象征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原始八卦,每卦三爻,分别是由三个阳爻、三个阴爻,或者是三个阳爻与阴爻的不同组合构成的。,原始八卦的卦名分别称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作为意象符号,它们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质,或者是与它们性质相近的

5、其它事物与属性。周易六十四卦就是由这样八种原始卦符(单卦符号形式)错综变化结构出来的。每一重卦即复卦符号形式,包括两个单卦符号形式,共六爻。(“”称为阳爻,“”称为阴爻),这六爻由内而外,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阴爻称六,阳爻称九。例如初爻为阳爻,即称初九;初爻为阴爻,即称初六;五爻为阴爻,即称六五;而五爻若为阴爻,即称九五,其余类推。,由初爻开始,逐步开展矛盾运动的过程。阳爻居初、三、五为得位,阴爻居二、四、上为得位。二爻与五爻,分别为内卦与外卦的君位,可以看出以居中为主的重要性。特别是上卦的中位地位尤其重要,它是全卦之主,统辖全局。在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周易更重“阳

6、”,认为阳遇阴则通,而阴乘阳则不吉。阴爻若居于二、四、上之位,为得位之象。阳爻若居于初、三、五之位,为得位之象。阳爻若不得位,或出现乘阳,将会出现不吉利,或者是灾祸的出现。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是对于卦义和爻义的解读和阐释。,(三)周易的性质 关于周易一书的性质,争议颇多。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大都认为周易是一部具有巫术文化形式的古代哲学著作。它融合了先秦多种文化思想,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最显著的特点是兼容了儒道的思想。周易里的易传历来被视为儒家的经典,并被引为群经之首,是因为它是以儒家“仁学”为其思想根基。但同时又被后世道家学派奉为经典,魏晋玄学家将其并入老子、庄子,成为“三玄”之一,这是因为它吸

7、取了道家的宇宙起源论和辩证思想。我们认为,周易的哲学思想的取向是儒道兼综。它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生生的辩证发展观念。2、注重主体的天人合一观念。3、注重人为地实践理性观念。4、注重中正的全面把握观念。,二、周易与古代文学理论(一)阴阳之道与阳刚、阴柔之美 阴阳之道,乃是周易哲学的总纲,是贯穿天道、地道、人道的总规律。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阴阳对立、转化,是谓“道”。道者,应作“规律”解释。这种阴阳之道配于天地,则为天地之道,表现为宇宙生化和天地谐和两个方面,认为天地交感而生万物,天地是万物之本源。彖传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又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配

8、于人类,则为人道。认为人的生命的生成,亦如天地之先万物一样。系辞下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阴阳”学说把世界看成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在思维形式上启发了后人以对立划分的眼光去评析变化发展的规律。这种阴阳之道,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创建奠定了哲学基础。例如,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的一些范畴美丑、虚实、动静、情志、形神、文质、显隐、刚柔等,就是受周易的影响而形成的。与阴阳之道相关联者,是周易之论刚柔关系。系辞下云:“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说卦传云:“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可以说,阴阳与刚柔相配,是周易说明天

9、地万物变化的基本方法。,在周易哲学思想体系中,乾为天,为阳,为刚;而坤为地,为阴,为柔。其刚柔关系,大致分为四种情况:(1)刚柔相应。(2)外柔内刚。(3)柔中有刚。(4)以刚胜柔。周易之论刚柔,推崇阳刚,而不排斥阴柔,主张刚柔相济。周易认为,世界上纯刚或纯柔的事物是极少的,绝大部分事物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易传云:“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正是从刚柔相济的观点出发,周易认为刚柔都不能过,既不能过分刚,也不能过分柔。刚柔只有恰到好处,才能使事物处于平衡和谐状态,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周易关于刚柔的论述在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引发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两个审美范畴,即阳刚之美

10、与阴柔之美。,一般说来,阳刚之美的作品,其境界雄浑宏阔,风骨遒劲,以气概胜;阴柔之美的作品,其境界轻灵纤巧,飘逸含蓄,以神韵胜。对于刚、柔,周易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明显地表现出崇刚抑柔的思想。一卦之内,阴爻居于阳爻之上,这叫作“乘”,是不吉利的。反过来,阳爻居于阴爻之上,这叫作“承”,是吉利的。显然,刚柔关系是刚统柔,柔从刚。乾卦是纯阳,周易诚然是以最大的热诚奉献。坤卦是纯阴,周易也是以极深的情感予以歌颂。周易的崇刚恋柔的思想后来分别为儒家、道家所继承,儒家重阳刚,道家重阴柔。例如受周易崇尚阳刚之美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注重宏大、雄浑、刚健中正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精神。而“建安风骨”

11、、“魏晋风度”、“左思风力”等就是阳刚之美的表现。周易有关阳刚之美与阴柔美的区别及其二者的关系的论述,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和美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学理论有关阳刚之美与阴柔美风格的区分,就是从周易中引发出来的。,(二)通变入神 易之为名,本有变易之意。周易一书,论文论事,强调一个“变”字,由此形成周易思想体系中的进化论。(1)系辞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变而通之以尽利”。系辞上(3)“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系辞上(4)“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5)“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的、不变的东西。人们行动的最高准则是“

12、唯变所适”。(系辞下),这种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事物本身的阴阳刚柔之矛盾对立统一的认识,是符合辩证法的。根据这一变化理论,后人以“通变“论文,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文学发展观。周易提出了一个变革的模式,即穷变通久利。周易的通变观,对于文学艺术的启发,就是反对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艺术的永恒生命即在“通变”中。“通”是规律的继承,“变”是思想的革新。文学史上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不断,代代有突破创新,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艺术”,就是“通变”理论的具体实现。,周易在论“通变”时,又提出了“神”的概念。周易中的“神”除了在一些地方指鬼神外,更多的是指一种哲学和美学的概念

13、。系辞上说:“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说卦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由周易的论述,我们可知,“神”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微妙难言的客观规律,它不同于原始宗教迷信中的鬼神,所以系辞又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又说:“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知“几”则可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周易的“神”论,即“变化”论,虽不是谈的文艺问题,但对文艺创作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神”妙合万物与文艺创作中主客体妙合无垠的极致,精神上是息息相通的。,(三)“观物取象”论 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

14、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两段话的本意是说明周易中的“象”的来源。他告诉我们,易象并不是圣人头脑中自生的,而是从客观的物质世界中获得各种信息,然后加以创造的。具体说来,他一是靠观察:观天象,观鸟兽之象;二是靠选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观物取象”的认识过程,启发了后世对文艺创作规律探索。“物”指自然社会的一切事物。“观“指远近大小、上下宏微的观察,既求具体,又重变化。“观物”的启发就是强调多侧面、多层次地面对现实和反映人生。“取象”则启发后人通过“观物”来进行文艺创作,表明意义。对“象”的取舍,能够表现对事物,

15、对现实的情感选择。“观物”理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物感”说产生的滥觞。如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这一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优良传统。,(四)“立象尽意”论 周易在论及“象”的意义时,还提出了“象”与“意”的关系问题。系辞上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段借孔子之口说的话告诉人们:书面文字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象比文字、语言优越,可以

16、尽意,因此,“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里所说的“言”是指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语言。“言不尽意”是说这种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局限性。这虽不是专论美学问题,但却包含着深刻的美学意义。周易在指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同时,又指出圣人之意可以通过“立象”来“尽”之,借助于形象,可以充分表达圣人的意思。“立象”的目的是“尽意”,“立象”是达到“尽意”目的的手段或方法。,先秦文论中,论及言与意的关系,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辞达而已”与道家倡导的“知者不言”、“言不尽意”之别,在这种“言尽意”与“言不尽意”的对立中,周易取其中,主张“立象以尽意”。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和庄子的“言不尽意

17、”,共同构成魏晋玄学“言意论”的思想来源。周易的“象”与“意”论,通过王弼及魏晋玄学家的重新解释,对后来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以降,中国古代文论推崇“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神韵”、“意境”等学说,其精神之源正在周易关于象与意的理论之中。,(五)周易的生命哲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生命意识 哲学界认为,周易关于天地生万物的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的生命哲学。(刘纲纪周易美学)从太极阴阳学说出发,周易讴歌了天地之德,生命之美。先秦儒家除荀子之外,很少关心天地、生命问题。道家历来很重视天地、生命问题,但它是从“道”的无为与无不为去认识天地、生命的。周易则是从天地与万物的生成关系去认识天地和生

18、命的。(1)“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2)“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3)“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4)“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序卦传)(5)“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威)(6)“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从总体而论,周易的生命哲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天地是生命的根基。周易认为,天地最伟大的功能与特性是生育万物,没有天地就没有万物,而天地生育万物,是天地交感的结果,有如男女构精而孕育儿女一样。第二、万物之生在于“变”。周易认为,天地的运动变化是有序的,永恒的;人的生命力蕴藏于天地永恒的变化运动之中。故系辞上指出:“生生之谓易”

19、。易者变化也,生生不息的变化。第三、生命意识的社会伦理化。周易认为,生命的发生发展与天地阴阳变化的客观规律是分不开的,而这种变化规律又是人类社会伦理道德所从出的根基,因此,生命的社会价值就体现在遵循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上面。注重人的生命的自然规律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一致性,强调生命哲学与道德哲学的统一性,把人的生命意识从动物中提升出来,这是周易生命哲学的本质特征。,周易的生命哲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以“生命的生成”为本的文学艺术本原论。(2)以“真善美”为最高准则的文学批评观念。(3)以阳刚阴柔为审美特征的文学艺术风格论。(4)以气为主,以人的胸襟为根基的文学创作主体论。(5)以“变”为核心,生生不息的文学发展史观。(6)以生命之喻为特色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